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1 / 1)

平定准噶尔方略 傅恒 4123 字 2个月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三

平定准噶尔方略总目   纪事本末类

前编

卷一

康熙三十九年七月乙未至五十四年四月乙未

卷二

康熙五十四年五月甲辰至八月壬辰

卷三

康熙五十四年九月戊戌至五十五年十二月乙夘

卷四

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壬申至五十七年二月己酉

卷五

康熙五十七年三月癸亥至十二月庚午

卷六

康熙五十八年正月戊戌至九月乙未

卷七

康熙五十八年十月丙寅至五十九年九月壬午

卷八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庚戌至六十年三月庚寅

卷九

康熙六十年四月癸巳至十二月癸未

卷十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庚子至十月辛未

卷十一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乙未至雍正元年七月丙午

卷十二

雍正元年八月甲子至十一月甲辰

卷十三

雍正元年十二月戊申至二年三月癸夘

卷十四

雍正二年四月乙巳至九月癸夘

卷十五

雍正二年十月癸酉至三年五月己未

卷十六

雍正三年六月戊辰至四年十一月乙未

卷十七

雍正五年正月丁巳至六年九月丁丑

卷十八

雍正六年十一月甲子至七年四月甲辰

卷十九

雍正七年五月乙巳至十二月己未

卷二十

雍正八年二月戊辰至十二月甲子

卷二十一

雍正九年正月戊辰至二月乙夘

卷二十二

雍正九年二月戊午至四月庚子

卷二十三

雍正九年四月丙午至六月乙酉

卷二十四

雍正九年六月庚戌至七月甲申

卷二十五

雍正九年七月丙戌至八月丁巳

卷二十六

雍正九年九月癸亥至十月乙夘

卷二十七

雍正九年十月乙夘至十一月辛未

卷二十八

雍正九年十一月辛未至十二月丁亥

卷二十九

雍正十年二月乙丑至四月乙巳

卷三十

雍正十年五月甲子至八月癸亥

卷三十一

雍正十年八月庚午至九月癸丑

卷三十二

雍正十年十月丙辰至十一月乙未

卷三十三

雍正十年十一月庚子至十一年二月丙子

卷三十四

雍正十一年三月壬午至八月丙子

卷三十五

雍正十一年九月辛巳至十二年六月庚午

卷三十六

雍正十二年七月丁丑至十三年三月辛巳

卷三十七

雍正十三年四月丙午至五月戊辰

卷三十八

雍正十三年六月癸酉至八月丙戌

卷三十九

雍正十三年九月己亥至十二月壬辰

卷四十

乾隆元年正月己亥至癸亥

卷四十一

乾隆元年二月戊辰至四月壬辰

卷四十二

乾隆元年五月庚子至十二月戊寅

卷四十三

乾隆二年正月壬子至三年三月辛未

卷四十四

乾隆三年四月辛夘至四年十二月丙申

卷四十五

乾隆五年正月甲寅至十一月己丑

卷四十六

乾隆六年正月戊辰至七年十一月甲申

卷四十七

乾隆七年十二月戊子至九年三月甲辰

卷四十八

乾隆九年四月乙亥至十年十二月戊午

卷四十九

乾隆十一年正月甲戌至十二月己丑

卷五十

乾隆十二年正月壬辰至十二月己亥

卷五十一

乾隆十三年正月癸夘至十一月丙辰

卷五十二

乾隆十四年四月庚申至十五年十二月壬辰

卷五十三

乾隆十六年正月戊申至十二月丙午

卷五十四

乾隆十七年正月乙亥至十八年九月壬申

正编

卷一

乾隆十八年十一月甲戌至十九年二月乙巳

卷二

乾隆十九年三月壬子至五月丁未

卷三

乾隆十九年六月丁巳至八月乙亥

卷四

乾隆十九年九月辛巳至十二月癸酉

卷五

乾隆二十年正月丙子至壬辰

卷六

乾隆二十年正月癸巳至二月甲寅

卷七

乾隆二十年二月丙辰至丙寅

卷八

乾隆二十年二月丙寅至三月戊子

卷九

乾隆二十年三月庚寅至四月戊申

卷十

乾隆二十年四月庚戌至丁夘

卷十一

乾隆二十年四月己巳至五月癸未

卷十二

乾隆二十年五月甲申至癸巳

卷十三

乾隆二十年五月乙未至六月丁巳

卷十四

乾隆二十年六月戊午至戊辰

卷十五

乾隆二十年六月庚午至七月戊子

卷十六

乾隆二十年七月癸巳至八月辛酉

卷十七

乾隆二十年八月癸亥至九月辛巳

卷十八

乾隆二十年九月壬午至丙申

卷十九

乾隆二十年九月丁酉至十月丙辰

卷二十

乾隆二十年十月丁巳至己巳

卷二十一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庚午至癸未

卷二十二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乙酉至十二月甲辰

卷二十三

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乙巳至乙丑

卷二十四

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庚午至戊戌

卷二十五

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庚子至三月乙亥

卷二十六

乾隆二十一年三月丙辰至四月丁未

卷二十七

乾隆二十一年四月戊申至五月壬申

卷二十八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癸酉至六月丙午

