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省要(1 / 1)

佛法省要 王季同 12085 字 1个月前

导言

佛法是甚么?佛法是唯一的根本的真理,又是唯一的合理的宗教,又是实证哲学,又是应用科学。

欲知佛法何以是唯一的根本的真理?请读下文离言法性等章。佛法是宗教,一般人一向知道。可是佛教建立在唯一的根本的真理上;所以是唯一的合理的宗教。

一切宗教无不与哲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人们底正确的知识只有二个来源。一个是西洋哲学名为经验,*佛法名为现量。又一个西洋哲学名为推理,佛法名为比量。但西洋的古代哲学并不从这二个知识来源出发。只有近代的认识论,批判哲学,实证哲学,才注重于这二个来源,也还不十分严格。而佛法却完全从现比二量出发,所以是实证哲学。详下文离言法性等三章。

*西洋哲学‘经验’这名词实不很妥当。尤其未曾研究过西洋哲学底人极易误会。经验这名词本指过去所阅历的事物底回忆而言,而在此处,西洋哲学却用以指我们现在所接受的事物底影像。所以不很妥当。远不如‘现量’醒目。

科学分纯粹与应用。纯粹科学主要地祇是探求真理,如物理学底研究原子构造等,在人类底生活上几乎全无直接关系。化学底分析化学等比较有关系些,其实已不是纯粹科学了。至于应用科学如农工医等科却无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佛法是宗教,与人类生活本非绝无关系的,更有训练理智底特别效用,所以确是应用科学。详下文修证章。

科学未发达时代,世界上早有几派宗教,分布在各个区域,受一部分人类底信仰。这些宗教势力与当地的政治势力,分担维持社会秩序底责任。如欧美二洲底大部分,便是基督教底势力范围。基督教有旧约新约二部圣经。圣经上底记载,信徒一向认为全是真理。可是旧约上有一篇创世记,述上帝创造世界底过程非常详细。然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之后,地质学与天文学得到许多证据完全与创世记不合。创世记破产,基督教也跟著破产。甚至其他一切宗教,不论其信仰如何,也一概处嫌疑地位。虽有少数人鉴于宗教维持社会秩序底需要,把神话与科学底冲突放过一边,而广义地信仰事实上多少经过修正的宗教。然而这种宗教底尊严终不免一落千丈,反宗教者大得势,世界和平无法维持。上次的欧战,此次的世界大战,都是宗教破产必然的结果。

这是目前世界上一个严重问题。许多政论家对此很彷徨无措。而他们不知佛法正是这问题唯一的解答。因佛法是唯一的根本的真理,唯一的合理的宗教。佛法与他宗教绝对不同。佛法并未破产。即使他宗教全破产,佛法绝不破产。

前已证明五色根即感觉神经,所说情形完全与生理解剖学不谋而合。现在所说前五识托阿赖耶识相分即自然界,变起的一个影像,更见得佛法底奇特。这影像既是前五识相分,就是依五色根即感觉神经发生的。而同时又是阿赖耶识相分器世间即自然界底影像,岂非明明就是生理解剖学视神经末梢网膜上底倒影,听神经末梢哥的斯器官里纤维底共鸣等?但生理解剖学犹未说起嗅,尝,触,三种神经末梢有类似的影像,那是因这三种感觉都要自然界底现象贴近了神经末梢方才发生,所以生理解剖学未分清自然现象与影像。如盖用印章者,印章著纸时,我们分不清印章与所印底文。仔细想来,说有影像也很合理。嗅尝二觉都是化学变化,这香料调味料无疑地要扩散到嗅,尝二种神经末梢原形质里,或许更要与存在于彼的化学材料起作用,才生感觉,这便是香料调味料底影像了。触觉是机械的拉力,压力,或温度底改变等物理作用。这些作用当然要传到触神经末梢,使神经末梢发生了力或温度底改变,方才有触觉。这也是自然界力或温度底影像。佛菩萨并未做过解剖底实验。当时也无显微镜。而说得人体生理如此清楚,如此与解剖学不谋而合,岂不奇特吗?

