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法师讲述,照海法师敬录。妙法莲华经,此五字,是全经总题,本经是后秦弘始三年,龟兹国,鸠摩罗什法师所译,共七卷二十八品,此普门品,即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品依于经,故先列经题,此题依古德七种立题中,是法喻立题,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乃释迦如来,金口亲自命名,譬喻品文云,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凡二十卷。颛愚观衡说,嗣法门人正印重编。收于嘉兴大藏经。观衡,明代禅僧。俗姓赵,字颛愚,霸州(今属河北)人。性端凝,常念观世音名号。历参空印镇澄、雪浪洪恩、云栖袾宏诸师,于天台山华顶峰结庵,读《楞严经》而豁然融彻,后移居庐山、阿育王山、衡山。
又名《大乘实义经》、《大乘宝义经》、《地藏菩萨业报经》、《地藏菩萨经》等,略称《占察经》。佛教经典。隋菩提灯译。二卷。述说地藏菩萨为使末法众生脱离业障,而授木轮相占察善恶之法。经中宣扬以“真如缘起论”为基础的大乘修行法门。据《历代三宝记》载,此经原译于国外,隋代始传入中国广州。当时有人据此行塔忏法及自扑法,引起佛教内部的争议,并被判为伪经。武则天时被编入藏,其后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