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1)

狐王 墨龙 4708 字 2个月前

干祖孙两人走回琴台。

“当、当、当……”三声锣响后,高不测“说”开了:“财者陷身之井,色者戕身之 斧,酒者毒肠之药,人能于斯三者戒之,灾祸甚或寡矣!”

“当、当、当…”再三声锣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何惧陷身之井;食色,性也, 丈夫行色,夫妻恩爱,何惧戕身之斧;名士饮酒,诗以助兴,醉月飞觞。‘有青山方有绿 水,水维借色于山;有美酒故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何俱毒肠之药!”

“说的正是!”金扇公子鼓掌。

“全都是与老叫花子‘臭味相投’啊!”

“献丑了,请多指教!”高老先生说完后向金扇公子和史帮主抱拳:“现在,请干孙女 儿弹唱!”

利姑娘抬起嫩藕似的玉手边弹边唱: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纠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予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利姑娘弹唱完后,金扇公子和史帮主鼓掌叫好,再请两人上了酒桌。

“好一个忠心耿耿的屈原!”史帮主说:“他不畏惧己身遭受灾殃,却焦虑君王的乘舆 有倾覆破灭的危险!”

“家父常对我说,昔年先主和当今圣上是结拜兄弟,好几次先主的属下建议宰杀他;先 主顾念兄弟情义,不忍下毒手,没想到先主长江之战,兵败被掳,圣上便不讲兄弟情义 了……”先主指张士诚。

“哎呀!金扇公子,快别再说下去了;”昔年往事,老叫花子最是清楚了,此所谓‘无 毒不丈夫’,谁叫先主不‘毒’呢?”

“他做了皇帝后,马上就把民间的疾苦置诸脑后,网罗一批像黑五毒一类的江湖败类, 把民脂民膏一掷就是四千两而面不改色!”

“你也想做屈原,是吗?金扇公于,别再说下去了,我们喝酒,再继续‘说酒话’ 吧。!”

“对,继续‘说酒话’!”高不测附和着说:“今晚蒙两位大爷不弃我祖孙俩是卖唱的 出身微践,邀请同桌共饮,当永铭肺腑,以表不忘爱护盛情!”

“废话,废话啊!不过,我老叫花子倒想到了一件事。

‘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四人共饮,轮流‘说酒话’,是老叫花子生平一 大乐事。为了让我们四人全都

‘永铭肺腑’,在第二次遥遥无期没有聚会以前,以‘三阳

春’接龙做一首诗。每一句都得涵盖‘三阳春’三字,不知以为如何?”

其余三人都同声称好。

于是,按年龄顺序做“接龙诗”

由高老前辈领头说:“阳春三月好风光。”

史帮主沉思了一会儿后说:“春色阳光吻三月。”

“好一句‘吻三月’!”金扇公子鼓掌叫好,他转头望着利姑娘说:“他两人是老前 辈,我们两位晚辈先敬一杯,再做诗吧!”

“好,我两人敬两位前辈一杯!”

两人起立恭敬地敬了一杯。

轮到金扇公子接下去了。他说:“三人踏青寻阳春!”

利姑娘习惯性地理了理刘海儿后说:“阳春不识三越客!”

在座三位听了利姑娘的诗以后,都惊疑地望着她:尤其是金扇公于更是惊讶。这是因为 前朝称粤地,包括越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在内,统称为三越。在座四人,只有金扇公子出 身越北罩家堡。“阳春不识三越客”,利姑娘的“诗骨子”里,到底埋藏着些什么呢?

正巧在这个时候,斟酒的店小二,手发抖把酒洒了些在桌面上。

“兄台为什么手发抖呢?”金属公子借着这个机会抓住了店小二的手:“让我替你瞧 瞧,你的手是否有病?”他瞧了一眼,便把手松开了,“兄台的手很健壮呀!”

这使金扇公子大失所望,店小二的手是标准的工人手。

手掌还长有茧呀!它与乞巧儿“软绵绵像大姑娘家的玉手”

截然不同呀!再仔细瞧面貌,他却确是中午的店小二。

史帮主瞧在眼里,心里自然知道金扇公子为什么要抓店小二的手了。他转头望着店小二 说:“我说店小二,你刚才是被那句‘阳春不识三越容’的绝句,惊吓得双手发抖?你也懂 诗吗?”