又意识分二种。一种与前五识同起,助前五识了别所缘,名为明了意识。就托前五识相分为本质。一种能缘一切法,包括过去心心所种子,与揣度的过,现,未三世未对五色根未生前五识底诸法;以及虚构的龟毛兔角等,总名独头意识。缘种子时托阿赖耶识中心心所种子做本质。缘揣度虚构诸法时无有本质,即从意识变出一个相分。又依粗细,意识又分为分别意识与俱生意识,伴意识底心所亦同。分别意识是新名词所谓有意识的;俱生意识是所谓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又前五识依五色根发生。意识同样也依意根发生,但意根非色法,却是心法,即末那识。一方面末那识又托阿赖耶识见分做本质,缘阿赖耶识见分,认为是我底我。也就是印度数论外道所谓神我,基督教所谓灵魂等。又阿赖耶识相分之中,器世间与根依处各人也彼此互相托为本质,互相变起影像,这许多影像与本质和合似一,如一室中许多灯底光,所以没有观念论底缺点。然诸种子与五色根却不互相托为本质。又我们轮回五趣,由于业力。五十一心所更分六位,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遍行心所中有思心所,就是我们考虑,决定,动身,动口,做出事来,说出话来底心。思心所底种子有势力强盛的,名为异熟业。我们过了一世临终的时候,异熟业能牵引阿赖耶识中色法即心心所相分种子生现行,就令阿赖耶识受生。因各人异熟业有否一种关系,有共业,不共业,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底区别。我们在五趣中轮回,同生在人趣,这是共业底果。除了畜生趣与人趣也有共业之外,天,鬼,狱,三趣就与人,畜,二趣无共业,所以不互相托为本质。因为八识底见分全是心。而前五识底相分全,意识与阿赖耶识相分底一部分,都是物。心物统一论就这样建立。

离言法性章说一切有为法都有生住异灭四相,就是蒲列哈诺夫所说一切现象底发生发展消灭。可是蒲氏所说只是佛法中一期四相,佛法中更有刹那四相。刹那是时间上极短促的一个片段,犹如自然科学电量质量上的电子质子;动量上的量子。佛法是说一切有为法全是刹那生灭。至于一期底住相只是刹那生灭相似相续。一期底异相只是刹那生灭相续转变。所以一切心心所见相分即西洋哲学所谓心与物,都像现在的电影,与物理学底光线,声音,无线电波,有线交流电等。虽第七八二识永无间断,仍是刹那生灭的。然而我们底意识却发生了许多误会。如电子,质子,灵魂等,都有人认为不生不灭的,这种误会底根原是在末那识上,而末那识底误会,又有几个烦恼心所与随烦恼心所底帮助。我们所以轮回,由于思心所造业,思心所所以造业,根本原因由于末那识底误会。

