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指明治维新。
[2] 尾崎红叶(一八六七~一九〇三),明治时期的小说家。与山田美妙等人创立砚友社,自创口语文体。《金色夜叉》《多情多恨》等作品在当时脍炙人口。
[3] 江见水荫(一八六九~一九三四),小说家,砚友社同人。从浪漫派风格转向大众小说。著有《杀死老婆》《以自我为中心的明治文坛史》等。
[4] 国木田独步(一八七一~一九〇八),诗人、小说家。自新体诗转为投入小说创作,为自然主义文学之先驱。代表作有《武藏野》等。
[5] 森鸥外(一八六二~一九二二),小说家、翻译家、军医。担任军医时就活跃于文坛。译有《即兴诗人》《浮士德》,著有小说《舞姬》《青年》《高濑舟》等。
[6] 松浦辰男(一八四四~一九〇九),又名松浦萩坪,明治时期歌人。属于构建幕末歌坛的大流派之一桂园派。因坚守桂园派的和歌曲风,而被称为“桂园派最后的歌人”。培养了柳田国男与田山花袋等人。
[7] 泉镜花(一八七三~一九三九),小说家。曾师事于尾崎红叶,所作《夜行巡查》《外科室》等“观念小说”,构筑了独特的美学世界。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8] 岩谷小波(一八七〇~一九三三),儿童文学家。曾参加尾崎红叶等人的砚友社,后来创作童话,将主要精力放在儿童文学上。著有日本第一部原创童话《小狗阿黄》和《日本古代故事》等。
[9] 上田敏(一八七四~一九一六),诗人、英国文学研究学者。通过译著诗集《海潮音》将象征主义引介至日本,对诗坛有重大影响。
[10] 江户晚期的小说,相对于以插图为主的草双纸,是以文字为主,但仍附有插图。内容多为空想,情节复杂,多以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的思想为主旨。
[11] 全名为The Odd Number:Thirteen Tales ,法国作家莫泊桑所作短篇故事集。
[12] 江户时代供一般大众阅读的娱乐插图小册子,解释社会事件的读物,也叫草双纸。依封面颜色,分为赤本、黑本、青本、黄表纸等。
[13] 指德川幕府,即江户时代(一六〇三~一八六七)。
[14] 居伊·德·莫泊桑(Henry Rene′Albert Guy de Maupassant,一八五〇~一八九三),法国作家,自然主义大师福楼拜之弟子,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代表作有《羊脂球》等。
[15] 长度单位,一间为六尺,约一点八米。
[16] 套色浮世绘版画。日本明和二年(一七六五)铃木春信等创造套色套印技法。因色彩丰富、鲜艳似锦而得名。
[17] 田山花袋(一八七一~一九三〇),小说家。提倡并推进自然主义文学。著有《棉被》《乡村教师》等。
[18]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由国木田独步、田山花袋、柳田国男、宫崎湖处子、太田玉茗共同出版的诗集。
[19] 小泉八云(一八五〇~一九〇四),爱尔兰裔日本作家。希腊出生,本名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于一八九〇年赴日,与小泉节子结婚后加入日本国籍。教授英语及英国文学之余,研究日本文化,介绍至西方国家。著有《怪谈》等。
[20] 现今大阪府东南部。
[21] 江户时代的号外报,附插图的单张印刷品。据说最早是以烧成瓦状的瓦片印刷,故有此名,后期皆为木版印刷。
[22] 江户时代兴盛的通俗小说类总称,包括黄表纸、洒落本、滑稽本、读本、合卷、人情本等等。为“胡乱写下玩笑”之意。
[23] 坪内逍遥(一八五九~一九三五),明治时期的文学家。在《小说神髓》中提倡心理写实主义,并以《当世书生气质》等作为实践作品。
[24] 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一八四〇~一九〇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自然主义文学之定义者及代表。亦在法国自由主义政治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代表作有《萌芽》。
