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 红旗谱

    长篇小说。梁斌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作品以锁井镇朱、严两家三代人和地主冯家两代的冲突和仇恨,在大跨度的历史空间中,写了冀中人民前仆后继的反抗与斗争。清末,朱老巩为锁井镇人民护钟,被地主冯老兰用计弄得家破人亡、女儿受辱自尽,儿子朱老忠逃离家乡。25年后,朱老忠携妻儿回来,要报血仇,终不能成。大革命中,严志和的二个儿子运涛、江涛加入共产党,朱老忠由此接近党,受到启发和教育。大革命失败,在

     梁斌
    37万字4个月前
  • 中国的理智

    林语堂著,本书所辑录的文章都是作者对于日常生活、政治或社会上的各种事物的新鲜、锐利与确切的谈话。这些短而辛辣的文章背后,隐藏着作者一颗热爱生活、睿智旷达的心。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可以体会到作者幽默、闲适、享受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 一代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

     林语堂
    11万字4个月前
  • 剧孟

    《剧孟》1957年5月17日至7月21日在上海《新闻日报》连载,有董天野插图数十幅;12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一册,有董天野插图八幅,扉页书名下标有“游侠列传之一”。这本书的“内容提要”中写道:本书“是根据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写成的”,“没有旧剑侠小说的荒诞”。

     还珠楼主
    7万字4个月前
  • 人生的盛宴

    《人生的盛宴》收录了林语堂的论读书、古书有毒辩、从梁任公的腰说起、孟子说才志气欲、论性灵、我怎样买牙刷、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老北京的精神、闲话说东坡等众多作品。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较为集中地了解林语堂对人生、生活、文艺的精辟见解。

     林语堂
    19万字4个月前
  • 金石缘

    《金石缘》全称《金石缘全传》是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共八卷二十四回,成书于清嘉庆五年(1800)前。 本书主要通官宦子弟金玉与出身旧家的姑娘石无瑕、出身土富家庭的林爱珠之间的婚姻纠葛及其不同结局,宣扬女子在婚姻问题上应顺天听命、逆来顺从,忠贞孝悌,以及无才便是德、善恶终有报等封建观念。该书既以宣扬封建观念为目的,因而在结构故事,描写人物上,多主观臆造而少真实。情节无非巧合,人物纯是概念,又掺杂以

     佚名
    11万字4个月前
  • 剧谈录

    传奇小说集。作者康骈。今有《学津讨原》本、 《津逮秘书》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小说主要记天宝以来琐事,约四十余条。其中有的叙述神鬼灵异,有的讲称侠义,有的则是对现实中人或事的记叙。小说在内容上虽然存在差别,但却共同体现了作者记“新见异闻”的倾向。《剧谈录》的思想成就不很突出,但也有少数篇章笔锋犀利,对社会弊端有所揭露、讽刺。

     康軿
    3万字4个月前
  • 咀华集

    评论集。刘西渭著。1936年1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30年代撰写的独具风格的、影响比较大的文学评论集。收文16篇,评论了10位作家的作品。小说方面有巴金的《爱情三部曲》、《神·鬼·人》,沈从文的《边城》,萧乾的《篱下集》,骞先艾的《城下集》,罗皑岚的《苦果》,林薇因的《九十九度中》戏剧方面有曹禺的《雷雨》散文方面有何其芳的《画梦录》,李广田的《画廊集》诗歌方面有卞之琳的《鱼目集》。李健

     李健吾
    13万字4个月前
  • 竹洲集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吴儆撰。另附《棣华杂著》1卷。卷1、卷2为奏议,卷3为政议,卷4为表启,卷5、卷6为启,卷7至卷9为书,卷10、卷11为记,卷12为序,卷13为祭文,卷14为杂文,卷15为铭赞,卷16为古赋,卷17至卷19为诗,卷20为词。据端平二年(1235)程珌序称:“公之子载将梓公之集,欲珌一言于篇末,盖累年于此矣。”此书大约初刊于此时。其后淳祐七年(1247),吕午又曾为之作序。2

     吴儆
    5万字4个月前
  • 倪文贞集

    诗文集。明倪元璐撰。十七卷,续编三卷,奏疏十二卷,讲编四卷,诗集四卷。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属浙江)人。天启进士。曾官编修,国子祭酒,兵部侍郎,户部尚书。李自成陷京师,自缢死。谥文正。清谥文贞。其书画俱工,工画山水石竹,行草尤为超妙。为明末著名画家。有《儿易内外仪》等。其画《疏林竹石图》最为有名。元璐官翰林时,门人刻其作《代言选》六卷,文震孟序之。崇祯九年(1636),以国子监祭酒归里,裒

     倪元璐
    14万字4个月前
  • 镡津集

    宋代诗文别集。22卷。释契嵩著。此书是作者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卷1至卷3为《辅教篇》,卷4为《皇极论》、《中庸解》,卷5至卷7为《论原》,卷8为杂著,卷9至卷11为书启,卷12、13为叙,卷14为志、记、铭、题,卷15为碑记、铭、哀辞,卷16为述题、书、赞、传、评,卷17至卷19为《非韩》,卷20至卷21为各体诗歌,卷22为序诗赞题。书中的《辅教篇》,主要是对儒教和释教精神实质相通之处进行诠释,