又仔细研究,前节所说一切有为法刹那生灭,其实也与物理学不谋而合。佛法如何说一切有为法刹那生灭呢?有为法分心法色法,心法色法又分种子现行,如上文说阿赖耶识相分一节说过。现行心法即心心所见分,现行色法即前五识心心所相分,及阿赖耶识除种子外一切底心心所相分。心法色法种子即阿赖耶识相分中底种子。一切现行心法色法都从它们自己底种子遇缘而生,生后一刹那就自灭,灭时又生新种子,倘使缘不缺,那么第二刹那又生现行心法色法。这样可以继续多刹那,甚至多劫,就是上节所说一期住相。如若缘缺,那么第二刹那新种子也自灭,但前种子灭时,就又生后种子,不必待别的缘。总之在一期住相之中,无论心法色法,其实都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种子再生现行,这样刹那刹那,前灭后生,继续下去的。佛法所说这样种现相生底情形,与物理学中光线,声音,热能,无线电,X线,γ线等底波动很相类。而且我们倘使把这些波动底现象概括地研究一下,就知道一切波动都是动能与位能底循环。物体运动,就有动能,同时物体因运动而改变地位,就有位能。位能不会凭空而有,必由动能变成,所以位能愈增,动能愈耗,直至动能全变位能,物体静止。但此时位能又能推物体回去,动能愈增,位能愈耗,直至位能再全变动能,回复最初状态。这样周而复始,是一切波动底定律。所以一切波动都是动能与位能刹那生灭,动能灭时生位能,位能灭时生动能。若与佛法比较,也很容易看出动能便是现行,位能便是种子。我们底感觉是从上述的光线等而生,至于意识等又从感觉而生。光线等既是种现刹那生灭,感觉意识等心法自然也是种现刹那生灭无疑。光线等又是色法底一部分,所以这一部分的色法也是种现刹那生灭无疑。只有狭义的物质,就是九十几种原素与它们底化合物,尚待讨论。旧化学师以为这些物质都是原子合成的,物质分到不可再分就成原子。原子是不可创造,也不可毁灭的。现在已发见的九十几种原素,就是九十几种原子类聚而成。这种旧说是与种现刹那生灭完全不合的。然而现在知道原子并非不可再分,却是从一对至二百三十几对电子质子构成的。粗一看似乎旧学说中原子底地位,是被现在原子构造论中电子质子代替了。仔细研究却不然,原子构造论中底原子不单是若干对电子质子集合在一处罢了,其必要条件是有一个至九十几个电子列成一圈至七圈,很快地绕一个核转。依力学,这种转动可以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二相的波动,所以也是种现刹那生灭。而且那个核虽是所有的质子与剩下的电子组成的,却是核里虽增加或减少一二对电子质子,这个原子底物理化学特性,除重量外,毫不改变。可见某原子之所以为某原子,实在全靠大乘法相宗底种现刹那生灭。这是一件佛法与物理学不谋而合的奇特事。

关于世界底构造与成坏,作者行箧中底参考书只有一部瑜伽师地论。可惜瑜伽师地论说得不很详细,不得不就所记亿的补充些。但字句记不清,有的连出处也忘了。瑜伽师地论上说,我们底地中央有苏迷卢山,四面有四大洲,名为南赡部洲,东毗提诃洲,西瞿陀尼洲,北拘卢洲。最外有轮围山。但作者据各经论上所说情形,看出所有说法都是将地球北极作中心点展成平面说的。苏迷卢山顶指北极,苏迷卢山实指地球全体,轮围山指南极。印度在南洲,或许指欧亚两洲。东洲在南洲之东约九十度处,或许指澳洲。西洲在南洲之西约九十度处,或许指非洲。北洲约在南洲对面即经度相差一百八十度处,或许指南北美。因为经论上说,日月在苏迷卢山腰,依作者所说,山腰就指赤道。又说日光被苏迷卢山遮成夜,就是说日在地球背后。又说日在南洲时,南洲日中,西洲日出,北洲夜半,东洲日没等等,就是日在欧亚间时,欧亚日中,非洲日出,美洲夜半,澳洲日没等。又说南洲人底西方,西洲人以为东方;西洲人底西方,北洲人以为东方;北洲人底西方,东洲人以为东方;东洲人底西方,南洲人以为东方。就是欧亚人底西方,非洲人以为东方;非洲人底西方,美洲人以为东方;美洲人底西方,澳洲人以为东方;澳洲人底西方,欧亚人以为东方;岂非句句贴对的吗。又说有八热八寒地狱,而某经论上有说,八热地狱在我们地下极深处,投石在热地狱中,如雪花飘在火炉里;地下深处不是确有这样高热吗?又说八寒地狱在轮围山间;南极不是确实很冷吗?又说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轮字与球字同义,就是指地球在水球里,水球在空气球里,空气球在太虚中。又说风轮有二种相,谓仰周布及旁侧布;这也明明是说地球周围都有空气。又华严经屡次说,有仰世界,有覆世界,有侧世界;有一处又说,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可见地球周围都有人,而且不是固定的。又说月被自己底影子所遮所以有盈亏;与说向日有光,背日无光,亦合。又说一千个四大洲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三千大千世界,我们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名娑婆世界,我们底四方上下,另外有无边无际的三干大千世界,都有佛出世教化众生。作者认为我们底太阳系有九颗大行星,另外有几百颗小行星,恰合经论上底小千世界。一千个太阳系底中千世界天文学虽未说起,可是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百万个太阳系,恰合我们底天河星系,所以娑婆世界就是我们这全座星系,天河。至于上下四方有无边无际的三千大千世界,也与天文学已发见的许多星云不谋而合。这样,经论上所说世界底构造与新知识吻合到如此地步,可谓奇特之极了。

