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及帕斯的后记在墨西哥杂志《回归》( Vuelta ) 发表之后,编辑收到墨西哥大学一位教授的愤怒来信,指控我不啻是“对中国诗歌犯下了大罪”。其中一项罪行是“不可理喻地忽略了卜弼德(Boodberg)的索引”。
我后来发现,这个神秘的参照来自《伯克利亚洲哲学工作坊索引》( Cedules from a Berkeley Workshop in Asiatic Philology ),是卜弼德于1954年和1955年私下出版的一系列文章。卜弼德出身俄国贵族,“十月革命”之后流亡至中国东北,后到美国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受人爱戴的汉语怪咖教授。(加里·斯奈德即是他的学生之一。)他于1972年逝世。
与之有关的一篇文章《译界语言学》(“Philology in Translation-Land ” ),一页半的篇幅。开篇讲:
最近读唐朝四行诗的翻译,面对那些似乎无法抵抗提早出版诱惑力的“准”作家们,面对他们匮乏的语言学敏感度、肤浅的批判以及傲慢的自我中心主义,我陷入了深深的悲哀。
卜弼德抱怨说,“我所知道的所有译者(哎,也包括那些现代中国作者与日本作者)在整首诗里注入无精打采的误解”,他们没有意识到 shang (上),除了通常译为above、 on [top of]、top (上面、顶部、之上)之外,在另外的发音下,还有to rise、ascend(升起、上升)的意思。
这种用法现在比较罕见,但在王维的时代则更常见。而对那些怀疑诗人翻译不如学者翻译更精确的人来说,应该注意到奥克塔维奥·帕斯在他最近的一个翻译版本中,明明白白地凭直觉预言到了这种读法,并将这个词译为asciende(上升)。
卜弼德以自己的翻译版本作结。他认为这个译本“依旧不充分,不过对诗行做了语言学的纠正与演奏(对‘书写 - 句法’的言外之意以及跨行投入了应有的注意)”:
Deer Wattle (Hermitage)
The empty mountain: to see no men,
Barely earminded of men talking - countertones
And antistrophic lights-and-shadows incoming deeper the
deep-treed grove
Once more to glowlight the blue-green mosses - goning up
(The empty mountain)
鹿 寨(兰若)
空山:看不到人,
仅有一些人们说话的听觉记忆 —— 音声颠倒
回旋的光影深深进入幽深的木森林中
再一次辉光靛青苔藓 —— 攀升
(空山 ······ )
在我听来,这有点像磕了迷幻药的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ld Manley Hopkins)。非常感谢“愤怒教授”让我搜到这个版本,无数王维之中最怪诞的一个。
[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