     契嵩
    15万字4个月前
  • 半轩集

    十四卷。明王行(1331—1395)撰。王行,字止仲,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少授徒于城北齐门。洪武初,有司延为学校师。后馆凉国公蓝玉家。蓝玉荐之太祖朱元璋,得召见。蓝玉诛,王行亦坐死。事迹具载 《明史·文苑传》。著有 《樯园集》、《四六札子》、《止仲词稿》、《通意宜资》等。王行死后,其作收于孙肯集内,直至弘治四年(1491)才由张习刻印别行。前有洪武二十四年(1391)金文征序,张习跋及杜琼撰

     王行
    12万字4个月前
  • 王右丞集笺注

    诗文注。唐人王维(701—761)撰,清赵殿成笺注。二十八卷。殿成字松谷,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此本以古诗、近体分编,又析其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各为一聚,检阅方便。全书分诗十五卷,文十二卷,画论一卷。王维文集元、明刻本最著者为元刻《须溪先生校本王右丞集》和明刊本顾起经(字元纬)《类笺王右丞集》。赵殿成笺注王维文集,诗的部分主要依据元刻须溪本,文的部分主要依据顾起经明刊本,同时又参考了顾可久和凌

     王维
    13万字4个月前
  • 暗算(麦家)

    《暗算》依然讲述了那个神秘之地——701 的故事。依然是一些秘而不宣的天才人物的无墨登场,绝地厮杀。依然充满了与秘密,秘密相纠缠的悬疑情节,以及与偶然,未知相关联的无常命运。跟博尔赫斯一样,麦家偏爱书写传奇,但目的不是讲一个传奇故事就了事,而是挖地三尺,挖得人揪心得痛。有评论家称麦家得小说是新智力小说。但我们认为,不如叫特情小说更切中要害。

     现代小说
    19万字4个月前
  • 似水流年

    岁月如流,如今已到了不惑之年。我现在离了婚,和我母亲住在一起。小转铃有时来看我,有时怄了气,十几天都不露面。如今我基本上算是一个单身汉。我住的是我父亲的房子,而我父亲已经不在了。我终于调进矿院来,在我父亲生前任教的学校教书。住在我家对面的是我的顶头上司李先生。李先生的夫人,是我的老同学,当年叫线条。线条在“文化革命”里很疯,很早就跑出来,和男孩子玩。现在提这些事不大应该,但是我想,线条不会见我的

     现代小说
    5万字4个月前
  • 正红旗下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庚子年间,随着义和团的到来,老北京顺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陡起波澜,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让老百姓百思不解、颜面扫地,官军和团民围攻东交民巷,旗兵们尽了职责,报国寺的老方丈也带着满腔的怨恨走进了熊熊烈火……

     现代小说
    7万字4个月前
  • 便衣警察

    一切都乱了,都颠倒了,然而一切又都是清楚的,都是本来面目。一个意志顽强的无名警察的英雄本色。一九七六年,南州市公安局一次特务抓捕行动失败,线索中断,这个特务潜入南州市的真正目的成了一个谜。执行该任务的警察周志明直言不讳,却因捍卫正义蒙受了不白之冤。父亲含恨去世,恋人咫愉天涯,在这些屈辱的岁月里,他将如何抉择?

     现代小说
    39万字4个月前
  • 哺乳期的女人

    《哺乳期的女人》叙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少妇之间的性意识,它是一种潜在的原生状态,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作家自始至终都不点破这种朦胧境界。他以一种心灵叙事的方式,缓缓地打开男孩的内心,又以少妇特有的温情,缓缓地收拢一切。

     现代小说
    8万字4个月前
  • 归路

    《归路》是“暖心”作家墨宝非宝创作的“至此”系列的第三个故事。由此,作者本人最尊重的三个职业:医生,记者,军人。“至此”系列全部覆盖。电视剧《归路》根据墨宝非宝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投资总监归晓十年后重逢排爆特警路炎晨,两人破镜重圆,找回忠诚和信仰的归途之路的故事。……

     墨宝非宝
    18万字4个月前
  • 再不相爱就老了

    什么样的爱情,能让顾若薰艰难地放弃,默默地回忆?什么样的心情,能让何落凡坚持地守候,甘心地付出? 什么样的感情,能让幸月萱爱得那么累那么美?有时候想忘记点什么,还是挺难的,就算是不想不问不提及,偶尔一次跳出来,心还是会一紧, 那些拥有过的、感动过的曾经,真的再也找不回了吗?……