[25] 即《卢贡·马卡尔家族》,该系列共包括二十部小说。
[26] 即《黛莱丝·拉甘》,左拉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27] 即《实验小说论》。
[28] 神道教的神事中,对神明祝祷的文章。
[29] 即一九〇二年。
[30] 岛崎藤村(一八七二~一九四三),诗人、小说家。原为浪漫主义诗人,后来发表小说《破戒》,成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先驱。
[31] 即一九〇七年。
[32] 约为现在的一小时。
[33] 以菊花或菊叶为服饰的人偶,构建出例如歌舞伎场景的展览。
[34] 一种手拉货车。据说此三泣是小伙计拉车劳累而哭泣、苦力被抢走工作而哭泣、货车叽叽嘎嘎地哭泣。
[35] 现今兵库县西南部一带。
[36] 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编者不明。共二十卷,收录长歌、短歌等四千五百余首。
[37] 森有礼(一八四七~一八八九),萨摩藩士、外交家、政治家。第一次伊藤内阁(伊藤博文)的首任文部大臣,制定了诸学校令,确立了日本战前的教育制度。并设立了明六社、商法讲习所(现一桥大学)。东京学士会院(现日本学士院)会员,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
[38] 流行自江户时代的通俗歌曲,以三味线伴奏,主要是花柳界在酒席上助兴演唱,曲子短。
[39] 在酒家或餐馆、宴会的陪酒女子,有时也卖春。
[40] 明治维新后,原本的武士阶层称呼。
[41] 萨摩藩,现今鹿儿岛县和宫崎县(部分)及琉球。江户时代由岛津氏任藩主。幕末时期,岛津家采取公武合体立场,成为政治中心。萨摩藩亦出现许多倒幕维新之士。
[42] 也称壮士戏,为明治时期青年知识阶级,为了向民众宣扬自由民权思想而创始的新剧。为新派剧的前身。
[43] 川上音二郎(一八六四~一九一一),明治时期的表演家,新派剧之祖。参加自由民权运动。凭借《欧佩卡佩节》获得极高人气。与妻子贞奴首次在外国进行日本戏剧公演,并致力于介绍西洋翻译剧。
[44] 以泉镜花的小说《义血侠血》为蓝本创作的新派剧,首演于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之后被陆续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
[45] 现今千叶县南部。
[46] 节日摆摊或以举办表演活动为业的人。
[47] 《欧佩卡佩节》,明治时代流行的政治讽刺歌。由落语家桂藤兵卫创始,后由弟子川上音二郎登台演唱而传播开来。词曲间穿插“欧佩卡佩”等吆 喝词。
[48] 即落语家。
[49] 讽刺社会的短诗歌。
[50] 以十七音组成的滑稽诙谐口语诗。
[51] 华族为皇族之下、士族之上的特权阶级,为幕府时代的公卿大名。而后来依《华族令》中“于国家有功勋者”的条件而授予爵位的政治家、军人、官吏等,一般称为新华族。
[52] 长脖子伸缩自如的怪物。
[53] 日本民间传说人物,在山中被山姥养大,与熊等动物为伍,怪力无双。后来受源赖光提拔,赐名坂田金时,成为源赖光的四天王之一。一般形象为以斧头为兵器。
[54] 渡边纲(九五三~一〇二五),平安中期的武士,源赖光四天王之一。传说曾消灭京都的恶徒鬼同丸、大江山的盗贼酒吞童子、罗生门的恶鬼等等。
[55] 源赖光(九四八~一〇二一),平安中期的武将。据传武功盖世,以讨伐大江山酒吞童子及消灭土蜘蛛等传说闻名。
[56] 歌川国芳(一七九八~一八六一),江户末期的浮世绘师,擅长武士画、讽刺画。作品有《通俗水浒传豪杰百八人》等。
[57] 月冈芳年(一八三九~一八九二),幕末至明治前期的浮世绘师。师从歌川国芳,画风奇特具有西方绘画特色,擅长历史画、美人画,多为锦绘、草双纸、报纸等做插画。
[58] 江户后期的天保年间(一八三〇~一八四四),由老中水野忠邦主持的政治改革,意图端正风俗,禁止奢侈,平抑物价。
