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1 / 1)

南宋异闻录 月关 1808 字 3个月前

洪林想联盟月华部落生存下去,月华部落也需要与人联盟才能守住领土,于是赵恒顺水推舟就答应了。

洪林有所算计?只要他对自己是真心以待就好了。

洪林要称帝?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就好了。

赵恒没有野心,他没有做领袖的欲望与气魄,这是他最大的问题。所以,虽然他比洪林还要聪明,他的聪明却都放在明哲保身上去了。

洪林领军杀进三山国去了,这时杨瀚居然派人来策反他?尤其是,杨瀚这个傀儡王的尴尬处境,现在谁还看不清楚?

可这时候,杨瀚居然派人来联络他,无论谁胜谁败,其实都和他一个傀儡没关系,他一个傀儡,连性命都朝不保夕,他居然派人来联系我?

凭什么?

只是向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略一思索,便令赵恒怵然而惊。

他真的是一个绝顶的聪明人,就只为这一个问题,他便领先于三山洲太多太多的人,包括许多和杨瀚接触很多、更加熟悉的人。

他觉得,这个杨瀚,一定有一张不为人知的底牌。

这张底牌,应该有颠覆三山世界格局的魔力。

那张底牌,到底是什么?

……

动手篡改了洪林密旨的是羊皓一群人。

羊皓和谭小谈未到周国时就分开行事了,双方互不联络,所以赵恒这边虽然盯紧了谭小谈,却未发现密旨出了问题。

原本,洪林的密旨是告诉赵恒,他已击溃巴图的大军,趁着三山国内部空虚,如今已直取大雍城。

他让赵恒立即集结周国全部精锐。

第一,派出一支主力进入三山国,与之呼应。

第二,由赵恒本人死守葫芦谷,确保退路安全。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纵横三山国,一旦赢了,就能将版图扩大十倍,一旦败了,也可循原路返回,已经元气大伤的三山国至少在十年内再无余力征讨周国。

那时,他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应对来自秦国的威胁。

但是这份密奏现在变了,很多地方依旧保持着原样,比如他如何大败巴图,只是把巴图的损失程度进行了削弱;

比如他要兵进大雍城,以此为据点,趁着三山空虚,意图一举吞并整个三山国。

所以他要赵恒集结全部精锐,一半入三山国与之呼应,一半死守葫芦谷退路。

所有这些野心勃勃的计划,全都是原样未变,甚至是直接誊写的原文。

可后边笔锋一转,却又加了一段,只加了这一段,整个内容便彻底颠覆了。

洪林在密旨中告诉赵恒,他中计了!

他打败了巴图,不假!

他兵进大雍城,不假!

可所有的这一切,只是三山国诱敌深入的一个计谋。

现在,他被困在大雍城下了,后路已经切断,三山国正从各个方向集结最后的力量,要把他全歼于大雍城下。

退无可退!

洪林也不想突围,他决定,就由他来作为诱饵,把三山国最后的力量吸引到大雍城。

他要赵恒集结周国全部的武装力量,出征三山国,与他内外呼应,和三山国决战于大雍城下。

胜,则拥有整个三山国的疆土和子民。

败,则身死魂消,鸿图霸业尽付笑谈。

这,绝对符合洪林一贯的行事作风,符合他的霸气和野心。

但是,却不符合赵恒的性格。

赵恒没有野心,他不愿意主动冒险。除非钢刀加颈,不得不决死一战,否则,即便有机会他也不想去争取。

于是,在收到这份密旨,并且确认宫中并没有收到第二份密旨之后,他沉默了很久,然后,他把谭小谈给请来了。

赵恒没说太多的客套话。虽然他很聪明,但毕竟原也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纵然没有直率豪放的性格,却也因为交往的人群,而养成了直来直往的习惯。

所以,他开门见山地问道:“谭公子,赵某有三件事请教!”

“赵公请讲。”

“瀚王派你来,想要我做什么?”

“对我大王而言,自然是平定三山。对赵公而言,是希望赵公能保全‘风、月’”

“谭公子可否说的更详细些?”

“呵呵,对我家大王来说,当然是希望得到赵公的效忠。我家大王很清楚赵公的性情为人,赵公有大智而无野心,我家大王求才若渴,像赵公这样的人,一定会成为我王的股肱之臣。”

赵恒没有急于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谭小谈继续道:“对赵公而言,大风、月华两个部落唇齿相依,互为兄弟。相信赵公不愿看它覆灭。归顺我王,赵公便是宰相,可位极人臣!而大风、月华两大部落,也可得以保全。

赵公应该清楚,你们南有“千山部,东有‘大秦’,北有‘三山’,西面则是高耸入云的横云山脉,身处四战之地,不归附我王,断难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