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0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反思 谏太宗十思疏百度百科 谏太宗十思疏用人纳谏的句子 谏太宗十思疏古诗文网 谏太宗十思疏论证思路 谏太宗十思疏高中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的论证方法 谏太宗十思疏讲了什么 谏太宗十思疏词类活用 谏太宗十思疏中心论点 谏太宗十思疏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在高中哪本书 谏太宗十思疏作者 谏太宗十思疏高考要求背诵吗 谏太宗十思疏电子课本 谏太宗十思疏古今异义 谏太宗十思疏是高考必背吗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要背吗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 谏太宗十思疏主旨 谏太宗十思疏是高中哪一册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知识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背诵部分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重点字词解释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一句一译 谏太宗十思疏十思的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多少字 谏太宗十思疏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高中课文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重点句默写常考句 谏太宗十思疏拼音 谏太宗十思疏朗读 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徵作。见《全唐文》。系作者于唐贞观十一年(637)进谏的一篇奏章。时天下安宁,生产发展,但唐太宗渐生骄奢之意。作者犯颜直谏,“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此系第二疏,故又题《论时政第二疏》。作品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为中心,展开说理,指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而历史上不少当国者,“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因为“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故劝太宗为“君人者”须“十思”,也就是要以知足、安民、养德、戒骄、节乐、勤政、纳谏、律己、赏罚有度等十事自戒,这样,才能“积其德义”,“垂拱而治”。此文词旨剀切,情理交融,气势雄峻,又巧用比喻、排比、用典等法,使议论更加形象、有力而充实。其中“居安思危”、“载舟覆舟”等句,已成千古名句。太宗曾下诏谓:“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后世治国者,亦有以此谏为“自戒”者。清吴楚材、吴调侯评曰:“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古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