所说世界底成坏,也都与天文学地质学等吻合。世界也有一期四相,名为成住坏空四劫。每一劫都有几万万年之久,四劫合起来名为一大劫,这时间底长远就与天文学地质学告诉我们的差不多。据瑜伽师地论,从成劫初,先有大风轮起来,与大千世界一般大;这是星云底初期,因热度很高,全是气体,所以说风轮。又说其次有金藏云兴;这是气体热度渐减,有露点最高的金属首先凝成液体细粒,混在气体中,所以称云;质是金属,所以名金藏云。又说从此降雨注风轮上,次复起风鼓水令坚,此即名为金性地轮;这是星云更冷,液体金属细粒合并成滴,又因金属滴自己底动力,与物体相互的引力,向各方运动很剧烈,所以说降雨。热度再降,熔点高的金属开始凝固,所以说风鼓水令坚,成金性地轮。又说空中复起诸界藏云,又从彼云降种种雨,依金性地轮而住,次复起风鼓水令坚,成苏迷卢山,四大洲,轮围山等;这是热度再降,有些金属养化,又与矽酸合成矿石等熔液细粒,混在气体中,所以称诸界藏云,细粒也合并成滴,落在金属底地核上,所以说从彼云降种种雨,依金性地轮而住;再冷凝成固体地壳,所以说风鼓水令坚,成苏迷卢山等。这经论上底星云说,天文学上恐还说得无如此详细,而且并无一字与科学矛盾,请学者评评看。至于世界坏,天文学尚无这种预言,不过理想地球渐冷,生物不能生长,活世界变死世界完了。至于死世界底残骸如何?恐还无人说过。经论上说世界坏时有三大灾:一、火灾,二、水灾,三、风灾。火灾有几个日轮同时出来,把苏迷卢山四大洲等烧毁;水灾有大水起坏器世间,如水消盐;风灾有大风起,坏器世间,复能消尽。这三种灾看似神话,其实非不可能,因天文学已知恒星并非不动,可见有时几颗星行到一处是或有的事;又或二颗恒星相冲突,碎成几块,且发高热,烧毁世界,很有可能;又或有较大的恒星,冷却甚慢,届时犹是液体,能坏世界如水消盐。再或有更大的恒星,犹是气体,能把世界蒸发,亦都是可能。但据作者用自然科学底眼光推测,三灾可消灭世界底一部分,似必有一部分残骸遗留。空劫空一部分,又一部分必混合在新成的星云里,经论省略,所以未说。

经论上说底生理解剖学物理学及天文学,与新知识如此吻合,可见佛法是真理毫无可疑。至于经论上也有一些与新知识不全合的,作者曾见周叔迦所著唯识研究作过一篇序,序中举出四个理由,解释这些不全合的原因,本章不及详说。读者可参看周著唯识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或拙著马克斯主义批判及附录,中国科学公司出版,后者转载唯识研究序全文,并有一位黄先生驳作者序文,与作者反驳各一文。黄先生驳作者一文最初发表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一卷二期。作者证明了佛法是真理,可惜经多年全国学术界未有一人理会,这回忽蒙黄先生赏光,作者非常欢迎。所以作了反驳一文,费了许多手续,要求同季刊发表在三卷二期。预备黄先生见了,与作者继续讨论,不意事隔六年,黄先生竟噤若寒蝉。这是作者为弘扬佛法起见,很引为缺憾的。

