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俳句、短歌等日本传统诗词中,用来表示季节的词语。
[2] 樱花落尽、嫩叶初发的樱树。
[3] 加藤清正(一五六二~一六一一),战国武将,丰臣秀吉部下,熊本城城主。幼名虎之助,人称虎加藤。“贱岳七本枪”成员之一,著名武器为单枪。
[4] 日本民间传说人物,在山中被山姥养大,与熊等动物为伍,怪力无双。后来受源赖光提拔,赐名坂田金时,成为源赖光的四天王之一。一般形象为以斧头为兵器。
[5] 丑角面具。尖嘴向上弯翘的滑稽男性面具。
[6] 明治维新后,原本的武士阶层称呼。
[7] 平安末期,源氏和平氏间的一连串战争,最后源氏军在坛之浦击灭平氏。
[8] 萨摩藩,现今鹿儿岛县和宫崎县(部分)及琉球。江户时代由岛津氏任藩主。幕末时期,岛津家采取公武合体立场,成为政治中心。萨摩藩亦出现许多倒幕维新之士。
[9] 骏河国,现今静冈县中部及东北部,与创立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渊源深厚。
[10] 即德川家康(一五四三~一六一六)。家康死后被祭祀于日光东照宫,神号东照大权现,成为信仰对象。
[11] 原文为“セリマン”,为“セールスマン”(业务员)的误读。
[12] 一般指明治初期,日本政府采取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各方面的西化政策。
[13] 绘草纸是江户时代供一般大众阅读的娱乐插图小册子,解释社会事件的读物,也叫草双纸。依封面颜色,分为赤本、黑本、青本、黄表纸等。将一般五页一本的草双纸,几本合订为一册的,则称为合卷。
[14] 越后国,相当于现今不包括佐渡岛的新潟县。
[15] 明治到昭和时代的战前流行语,指受过高等教育,却不事生产,镇日读书、游手好闲的人。
[16] 町为距离单位,一町约为一百零九米。
[17] 祭祀于村境或十字路口、山巅的神明。据信能防止恶灵入侵,保护行旅安全。
[18] 套色浮世绘版画。日本明和二年(一七六五)铃木春信等创造套色套印技法。因色彩丰富、鲜艳似锦而得名。
[19] 木版小报。日本江户时代以报道事件为目的的不定期木版印刷品,一页或数页。
[20] 一八七一年,明治政府发布“散发脱刀令”,华族(幕府时代的公卿贵族)、士族可选择不结发髻而理短发。此后西式发型逐渐流行,愈来愈少人继续留发髻。
[21] 曲亭马琴(一七六七~一八四八),江户后期的戏作者。标榜劝善惩恶思想,擅长格局恢宏复杂的大作,有许多杰出的读本作品。代表作有《南总里见八犬传》等。
[22] 日本古时男子的成人仪式。改梳成人发型、穿成人服装,戴冠,并改幼名。
[23] 坪内逍遥(一八五九~一九三五),明治时代的文学家。在《小说神髓》中提倡心理写实主义,并以《当世书生气质》等作为实践作品。
[24] 西南战争,明治十年(一八七七),鹿儿岛士族推戴西乡隆盛为盟主,掀起叛乱行动,最后遭政府军剿灭,主事者大多自刃。
[25] 即西乡隆盛(一八二七~一八七七),萨摩志士,维新三杰之一。曾在明治政府身居要职,由于意见对立而去职,于西南战争中败给政府军而自刃。
[26] 佛教语,指禅宗传授佛道之真意,直接以心传心,不用言语文字。
[27] 又称坟寺,日本家族历代祖先墓地所在,处理丧事、法事的寺院。
[28] 洒落本是描写花街柳巷、恋爱技巧的小说。滑稽本以滑稽为主,以町人日常生活为题材。人情本重视唤起感情共鸣,多以男女恋爱为题材。狂歌本则是收录狂歌的书,狂歌为讽刺社会的短诗歌。
[29] 肉笔浮世绘指的是浮世绘画师亲自用笔画下的浮世绘,与锦绘这类套色印刷浮世绘版画不同。
[30] 一根重一百文目(三百七十五克)的大型蜡烛。
[31] 葛饰北斋(一七六〇~一八四九),江户后期的浮世绘师。学习各流派及西洋画画技,在风景版画另开生面。其画作影响了欧洲印象派。代表作有《北斋漫画》《富岳三十六景》等。
[32] 即脚气病。江户时代,相对于贫穷的乡间,江户人多以白米为主食,因而缺乏维生素B1 ,罹患脚气病,故有此称。
