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
  • 刚多林的陷落

    这个 述及图奥在刚多林的旅居、他与伊缀尔·凯勒布琳达尔的结合、埃雅仁迪尔的出生、迈格林的背叛、城邦的陷落和幸存者的逃离的故事,这个在家父对第一纪元的想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故事,家父平生写出的完整版本却仅有一个,便是那部创作于青年时代的文稿,这样的事实可谓极不寻常。——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继《贝伦与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之后,《刚多林的陷落》作为中洲远古时代的三大传说最终章,见证了第一纪元终于走向终

     托尔金
    18万字2个月前
  • 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

    赫尔克里·波洛,这位全世界最优秀、可能也是最自恋的侦探,竟想退休去郊区种西葫芦!他的好友为此嘲笑他,说他配不上自己的名字。因为赫尔克里与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名字仅相差一个字母,而赫拉克勒斯可有赫赫有名的十二项丰功伟绩。波洛自然不会服输,他决定,要再接十二桩案子,最好能像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功业那么离奇、艰难又有趣。但当然啦,不是那种付出体力的,他的武器是灰色的脑细胞嘛。

     阿加莎·克里斯蒂
    19万字2个月前
  • 妖怪林别墅疑案

    年前的七月一个炎热的下午。一辆敞篷大轿车行驶到保守党高级官员俱乐部六楼对过的路边上停下。轿车里坐着两个年轻人。此时正是午饭过后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刻,只有太阳依然照耀着大地。陆海军俱乐部大楼昏昏欲睡,而文学俱乐部大楼已经进入梦乡。但是这两位年轻人却一直呆在那儿。男的二十岁刚出头,黑色的头发,女的大约比男的小五、六岁,金色的头发,他们一直在盯着哥特式建筑的保守党高级官员俱乐部大楼。

     迪克森·卡尔
    2万字2个月前
  • 往事连篇

    《往事连篇》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于1825—1826在英国《伦敦画报》连载,1826年,法文译本或者改写本在巴黎的不列颠书店与读者见面,开始时无人知道作者是司汤达。这篇小说描写了在拿破仑的军队占领意大利期间的社会风俗,世态人情。保守的人士聚集在教会的旗帜下,企图乞灵于圣母的保佑,阻止滚滚而来的革命浪潮,而教会势力则趁机制造奇迹,编造所谓圣母显灵的谎言,蒙蔽愚昧的人们;年轻人,有

     司汤达
    2万字2个月前
  • 大师与玛格丽特

    魔王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率随从走访1930年代的莫斯科,遇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和青年诗人伊凡。他们不信鬼神,沃兰德逐一反驳,并预言了柏辽兹当天的死亡。伊凡目睹柏辽兹被电车辗死。怀疑沃兰德是外国特务,紧追不舍,却被关入精神病院。伊凡在病院中认识了大师,只有这位大师相信伊凡的奇遇。大师是个不知名作家,美丽的已婚妇人玛格丽特认识大师后,觉悟丰富的精神才是真正的生命意义。她崇拜他的才华,称他为大师

     布尔加科夫
    32万字2个月前
  • 布登勃洛克一家

    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

     托马斯·曼
    49万字2个月前
  • 杀戮的深蓝

    金田一和美雪开心地前往绀碧和朋友相会,孰知,一群自称“魔巫圣教来的使者”占领了渡假中心,并目睹残酷的剖心仪式,金田一能带领大家脱离险境吗?

     外国小说
    20万字2个月前
  • 夜半撞车

    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 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 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 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 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外国小说
    6万字2个月前
  • 一翻两瞪眼

    涨潮时间,钓鱼专用的平底大驳船,懒懒地在水面上晃着。只有少数的钓鱼杆,从不同方向,自船栏伸向海面。东方,日光从加州海平面升起。被污染的海面有很多油渍,反射着才露面的阳光,使人眼睛刺痛。柯白莎,无论体型或个性,都像一捆带刺的铁丝网,坐在一只帆布导演椅中,双足足跟翘在船沿上,手里平稳地拿了一支鱼杆。她闪闪发光的小猪眼,瞪着她自己的钓线上闪闪发光的浮标。

     外国小说
    13万字2个月前
  • 少女委托人

    八月里晴朗的一天,美幸从俱乐部结束训练回来走到家门口时,不知怎么她感觉到家里好像笼罩着一种奇怪的气氛。美幸站在那里,从大门向家里望去。这是一种让人感到眼前的房子都被伪装了的气氛。整个家好像完全被一种什么伪装的

     外国小说
    6万字2个月前
  • 未发现的自我

    现代科技的巨大跃迁,给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富足。然而,正如歌德所说:“哪里有光明,哪里就有阴影。”在大工业和大众媒体的裹挟下,人变得千篇一律,个人的面孔越发暧昧不明,大众逐渐取代个性。 出于这种担忧,荣格在他生命的晚期写下了《未发现的自我》。在这本经典小册子中,荣格分析了工业社会是如何侵蚀人的个性,古老的欧洲文明为何无法阻挡这股潮流。在荣格看来,通过探究人的潜意识,精神分析师将激活那个被大