修证

佛法修行底目的都是为证这离言法性。可是修行底法门,因各人底根性而有不同,有偏渐的法门,有圆顿的法门。虽有种种法门,却又不出自序所引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智又名慧,一切法门无非是修定慧。其实非但佛法,如印度婆罗门教,中国道教,也都修定,但只是世间定乃至邪定,且无佛法正慧,所以无非凡夫外道。又非但宗教,中国儒家孟子也养浩然之气,宋明诸儒更受禅宗影响做静坐工夫。定慧也不是别的,只是五个别境心所之二,人人都有的。如自然科学祖师英人牛顿,有一次他底侍者送了一锅沸水,一个鸡蛋,一个表,到他底书室里,给他自己将鸡蛋烫五分钟做早餐。可是他正在研究一个很深奥的问题,竟把鸡蛋拿在手里,却放表在沸水里浸了几分钟,这就是定心所底作用。又一次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熟苹果落下来,他想这苹果何以不向别的方向飞去却向地下落?因此就悟物体相吸引底道理,这就是慧心所底作用。科学家研究学问底心愈用愈有进步,也是事实上修定慧。可是创特别的方法兼修定慧的,只有佛法。佛法偏渐的法门是次第修定慧的,圆顿的法门是双修定慧的。中间还有种种差别,本篇不能一一介绍。

只有禅宗法门是至圆至顿,而且作者观察近人尤其科学家底根性;知这个法门最当机,所以介绍在下面。可是这个法门是世间一切学问以及佛法之中,最不易修习的唯一法门。要修这个法门,第一不可把它看得轻描淡写,要能下最大的决心牺牲一切,情愿用尽一生的精力来探求这唯一的真理,不怕困难,不生退心,不因一切功名富贵学业嗜好改变他底志愿,不搀杂一丝一毫成见,这样才有修得成底希望。修这个法门底方法,其实与牛顿所用的毫没有区别,牛顿向自己发问,这苹果何以不向别的方向飞去,却向地下落?就悟物体相吸引底道理。古今一切学问家思想家所有的发见发明,无一不由这样一句问句而来。拿这样一句问句向自己发问,便是禅宗参究话头,修即定即慧底法门。这句问句名为话头,把这句问句向自己发问,丢开一切杂念,一心对著这一句问句追究审问,名为参究,也就是宗门工夫,也就是修定慧底最径捷的方法。但牛顿向自己发问,‘这苹果何以不向别的方向飞去,却向地下落’之后,他底第一刹那意识确与定慧二心所相应,是做宗门工夫底人所应当仔细揣摩,如法泡制的。却是不久之后,另一意识起来,悟物体相吸引底道理;这第二个意识,乃是与胜解心所相应,不与定慧二心所相应,所以做宗门工夫底人不要学的。要得意识一向与定慧二心所相应,那句话头愈不可解愈好,所以事实上禅宗祖师教学人参究话头,无一句不是铜墙铁壁,找不出一条缝的。近代祖师常教人参,念佛底是谁?这是教念佛人做宗门工夫底好法子,因为念佛人念得一句佛号已经熟透了,这句话头一提就起,毫不费事。至于对一般人,也有祖师教人行时参行底是谁?住时参住底是谁?坐时参坐底是谁?卧时参卧底是谁?这些总名谁字话头。祖师教人参这谁字话头,是因为这谁字指学人自己,最为亲切,所以最容易提起。然而究竟甚么是你底自己呢?到底找不出一条缝。唯物论者所说脑物质底表现,基督教所说灵魂,以及法相宗所说阿赖耶识见分,虽然都有一些近似,可是唯物论,基督教,法相宗,也还并未把这些指出来,何况这些究竟是否你底自己?所以近代祖师多半教人参谁字话头,但其贲只要是铜墙铁壁的问句问题,无不可做话头参;如作者在四五岁未受一切教育时,曾这样纳闷,天上究竟是甚么?倘使是木头,木头有多少厚?木头上面又是甚么?倘使再有石头,石头又有多少厚?石头上面又有甚么?今天想来,天上究竟是甚么?便是一句很好的话头。