“小的从来没读书!”店小二的手仍在抖颤着:“不懂诗,不懂诗啊,”

“好了,别再装了!没有人能逃过我史全清的双眼!除非我以前没见过你,我说店小 二,你不是中午的小二哥,快从实招来!”

“求大老爷子开恩,小的不敢说谎!”。

“我说史帮主!”高不测说话了:“我好像在二十年以前―一我六十三岁的那一年,曾 在黄鹤楼上和你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老夫也是带个干孙女儿卖唱;当时我那个干孙女儿比现 在的利姑娘还小了三岁,只知道弹唱:‘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 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类的单调子。你可还记得?”

“这个……晚辈……好像当年没去过黄鹤楼!”

“这就对了!史帮主――你大名史全清,对过去的事不一定‘全清’;因此,江湖朋友 尊称你史半仙,究竟不是

‘全’,只是‘半’,中午的事,你就‘半知’吧!”高不测呷了口酒后继续说:“我 看这位小二哥也怪可怜的,你就不要强人所难了,以免扫了我们四人‘说酒话’的兴。现 在,我来先说个酒故事吧!”他说“说”就紧接着说了下去:“从前,从前,有个大白天里 道貌岸然,天黑时男盗女娼的狗官,自以为黑夜里做黑事,人不知,鬼不觉,没想到

他的亲朋戚友全知,没一人敢和他真心相交。偏偏他有个喝酒的部属,几乎是每晚都喝 得酩酊大醉,狗官看不顺眼,召见他大骂:‘为什么硬要喝酒呢,结交的都是些酒肉朋 友!’他反驳:‘你不敢喝酒,没一个知己朋友;因为你怕酒后吐真言。梁山泊的英雄好 汉,谁又不喝酒,谁又不是以酒肉结交呢?女将一丈青也不例外呀!’狗官被说得哑口无 言。‘未有英雄不读书’,还有,‘未有英雄不喝酒’呀!”

金扇公子和利姑娘鼓掌后,史帮主却笑了笑后说:“小二哥,刚才得罪了,别见怪;” 其实呢?中午没进店以前,他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年轻时十年寒窗,原本想求个功 名,被神丐看上眼以后,他才知道丐帮帮主比做皇帝更有趣。他走到哪儿,周围百里内的弟 子,立刻自动进入紧急戒备状态;只要他一声唿哨,马上就有三五个弟子前来听命。

“大爷不记罪了,小的向你磕个头!”店小二磕头后,仍然是执壶站立着。

“我说店小二,我还想问你一件事!”金扇公子两眼瞟着店小二虎视眈眈地说。

没想到高不测忽然站了起来:“对不起,老朽可要带干孙女儿先走了,失陪,失陪!” 说着就起身要走!

可是,利姑娘不肯走:“爷,酒话还没说完啦!”

“人家史帮主和金扇公子老是跟店小二过不去,对小二哥有兴趣,不想再说酒话了 呀!”

“不!不!老前辈误会了,快请坐!”金扇公子赶快站了起来,堆着满脸的笑容说, “晚辈失敬之处,祈望老前辈海涵!”

史帮主也站了起来:“都是老朽失敬,请高老前辈快坐下来吧!为了表示敬意,先敬你 一杯!”他说后自行举杯而干,并且把另一杯酒端给了高不测。

“爷,快坐下来吧!人家――史帮主和金扇公子都向你道歉了;我和干爷爷都只是个卖 唱的,人家一一两位大爷看得起我两人,你就快坐下来吧!”

“由我接着‘说酒话’,我说个好笑好笑的!”史帮主伸手把高不测拉着坐了下来,像 哄小孩似的说:“话说刘伶为了戒酒,对夫人发誓:‘今后我要是再喝酒,叫我醉死,叫我 跌进酒缸淹死,塞进酒瓮闷死,死后和酒结拜,只要阴间有酒,永世不得超生’!”

利姑娘“嘻嘻嘻”地掩嘴而笑。

高不测也“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四人又恢复了刚才“说酒话”的谈笑风生。、

“我也来说个酒的笑话吧!”金届公子接着说:“苏东坡写了一本《艾子杂记》,里面 曾记载一位幽默先生,他嗜酒如命,每饮必醉,每醉必翻肠倒肚,他的学生为了要他戒酒, 故意在他呕吐的酒菜里放上猪肠,并告诉他:‘人有五脏,你已吐出了一脏,今后若再喝 酒,生命堪虞!’幽默先生醉眼惺忪地说:‘人家唐三藏只有三藏,依然能翻山越岭,万里 迢迢,西天去取经;我还有四脏,怕它什么呢?’结果还是照饮不误。”

再轮到利姑娘时,她说:“我唱支名士喝酒的壶儿歌,谁说不出这个名士的大名来,便 罚酒一杯!”