     荣格
    10万字2个月前
  • 罗马史

    德国蒙森(theodor osen,1817~1903)著。作者是19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其著作共有1500多种。本书共分5卷。1854~1856年,作者执教于瑞士布勒斯劳大学期间,陆续出版了前3卷,叙及史事始自远古,止于罗马共和制时期的结束。第四卷共分为十三章,主要讲述的是开始走下坡路的罗马共和国的内忧外患。第5卷出版于1885年,记叙了从奥古斯都到戴克里先时期300年间罗马各行省的历史

     蒙森
    162万字2个月前
  • 雨中杀手

    钱德勒死後才集成的短篇小说集,包括八部短篇,完成於一九三五 ~ 一九四一年间。这八部短篇皆是日後钱德勒七大长篇的前身,小说中的私采亦皆是马罗的前身,本书是理解钱德勒、研究钱德勒的最佳第一手史料,它揭示了日後七大长篇和伟大侦探马罗的塑造过程。这八个故事是进入钱德勒世界的敲门砖,是开启马洛前世今生的金钥匙。 早年的加州阳光更明亮一些,警察更像人一些,世界更善意一些。一个为寻找真相披荆斩棘的私家侦探正

     雷蒙·钱德勒
    31万字2个月前
  • 空军飞行员

    本书是一本关于空中飞行员所见所思的小说,是圣·埃克苏佩里的飞行三部曲之一。本书主要讲述了圣·埃克苏佩里从航空的角度探索人生与文明,他从高空中发现人类只是生存在一个大部分是山、沙、盐碱地和海洋组成的星球上,生命在上面只是像瓦砾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地在夹缝中滋长。文明像夕阳余辉似的脆弱,火山爆发、海陆变迁、风沙都可以使它毁灭无遗。这些形成圣埃克苏佩里的看法:人生归根结蒂不是上帝赐予的一件礼物,而是人

     圣埃克苏佩里
    10万字2个月前
  • 花的智慧

    《花的智慧》并非严谨的科学或自然史著作,而是M.梅特林克对人类境况的哲学研究的延伸。梅特林克在《花的智慧》中,对各种植物作了令人惊叹的描写。由此可以说,“没有一粒种子不是彻底地创造一些属于它自己的装置设备,以摆脱出母体的阴影。” 梅特林克的《花的智慧》一书,是对植物的美学、科学和哲学相融合的观察和描

     梅特林克
    12万字2个月前
  • 宝剑八

    暴风雨来袭的深夜,一个奇怪的客人前来拜访寄居庄园招待所的老学究狄宾先生。第二天,人们发现狄宾横遭枪杀。似笑非笑的脸庞侧俯在书桌上,手里抓着一张塔罗牌,牌面是水彩绘制的八支剑。这是捣蛋鬼开过了头的玩笑?凶手故意遗留的玄机?还是老学究临死前企图透露的讯息?在基甸·菲尔博士主持下,一场斗智斗勇的戏剧即将上演!

     迪克森·卡尔
    12万字2个月前
  • 箱子与鬼

    《箱子与鬼》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829年底。这一年圣诞节司汤达曾把它读给梅里美听。这篇小说通过一个警察局长利用权势,霸占民女,活活拆散一对恋人的故事,向读者揭露了西班牙复辟势力的凶残与霸道。

     司汤达
    2万字2个月前
  •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密尔格拉得》。《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以夸张的手法,辛辣嘲讽了两个“体面”的贵族绅士。他们原是莫逆之交,后因小事结下怨仇,打了一场长达10余年的无聊官司,直到双方死去。两个地主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既是邻居,又是挚友,彼此关心,相处融洽。有一天,伊凡·伊凡诺维奇

     果戈理
    4万字2个月前
  • 静静的顿河

    当代最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肖洛霍夫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到1922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这个俄国历史新旧交替时期中的重大事件和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斗争,着力抒写哥萨克在历史大动荡、大转折时刻所经历的曲折道路,描摹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及其各个阶层的变化。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个热爱劳动、热爱自由,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中农,在他身上既有着粗犷、勇武的哥萨克的特点,

     肖洛霍夫
    29万字2个月前
  • 电脑山庄杀人事件

    咖啡店的工读生走过来招呼他,年轻人叫了一杯热咖啡。在这间格局不大的咖啡店里,只坐了五位客人。其中有在翻阅报纸职业栏、像是在找工作的学生,把吐司撕成小块放进嘴里的年轻男子,桌上摊了一叠早报的七十多岁老人,和一位刚送孩子去幼稚园回来、脸上抹着浓妆的三十几岁妇人。年轻人来到咖啡店,是为了等一个企图自杀的女孩。

     外国小说
    10万字2个月前
  • 暗店街

    主人公数年前因偷越边境时遭遇劫难,受到极度刺激后丧失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他给私人侦探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后,开始用探案技术在茫茫人海中调查自己的身世和来历。他通过种种线索搜集的许多片断,究竟是他的一生,还是他冒名顶替的另一个人的一生呢?