然而参话头,有时觉得像马嚼铁没滋味,这时候正好用功,就如刀钝了正好磨一样。不可一句话头不得力,再换一句,那么定慧永远不会进步。做宗门工夫初入手时有二种病,一种是昏沉,一种是掉举,这二个也是心所,昏沉与慧反对,掉举与定反对,但久参之后,定慧愈深,昏掉自然愈薄,不消另外找治昏掉底方法。其实昏掉也不是别物,正是定慧所治的病,昏掉与定慧,恰恰就如暗与明。上文说参话头,有时觉得像马嚼铁没滋味,也无非就是昏掉现前,所以正好用功。又说久参之后,定慧愈深,昏掉自然愈薄,也不过粗重的昏掉渐去,剩有微细的昏掉罢了。其实不一定要迷迷痴痴,像瞌睡快来底样子才算昏沉,只要不用力参究话头,由得话头从心上滑过去,便是昏沉。不一定要心上七上八落,像深海面上起大风浪那样才算掉举,只要不用力参究话头,心上杂念如将沸未沸的水那样微微有一些抛动,便是掉举。掉举也用不著勉强把杂念捺下去,只要用力参话头。捺杂念只加一层昏沉,并不减轻掉举,不可不知。做宗门工夫便如剥葱,要把昏掉一层层剥去,另外没有别事了。又做宗门工夫要用心猛厉,放下一切,单提话头,抖擞精神,一直参去,如母鸡孚小鸡,如猫伏洞口候鼠出来,直要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像一个呆子,像牛顿把表丢在沸水里时,然后到家不远了。又参禅如哥伦布觅新大陆,鲁宾孙经营绝岛,没有前人记录可参考,他人所说只是他人分上事,你丝毫没用。参禅秘诀只这点,另外没有可说的了。

大旨

本篇虽以佛法省要标题,然全文已有二万字之多,读者看一遍,不容易知道本篇底意思。有人并且疑惑佛法与自然科学底结论虽这么若合符节,可是自然科学最重数字,佛法没有一个数字,自然科学家对之还是没有兴趣。但本篇是讲佛法,并不希望一般的自然科学家发生兴趣。佛法本只可证,不可说,但不说不能教人求证,所以不得不可能地说说佛法,再可能地说说修证。说佛法,要分法性法相,法性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儿等所说的辩证法其实就是一样东西,可是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件东西只可证,不可说,一说就要打自己底嘴巴,他们不知求证,却死命要说,所以漏洞百出。佛法明说这是为要教人求证,所以不可说而勉强说,所以没有他们底毛病。法相最重要的是八识,尤其是阿赖耶识。大乘法相宗说八识,与生理解剖学,物理学,天文学都不谋而合,如法相章所述。但有一点是佛法底独得之秘,便是阿赖耶识相分之中底器世间,这个器世间也就是一般人所认为外在的宇宙。一般人底所以认这宇宙为外在的,仔细批判起来,实在毫无根据;他们底唯一理由就是客观性。换句话说,就是各人意识上底宇宙似乎是一样的。可是客观性与外在并不是一件事。但佛法不离世法,所以依胜义谛说,器世间是阿赖耶识相分,并非外在;然而依世俗谛说,它却在阿赖耶识相分底另一部分,有根身之外,所以也好说是外在。修证是修定慧,与证法性即出世慧。定慧是一般人研究种种问题所罢不成的二个心所,修定慧底方法多得数不清,可是禅宗参话头是修定慧最径捷的方法。这个方法与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用的一般无二;所不同者,研究科学底目的是要从一个一定的问题上,找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所以这一句话头是预定的。而且参究时虽也要那定慧二心所,可是他们底收获,却是胜解心所。禅宗工夫,目的就在训练这定慧二心所,不要那胜解心所,所以话头不拘,而贵在铜墙铁壁,没有缝罅。禅宗工夫底结果是要证出世慧,但研究科学底智慧也不在出世慧之外,所以证了出世慧底人研究佛法固然非常高明,便是研究科学也一定得法。彻证这出世慧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与别的学问一样,用一天底工夫,有一天底效验。本篇底大旨如此。至于佛法虽有与生理解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不谋而合底这些地方,本篇本可不提。然而现在特别提出是有二个原因,第一因为在现代,这些差不多全是常识,用来解释佛法,使一般人容易理解;第二因为真正的自然科学家专研究自然界底一切现象,对于整个的自然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如真理章所说,属于哲学范围,所以他们并不理会。可是社会科学家与哲学家却把宗教归在他们底研究范围里,他们看自然科学家发见太阳中心说推翻旧说等,很眼红,想依样画胡芦,也来出出风头。他们本怀疑宗教全是迷信,想推翻佛教,可是他们并没有这种武器,只好拾一些自然科学家底唾沫做他们底法宝。关于佛法,他们更认不得,只是戴著宗教二字底帽子,就也不得不在推翻之列。可是别的宗教受了他们底委屈,还没法儿对他们,至于佛法,所用的工具,方法,——因明与现比二量——尤其用在社会科学与哲学上,不知要比他们所用的方法精刻多少倍,他们想推翻佛法,实在太不自量了。但这些事实全不在他们眼里,他们不免还要唱他们底拿手戏,把佛法当黄金,用自然科学做一块试金石,磨一磨看,是真是假?作者省得他们费事,就预先把黄金磨在试金石上尽他们看罢!这是本篇法相章特别提出佛法说法相与生理解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不谋而合处底二个原因。

