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寒热错杂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寒症是什么意思 中医寒证的特点 中医里寒证的症状都有哪些? 中医讲寒症 中医论寒热 中医寒证表现 寒证的辨证要点是 中医治寒症 中医辨证治疗寒证 中医寒症的症状 中医 寒热理论 中寒症状有哪些 中寒的病机 中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医寒症怎么调理 中医寒证包括哪些 中寒怎么治疗 中寒病预后和死因 中医寒证是什么意思 寒战中医辨证 中医寒症 中医寒热辩证 寒证中药 中医寒证的临床表现 中医的寒证是什么意思 中寒的症状 中寒证的表现不包括 中寒症状和治疗 中医寒证的主色 中医寒症的表现 中寒的病机是 中寒证与伤寒证 中医寒证 中寒病因 中医中医寒 中寒论辩证广注 中寒症的表现 中医寒证临床表现 寒症辩证依据 寒证辨证要点 寒中医辨证
清·汪琥撰。成书于1686年。全书51万字。书凡3卷。上卷,辨太阳、阳明病脉证并治中卷,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卷,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其注释发挥有如下特点:1病有中寒,证分六经。《伤寒论》一书,病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异,然“因仲景当日不明阴阳虚实寒热,而总为之伤寒”,致使“酷好仲景而不知变通”者,用药寒热混淆,屡屡致败。殷思于此,汪氏“于仲景书中,摘其所谓真阴虚寒之证”,按六经分证立篇,逐条辨解,每方注明,以发明仲景奥旨。2伤寒直中,病为真寒。其谓仲景论伤寒,传经病热,谓之“伤寒”直中为寒,则是“中寒”。“病伤寒者,十居其九病中寒者,十居其一”。寒邪直中之原因,乃中寒之人,三焦火衰,元气大虚,又受外来风寒之邪所致,故曰“伤寒直中为寒证”,即上所述之所谓“真阴虚寒”,其治则与伤寒热病不同。3中寒分经脏,治法有温热。他在《辨中寒为真寒论》中说:“中寒之证,仲景立法,中经者皆主温散,间有中脏者,亦主热发。所以诸汤中,附子生用者极多,而炮者甚少”。但若“胃气大虚,无热可发者,法当温补更有里寒虽极,肠胃中实者,又宜温中消导”,而不可滥用补药。是书不足之处在于将仲景所论之里虚寒证,均以“伤寒直中之寒证”为解,而置疾病传变规律于不顾。此书有清·平阳季东壁刻本及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上海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重印发行。现国内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康熙间(1680~1686年)平阳季子东壁刻本(附于《伤寒论辨证广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