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述了甲午战败后条约的辩难。

     佚名
    4万字2个月前
  • 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职官志。凡历代置官在今江苏方域者,如州郡或为府路及省司道县,汉至南朝封国则有相或有诸卿,或三卿以下,见正史百官公卿表、百官志、职官志、三通、会典者,皆汇辑为考,重复者删,曰职官表。几自县令以上有年月名氏可纪,见正史、实录及郡县志,省、志若建康实录之类者,皆仿汉书百官公卿表式,分格列表,其武职可表同。宋景定建康志有官表,吴郡志,镇江志纪官员

     缪荃孙
    80万字2个月前
  • 榆巢杂识

    《榆巢杂识》为笔记。清赵慎畛撰。二卷。慎畛字遵路,湖南武陵人。嘉庆进士。历任编修、御史、广西巡抚、闽浙总督等职。颇有政绩,撰述亦多。是书成于光绪间,凡八万余字。内容多记当时典章文物及名臣嘉言懿行。于塞外山川风土,亦有所涉及,记载翔实,文笔简洁,可供研究清代掌故。有光绪间浙江官纸总局铅印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赵慎畛
    10万字2个月前
  •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著。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收于《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建安十三年任丞相,遂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因而招致朝野谤议,说他将篡汉自立。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颁发了这篇文告。题目系后人所加。说明其志向是随时势地位变化的。最初不过想作个好郡守任典军校尉后也只想封侯作征西将军镇压黄巾起义、

     曹操
    1万字2个月前
  • 西征随笔

     汪景祺
    4万字2个月前
  • 细说元朝

    元朝的历史最难读,也最难写,最难细说。细说丛书,都是深入浅出,切合于大众阅读的通俗性历史读物。 作者对过去长久莫衷一是的问题所作出的判断,对读者都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的。 此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成吉思汗统一全国至元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灭金国,忽必烈灭南宋、建立元朝等历史事件,

     黎东方
    18万字2个月前
  • 王阳明家书

    《王阳明家书》收录有王阳明先生写给父亲、太叔、弟弟、儿子、从弟等人的家书,及亲戚间往来的部分诗文。家书中提到了大量王阳明对后辈在人际交往、择友、学习、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建议和诀窍,一代圣贤的经验之谈,将阳明心学的精髓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王阳明家规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家中子侄的谆谆教诲,充分展现了“良知教育”这一家规核心。

     王守仁
    13万字2个月前
  • 唐律疏义

    唐朝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唐长孙无忌等奉敕撰。成书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全书共分为十二篇,三十卷,五百条(现存《唐律疏义》为五百零二条)。分为律文和疏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唐律的律文。后一部分是律疏,即对法典原文的解释,它同法律条文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第一篇名例律,共六卷五十七条,规定了唐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第二篇卫禁律,共二卷三十三条,是关于警卫宫室和保卫关津要塞方面的法律第三篇职制律,共三卷五十八

     长孙无忌
    22万字2个月前
  • 读例存疑

    清薛允升著。54卷。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翰茂斋刊本。清朝立法,律与例并行。律文自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后,相沿未改。后世各朝多编修例条,与律共同发生效力。各朝编例数目繁多。薛允升长期供职刑部,精熟律例。本书以《大清律例》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为篇目,逐条疏证历朝编订、增删的条例,阐发条例的编定原旨及要点,并指出例与律、例与例之间相歧异的地方。资料丰富,引据准确

     薛允升
    104万字2个月前
  • 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司法志。历来司法不入方志,近始有之。苏省司法,仿于汉晋,宋齐梁陈,赦宥恤刑,本纪皆详,自不宜略。由斯而后,迄于有明,或重原恕,或务刻深,胡蓝方黄,终于降李,大狱之类,亦须列入。谳案秋录颇重,其可原者,年有停勾,乾隆以后,取于实录,惜不能备。光绪诸案,重者录之。

