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文字是一个个的方块字,词与语都用这方块字来做。每个词语的字数不等,最少的是一个字,多的在双字以上,其中以双字的为最多,尤其在近代是这样。现今的言语文章之中,凡是古人用一字来表达的词语,大都改成双字,如“朋”与“友”在古代是单独使用的,今则做“朋友”或“友人”了。“道”的一字古人有时用以表“理”,有时用以表“路”,有时用以表“法术”,有时用以表“称说”,今则分别说做“道理”、“道路”、“道术”、“称道”了。不但如此,甚至本来是字数很多的词语,便利上也都把它任意割截缩成双字来说。如“台湾胞”叫“台胞”,“中央宣传部”叫“中宣”,“中国共产党”,叫“中共”,“国际联盟”叫“国联”之类都是。双字词语可以说是造句的基本材料,于语汇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语文学上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本文所想讲的只是其结构的式样。
甲 本来双字的
有些词语,本来就是双字,不能分析解剖的,其中有下列几种:
(1)外来语 如:琵琶 秋千 喇叭 玻璃
(2)方 言 如:阿堵 宁馨 劳什 於菟
(3)连绵字 如:绸缪 盘桓 徜徉 栗六
(4)拟 音 如:欸乃 丁东 隆隆 劈拍
(5)感 叹 如:呜呼 夥颐 啊唷 呵呵
这类的双字词语都是声音的直写,在字的本身别无意义可寻,故用字也可不必一致,如“秋千”可写作“鞦韆”,“盘桓”可写作“徘徊”“裵 ”,“丁东”可写作“丁冬”,“呜呼”可写作“於戏”“乌虖”。
乙 附加一字于本字而成的
双字词语除了上面本来双字的以外,以合成的居多。合成的双字词语之中,有附加一字于本字而成的,附加的方式有下面几种:
“有夏”等于“夏”,“老虎”只是“虎”,“石头”只是“石”,上下所附加的字,并无意义,无非凑成双字而已。“然”、“尔”、“如”、“乎”也都是语尾。
(8)附量 如:纸张 船只 马匹 银两 案件
纸以“张”计,“张”是纸的量词,船以“只”计,“只”是船的量词,馀同。本字与量词合成双字者很多,如“人员”、“热度”、“水分”等都是。
同是带数,(a)例与(b)例不同,“三友”真有三个友,而“三楼”却只指一楼,是第三层楼房的意思。前者叫计数,后者叫序数。
上述四种,是用上一字来限定下一字的意义的。在上面的都是形容词。其中(b)、(c)二式,语义确定。(a)、(d)二式则因了用法,有歧义可以发生。(a)式是以名词为形容词的,解释最为复杂,如以“书”字为形容词,就“书价”、“书包”、“书店”、“书生”、“书声”等来看,就可知道。“书价”是书的价值,“书生”是读书的人,同一“书”字,含义大不相同了。(d)式是以动词为形容词的,也可因了用法解释不同,“画像”一语就可有两种解释,如“这是一幅画像,不是照相”,“某画家为我画像”,同是“画像”二字,用法不同。
这是在动词形容词上加副词的方式(a)、(b)二式甚明显。(c)、(d)二式因为以名词为副词的缘故,会有歧义。如“牛饮”在这里是做“牛喝水一般地饮”,在他处也许可作为一句,解作“牛喝水”。“冰冷”和“桃红”、“柳绿”一样,可成独立句,但在这里却该解作“冰一般冷”。“山高水长”本是独立的二句,但如果说“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就成为“山一般高,水一般长”的意思,应该归入本项的(d)式了。(e)式是比较新创的词语,意义简单明白。
(12)因果 如:打倒 推翻 洗清 病死