[33] 江户时代都市地区的工匠、商人。
[34] 佛教语,冥河。人死后,亡者归西要过的河。根据生前的罪孽轻重,有三种不同的河水流速。
[35] 寺院。无固定住所的修行僧人在雨期等时期内的休息处。
[36] 初代三游亭圆朝(一八三九~一九〇〇),活跃于幕末到明治时期的落语家,创作出许多新的落语演目,擅长人情、怪谈故事。
[37] 天龙寺的滴水和尚赐予圆朝“无舌居士”的道号。
[38] 日本民间的怪谈会,据传夜里数人聚在一起,轮流说上一百则怪谈,并一一吹熄蜡烛,最后便会有妖魔鬼怪现身。
[39] 日本大众演艺之一,讲者在台上手持折扇,精彩讲述历史故事。类似中国的说书。
[40] 江户晚期的小说,相对于以插图为主的草双纸,是以文字为主,但仍附有插图。内容多为空想,情节复杂,多以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的思想为主旨。
[41] 江户吉原等官方烟花之地中,地位最高的娼妓。
[42] 月冈芳年(一八三九~一八九二),幕末至明治前期的浮世绘师。师从歌川国芳,画风奇特具有西方绘画特色,擅长历史画、美人画,多为锦绘、草双纸、报纸等做插画。
[43] 落合芳几(一八三三~一九〇四),幕末至明治时期的知名浮世绘师。师从歌川国芳,与月冈芳年同门。擅长美人风俗画、戏子肖像画。
[44] 歌川国芳(一七九八~一八六一),江户末期的浮世绘师,擅长武士画、讽刺画。作品有《通俗水浒传豪杰百八人》等。
[45] 一八六八年,旧幕臣为了保护将军德川庆喜而组织的部队。他们以保护将军及江户为名目,占据上野宽永寺,遭明治新政府军击灭。为戊辰战争中的上野战争。
[46] 在神社祈愿时,用来写下愿望的木板。
[47]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一八四二~一九一〇),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48] 即一八九二年。
[49] 一种说话艺术,类似单口相声。
[50] 条野采菊(一八三二~一九〇二),幕末至明治中期的剧作家、记者、作家及剧评家。日本国文学造诣高深,擅长人情本。代表作有《春色恋乃染分解》《三人于七花历封文》等。
[51] 尾上菊五郎是歌舞伎演员的称号。艺名今传至七代。屋号为音羽屋。五代本名为寺岛清(一八四四~一九〇三),活跃于明治时代。制定“新旧戏剧十种”,确立“音羽屋模式”。
[52] 夏目漱石(一八六七~一九一六),小说家,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喜好俳句和汉诗,对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描写深刻。代表作有《我是猫》《三四郎》《心》《明暗》等。
[53] 以斜支柱搭建的哨兵岗哨。
[54] 肥后国,相当于现在的熊本县。
[55] 夏季庆祝开始在河畔纳凉的活动,一般会放烟火。起源是旧历六月举行的水神祭,江户时代的两国开河祭特别有名。
[56] 江户时代兴盛的通俗小说类总称,包括黄表纸、洒落本、滑稽本、读本、合卷、人情本等等。为“胡乱写下玩笑”之意。
[57] 明治中期流行的一种街头表演歌曲,在人家门口卖艺的表演者口喊“ホーカイ”,以月琴弹唱。
[58] 非人是日本江户时代从事刑场杂役和低级游艺工作的贱民,长吏则是贱民的统领。
[59] 离开主家,失去俸禄的武士。流浪武士。
[60] 日本佛教禅宗之一。其门派僧人称虚无僧,头戴深编笠,以尺八为法器,吹箫禅代替坐禅。拥有自由通行诸国的特权。明治维新后被废宗。
[61] 日本的代表性竖笛。无簧,管的一端外斜。一般以竹制成,五孔七节。长八寸,故名。
[62] 长度单位,一间为六尺,约1.8米。
[63] 指二叶亭四迷(一八六四~一九〇九),明治时期的小说家、翻译家。为近代写实主义的先驱。实践言文一致,并翻译、引进俄国文学。代表作有《浮云》《面影》《平凡》等。
