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般若部经典的核心纲要,全文仅 260 字,却浓缩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被誉为 “经中之经”。王骧陆居士作为近代佛教净土宗与禅宗的重要大德,其对《心经》的白话释义,以 “贴合修证、直指心性” 为特点,不重繁复名相,更侧重从 “心性修持” 角度拆解义理,将深奥的般若智慧转化为贴合众生身心的实修指引,核心围绕 “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引导读者体认 “诸法空相” 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般若部经典的核心纲要,全文仅 260 字,却浓缩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被誉为 “经中之经”。王骧陆居士作为近代佛教净土宗与禅宗的重要大德,其对《心经》的白话释义,以 “贴合修证、直指心性” 为特点,不重繁复名相,更侧重从 “心性修持” 角度拆解义理,将深奥的般若智慧转化为贴合众生身心的实修指引,核心围绕 “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引导读者体认 “诸法空相” 的
吕澂先生在讲解中提到,内典中谈论定学最详细的是瑜伽,其源出上座部的化地一系,化地学有南北两传。南传的经典就是《解脱道论》,该论虽题为优婆底沙造,但实际另有本母据以演绎。当时大寺派学者曾取《解脱道论本母》让觉音解释,觉音引据经典,广为阐述,成《清净道论》,小乘之要网罗无遗。《清净道论》与《解脱道论》同一本母,为南方瑜伽学集大成之作,虽无汉译,但通过《解脱道论》也可见南传之根本。 《解脱道论》全部大
该书是吕澄 1961 年在佛学班上的讲稿,以支那内学院《藏要》本为底本,后经张春波整理成书。吕澄博览梵、汉、藏因明资料,对《因明入正理论》的讲解阐释通俗易懂又深刻准确,成为佛学院普遍采用的教本。《因明入正理论》是印度因明学的主要论书之一,商羯罗主造,唐玄奘译。吕澄在书中对该论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能立与能破、似能立与似能破等 “八门二益” 的核心要义,以及因三相、宗因喻等因明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这部讲记是徐老于 1996 年拜访美国洛杉矶法印寺时讲解的《金刚经》内容,由宋叶静听写录音文字,耿宏升录音整理,张书英、郝志强、郑振峰、常宣居士文字校对,许洪亮编录成文。此次整理的讲记共十二盘录音带,文字版尽量保持徐老的乡音原貌,同时为方便读者参考,还与徐老的手稿《金刚经》要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眉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述等合为一册。 在讲记中,徐恒志老人首先介绍了《金刚经》的重要性,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