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同性恋和跨性别的区别在哪里,讲一下性少数群体的现状,以及应该怎样对待LGBT,怎么扭转我们的性观念。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去一个心理诊所看医生,她向医生这样描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她说她不想做女性,她想做个男性,而且是想做一个同性恋的男性,不想做异性恋的男性。换言之,她的生理性别是女性,她的心理性别是男性,她的性倾向是同性恋。她是女人,她爱男人,但是她不想作为一个女人来爱男人,而是作为一个男人来爱男人。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人的欲望是多么纷繁复杂,这个人既是跨性别,又是同性恋,她的性别认同和性倾向全都与众不同。
LGBT这四个字母分别指什么?我此前专门讲过,L是Lesbian,女同性恋;G是Gay,男同性恋;B是 Bisexual,双性恋;T是Transgender,跨性别。现在有人在LGBT后面加一个Q,Q是Queer这个词的首字母。还有一种解释,那些对自己的性倾向或性别认同有疑惑的人,而疑惑这个词在英文里也是Q打头的,即Questioning。所以Q可以代表Queer,也可以代表Questioning,这就是LGBTQ。
还有一些生理上的双性人,他们认为自己也属于LGBT族群,称自己为Intersexual,雌雄同体人,这个词的首字母为I,所以也有一种简称是LGBTI。雌雄同体人,又称阴阳人,他们的特征是同时具有男女两套生殖系统。很多人可能都见过这种人的照片或者视频,他们人数很少,根据医学统计资料,大约每一百万人当中有十八个真正的阴阳人。通常的做法是要等到这些人长大以后,看他的器官是阴盛阳衰还是阳盛阴衰,来决定其性别的取舍。
LGBT里的T,跨性别,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易装,另一种是易性。易装者喜欢穿另一个性别的衣服,易性者想要变性,他不喜欢自己这套器官。男的要去变成女性的器官,把男性生殖器全部弄掉,去造人工阴道;女的要去做男性的器官。从医学上看,男变女手术是比较容易的,女变男手术难度较大,还不是很成熟。
跨性别里除了易装、易性这两种人,还有一种人既不易装也不易性,只是喜欢像另外一个性别的人那样去生活。有一位特别著名的性别研究专家叫朱迪斯·巴特勒,她认为男女两性的界限原本就不是很清楚,按宽泛的定义来说,世界上有6%到10%的人天生就处在两性之间,他们的性别是不确定的。这一比例相当高,不过对这群人的定义当然不是那个百万分之十八的真正的阴阳人,而是说他们属于自己心理上对男女两性的界限及认同是不清楚、不明确的。
很多人容易把同性恋和跨性别搞混。比如女同性恋里也会分P和T,比较女性的叫“婆”,简称P,比较男性的叫T,假小子似的那个Tomboy的T。女同性恋里的T和跨性别的T,大家有的时候容易搞不清楚,这两类人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这样的:女同性恋里的男角,她们的性别认同还是女性,她认为自己是女人不是男人,但是她爱的是女人。跨性别的T是性别认同与众不同的一群人,她生理上是女性,心理上却认同男性,她觉得自己被装到了错误的身体里;或者他生理上是男性,但从小就觉得自己是女人。
跨性别人群中最典型的一个人就是金星了。我们看到金星小时候跳舞的那些视频,还是小男孩的样子,其实他是从心理上认同女性的,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女孩。长大以后,他做了变性手术。在他做变性手术前我就认识他了,当时有一个年轻导演张元介绍我们认识的。张元用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了金星做变性手术的全过程,手术用了很长时间。他做了变性手术之后就完全地变成了一个女人,她就是一个典型的跨性别者。
不久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同志中心共同完成了《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其中发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说,“被骂”“被逼改变”“被逼婚”“被家人鼓励、劝诱或者胁迫进入异性恋关系”,都是目前中国性少数群体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而且来自家庭的歧视更加严重。
这个报告显示,由于面临这些困难,中国的性少数群体当中仅仅有5%选择了出柜。所谓出柜,就是公开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另据调查,我国男同性恋者当中的已婚者占23.0%;有结婚意愿者占26.5%;无结婚意愿者占50.5%。在已婚的男同性恋者当中,有13.2%的人选择了形式婚姻,还有84.1%的人选择了服从于社会的压力,最终和异性配偶结婚。
