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3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春望原诗 人在画中游 原诗 船在水中行 陆游卧春原诗 原诗节选翻译 原谅的英文 梁甫行原诗 原诗叶燮原文 张英六尺巷原诗 后退原来是向前的原诗 春风不度玉门关原诗 原谅我死皮赖脸的找你 原谅我像个疯子一样缠着你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原诗翻译 会当击水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原诗 元诗四大家 原诗四大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而求索的原诗 原诗 叶燮名字怎么念 何人借我一壶酒全诗原诗 原诗是曲径还是竹径 一树梨花压海棠原诗 右牵黄左擎苍 原诗 那一晚林徽因原诗 原诗作者认为在才胆识力四个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原诗 平芜尽处是春山 原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 退后原来是向前的原诗 一夜看尽长安花 原诗 哪个虫儿敢作声 原诗 原诗的作者是清代人叶燮吗 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是 原诗作者 原诗 叶燮 扎翅难逃电视剧 翅翅难逃剧情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反对执源而遗流或得流而弃源的片面行为,把沿革因创的辩证统一,看作是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同时还认为时有正变,而“诗变而仍不失其正”,诗歌发展的大势是“踵事增华”,“因时递变”。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复古拟古的风尚。其次,就创作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提出了理、事、情和才、胆、识、力之说。理、事、情概括了作为诗歌表现对象的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而才、胆、识、力则综合了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的才能、胆量、见识和笔力,四者之中,尤以“识”为主。所论高屋建瓴,自具系统,识见远远突过前人。此外,还把诗人之“胸襟”视为“诗之基”又认为诗无定法,以克肖自然为法,以及对艺术思维中的虚实相成、有无互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的认识等,都是深中肯綮之论,部分地揭示了创作的本质规律,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是继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之后,最具系统性的诗歌理论著作。但因其未能摆脱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因而也就无法把其初露端倪的艺术辩证法贯彻到底。在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时,也往往忽视社会生活诸因素的影响,此为历史局限性所在。有《己畦集》本、《清诗话》本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霍松林校注本(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