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性脚本的理论和跟它有关的一些故事,希望大家对多种多样的性文化有一个了解。先不解释性脚本这个理论是什么意思,我先来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有一个叫曼迦亚的小岛,这个岛上的性规范特别开放。男女性交很随便,都可以不受限制地纵欲。年轻人经常裸体,经常手淫。男孩子夜晚跑到一户人家,跟约好的女孩性交,女孩的家长也不加干涉。
岛上的孩子很小就能接触大量的性信息,到了十二岁,男孩就要举行青春期到临仪式,割掉包皮,同时要接受大量的性指导,其中包括男对女的口交技术和女性快感的重要性,还有其他的社交技巧和性技巧。这以后他就像一头小公牛一样亢奋,每天晚上换一个女人,用长时间的性交给这些女人带来性的满足,所谓长时间就是十五到三十分钟。
这个岛上的男人和女人在性交上都十分活跃,精力旺盛,为相互的快乐共同努力。男人就算到了四十八岁的时候,每周还要性交两到三次。岛上的女人都懂得怎样获得快感,经常可以轻松达到多次性高潮。
在这个岛上,男人的表现很重要,因为女人事后会跟其他女人讨论他的性能力。所以曼迦亚岛的男人希望每次性交都能让女人达到高潮,如果办不到就可能影响到他的声誉。这是第一个故事,我们再来看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
在爱尔兰海岸线附近有个小岛叫艾尼斯·比格,这个岛上的居民都是天主教教徒,男人大多数是渔民。在这里,性的知识受到严格控制。女人在第一次来月经以前,都不知道有月经这事。这里的男人普遍认为,性行为会极大地损耗精力,绝对地禁止裸体。按这里的习俗,一个男人如果在别人的妻子面前脱掉鞋子,那就是严重的失礼。
岛民性交只能在夜里进行,丈夫在被子下面打开睡衣,妻子撩起睡袍,他们尽快完事,根本就不会脱光衣服。这里的女人其实是在忍受麻烦的性行为,因为无论男女对女性快感都一无所知。至于说他们性交的频率,你根本就调查不出来。但估计性交频率很低,女性不会经历快感,整个性活动都笼罩着一种罪恶的气氛。
前面这两个故事是两种性行为规范,一种认为性是快乐,另一种认为性是罪恶。曼迦亚岛和艾尼斯·比格岛为我们提供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性文化,一个提倡开放明朗、很少有约束的性,把性视为人生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种严格控制一切有关性的活动,把性视为有罪的行为,是为了繁衍后代才不得不做的事情。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这两个岛的人碰到一起,聊起性这个事,曼迦亚岛的人会觉得,对方怎么这么无知啊,真是可怜虫。艾尼斯·比格岛的人却会想,曼迦亚岛的人怎么这么变态、这么荒淫无耻啊,真是一群寡廉鲜耻之徒。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概括这两个岛在性文化、性规范上的区别呢?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说的话,我们会说:“这两个岛上的性脚本很不一样。”这里我要讲一讲性脚本这个理论。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性学家叫约翰·盖格农,我专门翻译过他的《性社会学》一书,他在书里把各种不同的性规范、性方式研究了一遍,提出了一个后来被列入性学经典的理论——性脚本理论。演戏的时候不是要有一个脚本吗?人的性行为也有脚本,就叫作性脚本。不同的性脚本是由不同的社会制定出来的性行为规范,与所在地的文化和历史有关,它是一个提纲式的设计,或者说就像一个地图,你看懂了一种性脚本,也就大致理解了一种性文化。
那性脚本具体指什么呢?我们把它概括为5w,就是五个w开头的词,分别是who,what,when,where,why。
第一个内容是who。性脚本要定义你是同谁发生性关系,一般来说是和年龄差不太多的异性。而血缘、人种、民族、宗教、社会阶级这些因素都会来规定你发生性行为的对象。比如说,一般的性脚本里,父亲不大会对女儿有性冲动,就是说人们的意识里早就知道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应当成为做爱对象。再比如,以前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很厉害的时候,那些讲究体面的白人不愿意和黑人发生性关系,这里就有人种的因素在起作用。再如,爱斯基摩人会把妻子借给别人,表示善意的款待,这就跟咱们的习惯很不一样,你从未想过可以把你的丈夫或者妻子借给别人吧?这就是说,我们和爱斯基摩人的性脚本是挺不一样的。