这里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过去大家有一些来自传闻的模糊的印象,认为中国的同性恋者80%都会去和异性结婚,这个比例是不确切的。调查显示,目前男同性恋者当中只有23%的人进入了婚姻,其中的84%是和异性结婚了。也就是说,跟异性结婚的男同性恋者不是80%,而是23%的84%,只有19%,有结婚打算的20%多,而超过半数的人根本不打算与异性结婚,这是调查发现的一个比较精确的统计数据。 [电子书 分享微-信jnztxy]
《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还显示,不同类别的性少数群体受到的歧视也是不大一样的,跨性别人士遭受的歧视程度最深、种类最多。
这点和我们的印象不大一致。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人对跨性别的接受程度似乎比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还要高,公众心理认为这些人是没办法,是一个男人错误地进入了女性的身体,或者一个女人错误地进入了男性的身体,人们对这一群体比较同情、比较理解。而且因为跨性别人群中多数都是异性恋者,比如说一个女跨男的跨性别,她心理上是男性,爱的是异性恋女人。再如金星这样的跨性别,他是男跨女,他的爱人就是一位德国异性恋男人。由于跨性别里大多数是异性恋,而广大的社会人群绝大多数也是异性恋,所以人们对跨性别就比较理解和接纳。
报告还显示,女同性恋者最有可能在家庭内部和工作单位遭到歧视和排斥。而男同性恋者最容易在学校受到歧视,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记得有一次我去英国的曼彻斯特开一个LGBT的研讨会,当时还去了图灵的公园与他的坐像坐了一会儿。图灵是计算机之父,他发明的解密码技术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两年结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尽管他对人类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但是就因为他是同性恋,是违反当时英国的法律的,他就被视为了刑事犯罪。法庭让他做选择,要么化学阉割,要么去坐牢,他选择了化学阉割。化学阉割产生的副作用使他陷入极度的抑郁,最后他就自杀了。他自杀的时候,桌上留了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为了纪念这位计算机之父,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就把企业logo做成了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个故事。
同性恋被霸凌的现象是非常严酷的。在那个研讨会上,我遇到一批同性恋的电影人,他们在做一个同性恋少年被校园霸凌的纪录片,当时我还接受了他们的采访。
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倡导大众接受性的多元化观念,用宽容的态度对待LGBT人群,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接纳他们。网上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把LGBT这几个字母换成拼音,用中文演绎成“来个不同”,LGBT只是“不同”而已。性少数人群应该享有自己的权益,广大异性恋人群应该与性少数人群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尊重他们的选择,保障他们的自由权利,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本来的面目生活。
同时,我们需要更好的机制来保护性少数人群的权益。我们看到,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地出台了照顾、尊重LGBT人群的行政规定,比如说美国有一些州规定,在公立幼儿园和中小学,跨性别的学生可以使用异性的卫生间;判定男生女生的唯一的标准是自我认定,就是由学生自己来定义自己的性别。还有的州规定,男生可以穿裙子进校园。我觉得这都是很贴心的规定。
更有意思的是,在西班牙有一个规定:你在登记注册身份证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注册性别,你想注册男就注册男,想注册女就注册女,这就解决了跨性别者无所适从的问题。泰国最近也批准了一个第三性的法律,因为泰国有很多“人妖”,是做了手术的跨性别人群,所以他们专门在男女这两个性别之外,增加了一种性别身份,叫第三性。这些都表明了尊重LGBT人群的权利是新的世界潮流。我相信中国也会跟上这个潮流,制定一些保护LGBT人群的反歧视的保护性法律,让社会变得更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