[64] 山田美妙(一八六八~一九一〇),明治时期的诗人、小说家。创立砚友社,提倡言文一致。代表作有《武藏野》《蝴蝶》等。
[65] 尾崎红叶(一八六七~一九〇三),明治时期的小说家。与山田美妙等人创立砚友社,自创口语文体。《金色夜叉》《多情多恨》等作品在当时脍炙人口。
[66] 幸田露伴(一八六七~一九四七),明治、昭和时期的小说家、随笔家。为理想派,与当时的写实派尾崎红叶齐名。集小说、评论、史传和古典研究等方面丰富知识之大成。代表作有《风流佛》《五重塔》等。
[67] 一种日本传统弹唱艺术。以三味线伴奏,包括义太夫调、常磐津调、清元调、新内调等。
[68] 江户时代,在地图上以红线标示江户范围,分为府内与府外。
[69] 《东海道四谷怪谈》的通称。日本歌舞伎世态剧,四代鹤屋南北创作。描写浪人民谷伊右卫门抛弃妻子阿岩使她抑郁而死,另娶豪门女,后被阿岩的冤魂作祟而死。
[70] 大光头怪物。
[71] 长脖子伸缩自如的怪物。
[72] “田中地瓜之助”之意。
[73] 砚友社的机关杂志,主要由尾崎红叶、山田美妙执笔。是日本近代最早的文艺杂志,也是同人杂志的先驱。
[74] 侘、寂是源自茶道和芭蕉俳句的一种美学理念。舍弃物质享受,重视朴素幽雅的情调,在简朴、静寂之中追求精神的清纯。
[75] 鲸尺为日本传统裁剪用的尺子,一鲸尺约为三十八厘米。曲尺是工匠使用的呈直角弯曲的金属尺子,一尺为鲸尺的八寸。
[76] 日本以《法华经》为依据的天台宗和日莲宗的别名。
[77] 通过念佛以求极乐往生的日本佛教各派的总称。包括融通念佛宗、净土宗、净土真宗、时宗等。于合掌礼拜时念颂“南无阿弥陀佛”。
[78] 指天满宫的祭神菅原道真。菅原道真(八四五~九〇三)为平安时代的学者,被奉为学问之神。编纂《类聚国史》,著有诗文集《菅家文草》等。
[79] 日本传统歌舞剧,和着笛、鼓等的伴奏,边唱谣曲边表演。多戴假面。室町时代观阿弥、世阿弥父子为集大成者,江户时代是幕府的官方音乐 舞蹈。
[80] 地瓜在日本称为“萨摩芋”,最早从琉球、鹿儿岛(萨摩)传至日本各地。
[81] 井原西鹤(一六四二~一六九三),江户前期俳人、浮世草子作家。以才思敏捷的连珠炮俳句著称。其浮世草子创作打破了物语文学传统,开创日本近代小说史上的新时期。代表作有《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等。
[82] 北村透谷(一八六八~一八九四),明治时期的评论家、诗人。为浪漫主义运动先驱。与岛崎藤村等创办《文学界》。著有诗剧《蓬莱曲》和评论《厌世诗人与女性》等。
[83] 佛教语,出家。产生要领悟佛道的念头。
[84] 户籍长。日本明治初期,为管理户籍而设的区长。以后也处理町村行政的一般事务。
[85] 即佐仓惣五郎(生卒年不详),江户前期下总国印旛郡公津村的名主(村中官吏)。因岁贡日益沉重,向将军越次陈奏,虽遏止了藩主的苛政,却一家遭到处死。
[86] 岩谷小波(一八七〇~一九三三),儿童文学家、小说家。砚友社同人。著有日本第一部原创童话《小狗阿黄》和《日本古代故事》等。
[87] 端呗与长呗皆是流行自江户时代的通俗歌曲,以三味线伴奏。端呗主要是花柳界在酒席上助兴演唱,曲子短;而长呗原本是为了歌舞伎舞踊伴奏而作,曲子较长。
[88] 江户净琉璃歌曲的一种,以凄楚的曲调大受欢迎。确立了以吉原为中心的街头曲艺。
[89] 净琉璃的弹唱人亦称作太夫。
[90] 江户前期,竹本义太夫所开启的流派。与偶人戏相结合,广纳各流派的艺风及当时流行的乐曲,博得人气。
[91] 江户时代的戏馆子或餐厅等地方,会有专门的小厮替客人保管鞋子,以木牌为证。
[92] 江户时代,直属将军的家臣之中,俸禄一万石以下,有资格直接参见将军者。
[93] 即三河国,现今爱知县中部和东部。
[94] 明治时期建造于东京浅草的十二楼建筑。在关东大地震时倒塌。
[95] 压台演员,在最后出场的演员中级别最高的艺人。
[96] 技能展示。