     水阡墨
    20万字4个月前
  • 何以笙箫默

    一段年少时的爱恋,牵出一生的纠缠。大学时代的赵默笙阳光灿烂,对法学系大才子何以琛一见倾心,开朗直率的她拔足倒追,终于使才气出众的他为她停留驻足。然而,不善表达的他终于使她在一次伤心之下远走他乡。七年后,赵默笙回国,在超市在拥挤的人潮中,第一眼就看到他,他俊挺依旧,出众依然……本书从七年后超市的相遇开始,把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娓娓诉来。男主角何以琛深情而执着,平静的外表下汹涌着刻骨的相思,冷淡的语言

     顾漫
    15万字4个月前
  • 二马

    从古到今,“爱情”就是作家们最爱拿它说事的材料。在《二马》中,老舍借着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嘻笑怒骂之间,不仅强烈批判了自身民族的暮气、懒惰、不思进取、事事顺人,同时也谴责了英国社会中的民族文化偏见。

     老舍
    16万字4个月前
  • 记者外传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57年-1958年连载于上海《新闻日报》副刊《人民广场》。共三十回。全书用报社记者的眼光看社会,从大的时局到小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描写细致入微、针砭时弊,是一部集文学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的长篇小说。

     张恨水
    35万字4个月前
  • 聊斋志异白话文

    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撰。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此书十二卷。其中故事大都采自民间传说、故事和野史、轶闻,多以谈狐、鬼、花、妖方式,揭露和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寄托作者的“孤愤”。采自民间传说、故事的作品如《山魈》、《咬鬼》、《狐联》、《潍水狐》、《金陵女子》、

     蒲松龄
    77万字4个月前
  • 十五贯

    作家李红(还珠楼主)在写作小说“杜甫”同时,将秋天所写的“十五贯”整理完毕。李红的“十五贯”是一部长达十五、六万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着重描写了“况钟”“过于执”“娄阿鼠”这三个典型形象。李红曾长期寄居江南一带,对故事发生地点的风俗、语言都极熟悉,他在写作时,对当时的司法制度也做了相当详细的考证。

     还珠楼主
    14万字4个月前
  •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是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的一本颇有名的书。它描写了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是北平几个典型的大户人家的生活,非常逼真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搬上荧屏有1987年赵雅芝版40集电视连续剧,曾获台湾第24届金钟奖最佳连续剧奖。2005年中国影视红星赵薇版44集年度经典大戏《京华烟云》作为央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之一。赵薇演活了林语堂笔下坚韧、勇敢的姚木兰。收视率第一,好评如潮,赵薇获得第2

     林语堂
    56万字4个月前
  • 金谷怀春

    《金谷怀春》是一部写爱情的小说,又名《怀春雅集》、《融春集》。作者不详何人,但见《百川书志》 注为“ 国朝三山凤池卢民表著,又称秋月著”。欣欣子在《金瓶梅词话》序中说是“前代骚人”卢梅湖著。此书大约产生于明中叶成化年间,在小说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戏曲家曾据以改编成《忠节记》、《怀春记》、《罗囊记》等有影响的传奇;名著《金瓶梅》 曾引用其中许多首诗词;孕育了才子佳人小说的诞生。不见此书的单

     佚名
    3万字4个月前
  • 冯燕传

    唐代传奇小说。沈亚之撰。《沈下贤文集》卷4、《太平广记》卷195、《文苑英华》卷795、《唐人说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香艳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晋唐小说畅观》、《旧小说》均收有本篇。故事叙述魏地冯燕因打抱不平杀人,逃往滑城。滑州刺史贾耽赏识其击球斗鸡才能,留于中军。后来冯燕与一妇人私通,妇人之夫张婴察觉后屡次殴打妻子。妇人娘家人因此怨恨张婴。一日张婴醉归,冯燕恰宿其家,急忙藏

     沈亚之
    0万字4个月前
  • 闲愁万种

    胡兰成著。 收录十篇散文,十八篇诗作,二十八则书句,或记事,或言情,或抒志,可以当做是自传《今生今世》的续篇补记。最能见出民国一代才子胡兰成的文采风华。 两篇理论文章《民志篇》、《劫毁篇》,论述中国历史上民间起兵的传统和机缘。此一政见思想是胡兰成与汪精卫分手的重要因素,而胡兰成持之终身。 《日月并明》是胡兰成未完绝笔。文中申述史上是女人始创文明,其后男人把女人所发明的东西来说明其原故,做成了理论

     胡兰成
    9万字4个月前
  • 庄靖集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首卷3存五言绝句120首,六言绝句25首卷4存七言绝句139首卷5存七言绝句131首卷6存七言绝句52首(其中5首有目无诗),七言绝句集古120首卷7存乐府28题67首卷8存序

     李俊民
    10万字4个月前
  • 倪文僖集

    三十二卷。明倪谦撰。倪谦,字克让。上元 (今江苏南京) 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编修。十四年 (1449) 出使朝鲜。景泰元年 (1450) 归国。后预修 《寰宇通志》,进春坊大学士。天顺三年 (1459)主北闱试,被斥有弊,谪戍开平。成化元年 (1465)复入史局。寻授南礼部侍郎,以言官劾而致仕。不久复职,进尚书。卒后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著有 《朝鲜纪事》。据李东阳序称,倪谦著有《玉堂

     倪谦
    2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