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7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俗话说俗话又说100条文本 俗话说100条 俗话说的 俗话倾谈邵彬儒龙母 陈垣校勘学释例 校勘学释例豆瓣 校勘学释例最好版本 校勘学释例作者是谁 校勘学释例一万二 俗语说话 俗话倾谈清代残本 校勘学释例百度网盘 校勘学释例 读后感 校勘学释例目录 校勘学释例的作者是什么先生 校勘学释例作者 校勘学释例pdf百度云 校勘学释例书籍 校勘学释例书评 校勘学释例书籍推荐 校勘学释例名词解释 校勘学释例pdf 校勘学释例(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陈垣 校勘学释例陈垣 俗话倾谈是 俗话倾谈豆瓣 俗话倾谈故事来源 俗话倾谈古本小说 俗话倾谈粤语繁体版 《俗话说》 俗话倾谈粤语繁体版怎么写 俗话倾谈粤语繁体版下载 俗话倾谈粤语书 俗话倾谈 邵彬儒
中国近代史学方法著作,陈垣著。原名《元典章校补释例》,1932年发表于《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1934年收入《励耘书屋丛刻》。1959年出版时改今名。陈氏用元本和诸本校补沈刻《元典章》,发现一万二千余错误,在此基础上,总结校勘的经验和方法,撰成此书。它所总结的校勘经验和方法不仅对《元典章》适用,而且对元代诸书和其他诸史都有参考价值,具有方法上的一般性和普遍适用性。全书分行款误例、通常字句误例、元代用字误例、元代用语误例、元代名物误例、校例六卷。作者分析史书中产生讹误的类型和产生讹误的原因,认为校勘时应注意最容易产生的错误,如误连、脱字、衍字等,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来作校勘工作,用大量笔墨分析因不谙元代用字、简笔字、译音用字、语法、用语、年号、帝号、庙号、部族、地名、人名、物名、专名、制度等而产生的讹误。特别重要的是作者从理论上总结了校勘的四种方法,一是对校法,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处则注于其旁,是法只校异同,不校是非,是校勘的首选方法;二是本校法,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摘其异同,知其谬误;三为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四是理校法,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用此法,但用此法须具通识,它最高妙,但又极危险。此外,作者一再强调,校勘时应谨慎仔细,不要轻易改动原文,以免产生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