卷二十九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丁未至七月丙戌

卷三十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丁亥至八月乙丑

卷三十一

乾隆二十一年九月丙寅至闰九月乙巳

卷三十二

乾隆二十一年闰九月丙午至十月癸酉

卷三十三

乾隆二十一年十月乙亥至十一月丁未

卷三十四

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戊申至十二月丙子

卷三十五

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戊寅至二十二年正月壬寅

卷三十六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癸夘至二月庚午

卷三十七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癸酉至三月壬寅

卷三十八

乾隆二十二年三月癸夘至四月丁丑

卷三十九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己夘至五月庚戌

卷四十

乾隆二十二年五月辛亥至六月乙酉

卷四十一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丙戌至七月乙夘

卷四十二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丙辰至八月乙亥

卷四十三

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己夘至九月壬寅

卷四十四

乾隆二十二年九月丙午至十月丙寅

卷四十五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丁夘至十一月癸巳

卷四十六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乙未至戊午

卷四十七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辛酉至丙戌

卷四十八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己丑至丁未

卷四十九

乾隆二十三年正月戊申至二月壬戌

卷五十

乾隆二十三年二              【月】癸亥至癸未

卷五十一

乾隆二十三年二月甲申至三月庚子

卷五十二

乾隆二十三年三月辛丑至甲寅

卷五十三

乾隆二十三年四月丁巳至丁夘

卷五十四

乾隆二十三年四月戊辰至乙酉

卷五十五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丙戌至壬子

卷五十六

乾隆二十三年五月癸丑至六月戊辰

卷五十七

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己巳至甲申

卷五十八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乙酉至癸夘

卷五十九

乾隆二十三年七月甲辰至八月己未

卷六十

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庚申至壬午

卷六十一

乾隆二十三年九月甲申至壬寅

卷六十二

乾隆二十三年九月甲辰至十月壬戌

卷六十三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癸亥至十一月丙申

卷六十四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酉至丙午

卷六十五

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未至十二月戊辰

卷六十六

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己巳至二十四年正月己丑

卷六十七

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庚寅至二月癸丑

卷六十八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丙辰至己巳

卷六十九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庚午至三月甲申

卷七十

乾隆二十四年三月甲申至戊申

卷七十一

乾隆二十四年四月辛亥至甲戌

卷七十二

乾隆二十四年四月乙亥至五月壬寅

卷七十三

乾隆二十四年五月甲辰至六月丙子

卷七十四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丁丑至闰六月癸夘

卷七十五

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甲辰至七月庚午

卷七十六

乾隆二十四年七月辛未至八月丙申

卷七十七

乾隆二十四年八月辛丑至九月壬子

卷七十八

乾隆二十四年九月癸丑至己巳

卷七十九

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庚午至丁丑

