www.hugnovel.com
"刘师培" 共有 "7" 部作品:
刘师培 3 万字 1个月前
近代经学家刘师培,辑齐学、鲁学大义为一编的经学综合性著作。1册,由8篇构成: 《公羊孟子相通考》,《公羊齐诗相通考》,《毛诗荀子相通考》,《左传荀子相通考》,《榖梁荀子相通考》,《公羊荀子相通考》,《周官左氏相通考》,《周易周礼相通考》。认为《六经》订于孔门,汉初经学无今古文之事,只有齐学鲁学之别。凡数经之同属鲁学者,其师说必同 凡数经同属于齐学者,大义亦必同。故西汉经师多是数经并治,诚以非通群
《周易》《周礼》相通考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刘师培(1884—1919)的经学与训诂学力作,以小学(传统文字学)考据为根基,贯通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旨在通过“理”与“学”的字义溯源,重构传统义理的思想体系。在《理学字义通释》中,他遵照先列字义、再排比旧说的规矩,以语义训释追本溯源,先后考察了理、性、情、志、意、欲、仁、惠、恕、命、心、思、德、义、恭、敬、才、道、静等 19 种理学概念范畴。通过析字解字的方式来阐发义理,从学
静
刘师培 2 万字 2个月前
《古历管窥》由晚清学者刘师培所著,收录于《刘申叔先生遗书》。刘师培凭借深厚学术功底,在钱大昕等前辈研究基础上,对古代天文历法开展了深入的古今对比研究。? 古代天文历法体系庞大复杂,与古人生活、社会秩序及文化传承紧密相关。刘师培通过研读各朝代历法著作、天文星象记录等古籍文献,梳理古代历法发展脉络。书中详细探讨了古代历法的制定依据与原理。古人长期观测太阳、月亮、星辰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以此确定一年长度
后序
刘师培 5 万字 2个月前
文论著作。近代刘师培著。原载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至十月二十日(1905年2月23日至11月16日)《国粹学报》(上海)第1期至10期,正文前有作者《自序》。一卷。共二十四则。所论诗文上自先秦,下迄清末,涉及各种文体。其论力主“文笔说”,推崇骈文,与桐城派主张迥异。所论作家按《汉书·艺文志》所列先秦诸子的“九流十家”分类,如论魏晋南北朝诸家时即指曹植诗温柔敦厚近于儒家,陶渊明诗澹雅冲泊近于道家,
五十、序志
刘师培著。这是“隐法《雕龙》”而写的。全文除“序”外,分《析字》、《记事》、《和声》、《耀采》、《宗骚》等篇。作者认为:“皇古学术, 溯源史官,记动记言、实惟史职;是记事之文,起原至古。”记事之文应重事实,“文以记事,故事外无文;若词涉不经,言等子虚。”(《记事》)在谈到文的起源时说:“上古未有文字,先有语言”、“言出于口,声音以成,是为有韵之文”,所以“古文之文, 以音为主”(《和声》),韵文
刘师培 3 万字 2个月前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为刘叔申先生晚年讲稿,由罗常培先生笔记。此书析论精微,每发一义,启示无穷。内容除总论外,重要的篇章有:论各家文章与经史子之关系、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等。
刘师培 8 万字 2个月前
近代刘师培著。本书以辑录排比所论问题的文学评论与作家传记资料为主,再略加引申和案语,连缀而成。 全书共分五课,前两课为“概论”和“文笔之变”,后三课是按时代顺序论述汉魏六朝文学的概况与变迁,大部分篇幅在评论古文,其中对诗歌的发展概貌也作了简约核要的论述。其论魏诗曰“渐衰轻靡”,推重阮籍、嵇康的矫枉之功其论晋诗的祖述与邅变曰:“晋代之诗如张华、张载之属,均与士衡体近,然左思、刘琨、郭璞所作,浑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