上式上一字与下一字成因果关系。有两种看法。如“打倒”二字,可解作“打到倒为止”,这时“倒”为“打”之副词。但有时亦可解作“因打而倒”,这时“打”就转而为“倒”之副词了。
丙 上下二字等列的
合成的双字词语之中,又有上下二字等列,不相从属的。其方式有下面几种:
此四式中,(a)、(c)、(d)三式都意义明确。惟(b)式可有二义。(b)式是以动词复叠的,如“看看”,可以解作“看一看”,也可解作“随时连续看”。“这幅画请你看看”属于前者,“无事时就看看书”属于后者。
上三式中,(b)式是以动词合成的,可有二义,“买办”本是一种动作,有时亦可用以表动作的人,如“洋行买办”。其他如“稽查”、“经理”、“编辑”、“校对”、“书记”、“教授”、“监督”等名称,都该属于这一项。
上二项,论其结构是相同的,“行止”是“行与止”,“善恶”是“善与恶”,“耳目”是“耳与目”,不过一是上下二字意义相反,一则不相反,所以分列为二项。并列一项是名词与名词的结合,可有歧义。如“党国”可解作“党与国”也可解作“党的国”,“鱼肉”可解作“鱼与肉”也可解作“鱼的肉”。
丁 由句或兼词而成的
合成的双字词语中,有一种是句子。句子有主语与述语二部份,以自动词形容词为述语的句子原可以双字完成,而以他动词为述语的句子,因为下面要带宾语(目的格)之故,至少要用三个字来构造。因此只好把主语省略,使成双字。这种无主语的句,文法上叫做兼词。
上二式都可有歧义,如(a)式中“牛鸣”可以解作“牛叫”,也可以解作“牛一般地叫”,“鱼跃”是“鱼跳”,但“雀跃”却是“雀一般地跳”了。(b)式中之“山高”、“水长”亦然。参照(11)副状项(c)、(d)。
(18)兼词 如:读书 吃饭 管家 执政
这是他动词带宾语的格式,所表达的本是一种行动,但颇多歧义。有时用以指人,如“管家”可解作“管家的人”,为佣人之称,“执政”可做“主持政柄者”的称号。许多职司名称如“相国”、“掌柜”、“将军”、“督学”都属此类。有时又可以用以指物,如文房具中有“镇纸”,菜肴叫“下饭”,收藏文件的纸夹叫“护书”,裹扎腿部的布叫“裹脚”。
戊 由分析或割截而成的
双字词语除了上面本来双字与合成双字的以外,尚有矫揉造作而成者,有分析与缩截二种。分析是把一字分成双字,缩截是把多字缩约为双字。
(19)析音 如:不律 蒺藜 窟窿 勃阑
这是把一个字音延长,分析成为二音的方式,“不律”是“笔”,“蒺藜”是“茨”,“窟窿”是“孔”,“勃阑”是“槃”。在元人戏曲唱词中,常遇到这种的双字词语。
(20)析形 如:丘八 八 言午 立早
这是把一个字形分析成为二字的方式,“丘八”是“兵”,“八 ”是“父”,“言午”是“许”,“立早”是“章”。廋词及江湖切口语中多见此式。
(21)缩截 如:无电 北大 中委 文协
“无电”是“无线电”之略,“北大”是“北京大学”之略,“中委”是“中央执行委员”之略,“文协”是“文艺协会”之略。这种缩截的方法,古代早有,如把“司马迁”缩作“司迁”、“马迁”,把“诸葛亮”缩作“葛亮”就是。
* * *
以上把双字词语列成五大类,二十一项,有的每项更分为若干式。双字词语的构成方式由此可得到一个大概,但只是个大概而已。若再细加考察,必可更有新的发见。至于各式彼此也有关联之处,如“马班史笔”中之“马班”,就缩截一点说,可属(21)式,若就其合成方式说,是并列,应属(16)式。又如(17)中之(a)、(b)二式,与(11)中之(c)、(d)二式,亦有相通之点。仔细研究起来,兴味是很多的。
————————————————————
(1) 刊《国文月刊》第四十一期(1946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