[59] 卜部季武(九五〇~一〇二二),源赖光四天王之一,以讨伐酒吞童子的事迹闻名。
[60] 江户幕府的最高执政官,直属于将军。
[61] 即一八四三年。
[62] 伊藤博文(一八四一~一九〇九),江户时期的长州藩士,明治政治家。就读于松下村塾,活跃于讨幕行动。明治以后,参与宪法制定及巩固天皇制。
[63] 西周(一八二九~一八九七),明治时期启蒙思想家。著有《致知启蒙》《百一新论》,译有《万国公法》等。与森有礼创办明六社,引介西洋哲学。“哲学”一词,即是西周对philosophy的译语。
[64] 江户中期以后,以荷兰语为基础研究西洋学术及文化的学问。
[65] 添田哑蝉坊(一八七二~一九四四),明治、大正时期演歌师。本名添田平吉,别号不知火山人。一八八七年对自由党壮士的演歌产生共鸣,与久田鬼石、殿江醉乡等结成“青年俱乐部”。活跃于浅草一带。创作讽刺政治家、特权阶级等社会批判类歌曲,并在日本国内进行演歌巡演。代表作有《罢工节》《喇叭节》等,著有《哑蝉坊流生记》。
[66] 若松贱子(一八六四~一八九六),小说家、翻译家。翻译了丁尼生的叙事长诗《伊诺克·阿登》与伯内特的《小爵爷》等作品,对明治时期的文学产生了影响。
[67] 即赖光四天王中的坂田金时。
[68] 日本新年期间装饰在家门口的饰品,作为年神降临之处。
[69] 元良勇次郎(一八五八~一九一二),心理学家。一八八三年赴美,于波士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求学,之后在帝国大学文科大学(现东京大学文学部)任精神物理学讲师。日本第一位心理学教授。留有遗作《心理学概论》。
[70] 荻野吟子(一八五一~一九一三),于明治十八年(一八八五)取得医术开业考试合格的成绩,成为近代日本第一位公认的女性医生。致力于女权运动,为女性地位的提升而努力。
[71] 日本品秩的位阶之一,为正二位之下,正三位之上。
[72] 胜海舟(一八二三~一八九九),江户末期的幕臣,明治政治家。在江户开城时,作为幕府代表与西乡隆盛会面,成功实现了江户的不流血开城。幕府时代的武家官位为安房守。
[73] 井上圆了(一八五八~一九一九),佛教哲学家。创立哲学馆(今东洋大学),致力于佛教及东洋哲学的新诠释。著有《妖怪学讲义》等。
[74] 快乐亭布拉克(一八五八~一九二三),本籍英国,本名Henry James Black,归化后的日名为石井貎刺屈。为落语家、说书家及魔术师,于一八九六年进行日本首次的催眠术表演。
[75] 江户、东京的落语家门派。
[76] 榎本武扬(一八三六~一九〇八),江户末期的幕臣,明治新政府之阁员。曾留学荷兰,于江户开城时,率幕府舰队离开,闭关于箱馆五稜郭,发动箱馆战争,但隔年投降。在新政府历任海军中将、外相及农商务相等。
[77] 一八八〇年代后半,足尾铜山流出的矿毒造成渡良濑川沿岸农地污染,受害农民发起请愿反对运动,在明治中期,发展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公害事件。
[78] 弗朗茨·安东·梅斯梅尔(Franz Friedrich Anton Mesmer,一七三四~一八一五),德国医生,“精神疗法”先驱。
[79] 江户后期的兰学者宇田川榕菴,将荷兰语的“chemie”(化学)译为“舍密”一词。
[80] 指民间信仰中突然出现,在短期内大为流行的狂热信仰对象,会迅速被人遗忘。多半出现在社会动乱时期。
[81] 福来友吉(一八六九~一九五二),心理学家,日本催眠、超心理学的先驱。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〇)着手开始进行御船千鹤子的透视、念写实验,于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写下《透视与念写》并将其作为事实进行发表。主要著作有《心理学精义》《催眠心理学》等。
[82] 松崎蔵之助(一八六六~一九一九),明治、大正时期经济学家。柳田国男、高野岩三郎、河上肇等人都是他的学生。著有《最新财政学》等。
[83] 用来向寺院神社祈愿或还愿的木板。由于是替代最早献上活马的做法,故多半画有马的图案。