证出世慧与世界和平有甚么关系?世界和平底破坏,由于人们不肯做利益他人底事,要做损害他人底事;不肯合作,要斗争。人们底不肯做利益他人底事,要做损害他人底事,由于不知离言法性章所说的轮回,西洋三派哲学章所说的业报,不知轮回业报是真理。证出世慧底人能了了认识一切真理,又能教人;如作者虽尚未彻证出世慧,然已能写本篇,说一般人所不能说;所以佛法能保障世界和平。

本篇底读者,至少有一部分,读了之后不免失望。他们希望知道一些佛法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可是读完本篇,依然莫名其土地堂。然而这实在怪不得作者;佛法不是别的,只是可证而不可说的法性,这是毫无疑义底事。法性既不可说,那么除了照本篇离言法性章,烘云托月,说明它底不可说之外,它底正面当然没有一字可说,否则也无所谓法性离言了。不过这法性虽不可说,却可修证;古今来三宝弟子,尤其宗门下,亲证法性底祖师多得指不胜屈。这亲证法性底境界简称见性,亦名悟道。禅师底参禅悟道,实与科学家底发见发明毫无区别;非但如修证章所说,他们底用心完全一样,便是他们所得的结果也并不两样。只有对象不同,所以科学家底发见发明可对大家发表,而禅师悟道,却如人饮水冷暖惟饮者自知。例如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物体相吸,他底对象是物体与运动,二者都是人们一向熟悉的现象,所以牛顿所悟的定律可用一个公式来对大家发表。禅师参禅所悟的道就是法性,也就是离言法性章所说的根本的真理,这根本的真理,诚如黑格儿所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所以绝不能如牛顿所悟物体相吸那样用一个公式发表出来,所以亲证法性底祖师虽多,除了‘做宗门工夫如何下手?’指点几句之外,还是没有一字可说。可是作者早已发过接引新学家学佛底愿,现在本篇既不能使读者完全满意,不得不再作最后的努力可能地说几句。我们知道,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大自然里,这个大自然对于我们有相当的关系,我们对于这个大自然,以及这种关系,也有相当的认识。但我们最初从娘胎里生下来时并无这些认识,直到渐渐长大起来,这些认识也才跟著渐渐积累起来,而且,我们这些认识也不尽可靠,有些认识始初认为正确的后来发见实是错误的。可见第一,我们对于大自然底认识并未完全;第二,便是已有的认识也不全正确。因此我们对于大自然底一切关系,不管已有的认识或未有的认识,都有从头精密检讨底必要。近代的自然科学等也是为同一目的而产生的;自然科学家底努力固然也有了空前的成功,可是在前述的检讨工作中,他们还只做了中间的一段。比方一所建筑物,一方面屋顶没有盖起来,姑且不说起,一方面他们虽已经把所有古旧的坼裂倾颓的墙,朽烂蛀空的梁柱等坼砌调换过,而老的基础仍原封不动。如真理章所说大自然外在底认识便是老基础底一部分,西洋的科学哲学家就未经精密检讨,便在上面把新建筑立起来了。可是他们如此,实有几个原因。第一,检讨人类对于大自然底一切认识,是一件莫大的工作;一切学问无一不包括在内,动员全世界底学者分科工作亘多世纪,不过能检讨全部认识中底一小区域,所以这些属于基础类的认识犹无人做过检讨工作。第二,世界各国大多数的学者迷信实利主义,他们认为只有自然科学直接供给人类生活需要底物质,以及社会科学中与这些供给有密切关系的几种科目,是切于人生日用值得检讨,那些基础类的认识反之,不值得检讨。第三,有一派很占多数的学者认为这些基础类的认识都是人类底直觉,其正确性是自明的。第四,这些认识底检讨是学术界最困难的一种工作,曾经屡有人做过,都未得十分满意的结果,所以从此搁起了。