     缪荃孙
    8万字2个月前
  • 檐醉杂记

    世事纷纶,吾人置笔而起,不能更预一事。沧流到地,白日驰梭,奚遣幽忧?惟宜弄墨,有若负剑,所诏绪纟番。所收旧京梦华,或存国典;洼巷丛语,亦荟异闻。掌录备忘,久乃成帙,剔繁纂要,巨细杂综,类皆成于《瓮牖》、《负暄》,不复能权体例。冬日初出,映檐白醉,斯其境也,取以名篇。童习白纷,岂当乎儒林公议?野处伧语,安厕于荐绅旧闻,却扫无谬丛猥,掇拾贤于博奕,是托是居云尔。岁在旃蒙赤备若夫椒苏何圣生。

     何圣生
    2万字2个月前
  • 甲申朝事小纪

    笔记。清王朝撰。一卷。作者原署江抱阳生撰。内容专记明崇祯、宏光两朝的宫闱秘闻、朝廷风俗、皇帝佚闻、大臣始末等。约一万三千字。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记载尤详。有些人物传记, 如《张献忠记》、《圆圆传》、《洪承畴纪略》、《郑成功纪略》等,

     抱阳生
    2万字2个月前
  • 细说明朝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明末三大案等历史事件,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方孝孺、张居正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

     黎东方
    20万字2个月前
  • 苏东坡传

    周景濂著,七章。周景濂民国作家,《苏东坡传》写于1937年,是最早、最全面的苏东坡传记。比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要早十年。该书以苏东坡的诗句及其自述、他人记录等文字,叙述他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中年、晚年等经历,以及他的气质与修养、诗文、年谱,呈现一个丰满又真实的苏东坡。

     周景濂
    6万字2个月前
  • 宋刑统

    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或《重详定刑统》,又称《建隆刑统》。是建隆四年(963) 命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及苏晓、冯叔向等人制定的宋朝第一部综合性的刑事法典,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它是就后周《显德刑统》稍加修改而成。就律文而言,只是《唐律》的翻版,很少增损,有将唐律的律疏一并抄录的。不同之处是: 第一,在体例上,全书共十二篇,三十卷,二百一十三门 唐律除分篇条之外,未有“门”的

     窦仪
    25万字2个月前
  • 词林典故

    八卷。清乾隆时官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翰林院落成,高宗案临赐宴赋诗,因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辑本书。十二年成书。专记翰林院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全书共分八门,依次为:“临幸盛典”,记乾隆九年燕饮诸礼,以为本书所缘起;“官制”,记翰林院所设各官之品级、员额,上起西汉,下至清朝,因待诏之选,写字之官,皆自汉代肇起端,故始于汉;“职掌”,记翰林院各官之职掌,亦始于西汉;“恩遇”

     张廷玉
    14万字2个月前
  •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

    五十二卷,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大事志。仿于阮文达广东通志之前事略,其后江西通志等皆因之,吉林通志则更名曰大事志。实则志与史相表里,前事略等,即如一省之本纪。今拟仿吉林诸志之名,曰大事志。几历代立国建都置州郡方镇按抚制置司行省及督抚部院等,一应关国家盛表系生民休戚者皆入之,是为全书之纲领。如尹氏江南通志之诏谕一门,可节录入大事志。山西通志大事记如代魏、北汉建都

     缪荃孙
    101万字2个月前
  • 春冰室野乘

    杂史。清李岳瑞撰。3卷。关中丛书之一。岳瑞字孟符,陕西咸阳人。光绪进士,以工部员外郎充总署章京,因赞成变法被革职。本书记有清一代轶事遗闻,不分年代,随事标题。有曾国藩、左宗棠等逸事,以及内务府糜费、奏疏纰缪、文牍谬误等共140余则。对左宗棠在西北镇压回民起义及其大肆搜括活动有所揭露。民国二十五年(1936)宋联奎、王健、冯光裕校点印行。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回民起义》第四册。

