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金鸡岭(1 / 1)

血色天都 陈九歌 2079 字 2个月前

最后一片悬在水面的茶叶缓缓沉到杯底。

刘洋捋着小胡子,跷着二郎腿,若有所思地坐在沙发上。刚刚他一直盯着茶杯,茶叶尖布满水面,就像石钟乳一样倒挂在深不见底的溶洞里。溶洞越来越深也越来越暗,这时,一阵风吹来,石钟乳变成羽毛,它们纷纷离落,打着旋儿。

最后一片悬在水面的茶叶就这么缓缓沉到了杯底。

刘洋端起茶杯:“这么说来,那截手指不是死者的了?”

“对,看上去跟那个张猛似乎没多大关系。”蒙刚站在刘洋面前。刘洋正在气定神闲地品茶,仿佛没注意到蒙刚。他放下茶杯,蒙刚马上拿起暖水瓶给他添水:“头儿,这事不简单,八成得和那个张猛有关。我们不会就这样放了他吧?”

刘洋双手握着茶杯,用杯子顶住下巴,他的胡子沾上了一些小水珠,他并没有发现,他说:“人暂时先不放。”

“头儿,如果真跟张猛没关,这案子我们哪里找头绪?说实话,这案子挑战到我的世界观了。现在,还不能通过媒体大规模征集线索,上级不说是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影响嘛,可现在连死者身份都不明了,凶手……”

“行啦,急什么?”刘洋十指交叉,说,“你这急性子能破什么案?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始。”

蒙刚像孩子一样低下头。

刘洋刚想打开话匣子展开教育工作,不料一通电话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只言片语,面色凝重。

刘洋放下电话马上起身整整衣服,蒙刚嘴角动了动却没有开口,这时,刘洋说:“走吧蒙刚,还愣着干吗?”

刘洋说完走出办公室,蒙刚紧随其后:“头儿去哪?”

“金鸡岭!”说完两人消失在长廊中。

天都又是一个阴天。

蒙刚不喜欢阴天,他眉头紧锁向车窗外望。干枯的树枝、潮湿的人行道、围着头巾匆忙赶路的大妈、身着风衣手持文件夹的年轻人、小商小贩异口同声的“跳楼大甩卖”和商场门前一成不变“为答谢新老客户大酬宾”的巨大横幅,这一切像风一样在他眼前一闪即逝。红灯、绿灯,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在阴天里变得虚伪和做作。

半小时后,两人来到金鸡岭脚下。

“金鸡岭,海拔约二百米,坐落在天都市西北郊,占地约三十五平方公里,沿东北西南呈狭长分布,东麓为市区边缘,西麓是清水河,清水河流经王村和刘梁两个村庄。当年那个精神病人碎尸案就发生在金鸡岭以西的地方。”刘洋自言自语说完这些,将警车停在金鸡岭山脚下的公路边,他拉上手刹,扭头看了看一旁的蒙刚。

“精神病患者现在被关押在特殊监狱?”蒙刚说,“头儿,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两个案子有点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刘洋摇头道,“单从目前尸体被分离的程度上就可以断定两个案子没多大关系。前者是暴力分尸,后者起码对解剖有些了解;再有,之前的作案者显然是要隐瞒碎尸的事实,所以在河流、化粪池甚至保险箱里藏尸,而后者却把分尸袋子扔在闹市区。”

刘洋停顿少许,笑道:“关键是那个精神病现在还关着呢,你小子把我绕进去了。”

“万一两个案件的凶手都是精神病患者呢,甚至后者的可能性偏大一些。”蒙刚说,“我觉得其实之前的碎尸案凶手更可能没有精神病。你看,他首先想到了藏尸,后来匪夷所思地考虑到使用保险箱,他非但不是精神病患者而且智商很高也说不定。反过来再看现在这个案子,凶手把尸体扔到市区,很明显是精神不正常。”

刘洋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捋着小胡子说:“现在这案子到底是不是精神病患者所为我不置可否。不过你有一个常识性误区,精神病患者并不等同于智力低下者,在精神异常的人群中有很多人的智力也是异于常人的。”

“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

“约翰纳什,是‘强迫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还有爱因斯坦和牛顿,也是精神异常者,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孤独症。”刘洋说完看看窗外。

这时的天空更加阴沉了。

蒙刚沉默一会儿又想起什么:“对了头儿,我们现在停这里是干什么?下车步行上山吗?”

“差点忘了。”刘洋拿出对讲机喊道,“我们已到达金鸡岭,已到达,请指示。”

“离高速公路收费站约五百米处的小路口,右转有上山公路,可以行车!离高速公路收费站约五百米处右转!”

“明白!”刘洋发动了汽车。

几年前的城市规划中,金鸡岭被列为公园规划项目,但之后施工半年不知为何突然停工,盘山公路刚修到半山腰就停止作业了,自此这个本来就人烟稀少的郊区丘陵地带非但没开发成景区热闹起来,反而比之前更荒凉了。

刘洋很快找到那个不起眼的小路口,他向右一转,汽车便开始在山间水泥路上慢慢爬行。路两端是松柏林,山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雾气。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安静得可怕。偶尔一声鸟鸣,也让蒙刚皱起眉头。

车子停在了一辆警车后面。

两人走出汽车,前端不远处就是这个公园的停工地点。那里是一片空旷的小场地,场地已被推平,看起来还没有铺水泥便匆匆停工了。

空旷场地的一角,淡淡雾气中,四人正蹲在地上对着什么指指点点。

蒙刚跟在刘洋身后,他目测了一下,这块空地大概有一个篮球场大小,而勘验人员的车辆却离他们的位置很远,两个地点基本处于篮球场的对角。蒙刚疑惑道:“头儿,他们怎么不把车停近些?”

“保护现场。”说完,两人刚好走到同事身边。

蒙刚一看,这才注意到了聂兰和赵国森,还有另外两个同事,他们是现场勘验员。

四人对刘洋和蒙刚的到来并无反应,他们继续观察着。不多时,其中一个勘验员起身对刘洋说:“刘队您看,这是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