第二个内容是what,就是这俩人做些什么,哪些做法被认为是正确的,哪些做法被当作错误的。大多数的人都不反对拥抱和接吻,允许阴道性交。可是像口交、肛交这一类的行为就需要更加复杂的脚本、更加复杂的原因来判定对错好坏。
第三个内容是when,就是什么时间适合做这件事。比如性行为通常要安排在私人时间;初次性交在什么年龄合适,很多文化都有婚前守贞的要求;再如在什么年龄应当结束性行为等等。
这里我讲个例子,我接触到一些年轻人,他们听说有人在七十岁以后还有性生活就感到很震惊,他会想,那么大年纪的人了怎么还能够继续做这件事呢?所以在什么时候应当结束性生活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会认为性是属于年轻人的,而老年人好像是不应该有性欲望的。可是从性学调查的数据来看,不少八十岁以上的人保持着规律的性生活,人的性欲是可以保持终身的。
第四个内容是where,就是发生性行为的地点在哪里,这个地点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有些部落的人会认为野合比在家中交合要好,所罗门群岛的年轻土著只能到森林里发生性行为,他们的习俗就是不允许这种事在村子里头发生。新几内亚和印度的一些部落也会禁止夫妻在住宅里发生性关系,要到森林里去办事才行。
再举个例子,按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说法,小孩子如果看到了父母性交的场面,那是相当可怕的事,会留下心理阴影。这种说法也符合咱们一般的认识。但是从历史上看,在西欧的乡村和都市,小孩一般是和父母同睡一张床的,他就是通过观察父母的动作才学会性交的。以前中国农村也是一个大通铺、一个大炕,父母在这头小孩在那头,小孩根本就没有把它当成可怕的事,反而当成一种最初的性学习。所以你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考虑要不要避开孩子、要不要换个地方,这就属于不同的性脚本了。
性脚本的第五个内容是why,就是为什么发生性关系,这个答案就更多了,有的脚本是为了爱,有的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有奇葩的性脚本,比如以前有好客的牧民会用妻子来款待远来的客人。你可能会惊讶,怎么招待客人都成了性交的理由了?这就是性脚本不一样。
概括一下,性脚本理论就是要了解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和谁、发生怎样的性行为这样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定。
前述案例表明,不同族群的性脚本可能会很不一样。其实就是在同一个族群里,不同的时代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在中国古代,男女野合是古代人性交的合法方式。在成都发现的东汉墓当中有一块画像砖,上面描绘了一个女人把衣服挂在桑树上,把篮筐丢在一边,和一个男人赤身裸体在树下野合,旁边还有几个男人在排队等着。这种事要是发生在今天,可能会被视为流氓行为,成为刷爆朋友圈的热点新闻,但是古人反而认为这种野合的方式是吉祥美好的,是子孙昌盛的象征,甚至带点儿神圣的意味,还要把它画在坟墓的墙壁上呢。
有人可能会问,了解各种各样的性脚本有什么用处呢?
人类总是忍不住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别人的好,如果别人按照我们的方式生活,他们会生活得更好一些。我们总认为自己的生活模式是理所当然的,看不到其他族群的不同文化。有的人会希望向外输出我们的文化,甚至恨不得搞个文化殖民什么的。
如果你懂得了性脚本,就会理解人类的性文化从来都是多种多样的,大家从来不是按照同一套脚本来生活的。我们在看到其他文化的性脚本时,一开始可能感到诧异、震惊,甚至恶心,但是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感受平息下去,培养出一种对自己文化的分离意识,那就能通过对比不同的性脚本,来了解这些不同的脚本是如何导演了人的思想、语言和行动,就能用全新的视角认识和解释自己文化里的那些现象和经验。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要想真正看清楚一件事情,就必须假想自己是个局外人,必须跳脱出来置身事外,才能看得清事情的真相。
在这个意义上,性脚本理论有助于我们对人类多元性文化的理解和接纳,有助于我们与自身的性文化拉开距离,用新的视角看待原先司空见惯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新的发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