以上第一并非不需要检讨底理由,却只是未有人检讨底理由。第二实在是实利主义者底目光短浅,他们只知道人们有直接的关于个人生活的物质的需要,不知还有间接的关于社会秩序的超物质的需要。如本篇西洋哲学批判等章所说,因为这些基础类的认识底错误,导出了唯物论等错误的学说,辗转就酿成了三十年来两次大战争,如何可以说不值得检讨呢?第三是这些学者理智底缺乏,直觉也不外乎基础类的认识底同义语,其正确性也正有待检讨底必要。第四实在是这一类认识逃过人们底检讨底根本原因,但这一类认识也并非真没有人做过检讨工作,佛法便是检讨这一类认识底专科,释迦牟尼佛便是做了这检讨工作底第一人。做这检讨工作底困难也不是别的,只是智慧底缺乏,缺乏出世智慧——最深刻的智慧。修证章所说的宗门工夫,就是修出世智慧底工夫,也不是别的,就是做这检讨工作所需要的智慧底训练工夫。可是这种基础类认识底检讨工作与一般科学家所做上层建筑类认识底检讨工作有一点不同,后者可对大家发表,而前者不然,其可对人发表的只是检讨工作底结果,即法相,就是轮回业报,以及法相章所说八识等等。至于这些法相底证据,除了本篇所说与自然科学吻合之处,现在可用这些科学来证明之外,所有不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内底问题,如轮回业报末那识等,都无法拿出证据来使一般人普遍相信,然而这一点不能认为不信任佛菩萨底话乃至整个佛法底正当理由。佛法底可信程度可从其自然科学范围内的预言差不多完全与现代的自然科学不谋而合,与所有经论尤其大乘法相宗底成唯识论等对当时的外道小乘讨论哲理那方法底精刻等,推想而知。又深奥的学理不能使未受相当训练底人普遍了解也并非佛法底特别情形,一切学问无不如此,也如高深物理学理论不能使未学高等数学底人理解一样。以上作者虽依然无法把‘佛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和盘托出,可是算得已经把读者底莫名其土地堂揭开一层了。倘使读者有这野心来实行做宗门工夫,作者还可以说句鼓励他们底话,作者早年未知此法门,留心此法门已在六十左右,又未遇名师,自己瞎子摸天窗,所以进步很慢,可是到今天虽然也还没到家,总算已把回家底路程摸得清清楚楚了。然而反过来说一句,作者也未始不就得力于不遇明师瞎子摸天窗上,因为佛法压根儿就是天窗,就是土地堂;你愈觉摸不著,莫名,愈与佛法相应;你才觉有一些摸得著,可名,这便是掉举。但你倘使丢手,不再打算去摸它名它,却又便是昏沉。惟不管它摸得著摸不著,莫名,可名,只管一味地抱住话头参,是谁?是什么?为何?......才是学佛底正路;到后来,‘佛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一切佛法,世间法,种种难题,许多人见了头痛的,到他手里无不一目了然,不消问人了。倘若读者不打算做这工夫,那么读了这一段,大概也可满意了。倘使读者既不打算做这工夫,却又希望知道‘佛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读了作者最后努力的这一段依旧不能满意,那么作者也真没有办法了。

或许再有人怀疑,佛法既如此难理解,那么中,日,韩,印,暹,缅,越大乘佛教徒不下数亿,难道都做过这种工夫吗?当然没有。他们大多数不过知道些最普通的法相,如轮回业报极乐世界等,也大概不了了。可是他们笃信佛菩萨底话,笃信并礼敬佛殿上的佛像,藏经楼上的佛经,披袈裟的僧众,所谓住持三宝。依佛法,这信心就是菩提种子,今天下在他们阿赖耶识田里,遇缘一定会发菩提芽,成菩提树,结菩提果的,所以他们也算三宝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