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gnovel.com
女生玫瑰美丽聪颖,中考的压力,母亲的再婚,这一切都使她倍感孤独和惶恐,开始沉迷网络世界寻求安慰,由此邂逅了网友:“小蛮子”,并陷入虚幻的网恋不能自拔……在十六岁花季年华中,玫瑰和同学莫丽、多米等演绎了一系列温婉浪漫而又格外有趣的校园故事。本书是《我不是你的冤家》的姐妹篇。小说以奇妙的笔法描绘了少女青春萌动的情怀,同名中篇小说曾荣登巨人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榜首。……
传说如果谁触犯了恶魔的法则,就会坠入十八层地狱,受尽痛苦的煎熬。传说如果谁拥有了恶魔的法则,就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可以随时随地审判任何违返法则的人。可是上天却喜欢安排奇迹,让“恶魔”遇到了他的同类,另一个“恶魔”,他触犯了她的“法则”,而她,同时也触犯了他的“法则”,谁是真正的“恶魔法则”。天雷勾动地火,于是,毁灭性的“审判”正式开始。……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五:戊戌变法将帝党和后党的矛盾推向极端,凭借袁世凯的“临机一动”,后党跃上了权利的颠峰。朝廷意欲借义和团运动灭洋,却未能阻止洋人的节节进逼,慈禧命人将珍妃透入井后挟皇帝仓皇出逃,国家的命运到了最艰难的历史关头……
《保卫延安》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作品。小说《保卫延安》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连队参加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延安保卫战的历史画面,塑造了解放军各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揭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内在力量这一思想命题。
《血泪》是郁达夫的一篇小说。原载一九二二年八月八日至十三日《时事新报·学灯》,据《郁达夫短篇小说集》上册。
梅氏藏本《水浒传》又称,《古本水浒传》或《古本水浒》,初由江苏常熟医生、藏书家、小说家梅寄鹤发现,被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是《水浒传》的一个古老但长期被埋没的、甚至《水浒传》作者最初的版本。但是此说也被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并不属实,这一观点认为此书实为清朝或民国时所作。双方各有理据,此书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仍有争议。梅氏藏本《水浒传》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与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基本一致,后五十回
章回小说。题“南北鹖冠史者编、石庐拚饮潜夫评”。四卷十回。叙石池斋与梅凌春、毕临莺婚姻事。明嘉靖、隆庆间,才子石池斋与友至古香亭赏梅,见“凌春女子”题诗,心生倾慕,弃扬州梅翰林书馆之聘,往访凌春女子。田又玄诡言来苏游览的毕临莺为凌春女子,使石生往淮安寻访,已则冒名往扬州梅府就馆。石生在淮安与毕临莺传诗通情,又受所赠玉箫。事泄,毕父诬石为盗,石生仓皇逃出,北上应试中探花。石生始终不忘题诗女子,求新
一篇。书论。唐代韩愈撰。愈(768—824年),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后迁居昌黎,故人称韩昌黎。贞元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擅长文学,散文最著名,后世誉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魁。高闲研习佛经,又擅长书法,为唐代高僧(即上人),后去湖州开元寺为僧,直到逝世。本文是韩愈晚年所作。文中借谈论学习书法之理,隐寓反佛之旨。作者先从凡事要用心专一,终身不二说起,并借庖丁解牛,师旷奏乐等故事暗写高闲兼
汉代诗文别集。10卷外集4卷。蔡邕著。蔡邕于初平元年(190)拜左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后汉书》本传称其“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埶》、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为12卷,注曰梁有20卷,录1卷,《旧唐书·经籍志》仍作20卷,《宋史·艺文志》仅著录为10卷。原集久佚,今存皆后人辑本