[84] 詹姆斯·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一八五四~一九四一),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认为“巫术先于宗教”第一人。代表作品有《金枝》《图腾信仰》等。
[85] 井上哲次郎(一八五五~一九四四),明治时期的哲学家。东京大学教授。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引进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同时研究儒学思想。著有《巽轩论文集》。
[86] 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Ernst Heinrich Weber,一七九五~一八七八),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著有《触觉论》并且在此发表韦伯定律。凭借对两点阈限和最小觉差的研究成为心理物理学的奠基者。
[87] 古斯塔夫·特奥多尔·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一八〇一~一八八七),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美学家。主要著作有《心理物理学纲要》《美学初探》等。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为心理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打下基础。
[88] 世阿弥(生卒年不详),室町时期的能剧演员及剧作家。在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庇护下,将承自父亲的艺风加入歌舞元素及禅学的幽玄之美,使其臻于大成。著有能乐理论作品《风姿花传》等。“秘即成花”即出自《风姿花传》。
[89] 即一八九九年。
[90] 即一九〇六年。
[91] 即一九一〇年。
[92] 超心理学用语。将心中所想的意念显像在底片上的超能力。
[93] 即一九一三年。
[94] 网球初传至日本时,使用的日式名称为“庭球”。
[95] 用来击拍毽子的器具,形状为长方形的有柄木板,板子上会画上图案或予以装饰。
[96] 总社位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内,“河北”取自“白河以北一山百文”,白河为今福岛县内白河市。
[97] 指日本青森、岩手、宫城、秋田、山形、福岛六县。
[98] 大阪古时称为“大坂”,江户中期两者并用,明治维新后,正式改名为“大阪”。
[99] 即武藏,现今东京都及埼玉县的大部分,及神奈川县东北部。
[100] 约一百一十五厘米。
[101] 指萨摩、长州二藩。在幕末时期,此二藩拥有最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102] 草双纸的一种,以其黄色封面得名,为江户时期流行的一种绘本,内容较过去的草双纸成熟,为成人读物。
[103] 大槻文彦(一八四七~一九二八),语言学家。兰学家大槻玄泽之孙。文学博士,在编修词典、写作语法、日语文字等方面做出很多贡献。编撰有《言海》《大言海》《广日本文典》等。
[104] 一八九〇年明治天皇所颁布,明示日本教育基本方针之敕语。强调忠君爱国之国民道德。
[105] 江户时代都市地区的工匠、商人。
[106] 正冈子规(一八六七~一九〇二),明治时期的俳人及歌人,在《日本》报及俳句杂志《杜鹃》提倡写生式的新俳句。
[107] 陆羯南(一八五七~一九〇七),新闻记者、评论家,曾创刊《东京电报》,后改名《日本》,提倡国民主义。为明治时代评论界的代表人物。
[108] 志贺重昂(一八六三~一九二七),地理学家、评论家。曾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诸岛游历,写下《南洋时事》。与三宅雪岭等人一同主张国粹保存主义,并刊发杂志《日本人》。著有《日本风景论》《世界山水图说》等。
