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1 万字 连载
相关推荐: 大学问简谱 大学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大学问是谁写的 大学问家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事例 大学问家怀疑的事例 大学问什么意思 大学问老师问题老师会烦吗 大学问家拼音 大学问题提问 大学问卷调查怎么做 大学问全文 大学问原文及译文 《大学》原文和翻译 大学问卷调查 大学问题汉化版攻略 大学问家庭年收入怎么回答 大学问题0.15攻略 大学问题有哪些 大学问家朱熹两句诗能表达写作与生活是 大学问王阳明原文 大学问完整版原唱 大学问答网站 大学问是什么 大学问教育 大学问卷指北 乡民大学问 大学问是什么意思 大学问题 大学问的八大概念 大学问传销 大学问家 巧算大学问 大学问丛书 孩子搭积木时的交流透出大学问 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 大学问歌曲 大学问 汕头大学 歌曲 大学问歌词 大学问王阳明 大学问
明代王守仁(1472~1529)著。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主要著作有《大学问》和《传习录》。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对后代反正统理学的思想家有很大影响,被称为阳明学。《大学问》成书于嘉靖三年(1524)。是王守仁在浙江稽山书院讲学时写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指统治者。统治者应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为大人之学,就必须去其私欲之蔽,自明其明德。要明明德就要亲民,就要致良知,最后才能达到“家齐治国而天下平”。这实际上把《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按自己的哲学思想加以理解,纳入三纲五常之中。为其晚年定论。该文包含了王守仁天人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主要的哲学观点。尤以“致良知”注解《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与朱熹格物说迥异。指出:“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归于正之谓也”。又认为格致诚正之“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可言,而其体之唯一,实无先后次序可分”,还说:“此格物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又把“明德”、“明明德”、“亲民”分别解释为“良知”、“致良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并提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编入《王文成公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