十卷。明朱诚泳撰。朱诚泳,号宾竹道人,明太祖五世孙。生年不详,弘治元年 (1488)袭封秦王。性孝友恭谨,尝铭冠服以自警,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之秀慧者延师教之,卒谥简。著有《小鸣稿》 十卷。此集为朱诚泳去世后,秦府纪善强晟所编,初刻于弘治十一年(1498),共十卷,卷一至卷八皆为诗,卷九为杂文,卷十为《恩赐胜览录》,乃弘治六年 (1493)他请朝命,养疾于风泉、温泉、汤泉时所作。嘉
宋代诗文别集。5卷。许棐著。全书由《梅屋诗稿》、《融春小缀》、《梅屋第三稿》、《梅屋第四稿》和《杂著》各1卷组成。集中诗作常有闲适情绪的表露,如《秋斋即事》:“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于细微处传神,确有新意。但也有反映现实的作品,如《泥孩儿》一诗,构思巧妙,以泥塑孩儿为富家少妇用作得子的象征来和贫家子女作对比:“岂知贫家儿,呱呱瘦于鬼。弃卧桥巷间,谁或顾
文集。明林文俊撰。十卷。文俊字汝英,号方斋。莆田(今属福建)人。正德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卒谥文修。原未刊,仅家藏旧抄,后辑入《四库全书》。十一万八千余字。含疏、表各一卷,序四卷,记文杂著三卷,诗一卷。其文章醇雅,其诗亦从容恬适,不事雕琢。有《四库全书》本。
文总集。明文霱[yu],明刘士鏻评选。二十卷。 卷首有崇祯七年(1634)朱徽序等序文三篇及 刘怿《举例》(即全书凡例)。收入自刘基、宋濂 至钟惺、谭元春的文章,成书于崇祯初。刘士鏻,字羽石,仁和(浙江杭州)人。崇祯四年进士,官行人。本集为其侄刘怿协助纂辑。清代曾列入《禁书总目》,有明崇祯间刻本。
诗别集。元末明初李晔(别号草阁)著。六卷,附拾遗一卷、文集一卷。诗集是其友人胡伯宏、徐孟玑等人所辑,拾遗是其门生唐光祖所辑,文集仅录文四篇,似亦为唐光祖辑。卷首有宋濂序,卷末有残跋一则。本集一般还附有李晔子李辕的《筠谷诗集》一卷。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成了“四大金刚”,也就成了男人中的男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共同的命运。军营是安身立命的广厦还是通向事业峰巅的平台?是体现人生价值的赛区还是支撑民族强盛的干城?居安和思危、生存和生活构成一道解不完的方程。这是一曲理想主义的咏叹调,小说以某部军事训练精英“四大金刚”岑立昊、范辰光等人三十年成长经历为线索,描写当前军队内部正在发生的痛苦而缓慢的蜕变——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反映了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本书书名系由作者拟定,部分文章由作者收集抄录,有的加写补记或备考。但未编完即因病中止,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是由许广平编定印入。这次抽去译文《高尚生活》、《无礼与非礼》、《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三篇和《附记》(已录入《华盖集?忽然想到》注文);《咬嚼之余》、《咬嚼未始乏味》、《田园思想》三篇的备考和《编完写起》一则已移置《集外集》的有关文章之后;《序言》已移入《译文序跋集》;《教授杂咏》的第四
《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马桥词典》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马桥词典》最早发表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说界》杂志1996年第2期,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2003年8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译本“a dictionary of aq
荷尔蒙浓度或许可以视作一个情欲的指数,它如气候的变化一般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周围的环境。这期着重探讨了年轻一代对于性的态度,以及性在文学艺术等领域里活色生香的呈现。……
最温暖的成长私房书,专属有伤青春的心灵鸡汤,青春文学二十年,作品销量千万册,成长讲座千余场,最知心青春问题专家,雪漫姐姐回复55封青春绝密信函父母最应该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成长指南书。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我愿意一直站在十七岁的路口,为你做一个开门或都关门者,告诉你什么最应该远离的,什么是应该靠近的。……
作为交换生前往星华大学的明德万人迷白苏姬,在飞机上遭遇血统高贵风流倜傥的钻石一阵风安宇风,一场小偷的误会之后,苏姬一气之下将安宇风视若珍宝的手镯骗走。入校后,苏姬发现星华大学因为男生稀缺,导致就连最丑最没才的男生也有万千女生追捧。大女子主义驱动下,白苏姬决定成立小白恋爱社,来改变现状。可正当她雄心勃勃之时,却发现恶男安宇风也是来星大学习的交换生!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安宇风立即成立钻石风心跳社,和苏
