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节(1 / 1)

南宋异闻录 月关 2015 字 3个月前

孟帝又开始焦虑起来。仔细想来,始作俑者,可不就是那两个叫百丽儿和伊娃的美女?

女人,是祸水啊!

************

水轰鸣,浪拍岸。

今日河上大雾弥漫,站在岸边,人也是影影绰绰的。

那滔滔河水,只有拍到岸边的水花,才能看的清晰。

忘川水师都督林仁担心瀚军趁机袭击,已令全军戒备,而他本人也是一身披挂,亲临前线,严阵以待。

只是,此刻站在岸边的他,手里却展着一封书信,看罢内容,他的心情也似那拍击不停的浪头似的,澎湃不息。

林仁全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身为武将,大敌当前,他的使命,就是守御国土,抵抗外虏,余此,不作他想。

但是,武人真能做到只问武事,不问政治么?

剑南关的文傲、张傲,那是他的袍泽,可以不闻不问?

武人,从来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抱团,也需要互助,才能在一向强势的文官集团面前,不至于被打得丢盔卸甲。

守忘川、守剑南、守南海的,都是偏离富庶的中心城市的地方,现在也只有这些地方,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中。

朝廷的武将,大部分已经变成彭太师的人了,荼太尉在京城早有被架空之势,就算戍卫京畿要地的禁军,现在也只剩下南衙还在荼太尉控制之中,北衙也早落入彭太师的控制之中。

作为一名武将,他能不考虑这些?

信,是荼太尉写来的,信中详述了文傲之子文韬入狱的始末。最后,荼太尉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文韬之事只是一个引子,这是文官们向他们发起的一场阴谋,最终是籍由此事,夺下剑南关的控制权。

只要剑南关的军权落入彭太师手中,他们就可以籍由此事继续扩大化,并且籍由甚而制造事端,引起皇帝猜忌,最终把他们彻底打垮。就这一点来说,荼太尉对他的皇帝女婿的性格可谓看得十分透澈。

荼太尉告诉林仁全,瀚军压境,是危机,也是机遇。他在京师,正在策划反击,但是现在形势对他们不利,毕竟一切的公开证据,都是有利于彭太师一方的。

他要林仁全想办法制造一场失利,前线战事吃紧,皇帝就不敢临阵换将,对文傲和张狂不利,从而对战斗在一线的林仁全部,也要谨慎对待。

那么,荼太尉在京师的压力才能小一些,才有可能在先失一城的前提下,向皇帝和文官集团施加压力,进而发动反击。

林仁全看完这封信,心头立刻浮现出四个字:“养敌自重!”

这,不就是养敌自重么?

真要这么做么?

这本是最违背林仁全一个武人的道德准则的事情,可现在……

林仁全的披风在风中猎猎发响,他叹了口气,慢慢松开手,看着那封信被风迅速地卷去,拍打在水面上,然后被那湍急扭曲的河水迅速扭成一团,被滚滚浊浪卷着奔向远方,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照做,还是不照做呢?

太尉啊,你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林仁全苦笑着,脸上的苦笑还未完全绽开,就听浓雾之中突然发出“嗵”地一声。

耳膜只是微微一震,然后密集的鼓声便从浓雾中扑面而来,震耳欲聋。

林仁全瞿然一惊,沉寂足足两个多月,瀚军,终于动了!

第394章 焚江

第394章 焚江

杨瀚两个月来,一直在造船,所造的却不是真正能在大河上做战的舰船,那样的战舰,区区两个月,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杨瀚这两个月来,又一直在赶工,因为仅仅这样兵临城下是不够的,他必须得给孟国制造充分的恐慌,以配合内间的发挥。

如今,时间到了。

他手下有大泽的大批能人,多为胡可儿招募而来。

所以,杨瀚知道,这个季节,这条宽阔的大河上,常常有弥天盖地的晨雾。

而此时,季风也在向南孟方向徐徐吹去。

得益于整个南疆盆地两面环海,两面环山,山高千仞,挡住了从西、北两个方向吹来的寒风,这个地方几乎是从不曾见过雪的。

河上吹向南孟方向的季风也并不强,除非气流上升到高空,那里才有强劲的风,而河面上还好。

但它的风向,是在向南孟方向徐徐吹去,对杨瀚来说,已经足够了。

一艘艘大船,横亘于大河之上,以铁索相连,以保证其平稳。

大船制造的相当简单,它能浮于水面,能够操纵前进就行了,余此别无要求。

巨舰基本上像是一条条货船,并不符合战舰灵活、坚固、快速等需求,甲板上,固定着一台台抛石机。

而抛石机后边放的不是准备好的擂石,而是一桶桶密封好了,加了火捻儿的猛火油。

大雾中,有箭矢射来,仿佛雾中夺命的幽灵。

不仅有弩矢,有利箭,还有床弩射出的一根根可怕的巨箭,那相当于用机括射出的一杆杆枪。

但是,这种杀伤力最可怖的利器,对瀚军来说,却还不如那漫空抛洒下来的用弓射出的箭矢杀伤面积更大。

因为这些巨舰根本不是为了战斗而用,所以前方竖起了巨大的厚厚的木板,后边还用粗大的圆木与木板在甲板上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支撑。

那种枪一般大小的巨箭,全都射在了这些木板上,纵然是几乎射穿,但已无力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