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gnovel.com
"王泰林" 共有 "13" 部作品:
王泰林 0 万字 2个月前
本书阐扬运气临证思维,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五运论”“六气论”载方16首。龙砂医家将其单独编辑,阐微释奥,名之“三因司天方”。清代龙砂医家缪问(字芳远)曾专门有注释,并在序言中记录了“姜氏世医”姜体乾善用“司天运气方”。王旭高对“三因司天方”研究易深,编撰《运气证治歌诀》,阐释方义,并将“司天运气图歌”,“司天 在泉六淫治例”等运气歌诀。
五十、序志
王泰林 2 万字 2个月前
又名《中医临证指要》。综合类著作。清王旭高原撰。不分卷。旭高有 《王旭高医书六种》 已著录。本书成后世无刊本,其抄本经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室整理,题日 《中医临证指要》刊行。全书厘为三十三章。首章辨证概述,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之病理;二至四章论六淫、七情、劳倦、饮食、色欲治法; 五至三十三章论述临证常见之内科杂症及妇产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常法。此为王氏课徒之入门书,故以“约”“要”为宗旨,所论多引述
温病学著作。不分卷。清王泰林著。1898年琴川方氏倚云吟馆刻本。
王泰林 1 万字 2个月前
医话。清王泰林(1798—1862)撰。不分卷。泰林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已著录。本书为《王旭高医书六种》之一,成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原系手稿,大多已散佚。由周镇将少时所录王氏之论,整理刊行。现仅存“肝病证治”一篇。旭高认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对肝病证治予以系统、全面的阐述。针对肝气,而有疏肝理
温病类著作。清王泰林撰。不分卷。泰林另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已著录。王氏推崇薛雪《湿热论》“独具卓识,立言明简,而用药精奇”。但不立汤名,难于记诵,遂编成歌诀,于同治元年 (1862) 撰成是书。按薛氏湿热论篇目之序,将原三十五条,稍加变动,并撮论中大旨,编为总诀,概言其要,下附简明注释,内容简要,通俗易读,便于应用。有一九二○至一九三四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王泰林 7 万字 2个月前
方书。清王泰林撰。不分卷。泰林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苏吴锡人。学医于舅父高锦庭,上自轩岐,下迄清季诸家之书,无不精心研求,于道光、咸丰年间,名扬苏、浙。先以疡科闻名,后专攻内科,尤对肝病有独特见解。著有《医方歌诀串解》、《环溪草堂医案》及《王旭高医书六种》等,均为后人整理编辑而成。是书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为《王旭高医书六种》之一。全书约六万八千字。
方书。清王泰林撰。不分卷。泰林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已著录。本书为《王旭高医书六种》之一。系本徐大椿《兰台轨范》通治方而著,并附以自制新方,均编以歌诀而成。全书约一万二千字。初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共载有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黑地黄丸等百五十首方剂,以内伤杂病为主。均以同类方剂类编,歌诀中包括药物组成、主治证候、加减衍化等内容。又博采诸家之精论,阐发制方之理,说明方剂出处、衍化来源、剂型
方书。清王泰林撰,曹仁伯增订。不分卷。泰林有 《王旭高医书六种》 已著录。本书为其六种之一,系周镇少时所录存,与《退思集类方歌注》 及《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详略互异,前二书已载者不收,仅载前二书未载,或歌注不同者。初刊于光绪二十三年 (1897)。全书约三千余字。书中分补益、发汗、攻下、和解之剂,凡四类。补益之剂载有鹿茸丸、菟丝子丸等五方 发汗之剂载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等八方攻下之剂载有海蛤散、
方书。清王泰林撰。不分卷。泰林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已著录。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9)。约五千字。书中载有半夏秫米汤、防己地黄汤、风引汤、神效散等百七十一首方剂。包括内、妇、儿等科病证所用之方。每方均编以七言歌诀,述组成、主治、证治机理。歌诀音韵协调,利于习诵,可供初学中医者参考。有一九六五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旭高医书六种》本。
王泰林 18 万字 2个月前
医案著作。四卷。清·王泰林撰。柳宝诒据多种抄本选辑加按,收入《柳选四家医案》。 治案分内伤杂病、伏气、暑病、外伤、妇人、小儿等三十五门。王氏医案所载证情详细,辨证精审明确。对于疑难病症多详述治疗过程。医案证方契合,往往能从古法中化裁而生新意。
此中的“退思集题词”、“杂说”、“痰论”、“疟辨”等文,原散见于抄本《退思集》及《葛可久十药神书歌诀》等书之中,其中“杂说”系残文。以上均为首次出版。《医学问对·注》系从王旭高表兄高鼎汾所著《医学问对》中摘出,并附录了相关内容。《医学问对》刊在《三三医书》中,此系节录再版。
王泰林 12 万字 2个月前
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临证医案。 充分反映出王氏的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门后又有小结,有助于领会治案精神。现存初刻本、1934年日升山房刻本,1965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王泰林 3 万字 2个月前
本书一卷,系清末无锡名医王旭高先生所著,内容概括了中医外科临床辨证论治常法,言简意赅,叙证扼要,用方平妥,故能由博返约,要言不烦,实为中医外科入门之书。该书虽文字简略,原为先生课徒之书,但对初期临证者确有帮助,因临床病证千头万绪,方剂药物繁复不一,初临病人,未免茫然。若能辨证得其要领,论治明其常法,则临床施治便有方向可循,为进一步深入钻研开辟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