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初四,在李隆基无间断的催战压力下,哥舒翰恸哭出潼关,将自己和唐帝国的国运投入未知的命运旋涡。
四天后(六月初八),哥舒翰大军在灵宝西原被诱入敌将崔乾祐的伏击圈,一天之内近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逃回潼关的只有八千余人,潼关遂于次日失陷。
数日后,被俘的哥舒翰在安禄山脚下屈膝乞降,将前半生的沙场荣耀葬送于这一跪中。
三年后,杜甫路过潼关,一代天骄哥舒翰已成了他诗中的“慎勿学哥舒”: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