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9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摄大乘论实修驿站 摄大乘论多少卷 摄大乘论十一识 摄大乘论无性释 摄大乘论在线阅读 摄大乘论世亲释 摄大乘论精要详解 摄大乘论原文及注释 摄大乘论谁讲的好 摄大乘论作者是谁 摄大乘论本全文 摄大乘论的科判结构 摄大乘论世亲释讲记 摄大乘论讲记百度网盘 摄大乘论pdf 摄大乘论讲的什么 摄大乘论劝学网官网入口 摄大乘论是谁写的 摄大乘论妙境长老 摄大乘论科判 摄大乘论疏王恩洋 摄大乘论玄奘全文 摄大乘论思维导图 摄大乘论世亲释集注 摄大乘论讲记宽谦法师合集 摄大乘论怎么读 摄大乘论和大乘起信论区别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净界法师讲记 摄大乘论多少字 摄大乘论作者 摄大乘论最核心八个字 摄大乘论
梵名6ahayana -sa!arigraha-sastra 。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印度无著造。汉译本有三:(一)后魏佛陀扇多(梵bud6hasanta )译,凡二卷。(二) 陈代真谛译,凡三卷。又称梁译摄大乘论。(三)唐代玄奘译,凡三卷。题名摄大乘论本。以上三种译本皆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此外,亦有西藏译本,凡四卷。本书系解释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之摄大乘品,阐述大乘教义,着重瑜伽行派之观点,共分十章。因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之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为摄论宗之根本要典。本论之注疏极多,印度有世亲、无性二论师所作之注释。世亲之摄大乘论释有三种汉译本:(一)真谛译,凡十五卷。(二)隋代达摩笈多与行矩等合译,凡十卷。(三)玄奘译,凡十卷。无性之摄大乘论释之汉译本仅有玄奘所译一种,凡十卷。于我国,其注疏本不胜枚举,较重要者有:摄大乘论疏(八卷,真谛、慧恺共撰)、摄大乘论义章(十卷,道基)、摄大乘论疏(十卷,神泰)、摄大乘论抄(十卷,窥基)、摄大乘论旨归(法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