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1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溪山琴况汪洪波 溪山琴况全文翻译 溪山琴况讲的是什么 溪山琴况的美学价值及其历史影响 溪山琴况静 溪山琴况品读 溪山琴况原文多少字 溪山琴况怎么读 溪山琴况主要阐述哪些观点 溪山琴况全文在线阅读 溪山琴况百度云 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带拼音 溪山琴况徐樑 溪山琴况古况 溪山琴况注音版全文 溪山琴况 汉服 溪山琴况清况原文 溪山琴况pdf 溪山琴况电子版pdf 溪山琴况徐樑 静 溪山琴况经典语录 溪山琴况24况顺序 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口诀 溪山琴况是谁的作品 溪山琴况一曰和原文 溪山琴况细况 溪山琴况多少字 溪山琴况电子版 溪山琴况的溪山是什么意思 溪山琴况 徐樑 溪山琴况清 溪山琴况最经典十句话 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原文 溪山琴况作者 溪山琴况原文 溪山琴况全文翻译及注释 溪山琴况和况内容 溪山琴况全文逐句译文 溪山琴况徐樑古琴 溪山琴况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著作。明清之际徐上瀛著。在历代琴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创造了琴况二十四论。继承儒家传统声乐美学思想,通过对琴声、琴乐的审美鉴赏,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重”、“轻”、“迟”、“速”等二十四种审美范畴和审美概念。涉及审美想象、审美风格、审美意境、审美准则、审美理想等问题。糅合儒道,提出以“和”为审美标准:“稽古之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认为琴曲演奏的最高境界,是“以性情中和相遇”,使技艺上达到“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推崇古雅、恬淡、清静、超逸、美丽的审美风格,反对媚俗委靡。认为理想的演奏,就是“深渊在中,清光发外”,“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此外,对于迟速、轻重、宏细、奇正、虚实、清浊等审美范畴的关系,也提出颇多精辟之见。为传统古琴演奏美学思想的总结。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刊行,附于《大还阁琴谱)。后《昭代丛书》、《琴曲集成》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