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文课与谋杀案(1 / 1)

事情开始于一堂作文课。我们班的法语老师达莱纳女士要搞一次写作体验活动,她把这个活动称做“创作与采风”,要我们去市中心的街头扮演作家。消息一宣布,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兴奋得跳了起来。升入初中以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在学校大门外上课,而且完全是自由行动。这也是第一次,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把期末考试的复习计划丢到一旁,虽然考试已经迫在眉睫了。整个上午,我们都能彻底摆脱关于那些逝世已久的作家的没完没了的评论了。

写作体验活动的主题很简单:

早上9点到10点半之间,请每个同学独自待在市中心的一个地方,仔细观察、体会,回来后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文体不限,叙述文、小说、诗歌……都可以。

“放轻松!放手去做吧,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达莱纳女士热情洋溢地鼓舞大家。

但她很快又补充了一句,像是觉得刚才的话说得太大胆了,有些后悔:“孩子们,我信任你们,但千万别胡作非为啊。”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这么个主意的,也许是在网上看到的。她还曾经想在网上找男朋友呢,这事儿我们都知道。初三毕业班有一个叫萨米的男生,在网上跟她聊了一整夜,骗她说自己是个来自阿根廷的探戈老师,第一次来法国,想找一位优雅的法国女人结婚,以便长期留在法国,简直把达莱纳女士哄得团团转。第二天,萨米就在食堂里吹牛,把这件事说了出去。我们班的女生阿波利娜笑死了,最后还是觉得不忍心,补充了一句:“你们这些男生,也太残忍了吧!”

在那个了不起的上午,我并没有描写路上的行人。脑子里突然冒出来的一个灵感让我雄心勃勃地想,我一定要利用这次作业,向全人类尤其是全世界大城市里的居民发出召唤。于是我写了这样一首诗:

姓名:埃尔万·G.

观察地点:伽利略路中段附近

真正的生活在远方

我没有见到,

一身黑白,只顾及自己

而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

我只见到,

服饰鲜艳,肤色晒得黝黑

敞开怀抱、乐于分享的人

我没有见到,

催促大家去疯狂购买的

那些招揽顾客的海报

我只见到,

人行道上用粉笔写就的

充满爱意的话语

我没有见到,

遮挡住天空和海洋的

忧伤灰暗的高墙

我只见到,

没有边界和阴影的天之涯

引你向往幸福喜乐的远方

我没有见到,

散发臭气、目空一切的汽车

污染着植物和孩童的肺

我只见到,

鸟儿在碧空中翱翔

对着人类叽叽喳喳:

“逃离都市吧,真正的生活在远方。”

评语

文风有些浮夸,虽然有几句还算真诚。问题主要在于——你又跑题了(这几乎是你写作文时的通病)!这篇文章没有任何特点,它可以在城里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里写成。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很喜欢这次创作采风活动。达莱纳女士对这次活动的总结是“非常积极、很有收获”,虽然还有两名同学什么都没有写。除了个别文章(包括我的),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得到了“文笔流畅,构思新颖”的评价。不过她也说有的同学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故意夸大事实。

“读了这几篇作文,人家还以为我们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怪人和危险的罪犯呢。”她开玩笑地说道。

“可我写的都是真的,老师!”桑迪不满地叫了起来。她一向喜欢出风头。

但谁也没有在意什么怪人或者危险的罪犯,直到两个星期之后,事情突然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就在那天上午,在大家分散在城里创作自己的杰作时,一名公证员离奇地死亡了。如果这是一桩谋杀案,那也许我们当中就有人看见了罪犯!即使没有直接目击案件的发生,也有可能注意到了某些对侦破案件有利的蛛丝马迹。我们也许能帮助警察!我不禁激动起来。可令人沮丧的是,大家都忙着准备期末考试,根本没人理会我的意见。老师也用不容分辩的语气说:“埃尔万,你最好专心复习。你现在最重要的目标,是在6月份的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而不是破案!”

“可是,我听说有几个女生的作文里写了一些让人不安的情况。”

“让人不安?你说得太夸张了,那只是她们的想象而已!去吧,这事不许再提了。”

同学们也对我的想法不感兴趣。“你电影看多了。”米南说。

“不,他是把自己当成侦探小说家了。”菲勒蒙接了一句。

亏我还把他们俩当成最好的朋友。

今天早上,广播里又播报了这起案件。警方根本没掌握什么线索。我想来想去,最终鼓起勇气在下课的时候把老师堵在门口。

“老师,有件事我得跟您汇报一下,请您给我一点儿时间。情况很严重了。您早上听广播了吧?”

