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58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全套价值多少钱? 古文辞类纂有必要看吗 古文辞类纂和经史百家杂钞 古文辞类纂比古文观止高名在哪里 古文辞类纂评注 古文辞类纂读音 古文辞类纂和古文观止区别 古文辞类纂最佳版本 古文辞类纂笺pdf 古文辞类纂十三类文体 古文辞类纂原文译文注释本 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文辞类纂分类 古文辞类纂详细篇目 古文辞类纂将文章分为多少类 古文辞类纂划分的文章类别 古文辞类纂将文体分为多少类 古文辞类纂评注pdf 古文辞类纂序目 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目录 古文辞类纂名词解释 古文辞类纂怎么读 姚鼐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豆瓣 古文辞类纂多少篇文章 古文辞类纂哪个版本好 古文辞类纂700余篇目录 古文辞类纂作者
清姚鼐编古文总集。姚鼐字姬传,因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兼方苞、刘大櫆之长,为桐城派“三祖”之一,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桐城派讲究“义法”,标举“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以阳刚阴柔分析文章风格,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精蕴。此书的编辑正反映了桐城派散文的标准和观点。全书分75卷,选录上自战国下迄清代的古文辞赋约700余篇,依文体分为13类,即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辞赋、哀祭,文体分类更趋合理。书前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书中有评点,阐发桐城派文学观点。选录重点为《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唐宋八大家、明代归有光和清代方苞、刘大櫆的古文,间选元结、李翱、张载、晁补之等人的文章。魏晋六朝作品,在辞赋类中仅选晋代张华、刘伶、陶渊明、鲍照的赋各1篇,潘岳的赋3篇。在颂赞类中仅选晋代袁宏的赞1篇。此书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嘉间皆以抄本流传,嘉庆末康绍庸始刻于广东,道光五年吴启昌复刊于金陵,光绪间李承渊重刻本为姚氏晚年定本。1988年岳麓书社出版标点本,以《四部备要》刻本为底本,并据通行各篇所出原书订正。此外,清末王先谦编《续古文辞类纂》34卷,收乾隆至咸丰诸家古文,以补姚编之阙,可称“续书”。黎庶昌也有《续古文辞类纂》28卷,扩编姚氏之书,堪称“广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