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 1)

三字经 蒙学典籍 1139 字 3个月前

【原文】

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习相远苟不教一性一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注释】

初:初生之物。

一性一:指人的本一性一。

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得意思。

远:相去太远,有很大的差别。

苟:假如、苟若。迁:改变、变迁,这里是指不好的改变。

专:有恒、专心的意思。

【语译】

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一性一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一性一,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一性一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一性一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的去教育孩子。

【故事】

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得人。他是一个本一性一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一便没了爹一娘一,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一性一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一性一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一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在做个让人家讨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