“没有。”

“好吧,那我解释给您听。关于那起公证员被杀的案件,警方发布声明了,他们在征集线索。就是那起发生在……”

“你又在编故事了,埃尔万,你可真固执。”

“老师,警察现在什么线索也没有。我们应该帮帮他们。这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啊。真相需要大白于天下。”

“埃尔万,省省吧。每一篇作文我都仔细读过了,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一个同学看见了什么谋杀案。”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可能一些在您看来无关紧要的细节,在警察眼里说不定就大有文章。您应该跟他们联系联系,老师。”

“我可没时间浪费在这件事上,你也是。没有多少时间复习了,集中精力准备考试吧。破案是警察的事,你别瞎掺和。好了,别再说了。再见。”

说完她转身就走了。我握紧了拳头,不行,我绝不能放弃。既然从老师那里要不到,我可以直接向同学们搜集那些作文。但这事不好办,我又不是万人迷,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喜欢我,肯把作文给我看。我得找个人帮忙,也许,找女生比较合适。

我首先想到了班里的天才少女阿波利娜。她是个全才,每科成绩都很好,还不停地给老师们制造惊喜。有一天,她跟我说她是怎么学习的:

“晚上,我只读名著或者哲学作品——没错,我读的书确实比大家深了一些——补充文化知识。晚上8点我就上床睡觉,定好闹钟,清晨5点就爬起来学习两个半小时。”

这样的头脑对我会非常有用的。她还是个非常热心的女孩,最重要的是,她觉得我很幽默,甚至认为我写作文很大胆,总有创新,虽然在老师们看来,那些都“离题万里”。

“至少,你没那么死板,你很有胆量。”有一天,我又写了一篇不被理解的“杰作”,当同学们几乎都在讽刺和挖苦我的时候,她是这样评论的。

但问题是,她有时间跟我一起调查吗?

我的第二个人选是卡桑德拉。和阿波利娜相反,卡桑德拉有大把的时间,声称自己上课时就把一切都记在心里了,从来不用在课外学习。她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拉丁语翻译作业没有人能比得上,科学课成绩也很好。我跟她关系不错,还一起坐公交车去上过游泳课。放学后,我追上了她。

没想到她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你真的愿意跟我一起调查?”

“是啊,我觉得很有趣,虽然可能会有点儿危险,但挺刺激的。”

“太好了。首先,咱们得把桑迪和萨洛美的作文要来。她们俩不是到处说自己差点儿没命吗?可能就和谋杀案有关。但我不敢自己去要,桑迪曾说我是个原始人,而萨洛美,我一跟她说话,她就会红着脸转过头去。这事能交给你办吗?”

“没问题。但是,只收集她们俩的作文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得把所有同学的作文都找来,然后用科学方法仔细地调查。我先按照大家姓名的字母顺序做个表格,明天我们就开始收集作文。”

“好!那我负责收集米南、菲勒蒙、弗拉维亚和雅丝米娜的作文吧。我还想告诉阿波利娜,请她也来帮助我们调查。”

“随你便。我呢,我也可以问问我的好朋友克莱亚……不过,即使没有她们,我相信我们俩也一样能行的。两个人行动更加方便,况且,我一直觉得我们俩会是完美搭档。你没觉得吗,埃尔万?”

我没觉得,不过我没说出口。她像往常一样笑眯眯地看着我。我接着说:

“明天我去奶奶家看看,她订了本地的报纸,经常会存些旧报纸,来包她园子里的蔬菜。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找到我们需要的那几期。我会把所有相关的报道剪下来。”

“星期六下午,来我家召开第一次会议,怎么样?”“好的,太棒了!”

“把你的手机号和电子邮件地址给我。”

“我爸妈不给我买手机,你打我家座机吧,我把号码写给你。另外,我的电脑也坏了,我爸妈说月底给我换一台,可问题是,他们没说是哪个月底。”

说起这些,我感到有点儿尴尬。把纸条递给她的时候,我真害怕会从她的眼神里看到怜悯。还好她没有丝毫异样地接了过去,说道:“座机也行。”

和卡桑德拉分开后,我马上去找阿波利娜。不出我所料,她果然很难被说服。虽然她没有直接拒绝我,但我很快就明白,她对这事并不感兴趣。

“我刚给自己制定了一项非常艰巨的计划,周末的时候,我那个上文科预备班的姐姐又要拉着我学习。”

“这么辛苦啊。”

“这你可错了,埃尔万。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我和姐姐经常在一起讨论,她让我学会思考。关于你说的这件事,我尽量抽时间吧,但我不会马上就加入。我会把我的作文复印一份带给你……”

“为什么还要复印?”

“我妈妈要收藏所有的原件。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先看看我的作文,要是真有什么事需要调查,我一定帮你。”

收集作文并没有卡桑德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人说忘记放在哪里了,甚至还有人说已经弄丢了。其实,我明白,那些人是怕别人评价他们的作文,怕别人看见错别字什么的,或者嘲笑达莱纳女士给他们的评语。为了让他们放心,我给他们看了我的作文,那评语可能是全班最差的了。我向大家保证,只在他们的作文里寻找对调查有帮助的线索,绝不把作文拿给别人看,绝不泄露老师所给的评论。就这样,到周末时我们才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奶奶家收集报纸的任务也遇到了一些阻碍。我需要最近半个月所有的报纸,但在那一摞报纸当中,我只找到了相连的五期。更加不幸的是,这五期中没有一期提到那起案件。这时奶奶突然想起来曾经拿了一沓报纸给邻居吉吉特太太,因为这位太太喜欢把报纸上的食谱剪下来,还喜欢阅读报上的讣告,好得知“偏远地方的死亡信息”。她当时就随手拿了几张给她。所以,我只好去找吉吉特太太。吉吉特太太对于公证员的案件也非常感兴趣。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假设:“跟女人有关。”

“啊?”