[109] 高山樗牛(一八七一~一九〇二),明治时期的文学家及评论家。就学时以《泷口入道》获《读卖新闻》的小说奖,得到瞩目。毕业后成为杂志《太阳》主笔,起初提倡日本主义,后来受到尼采影响,提倡美的生活。著作有《论美的生活》等。
[110] 即一八九一年。
[111] 自江户中期开始盛行,源自中国南宗画、富有中国风味的绘画派别。
[112] 即信浓,现今长野县。
[113] めおと,夫妻之意,汉字或作“妻夫”。
[114] いもせ,夫妻之意。汉字或作“妹兄”。
[115] 妹の力(いものちから),古代日本与女性灵力有关的咒术式信仰。
[116] 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由于被粗暴的弟神须佐之男激怒,而躲入天岩户之中,造成世界陷入黑暗,发生种种灾祸。八百万诸神想尽各种方法,才总算将天照大神引出天岩户,让世界重回光明。
[117] 成濑仁藏(一八五八~一九一九),教育家,明治时期女性教育的先觉者。开设日本女子大学,以“坚持信念、自我创造、公共服务”为教育的三大纲领,为日本的女性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著有《女子教育》《新时代的教育》《新妇人训》。
[118] 即一九〇七年。
[119] 下半部嵌玻璃,上半部贴和纸的格子门。即使关着窗户,也能欣赏室外的景致。
[120] 明治三〇年代的女学生因为多穿葡萄茶色的日式裤裙,故有这样的称呼。式部为古时的女官名。
[121] 依据庚申信仰而立的石塔,多雕有青面金刚或三不猿。
[122] 江户时代不进行参勤交代(定期来回于藩地与江户),常居于江户侍奉将军的大名。
[123] 相当于大名的亲卫队。
[124] 即长门,现今山口县西北部。
[125]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三大政策之一。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金原始积累过程,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126] 黑田清隆(一八四〇~一九〇〇),明治时期政治家。在五稜郭之战立下战功后,成为开拓长官,全力开拓北海道。曾任首相、枢密院议长等。
[127] 御堀耕助(一八四一~一八七一),幕末时期的长州武士。在禁门之变立下战功,后来组织御楯队,成为总督。曾与山县有朋等人赴欧洲视察,因病归国后逝世。
[128] 山县有朋(一八三八~一九二二),明治及大正时期的军人及政治家。明治维新后,视察欧洲各国军制,创设陆军,整备军制。历任法相、内相、首相、枢密院议长等。打造山县派阀,以元老身份支配政界。
[129] 玉木文之进(一八一〇~一八七六),幕末时期的长州藩士。创办松下村塾。一八六九年,由于有多数门生参与萩之乱,引咎自尽。
[130] 大苏芳年,即月冈芳年。
[131] 右田年英(一八六三~一九二五),明治、大正时期的日本画家。向月冈芳年学习浮世绘,除了战争画、美人画等锦绘外,亦为报纸绘制插图。
[132] 楠木正成(生年不详~一三三六),南北朝时代的武将。呼应后醍醐天皇的鎌仓幕府讨伐战争,与幕府军奋战。因建武中兴之功被封为河内国守及和泉守护。后来在足利尊氏叛变时前往征讨而战死。
[133] 德川光圀(一六二八~一七〇〇),江户前期的水户藩主,世称水户黄门。奖励儒学,设彰考馆广招俊才,编纂《大日本史》等,被视为希代名君。
[134] 山鹿素行(一六二二~一六八五),江户前期的儒学家及兵法家。出身会津,于江户学习朱子学、甲州流军学、歌学及神道等。以《武教全书》完成山鹿流兵学。但由于以《圣教要录》批判朱子学而招祸,被幕府交由赤穗藩主浅野家看管,但受到礼遇。
[135] 林罗山(一五八三~一六五七),江户初期的朱子学派儒学家。曾为第二代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讲学,后又任其长子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侍讲。于上野忍冈开设学问所先圣殿,为昌平黉之前身。本宅文库在明历大火中烧毁,罗山因而病倒逝世。
