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gnovel.com
"朱自清" 共有 "30" 部作品:
朱自清 11 万字 1个月前
《朱自清散文》为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精选集,《朱自清散文》所收入的篇目大多广为流传,包括历来都被作为白话美文典范收入各类语文教材的一些篇目,例如《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在语言运用上颇下功夫,朴实中见其生动,再加上对中国古典诗词十分熟悉,常常信手拈来,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富有浓郁的中
生命的价格
朱自清 7 万字 1个月前
《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匆匆
朱自清 0 万字 1个月前
朱自清(1898—1948)著。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朱氏字佩弦,江苏东海人。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江浙一带学校教书。1925年进清华大学任教,并开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1931年留学英国,翌年归国后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始与闻一多共事。1948年,为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宁可饿死,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表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正义气节。他一生刻苦读书,勤奋写作
序
朱自清 1 万字 2个月前
朱自清著。作于1926年,发表于同年3月29日《语丝》第72期,收于《中国现代散文选》第1卷。这是一篇声讨反动军阀段祺瑞血腥镇压学生的战斗檄文。作者以自己在场目睹耳闻为行文线索,记录了“三·一八”惨案发生的经过,揭露反动军阀惨无人道的兽性行为,指出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大屠杀,痛斥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的种种谎言和诬蔑。文章摄取几个镜头和场面,从群众到府卫队,从广场到府楼,记下反动派“聚而歼旃”的惨杀情
五十、序志
朱自清 20 万字 2个月前
古诗笺注。近人朱自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此书为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之二,收录《古逸歌谣集说》、《诗名著笺》、《古诗十九首释》三种论著,大都是汉代以前无主名诗歌的笺注和解释。《古逸歌谣集说》,原稿题为“诗名著笺前集”,收录诗骚以外的十三篇古诗歌,每诗下总汇诸家的论述考证,原始记载,由古至今,不作案语,是作者于1929年在清华大学古今诗选班上所用教材的一部分。《诗名著笺》是作者授课时的参考
朱自清 36 万字 2个月前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有着构思缜密、布局巧妙的特点。文章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清隽沉郁、文笔清丽,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典雅。朱自清的行文风格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一种继承与发扬,蕴含独特的民族风格,文章中创新讲究的词句锤炼,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朱自清 6 万字 2个月前
朱自清(1898—1948)著。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让读者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是为《文艺十六讲》。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读完后您会惊喜发现,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朱自清 13 万字 2个月前
朱自清著,作家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共六章,即歌谣释名,歌谣的起源与发展,歌谣的历史,歌谣的分类,歌谣的结构,歌谣的修辞。此书“材料通乎古今,也吸取外国学者的理论”(浦江清《跋记》),对歌谣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有精当的分析和阐述。认为歌谣生于民间,经多年口头传播,表达了民众的普遍感情其传播受各地风俗、方言、合乐的影响较大同时提出应当重视当代口传歌谣的价值。
朱自清 4 万字 2个月前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部以国文教学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论文集。朱自清著,开明书店1945年4月出版。收朱自清的八篇论文:《部颁大学“中国文学系科目表”商榷》、《论大学国文选目》、《中学生的国文程度》、《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论教本与写作》、《论朗读》、《剪裁一得》和《写作杂谈》。这些文章内容涉及到国文教学的目的、教材、教法和教师素养等各个方面,集中论述教学的技术方面。著者认为:“五四”以后的国文教
朱自清 15 万字 2个月前
是一本着重指导怎样略读的教师用参考书。叶圣陶、朱自清合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1月出版。书中列举了《孟子》、《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胡适文存》、《呐喊》和《爱的教育》等七部书作例子,体裁包括经籍、诗歌、专集、小说和名著节本。对每部书都写了“指导大概”。在《前言》中著者论述了略读训练的重要性,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
朱自清 11 万字 2个月前
中学国文教师教学参考书。叶圣陶、朱自清合著,商务印书馆1942年3月出版。内容全为精读指导,共选了六篇课文作例子。其中有记叙文一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短篇小说一篇——鲁迅的《药》说明文一篇——胡适的《读新诗》议论文——柳宗元的《封建论》等二篇和抒情文一篇。在每篇精读文章之后都写了详尽细致的“指导大概”,注重说明例文的体制、主旨、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取材的范围、手法、笔调及构成本文特殊笔调的因
现代诗论集。朱自清著。作家书屋1947年12月印行。本书除《序》及附录的译文《诗与公众世界》之外,共收谈诗的论文15篇:《新诗的进步》、《解诗》、《诗与感觉》、《诗与哲理》、《诗与幽默》、《抗战与诗》、《诗与建国》、《爱国诗》、《北平诗——〈北望集〉序》、《诗的趋势》、《译诗》、《真诗》、《朗读与诗》、《诗的形式》、《诗韵》。这些文章写于1936年至1944年,它们“讨论到诗的动向,爱国诗,诗素