“复仇的女人。等着吧,等调查结果出来,你就知道我说得没错了。”

幸运的是,在她那里,我找到了好几份登有案件初期进展的报纸。

一回到家里,我就仔细地把报上所有的细节都画线,做了记号。

在案发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24日的报纸上,首次刊登了这起事件。那时,他们还没把这件事称做“罪行”。

公证员意外死于群狗岛

公证员乔治·马里多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奔驰车后座上。这辆车停靠在欧洲桥以西约三百米处的群狗岛河边,而他的事务所位于巴赫路。

钓鱼人让-马克·D.先生晌午刚过就来到了事发地点,他起初以为车里的人在午睡。三个小时后,他准备离开,便想去叫醒那个之前以为在睡觉的人,结果发现车里的人已经死亡。他马上报了警。警察于下午5点19分赶到现场,立刻就确定了公证员的身份。早在当天上午,乔治·马里多的秘书就因为他的失踪而报了警。

据称,现场调查并没有发现任何攻击的痕迹。死者外套里有钱包,里面装着一大笔现金、信用卡以及所有的证件。初步的检验结果显示,马里多先生很可能死于心脏病突发。

马里多先生是六个月前来到本市的,接手了即将退休的库比那先生的事务所。离异,独自住在福尔街的一套公寓里。他的合伙人介绍说,他是一个生活规律而严格的人。每天他都从市中心的小路经过,步行去事务所上班。他非常守时。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的秘书才会在临近中午时打电话报警,因为他没有出席上午的第一场约会,也没有回复家里的座机以及手机上的任何留言。在接受询问时,他的一名职员提到事务所曾经接到一些可疑的电话,马里多先生还曾经吐露自己最近受到了威胁。考虑到这些因素,检察官申请了尸体解剖,以确定马里多先生的真正死因。

两天后,在杂闻专栏又刊登了下面这篇文章:

发生在群狗岛的公证员死亡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警方发现,在马里多先生死亡的两天前,他的汽车曾在自家的车库里被盗,他曾在3月21日晚上7点报案。尸体解剖的结果将于傍晚公布,但目前我们已经获悉,在死者的胃里没有发现任何有毒物质。

我正专心致志地标注第二天的报道,爸爸突然闯进了我的房间,一脸怒气冲冲的样子。

“你去拿奶奶的报纸来做什么?你就是这样复习的?”他质问我。

“我在休息……我对那个公证员的谋杀案很感兴趣……”我嗫嚅着。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奶奶说你在她家和她邻居家待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刚从那里回来。赶紧把这些报纸放一边,给我开始学习。再让我看见你这样,我就把这些报纸都扔到垃圾桶去。听明白了吗?”他严厉地说。

我只好乖顺地回答:“明白了。”

他面色一缓,又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我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你得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我知道了,爸爸。放心吧,我会好好考的。”

“嗯,我等着。”

他走出房间。我看到他去跟妈妈说话去了,估计也是在我说的事。相比爸爸,妈妈更了解我,她肯定会帮我说话的,说我是个特别的孩子,应该接受这个样子的我。但爸爸可能会反复强调,要我好好考试,好好念书,将来在社会上才会有稳定的工作,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第二天,在学校里,卡桑德拉径直跑到我的座位边坐了下来,迫切地要求和我谈一谈。我有点儿尴尬。平常在班里,我不常跟女孩子在一起玩,瞧我的同伴们,他们已经在远处朝我挤眉弄眼了。我叹了口气,转过身去。卡桑德拉仿佛什么也没看见。

“我的埃尔万……呃,埃尔万,你是有什么心事吗?”她喃喃地说着。

我吃了一惊,刚才她叫我什么来的?看到我惊讶的表情,她猛然醒悟过来。不过,已经有同学听到了……

“对不起,埃尔万。”她清了清嗓子,“埃尔万,事情进展得不顺利吗?”

“不,挺好的,谢谢你。”我赶紧答道。

“哦。我想跟你说,咱们还缺两份作文,其中一份是你的朋友菲勒蒙的。他说他妈妈觉得他的作文写得太好了,给它装了个框,裱了起来。所以,他现在没办法拿给我们了。”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个家伙,他在逗你玩呢。这事儿交给我吧。我就怕那作文已经被他弄丢了,你可不知道他的房间是什么德行……还有一份是谁的?”

“弗拉基米尔的。”

“啊,弗拉基米尔啊。”我沉吟着。

不出我所料,那声美妙的“我的埃尔万”很快就在全班传开来,大家都开始阴阳怪气地叫我“我的埃尔万”。除了阿波利娜,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叫我“先生”。

菲勒蒙的事也被我猜中了,说什么作文被妈妈拿去裱了,根本就是随口编的。我笑了个够。其实,他是不想承认自己根本就不记得作文放哪儿了。他保证回去找找,但听他的意思,这事儿很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