“要是能说出大名来呢?”

“我自己当然要喝上一杯啦!”紧接着,利姑娘清清脆脆地

唱道:“山公出河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三人一时都记忆不起来是在唱谁?

既然是说不出名士的名字来,三人都得罚酒。

没想到史帮主慢吞吞地说:“利姑娘是一丈青喝酒的海量,想喝酒了啦!金扇公子,你 快说呀!你不说,我便说出来了!”

“史老前辈,晚辈一时记不起是在唱谁,请你说吧!”

“我说就我说:《晋书山简传》上记载曾氏有家园池,简每出游戏,多之池上,置酒辄 醉,名之曰高阳池,时童儿以此歌戏之。”

“真不愧是江南第一才子!”高不测鼓着掌说:“我说干孙女儿,自己饮两杯吧!我和 金扇公子都该罚酒,陪你喝一杯!”

“惭愧!惭愧;”金扇公子先饮,利姑娘接着喝两杯,高不测后干。

高不测喝完酒后说:“古贤造字最精巧,州官酉时忙请客;合州酉为酬,以酒酬劳部属 往往可收意想不到的回报。

吴越相争时,越王勾践为了鼓舞士气,把美酒倒入水中,令士兵轮流而喝,以求同沾分 享美酒,士兵们对勾践一视同仁,恩泽普及的精神,咸感振奋,结果将士用命,协力同心, 就把敌人打败了。”

于是,四人不再客气,一个接一个地说了下去。

史帮主说;“晋朝竹林七贤嗜酒,被传为美谈。陶渊明和苏东坡都嗜好饮酒,都被后人 视为高雅风流之事。所以当年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三百亩,他令家人全都种植可以酿酒 的秫;其妻任氏,认为都种了秫吃什么?便改种五十

亩的稻。此事流传至今,为后人乐道。”

金扇公子干了一杯后说:“‘酒与名士息息相关,酒与诗关系更密切,酒往往是诗人骚 客吟诗作赋灵感的原动力。所以张旭三杯下肚,就能挥毫落纸如云烟。而李白常借着美酒而 诗兴大发,有名的清平调三首,就是他在酒醺中所完成的,难怪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如 此写着:‘太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头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汕。’利姑 娘今天在饮酒中大发诗威,好一句‘阳春不识三越容’!”

利姑娘望着金扇公子抿嘴笑了笑说:“金扇公子‘旧病复发’啦!”她也像洞庭湖畔的 黑衣蒙面人一样地喜欢把“关节话”提高声调。

“他患有什么痼疾呢?”史帮主偏着头,眯着眼望着利姑娘说。

“他患有‘疑心病’呀!请教史帮主,你可知道有个疑心病的秘方?”

“老朽虽然也略通医理,却未闻有治疑心病的秘方,惭愧,惭愧!愿闻其详,愿闻其 详!”

“这个秘方最是简单了,用根大木棒子,在患者头上猛捶三下,让他完全晕倒,完全忘 记过去的事呀!”

“哈哈哈……”三人都大笑。

高不测在大笑后拉长了脸孔说:“我说干孙女儿,人家金扇公子是大爷,我爷孙俩只是 卖唱的,不可再没大没小说酒话。轮到你‘说酒话’,快接下去说吧!”

“是,干爷爷!”利姑娘习惯地抬起纤纤玉手,理了理刘海儿说:“由于诗人爱喝酒, 以酒入诗的诗,处处可见。

在唐朝,就不胜枚举,如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白居易的琵琶 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韩愈八月十 五夜赠张功曹:‘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 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五人回!”

“好了!轮到我说了!”高不测很喜欢喝酒,干了一杯后,接着说:“为什么诗人喜欢 以酒入诗呢?原来人生不外是悲欢离合,而诗人又多愁善感,对人生的悲欢离合特别敏感, 为了疏解这些情怀,诗人认为酒是最好的处方。于是高兴时,潇洒的李白就‘举杯道明月, 对影成三人’;离别时,王维就‘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亲朋欢聚时,诗人免 不了‘春薤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

就这样,酒、名士与诗就‘对饮成三人’呀!”

四人正酒话连大,酒以忘忧时,突然跑进来了两个小叫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