     李岳瑞
    10万字2个月前
  • 浙东纪略

    一卷。明末清初人徐芳烈撰。《浙东纪略》记乙酉年(1645年)清兵破金陵,弘光出走,浙东抗清一年间情事。是时清尚未能统一江南,浙东一隅亦分南北,鲁王监国,沿江布防,浙东义师四起,绅缙破家守土,聚兵抗清,终为清军所败。《浙东纪略》记鲁王监国遗事,多为他书所无,颇足考证。作者身历行间,广采博收,所记见闻真切,尤于浙东死难殉国诸绅士等诗文遗墨多所辑存。成书时间不详,有《痛史》本、上海涵芬楼旧藏抄本、浙江

     徐芳烈
    4万字2个月前
  • 埋忧集

     朱翊清
    14万字2个月前
  • 细说清朝

    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清朝至清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丛书所采用

     黎东方
    0万字2个月前
  • 东坡生活

    胡怀琛著。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11月版。《生活丛书》之一。此书共11章,描写东坡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贬谪生活、文艺生活、闲适生活、豪放生活、恋爱生活、慈爱生活、诙谐生活,书后附东坡别号表、东坡著述表和苏门弟子表。在《东坡的文艺生活》、《东坡的闲适生活》、《东坡的豪放生活》及《东坡的恋爱生活》里,曾分别叙及他的豪放词、婉约词和闲适词,并联系其人品来论其词品,文笔生动、别具风致

     胡怀琛
    3万字2个月前
  • 宋宰辅编年录[四库本]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南宋徐自明编撰。徐字诚甫,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宰相、执政〈宰相的副职〉任免情况的著作,在徐自明之前,宋人的这一类著作已出现了不下10种,但这些书大都是以年表的形式记录宰辅的任免,而对他们任职,去职的缘由及在位期间的政绩等等不作交代,徐氏有鉴于此,便重新编纂了这部《编年录》。此书上起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记载了两宋

     徐自明
    47万字2个月前
  • 鲁春秋

    一卷。清查继佐(1601—1676)撰。继佐字伊璜,一字敬修,号舆斋、东山钓史,浙江海宁人。人称东山先生、朴园先生。崇祯举人。工文史,擅书画。曾任鲁王政府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从事编撰明史。因庄廷“明史案”发生,牵连入狱,获释后改名左尹,号非人。著有《罪惟录》、《鲁春秋》、《东山国语》、《国寿录》等。书记鲁监国事,始于郑遵谦等拥立鲁王于台州张阁部,止于张煌言北征失利,为清军所执殉国止。于鲁监国事首

     查继佐
    6万字2个月前
  • 隆平集[四库本]

    《隆平集》20卷,北宋曾巩撰。曾巩曾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入史馆修太祖至英宗五朝国史,此书大概是他在史馆期间撰修的一部国史草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曾以此书误把《太平总类》和《太平御览》当作两书为据,怀疑它不是出于曾巩之手,《四库提要》进一步加以论证,指出曾巩之弟曾肇为他作的行状和韩维为他写的神道碑都没有提到曾巩著有《隆平集》一书,遂将此书定为伪书,说它虽为北宋故籍,但显系他人托名曾巩而作

     曾巩
    13万字2个月前
  • 悔逸斋笔乘

    清末民初李岳瑞撰。书中多记晚清名宦、文人轶闻杂事,其中对清代围棋名家及棋坛流变的记载,尤为他书所罕见。今据《满清野史五编》本标点整理。

     李岳瑞
    3万字2个月前
  •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1853年(咸丰三年)下半年在天京(今江苏南京)颁布。太平天国在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的农民战争中,曾设想了“地上天国”或“小天堂”的理想,作为这次革命的目标。这种理想集中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其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其中规定,遍天下土地全归以天王为代表的“上主”所有,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好坏搭配,平均分配给每个成员。成员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种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陇蜀馀闻

     王士禛
    1万字2个月前
  • 细说民国创立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七次起义、“苏报案”、保路风潮、武昌起义等历史事件,以及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黎东方
    21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