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gnovel.com
"陈垣" 共有 "13" 部作品:
陈垣 7 万字 2个月前
陈垣著。“避讳”是我国早已存在的现象。《春秋》讳言尊者、亲者、贤者所做的某些有违所谓“礼义道德”的事,这是“春秋笔法”,不算避讳。所谓避讳,则是在语言文字上避称尊者、亲者、贤者的名、字,而用其它方法来代替。史书避讳用例十分繁杂,不仅避人名,连官名、书名、地名、年号等往往也要避讳,而且各代所避之讳不同,避讳方法也不一致。作者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著述,收集了100百多种历代典籍中的材料,于
卷八历朝讳例
陈垣 0 万字 2个月前
陈垣著。1940年3月作为《辅仁大学丛书》第6种出版,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该书作为中国宗教史的开山之作,主要考查了清初西南遗民避清逃禅活动。著者并不是将宗教视为一种信仰,而是作为历史现象,特别注意宗教和文化、政治的关系。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又对中国历史上流传的主要宗教进行了考察。所以,陈寅恪在本文的序言中写道:“严格言之,中国乙部之中,几无完善之宗教史。然其有之,实自近岁新会陈援庵先生之著述
五十、序志
陈垣 9 万字 2个月前
陈垣著。1941年撰于北平,刊行后不久告罄。1962年中华书局新版,1989年再次印刷发行。该书叙述宋朝南迁后,北方遗民坚持民族气节,不仕金朝,聚徒训众,自谋生活,先后创立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的历史源流与宗教内容。因这三教不属以前的道教,活动地域以河北为主,故称为“河北新道教”。全书共分四卷。卷一、卷二为“全真篇”上、下,叙述全真教的起源、教制、藏经、教史、末流等情况。卷三为“大道篇”,叙述大
中国近代史学方法著作,陈垣著。原名《元典章校补释例》,1932年发表于《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1934年收入《励耘书屋丛刻》。1959年出版时改今名。陈氏用元本和诸本校补沈刻《元典章》,发现一万二千余错误,在此基础上,总结校勘的经验和方法,撰成此书。它所总结的校勘经验和方法不仅对《元典章》适用,而且对元代诸书和其他诸史都有参考价值,具有方法上的一般性和普遍适用性。全书分行款误例、通常字
陈垣 3 万字 2个月前
1923年写成。考察了摩尼教在中国流传、盛衰的演变过程:摩尼教由波斯人“ani”创设于公元3世纪上半叶,杂糅火祆、基督、佛教而成,唐武则天时始通中国。“天宝以前,传摩尼教至中国者为波斯、吐火罗。至德以后,传摩尼教至中国者为回鹘。”一时传布广远,遍及大江南北。唐武宗后遭禁,渐趋式微,北宋时依附于道教,南宋时复盛,元明时仍有活动,及至明清,摩尼教演变为秘密教派,屡遭律禁,逐渐绝迹。
陈垣 1 万字 2个月前
1922年4月撰。分十二章。火祆教是唐时较有影响的西来宗教之一,本文考证火祆教起源于波斯“弃黑暗而趋光明”的拜火教,北朝时初传中国,称“天神”、“胡天神”、“火神”,至唐初缩写“天神”二字始创“祆”字,故有火祆教之名。文章揭示了唐代尊崇火祆教,多设火祆祠的原因,并非本心,而是出于怀柔西域的策略。唐宋以来,学者对于唐朝之大秦景教、摩尼教与火祆教往往不能辨别,混为一谈。陈垣指出:火祆与景教、摩尼的明
陈垣 8 万字 2个月前
陈垣撰,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本书内容分为6类,收录中国佛教史籍35种。将六朝以来研究历史经常参考的佛教史籍,按成书年代,分类介绍。关于每书的名目、略名、异名、撰人略历、卷数异同、版本源流和各书的内容体例及与历史有关的其他问题等,作者都运用了丰富的史料,旁证博引,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并对《四库提要》有关佛教史籍部分的错误予以纠正。每种书下,列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再详论其内容体制、特色或优缺
陈垣 20 万字 2个月前
陈垣撰。起初发表于 《辅仁学志》,科学出版社1958年发行,中华书局1962年重印。是书精选《通鉴胡注》七百余条,引书二百五十余种,阐发胡三省之生平、抱负及学术成就。全书二十篇。前十篇以本朝、书法、校勘、解释、避讳、考证、辨误、评论、劝戒等内容阐发史学方法后十篇以治术、臣节、伦纪、出处、边事、夷夏、民心、释老、生死、货利等方面讲述史事。《通鉴胡注表微》是一部将史料考据、史论和中国传统史学微言大义
陈垣 15 万字 2个月前
论文集,陈垣在元史、历史文献学、宗教史等领域皆有精深研究,留下了十几种专著、百余篇论文的丰富遗产。陈垣主要的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陈垣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陈垣著,发表于1929年,在“中国史料整理的方法”一节,分“史籍的整理”和“档案的整理”二大类。其中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要给各种史料和档案编目录和索引,“把我们的史料整理起来,多做机械的工夫,笨的工夫,那就可以一人劳而万人逸,一时劳而多时逸了”。陈垣对目录学的重视,完全从对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整理的角度出发,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陈垣 2 万字 2个月前
著名历史学家陈垣著。我国首部全面研究中国古代犹太教的学术论著。写成于1919年11月。首先刊载于 《东方杂志》第17卷第5、6、7号(1920年2、3、4月)。1920年10月重新整理后出单行本。1923年12月作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文库》之第72种出版,个别地方有所增删。后收入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全书共12章,卷首全文刊载开封犹太教清真寺三件碑文并加考证,然后从
陈垣 4 万字 2个月前
陈垣著,1917年作,1920年排印单行本,作者在开篇讲得很清楚:“此书之目的,在专以汉文史料,证明元代基督教之情形。先认定《元史》之也里可温为基督教,然后搜集关于也里可温之史料,分类说明之,以为研究元代基督教史者之助。”作者一一介绍自清初以来,钱大昕、刘文淇、魏源等人对于也里可温的论述,从钱大昕的疑惑不解、不明何意,到尝试着解诂阐释,解为有缘的人、有福分的人、和尚道士、西洋人、景教徒、天主徒基
陈垣撰。三卷。1941年成稿,196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共分十章,详细阐述清初东南佛教各派纷争的历史。一、临济与曹洞之诤;二、天童派之诤;三、新旧势力之诤。主要叙述法门中故国派与新朝派之争,虽为宗派争执,却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卷首冠以派系年表,卷末附有“记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