历史小说,高阳著。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四:末世君王,怀着振兴专乾坤的鸿鹄之志,但,强悍的 女主,误国的弄臣,必希然扼杀这段改写历史的最全机会,宫廷之中,惟有权力,哪有亲情?高阳的小说,妙在文字天成,妙在细处刻画入木三分,对人物的的描绘,尤其令人一赞三叹。
短篇小说,废名著。《火神庙的和尚》写了一个叫金喜的和尚。他本是一个流浪汉在三十岁的时候流浪到了当地在好心人王四爹的关照下被荐到了庙里做和尚这一做就是三十年最后孤寂而死。他出家做和尚的初衷并不是一心归佛也只不过为生存、生计着想罢了。所以小说也并没有着力写金喜的“佛性”而是写出了他身上的日常生趣。小说选取了金喜后三十年中的生活片断来写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和尚的日常生活状态写得很有生趣有时甚至能让我们忍俊
郁达夫作。初载1923年7月23日至8月2日上海《中华新报》副刊《创造日》,后收入1923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版《茑萝集》。本文写的是作者回归故里富阳,从上海至杭州的旅途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零余者”之身,彳亍于都市,由孤独而生归家之念,是本文情调的底色。作者以在火车上和滞留杭州一天时的行止、见闻为线索,在暴露社会黑暗的同时,也大胆地暴露自己。或写喧嚣淫荡的市声,或写宁静和谐的田园,或讥刺
嘉靖壬午本。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二百四十则。罗贯中著,约成书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此外还有成书于宋以前、宋、元、明中叶等说法。它最初是以抄本流传,现在所见到的最早刊本,是弘治间蒋大器作序、嘉靖元年(1522)刊行的大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此书刊本很多,书商刻书时屡易名色,如《三国志》、 《三国志传评林》、《三国志传》、 《三国英雄志传》等,明
清王羌特撰。三卷六回。题“渭滨笠夫编次,姑苏游客校集》。羌特字冠卿,号梦醒主人、惊梦主人。十二岁入泮,顺治四年选拔贡,康熙九年授云南顺宁府。书叙江南姑苏梅雨林与万宵娘的婚姻故事。梅生与宵娘去游春时相遇,互相爱慕。经木婆从中帮助,二人得以相见,面订终身。梅生请媒作伐。宵娘之父万钟正拟应允,有白姓各加色者从中破坏,污梅生与宵娘有伤风化,万钟不允婚事。梅生闻变。忧郁成疾。父母以程氏女冒充宵娘与梅生成亲
专论写字笔法著作。一卷。旧题晋代卫夫人撰。卫夫人,名卫铄。但是否是卫夫人的作品,历来有争议,暂且不论。其论述的方法和论述的落点,都源于蔡邕《九势》并且《笔阵图》中提出了一系列前人所未论及的书法美学概念,如:“用笔”、“师古”、“执笔”、“骨”、“肉”、“筋书”、“墨猪”、“意后笔前”、“意前笔后”、“善鉴者”、“善写者”等等,又论述了文房四宝、书法学习、书法创作、书法品评等带有体系性的“书道”,
又名。《钟伯敬合集》。诗文集。各本卷数不一。明钟惺(1574—1625)撰。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是集天启间成书。钟氏论诗注重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强调独创性,但对诗情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孤诣”的作品才富于诗意。故其诗多咏物记游之作,善用瘦硬雄健之笔画奇山异水、幽谷险境,以抒发作者与世寡和,孤芳自赏之情,其中有些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不肯趋附权贵的崇高情怀。
元代诗文别集。6卷。杨弘道撰。《小亨集》原本15卷,今已不存。《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成6卷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己酉(1249)秋元好问序。据此序,可知15卷本《小亨集》编成于本年。元好问和杨弘道结识于金宣宗定兴末年,并且很推重他的诗。6卷本《小亨集》卷1为赋及四言、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五言长律,卷5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诗余,卷6为文。杨弘道
诗文别集。明代魏学洢撰。8卷。学洢字子敬,嘉善(今浙江嘉兴)人。魏大中之子,因救其父而有“忠臣孝子萃于一门”之称。是集一刊于钱棻(大中门人),再刊于其弟学濂,是为今本。卷 一为赋,卷二、卷三为诗,卷四至卷八为文。其卷1为赋,有《抒怀赋》、《茅檐赋》、《定志赋》等6首,苦言壮意,时发情怀。余卷为诗、杂著及书启。有清初刻 本、《四库全书》本(据魏学濂再刊本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