[97] 即“怎么样团”之意。日语汉字“堂折”的发音与“怎么样”相同。
[98] 位于东京日本桥滨町的剧场。前身是明治六年(一八七三)成立的喜升座。从事商业小生演出。
[99] 指萨摩、长州二藩。在幕末时期,此二藩拥有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100] 即一八七七年。
[101] 东京大学的预备机关。
[102] 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一八五三~一九〇八),美国东洋美术史家、哲学家,明治时期在日本开课授业。
[103] 江户时代的庶民初等教育机构,教授读写算数。最早是由僧侣、武士、神职人员等在寺院授课。
[104] 空海和尚(七七四~八三五)的谥号,平安时代的僧人,真言宗开祖。
[105] 弘法大师传说中,有一则是弘法大师造访某地,看见村人在烤芋头,请村人分给他吃,村人却谎称是石芋不能吃。结果弘法大师离去后,芋头真的变得如石般坚硬,无法食用。
[106] 一种游戏性占卜。日本明治中期前后流行。占卜者显出神灵附体的状态,指示五十音图的字母等。类似中国的碟仙。
[107] 井上圆了(一八五八~一九一九),佛教哲学家。创立哲学馆(今东洋大学),致力于佛教及东洋哲学的新诠释。著有《妖怪学讲义》等。
[108] “阁下”的日语发音为“kakka”,音似“咔咔”,故有此言。
[109] 胜海舟(一八二三~一八九九),江户末期的幕臣,明治政治家。在江户开城时,作为幕府代表与西乡隆盛会面,成功实现了江户的不流血开城。幕府时代的武家官位为安房守。
[110] “安芳”与“安房”在日语中都可念作“aho”。
[111] 指伊藤博文(一八四一~一九〇九),江户时代的长州藩士,明治政治家。就读于松下村塾,活跃于讨幕行动。明治以后,参与宪法制定及巩固天皇制。
[112] 一尺约为30.3厘米。
[113] 胜海舟的身高约为五尺多,而“四尺”与“子爵”同音。据说政府要授子爵位予胜海舟时,被他以这句话回绝。
[114] 指日莲宗。题目原为题名之意,指日莲宗在修行时念诵的“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
[115] 井上哲次郎(一八五五~一九四四),明治时代的哲学家。东京大学教授。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引进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同时研究儒学思想,鼓吹国家主义。著有《巽轩论文集》。
[116] 江户幕府为了统制佛教势力而设的制度。将各宗派寺院明定为本山、末寺的阶级关系,管理所有寺院。
[117] 天皇旗、朝廷旗,别名菊章旗、日月旗。为红底锦缎,上绣金色太阳或银色月亮,作为讨伐朝廷敌人时的标记。
[118] 德川家的家徽为三叶葵。
[119] 福泽谕吉(一八三五~一九〇一),明治时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劝学篇》《文明论之概略》等。为日本万元纸币上的肖像人物。
[120] 半跏趺坐的坐法。是打坐姿势结跏趺坐的简化形式。将一足搭在另一足之上。
[121] 林罗山(一五八三~一六五七),江户初期的朱子学派儒学家。曾为第二代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讲学,后又任其长子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侍讲。于上野忍冈开设学问所先圣殿,为昌平黉之前身。本宅文库在明历大火中烧毁,罗山因而病倒逝世。
[122] 日本民间俗信雷公会取人肚脐,故有打雷时要赶快遮住肚脐的说法。
[123] 即一七七六年。
