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锦斋(九首)(1 / 1)

革命烈士诗抄 萧三 2931 字 1个月前

浪淘沙①

我由广东回到上海,见反革命在各地屠杀工农群众,令人不胜悲忿;而美丽的上海,当时亦呈现了一片恐怖和凄凉的景象,因感而作此词,时1927年9月。

仰望蔚蓝天,

与水相连,

两岸花柳更鲜妍。

可惜一片好风景,

被匪摧残。

蒋匪太凶顽,

作恶多端,

屠杀工农血不干。

我辈应伸医国手,

重整河山。

同前调②

1928年初,我在湖北藕池一带游击,闻毛泽东同志已在湘南组织农民起义,朱德同志亦收集散部由粤回湘,令人喜而不能成寐。

花好正含苞,

色胜鲜桃,

一遇春风即吐娇。

飞遍全球成硕果,

自信非遥。

反动命难逃,

挣扎徒劳,

革命巨浪比天高。

试看湘南与粤北,

滚滚波涛。

西江月

1928年秋由松滋撤退时,成千上万的农民,皆弃家随军移走,大有携民渡江之况,我心怆然有感。

为了消弭灾难,

只有拚死搏战。

遥望江北与江南,

满地洪水泛滥。

可怜人民千万,

个个妻离子散。

莫道重湖似海深,③

未抵冤仇一半。

随常兄回桑植原籍有感④

大地乌云掩太阳,

一朝消散又重光。

忽闻各处人喧闹,

胡子果然转故乡。⑤

其二

故乡匪势太凶顽,

害得人民苦不堪。

拔苦须先除暴戾,

此身誓把责承担。

在匪军四面包围中,深夜在大山中

开会,准备反击,口占一首。

层层铁网逼周围,

夜集深山雪满衣。

为党为民何惧死?

宝刀要向贼头挥。

在胡芦壳险道上,拦击匪军龙博爱

旅,口占二首。⑥

万弩千弓对寇仇,

霎时大半变浮鸥。

一人怕死真堪笑,

跌跪尘埃只磕头。⑦

其二

万众一心山可排,

战场从此向东开。⑧

眼前军实皆充备,

尽是光头远送来。⑨

澧源歌⑩

澧源之水清且凉,

蜿蜒漂荡入安乡。

两岸居民百余万,

世代勤苦事农桑。

大仓小廪堆谷米,

还有棉花运川康。

出产丰富衣食足,

人人鼓腹乐陶唐。⑾

那知好景难再得,

一群鬼怪恣妖孽。

贪官污吏与豪绅,

彼此扭手相勾结。

抽税筹款征钱粮,

催租逼押夺田宅。

张三去了李四来,

暮暮朝朝无停歇。

新捐旧债紧纠缠,

一窝青菜连根掘。

门前鸡犬不闻声,

灶中烟火久断绝。

可怜广大劳动人,

难堪剥削与压迫;

弃家逃走走无途,

处处乌鸦一般黑。

到底何处可藏身?

恨天无梯地无穴!

心中忍受千般苦,

面面相对只悲咽。

自从南昌起了义,

澧源更招匪注意。

认为贺龙生其间,

定多革命潜伏力。

惟恐烈火发高烧,

吓得蒋匪心着急。

调遣大批强盗军,

“剿共”“溶共”更积极,

漫山遍野紧搜查,

硬将人民当仇敌。

头上套着红帽子,

诬为犯了滔天罪。

从早到晚乱抓人,

一杀二绑三关闭。

地上鲜血流成渠,

狱中冤囚挤破壁。

许多志士不怕死,

愿将肉身抗刀锯。

尤有一事更痛心,

婴儿也当纸撕碎。⑿

妇女不愿受奸污,

悬梁投河甘自缢。

眼见滨澧八九县,

山川改色人绝迹。

灾难实在比水深,

欲想排荡无良计。

也曾不断作斗争,

结果总是败下去。

常从事后追原因,

无人领导空叹息!

大家抬眼望贺龙,

只有他能吞魔魅。

党为人民谋解放,

必须靠他作领队。

党比父母恩德深,

定不使民遭陷溺。

果然派他远归来,

人人雄心高百倍。

一齐投入斗争场,

不辞生死与艰巨。

斗争可以求生存,

这点大家才明晰。

从此有党作领导,

我们事事都不惧。

我今写了澧源歌,

当作一篇讨匪檄。

蒋匪已经靠西山,

垂死挣扎也无济。

尚望万众一条心,

努力向前莫后退!

手执大刀和枪炮,

打遍湘鄂与赣豫。

要将全国大片土,

一块一块来“割据”。

前途障碍要荡平,

消灭敌人要干脆。

反动统治要推翻,

人民政权要建立。

党如旭日向东升,

霞光早已照大地。

人民忿火化怒潮,

任何力量难抵御。

革命到处发吼声,

势如暴风卷残絮。⒀

估计不到二十年,

定在京沪庆胜利。

贺锦斋(1896-1928):湖南桑植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在贺龙同志所率部队担任师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贺龙同志回湘鄂西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锦斋同志担任第一师师长。

1928年9月在湖南石门泥沙战斗中牺牲。

〔注释〕①1927年8月,锦斋同志随贺龙同志参加南昌起义。1927年10月随军南下海陆丰后,在转移中与贺龙同志失去联系,乃乘船到上海找贺龙同志。这一首诗,即是当时写的。

②1927年11月,锦斋同志遵照贺龙同志指示:回洪湖、湘鄂西一带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在湖北藕池一带建立了游击队。

③重湖:指洞庭湖,古称洞庭为八百里重湖。

④1928年2月,贺龙同志回湖南桑植故乡组织革命武装。锦斋同志随同前往。贺龙同志本名文常,故诗中称为常兄。

⑤胡子:是当地人民对贺龙同志的亲切称谓。因为他在二十岁时即蓄了胡髭。

⑥胡芦壳:在桑植西北角,系从石壁上凿成的道路,下临大江,当时被歼的敌人多半跌入江中。

⑦原注:在战场上俘虏一个匪军秘书长,年约七十左右。他怕死跪在地下哀求饶命。

⑧原注:胡芦壳战役胜利后,随即向洪家关歼灭团防头子陈匪策勋。

⑨原注:我军称蒋匪介石为光头,因为他脑壳上没有头发。

⑩澧水:是湖南四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桑植县,故桑植亦称澧源。其水经桑植、大庸、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流入安乡与洞庭湖汇合。当1928年5、6月间,我军正在澧水发源地分水岭、庙嘴河一带休整,锦斋烈士触景生情而作此歌。

⑾鼓腹:肚子吃得饱饱的。乐陶唐:快乐地过着太平日子。陶唐,帝尧称陶唐氏。传说中的帝尧时代,人民过着太平日子。

⑿敌军对待红军家属极为凶残,甚至五六个月的婴儿,亦多被敌军用双手撕死。

⒀当时毛泽东、朱德同志已建立湘赣革命根据地。湖南石门南乡农民武装斗争声势也极为浩大,影响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