卷八十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戊寅至己亥

卷八十一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庚子至丙午

卷八十二

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庚戌至丙子

卷八十三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丁丑至丙午

卷八十四

乾隆二十五年正月戊申至乙亥

卷八十五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丙子至三月戊申

续编

卷一

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庚戌至四月戊寅

卷二

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庚辰至戊午

卷三

乾隆二十五年五月辛酉至六月丁亥

卷四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戊子至七月辛酉

卷五

乾隆二十五年七月丙寅至八月己亥

卷六

乾隆二十五年九月癸夘至十月甲申

卷七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壬辰至十一月己巳

卷八

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辛未至丁酉

卷九

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壬寅至二月丁亥

卷十

乾隆二十六年二月乙酉至三月戊辰

卷十一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戊寅至五月丙寅

卷十二

乾隆二十六年六月壬申至七月丙寅

卷十三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庚午至九月乙丑

卷十四

乾隆二十六年十月丁夘至十一月癸亥

卷十五

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丙寅至二十七年二月庚寅

卷十六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甲午至四月辛夘

卷十七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庚子至七月庚寅

卷十八

乾隆二十七年八月壬辰至十月癸夘

卷十九

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乙巳至十二月丁巳

卷二十

乾隆二十八年正月辛酉至二月丙辰

卷二十一

乾隆二十八年三月戊午至五月丙戌

卷二十二

乾隆二十八年六月庚寅至九月癸未

卷二十三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乙酉至十二月丁未

卷二十四

乾隆二十九年正月甲寅至三月戊寅

卷二十五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癸未至六月辛酉

卷二十六

乾隆二十九年七月癸丑至九月戊寅

卷二十七

乾隆二十九年十月庚辰至十二月甲辰

卷二十八

乾隆三十年正月乙酉至闰二月乙亥

卷二十九

乾隆三十年三月丙子至壬寅

卷三十

乾隆三十年四月丁未至五月甲辰

卷三十一

乾隆三十年六月丙午至七月壬寅

卷三十二

乾隆三十年八月戊申至十一月庚寅

【臣】等谨案

平定准噶尔方略一百七十一卷乾隆三十五年

大学士【臣】傅恒等编纂

表进分前编正编续编各为卷次盖准噶尔部落本出有元阿鲁台之部其后译譌为厄鲁特自

国初天聪间即遣使朝贡顺治中

锡以封爵迨噶尔丹自立渐肆桀骜侵我属国圣祖仁皇帝亲讨平之详载于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至其后嗣复梗化纳叛同恶世

济雍正中尝

命讨之诸酋悔罪待命逮我

皇上徳威遐播许其通贡通市

恩至渥也自达瓦齐窃位自失其道举部离心面内归诚者踵至爰溯自康熙三十九年迄于乾隆十八年之事缉为前编凡五十四卷继是都尔伯特台吉防凌防凌乌巴什辉特台吉阿睦尔撤纳等先后内属

皇上神武内断决防

命将分路致讨未浃月而直抵伊犂大漠以北?

檄底定缚献达瓦齐于

阙下方将众建渠长分领其部无何阿睦尔撤纳偝

恩作孽复劳师旅追贼渠函骨遐方大定而逆回大小和卓木旋肆反噬爰即伊犂凯旋之师移讨之于是叶尔羌喀什噶尔诸城以次抚定而拔达山汗素尔坦沙遂击杀二酋献馘军门大武告成边陲永靖爰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以后讫于二十五年三月戊申之事为正编凡八十五卷是月庚戌以后至三十年十一月凡善后经久设官置屯定赋铸钱诸政及极边新附诸部事宜为续编凡三十二卷于

列圣垂谟经逺暨我

皇上始而抚绥驾驭继而

决几制胜以及奏凯后持盈保奏为遐方筹久安

盛心实政一一胪载西师颠末具见于

御制诗篇及

告成勒铭诸碑文昭如日月是编所载按次条系弥为详悉云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