[124] 鸟山石燕(一七一二~一七八八),狩野派画家,擅长人物画、妖怪画。对浮世绘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25] 日本画的流派之一,以汉画样式为基调,是日本绘画史上的主流画派。狩野正信为其始祖。
[126] 即一九一九年。
[127] 于十一月的酉日举办的祭典。
[128] 大田南亩(一七四九~一八二三),江户时期的狂歌师、戏作者。幕府下级武士。以博学多识及轻快洒脱的文笔著称。著有狂诗狂文集《寝惚先生文集》和随笔《三言两语》等。
[129] 平贺源内(一七二八~一七七九),江户时代的全方位天才,通兰学、医学、本草学、地质学、养殖学,并为戏作者、净琉璃作家、俳人、画家及发明家。著有《风流志道轩传》等。
[130] 修验道的僧侣,在山中修行,也称修验者。
[131] 岛田三郎(一八五二~一九二三),政治家,《横滨每日新闻》主笔。后来投身政治,指导自由民权运动。
[132] 土佐国,现今高知县。
[133] 江户时代,有将罪犯流放至佐渡岛的金山采矿的刑罚。
[134] 榎本武扬(一八三六~一九〇八),政治家。原为江户幕臣,在江户开城时,拒绝交出军舰,抵抗官军。后来进入明治政府任职。
[135] 戊辰战争,始于庆应四年(一八六八),新政府军与旧幕府军之间长达十六个月的内战。
[136] 江户时代年号,即一八三〇~一八四四年。
[137] 江户时代年号,即一八四八~一八五四年。
[138] 幕府委托荷兰建造的军舰。一八六〇年,作为赴美使节随行舰,由胜海舟率领横越太平洋。
[139] 即胜小吉(一八〇二~一八五〇),江户后期的旗本。隐居后号为梦醉。著有《梦醉独言》,详述自己自由奔放的一生。
[140] 岛津家与毛利家分别为萨摩藩及长州藩藩主,幕末时期为讨幕运动的中心。
[141] 会津藩在幕末时期为佐幕派,戊辰战争时,与萨摩、长州藩为主的新政府军抗战。
[142] 即一八六六年。
[143] 一八六七年,德川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辞去将军之职,将政权归还朝廷,结束江户幕府。
[144] 戊辰战争中的一役。一八六八年,以榎本武扬为中心的旧幕臣占据北海道箱馆五棱郭,抵抗维新政府军,欲成立新政府。来年榎本军投降,结束戊辰战争。
[145] 大鸟圭介(一八三三~一九一一),幕末武士,明治外交官。戊辰战争时抵抗新政府,后来入仕于明治政府,任中国和朝鲜公使、枢密顾问官等职。
[146] 江户时代日本人称呼原住民阿伊努人居住的地方,主要是现在的北海道。
[147] 江户时代的年号,即一八六五~一八六八年。
[148] 江户时代居住于农村从事农业的武士,或享受武士待遇的农民。
[149] 吉田松阴(一八三〇~一八五九),幕末尊王论者,长州藩士。开松下村塾,培育出高杉晋作、久坂玄瑞、伊藤博文等维新指导者。死于安政大狱。
[150] 江户时代直属于将军、俸禄一万石以上的领主。
[151] 坂本龙马(一八三六~一八六七),土佐藩士,幕末志士。居中斡旋萨摩藩与长州藩结成联盟,达成大政奉还,但旋即遭到幕府官员暗杀。
[152] 武市瑞山(一八二九~一八六五),土佐藩乡士,幕末志士。组织土佐勤王党,成功将藩论引向尊王攘夷论,但之后因藩论转为公武合体,被命切腹自杀。
[153] 久留米藩,位于现今福冈县,有马氏为藩主。
[154] 吉田东洋(一八一六~一八六二),土佐藩士,因推行藩政改革,遭勤王党暗杀。
[155] 日本江户时代的磔刑是将人犯绑在十字架上,再以长枪活活刺死。
[156] 即一八六四年。
[157] 长州藩因高杉晋作等讨幕派通过叛乱掌握实权,与幕府对立,幕府遂于一八六六年再次出兵讨伐,结果惨遭大败,在宫岛协议停战。从此幕府权威扫地,情势朝大政奉还发展。
[158] 江户幕府后期设置的官职,统领海军。
[159] 即一八二六年。
[160] 杉田玄白(一七三三~一八一七),江户中期的医师、兰学家,兰学之祖。对西洋外科技术感兴趣,解剖死囚研究,并与前野良泽等人合译《解剖图谱》,以《解体新书》的书名出版。