     外国小说
    11万字2个月前
  • 逃尸案

    德拉-斯特里特推门走进办公室说:“外面有两位女士非要马上见你不可。”梅森问:“什么事情?”“她们才不会跟一个小秘书讲呢。”“那就告诉她们我不见。”“她们看起来有要紧事。”“从何而知?”“两人都提着行李,不停地看表,显然是急着赶火车或飞机,可是又觉得在离开之前必须见你不可。”“她们看上去是什么人?”梅森问道,他也起了好奇心。“代文浦夫人是个相貌平常的年轻妇女,非常胆小,安静,简直有点偷偷摸摸的。”

     外国小说
    13万字2个月前
  • 黑笑小说

    《黑笑小说》一共十三个短篇,其中有私小说意味浓厚、令人会心而笑的评审会系列,也有腾挪变幻、转折迭出的双璧《无能药》、《钟情喷雾》,有代入感超强的天然呆男调教记《跟踪狂入门》,也有白夜行版的灰姑娘童话《灰姑娘白夜行》……总之,大部分都很有趣,很有爱。

     外国小说
    12万字2个月前
  • 狄更斯演讲集

    《狄更斯演讲集》收录了狄更斯在各种场合所做的演讲七十四篇。狄更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演讲家。透过狄更斯的演讲,我们可以加深对狄更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状况,尤其是小说状况的了解,更能增进对狄更斯文学观的了解。可以说,狄更斯演讲集的学术价值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围。

     狄更斯
    35万字2个月前
  • 卢梭问题

    卢梭及其著述不仅对人类思想、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引起后人褒贬不一的激烈争论。比如,卢梭的学说内在是否存在着矛盾,特别是他的《社会契约论》与其他著作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卢梭的思想与法国大革命的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暴力盛行以及爆发的诸多暴力革命是否有着直接的联系?卢梭作品真是一种文学倾向的小说?恩斯特·卡西勒驳斥了“学说内部存在矛盾”的说法,认为卢梭以自然人为基础构建的社会契约论既非霍布斯的“

     卡西尔
    12万字2个月前
  • 生活与命运

    《生活与命运》是苏联作家格罗斯曼的史诗长篇巨著,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者在《生活与命运》中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调描绘了苏联卫国战争。小说《生活与命运》的核心情节围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人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共6口人,一对夫妻、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自始至终和国

     格罗斯曼
    72万字2个月前
  • 如果种子不死

    《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的自传,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讲述了他的童年及求学经历,以及对表姐朦胧的爱意;下卷记录了他的阿尔及利亚之行,在充满异域阿拉伯情调的陌生土地上,他巧遇了王尔德,开始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享誉世界的自传作品,书名典出《圣经?约翰福音》:“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纪

     纪德
    21万字2个月前
  • 黑咖啡

    《黑咖啡》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编剧的作品,1934年11月首播。阿加莎的第一部并非改编自小说的原创剧本,也是她自己创作的剧本中,唯一有波洛和黑斯廷斯出场的作品。 物理学家克劳德·阿莫里爵士研究出了一个全新的方程式,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威力惊人的新型炸药即将诞生。然而,他那张写着方程式的至关重要的纸片却在家里被盗了。坐在书房里,审视着在场的每一位亲友,克劳德爵士关上了灯,希望窃贼能在黑暗中归还方程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
    8万字2个月前
  • 绿胶囊之谜

    主要讲述富商马库斯-切斯尼的侄女威尔斯小姐,被怀疑在特里太太糖果店的巧克力里下毒,毒杀了一名孩童。切斯尼先生决定自力救助侄女。他策划了一出只有两名演员的短剧——他自己和一名全身包裹的神秘客——要重现凶手下毒的手法。然而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下,被神秘客强塞下一颗绿胶囊而遭毒杀。这是为了争夺遗产而精心策划的戏外戏吗?那颗绿胶囊道具何时被换成剧毒的胶囊?

     迪克森·卡尔
    11万字2个月前
  • 蝴蝶梦

    英国女作家达夫妮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38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一个孤女的爱情遭遇。她与曼陀丽庄园的主人德温特相识、相爱,闪电般结婚后,回到庄园,却时时刻刻生活在德温特亡妻吕蓓卡的阴影中。最大的打击是德温特涉嫌谋杀前妻。案情终于查清,当得知德温特无罪后,吕蓓卡的心腹、阴险的女管家点燃了大火,庄园和所有的过去都被烧毁。他俩的幸福生活才真正开始了。达夫妮·杜穆里埃在该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

     达夫妮·杜穆里埃
    31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