朱自清散文集《春》,收朱自清1924年至1932年的散文著作14篇,包括:吴稚晖先生文存、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翻译事业与清华学生、悼何一公君、新诗、那里走、近来的几篇小说、悼王善瑾君、白马湖、论中国诗的出路、刹那等。
朱自清 3 万字 2个月前
《踪迹》是朱自清的诗与散文集,共收38篇,分两辑,第一辑主要是新诗,第二辑主要是散文。其中著名的有《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踪迹》的产生时逢“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学。在这个时期文学与人民和时代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创作了自身的辉煌。《踪迹》无疑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作品之一。
《背影》是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收文15篇,分甲乙两辑,并有作者自序。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
朱自清 9 万字 2个月前
朱自清散文集《你我》收1925年8月至1934年秋所作文章29篇,分甲乙两辑,甲辑是随笔,乙辑是序跋与读书录,都按写作先后为序。用《你我》做书名,没有什末了不得的理由:至多只是因为这是近年来所写较长的一篇罢了。其中,最著名的是《给亡妇》。本书另增加《说扬州》一篇,是作者原拟收入本集的。
朱自清 16 万字 2个月前
宋代诗歌总集。今人朱自清选注。所选五家为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此书原名《宋诗钞略》,本是朱自清讲授宋诗时所用的课本,所选诗作皆出自《宋诗钞》。初未加注释,故未收入朱氏全集。后由选注者手抄为5卷,题为《宛陵诗钞》、《欧阳文忠诗钞》、《临川诗钞》、《东坡诗钞》、《山谷诗钞》。作者名下首列诗人小传,其次列历代诗话中与作者有关的资料,然后列诗,每首诗后加注释。其注多引原始材料,浅近字义与
朱自清 5 万字 2个月前
《欧游杂记》是由朱自清创作的一本散文集,其中包含11篇文章,总字数4.52万,快来免费阅读这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伦敦杂记》是由朱自清创作的一本散文集,其中包含10篇文章,总字数2.97万,快来免费阅读这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朱自清散文集《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生前的最后一本书。收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所谓现代的立场,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各篇论文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说话。《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用意也在此。
朱自清《语文零拾》是当时的学术文化著作之一,收集的是朱自清的书评和译稿。收文14篇,其中书评8篇,译稿4篇,读书笔记2篇,前有作者自序。
朱自清《标准与尺度》标准与尺度,收文23篇。主要讨论文学、语言、文化与人生等问题。旨在讨论新旧交替时代里的“旧标准”与“新尺度”。是知识分子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对于时代问题的一个典型回应。该书文字简练,见解通达,对于今日读者启益良多。这本书取名《标准与尺度》,因为书里有一篇《文学的标准与尺度》,而别的文章,不管论文,论事,论人,论书,也都关涉着标准与尺度。但是这里只是讨论一些旧的标准和新的尺度而
朱自清散文选集《春晖的一月》收文28篇,其中最著名的是《春》。包含:春、憎、父母的责任、春晖的一月、赠言、哀互生、论说话的多少、买书、松堂游记、初到清华记、绥行纪略、蒙自杂记、北平沦陷那一天、这一天、重庆一瞥、重庆行记、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新中国在望中、外东消夏录、我是扬州人等。
朱自清杂文集《语文影及其他》前有作者自序。是朱自清生前亲手编定的最后一个集子,未及印行,几个月后,他就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分为“语文影”和“人生的一角”两辑。朱自清先生在这部杂文集里,主要谈论了日常用语的运用和日常伦理规范两个方面的问题,先生用流畅风趣的文笔,勾勒出这些生活现象所体现出的普通百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读之令人会心一笑。
朱自清 0 万字 2个月前
朱自清先生诗论专著《诗言志辨》运用史的方法细致严谨地展现了”诗言志”内涵和外延的变迁,将“诗言志”细分为“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部分。《诗言志辨》爬梳上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下至汉代的“诗教”说,从“比兴”到“正变”,贯穿四条诗论发展的历史。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朱自清在书中引用大量诗篇及诗论原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清隽,论证
朱自清经典学术著作《古诗十九首释》,实际只到注释到第9首。在《古诗十九首释》中,朱自清以现代人的学术眼光和审美情趣重新阐释《古诗十九首》,既对诗歌故实进行注解考证,又对诗歌意蕴进行鉴赏批评,形成了朱自清独有的诗歌阐释,成为后人研究的典范。
朱自清 7 万字 2个月前
朱自清《论青年读书风气》收入作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散文、杂文、论文、书评、小说等共38篇。内容比较杂,有的文章虽属小说,但也可作为散文看待,因为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更多地表现了作者散文的特点。不少属于文学方面的文章,读之可了解作者对整个文学和对诗、小说、散文等的重要见解。也有教育方面的文章,如《中学生与文艺》等。其中《绥行纪略》、《北平沦陷那一天》等,是了解和研究作者思想、生平的重
朱自清《文学的美》收朱自清生前未曾编成集子的杂著51篇,其中以文学评论为主。文学的材料是什么呢?是文字?文字的本身是没有什么的,只是印在纸上的形,听在耳里的音罢了。它的效用,在它所表示的“思想”。
朱自清诗歌集,收录诗歌,分新诗和歌词两大类。包含《睡吧,小小的人》、《小鸟》、《光明》、《歌声》、《满月的光》、《羊群》、《新年》、《煤》、《北河沿的路灯》、《小草》、《努力》等
《西南联大文学课》收录了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萧涤非、罗庸五位文学大家的文章、演讲以及授课实录,并以时间的顺序梳理从先秦到清朝的文学发展脉络,并将重要的文学作品和作者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读透中国古代文学。 书中所选文章均为西南联大教授所作,通过阅读书中的文章,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西南联大高质量的通识教育以及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领略到大师们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