[161] 大槻玄泽(一七五七~一八二七),江户后期的兰学家、兰医(西医)。仙台藩医。开芝兰堂,传授兰学。著有《兰学阶梯》《重订解体新书》等。
[162] 江见水荫(一八六九~一九三四),小说家,砚友社同人。从浪漫派风格转向大众小说。著有《杀死老婆》《以自我为中心的明治文坛史》等。
[163] 田山花袋(一八七一~一九三〇),小说家。提倡并推进自然主义文学。著有《棉被》《乡村教师》等。
[164] 二叶亭四迷的本名为长谷川辰之助。
[165] 江户时代的官准花街。存在至昭和三十三年(一九五八)卖淫防止法实施以前。
[166] 年轻尚未接客的见习妓女。
[167] 森鸥外(一八六二~一九二二),小说家、翻译家、军医。担任军医时就活跃于文坛。译有《即兴诗人》《浮士德》,著有小说《舞姬》《青年》《高濑舟》等。
[168] 近江国为现今滋贺县,水口藩为现今滋贺县甲贺市。
[169] 原本为山伏等僧人在门前吹号角或敲锡杖,念诵祭文,乞讨施舍。到了江户时期,开始以三味线伴奏,唱起流行歌谣或戏文。
[170] 也称浪花节,始于明治初期的表演活动。三味线伴奏,以通俗易懂的曲调说唱故事。
[171] 即一八七五年。
[172] 德语的“童话”之意。
[173] 南仙笑楚满人(一七四九~一八〇七),江户中后期的戏作者。
[174] 山东京传(一七六一~一八一六),江户后期的戏作者、浮世绘师。以写实手法巧妙地刻画出吉原风俗的微妙。著有黄表纸《江户产风流烤鱼串》,洒落本《通言总篱》等。
[175] 石桥思案(一八六七~一九二七),小说家。与尾崎红叶、山田美妙等人共同建立砚友社。文风类似江户戏作,擅长恋爱小说。著有《少女心》等。
[176] 川上眉山(一八六九~一九〇八),小说家。砚友社同人。观念小说的代表作家,据说后因对生活与创作失去信心而自杀。著有《书记官》《观音岩》等。
[177] 即丰臣秀吉(一五三六~一五九八),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之部将,在信长死后统一天下。太合为太政大臣的敬称。
[178] 江户时代的年号,即一七一六~一七三六年。
[179] 日本以前的行政区分。
[180] 日本明治初期对火车的俗称。
[181] 管理神社的最高神职人员。掌管神社的营造、祭祀、祈祷等。
[182] 产自青森县弘前市的漆器制品。
[183] 祭祀同一氏族神地区的居民。
[184] 安倍晴明(九二一~一〇〇五),平安中期的阴阳师。土御门家之祖。天文道、阴阳道的专家。有许多传说轶事。
[185] 平将门(生年不详~九四〇),平安中期武将。曾欲于东方建设独立国家,自称新皇,遭讨伐而死。
[186] 以奈良盆地的飞鸟地区为都城的时代。起讫年代广义指从推古天皇即位(五九二)至大化改新(六四五),也有延至迁都平城京的和铜三年(七一〇)之说。
[187] 相对于武家而言,指任职朝廷的高官贵族。
[188] 涩川春海(一六三九~一七一五),江户幕府围棋师出身的历学家。为第一个编成历法(贞享历法)的日本人,江户幕府的天文学者。
[189] 江户幕府的官职。主要负责天文观测、制定历法、测量,以及翻译外文书籍等。
[190] 由意大利哲学家里利乌斯制定,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一五八二年颁行的历法。为现今世界通用之历法,也称阳历、公历。日本于明治五年(一八七二)采用。
[191] 现今东京都、埼玉县及神奈川县东部。
[192] 神职阶级之一,位于宫司、权宫司、祢宜之下,是最基础的位阶。
[193] 日本有句歇后语,“和尚念经——无本生意”。
[194] 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一七一三~一七六八),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项狄传》《多情客游记》等。
[195] 即一八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