[136] 即播磨国,现今兵库县西南部。
[137] 大石良重(一六一九~一六八三),江户前期武士。赤穗藩浅野氏的家臣。
[138] 吉田松阴(一八三〇~一八五九),幕末思想家,尊王论者。长州藩士,开设松下村塾,培育出高杉晋作、久坂玄瑞、伊藤博文等推动明治维新的功臣。
[139] 即一八六四年。
[140] 歌川国贞(一七八六~一八六四),江户后期的浮世绘师。以演员画及美人画博得人气,风靡一时。
[141] 以赤穗浪士的复仇为主题的戏剧文学创作总称。全名为《假名手本忠臣藏》。
[142] 前赤穗藩的四十七名浪士,为了替主君浅野长矩复仇,于元禄十五年(一七〇〇)十二月十四日夜袭吉良上野介邸,砍下其首级。后人为纪念其忠勇,称其为赤穗义士。
[143] 浅野长矩(一六六七~一七〇一),江户中期的大名,赤穗藩藩主,内匠头是他的官职名。元禄十四年(一七〇一)因砍伤高家吉田义央而被勒令切腹,领地被没收。此为元禄赤穗事件的开端。
[144] 吉田义央(一六四一~一七〇三),江户中期的幕府高家,人称上野介。元禄十四年(一七〇一)被浅野长矩砍伤至其切腹,后被赤穗义士讨伐并被大石良雄斩杀。
[145] 江户时代,武士阶级依法可对杀害主君或父亲、兄长的对象复仇。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得到许可,有许多规定。
[146] 即一八七三年。
[147] 乃木希典(一八四九~一九一二),陆军军人。曾以陆军少佐身份参与西南战争,后于日俄战争时任第三军司令官。
[148] 水户藩主德川光圀为了编撰《大日本史》而设立的修史局,名字取自《左传》序中的“彰考往来”。
[149] 三宅观澜(一六七四~一七一八),江户中期朱子学派儒学家。名缉明,号用晦,人称九十郎。元禄十二年(一六九九)应德川光圀之邀,任彰考馆总裁,从事《大日本史》的编撰。主要著作有《中兴鉴言》。
[150] 即一九〇四年。
[151] 区隔圣域,作为结界使用的绳索。新年时多拿来装饰在住家玄关以驱邪。
[152] 以安珍清姬传说为题材的各类戏剧总称。描写坠入情网的女子的魂灵变作舞伎出现在道成寺钟法会上,舞毕跃入钟内化作蛇身。
[153] 过去日本在葬礼时,会在最后出棺之际放生白鸽,为死者做功德。
[154] 新渡户稻造(一八六二~一九三三),思想家、教育家及农政学家。留学美国、德国后,担任过京都大学教授、东京大学教授、东京女子大学初代校长及国际联盟副事务长等。曾为五千日元面额纸币的肖像人物。
[155] 南方熊楠(一八六七~一九四一),生物学家及民俗学家,曾任大英博物馆东洋调查部员。回国后除了研究黏菌类,亦从事民俗学研究。以博览强记、特立独行之奇人闻名。著有《南方闲话》《南方随笔》《十二支考》等。
[156] 日本传统观念中的“鬼”(oni),形象较接近怪物、妖怪,经常在乡土传说中登场,作乱吃人。
[157] 佐藤爱之助(Ernest Mason Satow,一八四三~一九二九),英国外交官及汉学、和学学者。娶日本女子为妻。佐藤爱之助为其日本名。
[158] 弗雷德里克·维克多·迪金斯(Frederick Victor Dickins,一八三八~一九一五),英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家及翻译家。自日本归国后,着手翻译《百人一首》《竹取物语》《忠臣藏》等作品,将日本文学介绍至西方国家。
[159] 奈良、平安时代的人认为,疫病或天灾等等,是在政争中失败死亡的贵族怨灵所造成,便将这些人祭祀为神,希望能平息其怨念。知名的有早良亲王、菅原道真等。亦称为“御灵信仰”。
[160] 登载故人的法名、俗名、死亡年月日及享年等等的簿册。
[161] 柳田国男(一八七五~一九六二),日本民俗学创立者。旧姓松冈。曾就职于农商务省。与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等人交友,当时作为介绍外国新文学的抒情派诗人为人所知。也担任过朝日新闻社的评论员,之后辞职专攻民俗学。著有《后狩词记》《远野物语》《海南小记》等。荣获朝日文化奖与文化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