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

作者:胡适

国学1 万字 连载

最新章节:附录二寄陈独秀4个月前

相关推荐: 文学革命论和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谁  文学改良刍议背景  文学改良刍议的地位  文学改良刍议原文翻译  谁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翻译  文学改良刍议地位  文学改良刍议的内容  文学改良刍议概述  文学改良刍议的读音  《文学改良刍议》原文  文学改良刍议作者  文学改良刍议讲了什么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原文  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时间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主张  文学改良刍议百科  文学改良刍议 拼音  文学改良刍议八项主张  文学改良刍议意义  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  文学改良刍议的意义  文学改良刍议全文阅读  文学改良刍议主要内容  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在哪一刊物  文学改良刍议简介  文学改良刍议讲解  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解释  文学改良刍议原文pdf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谁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新青年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论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是什么  文学改良刍议拼音  文学改良刍议发表时间  文学改良刍议内容  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文学改良刍议读zou还是chu  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什么的开端  文学改良刍议怎么读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文学改良刍议是谁写的  文学改良刍议原文  文学改良刍议名词解释 

论文。胡适著。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作者从白话文运动的立场出发,提出改革旧文学、建立新文学应从“入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着重于提倡文学体裁的大解放,冲破旧形式的束缚,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从我国白话应用的历史中得出“白话几成为文学的语言”的结论。作者认为根据上述主张创作出来的新文学,从历史进化的眼光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作者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改革,提出文学应有“高远之思想”、“真挚之情感”还提倡描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写实主义。该文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第一篇反对封建旧文学的号召书,对于开辟新文学运动的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