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1)

佛光菜根谭 星云 4624 字 1天前

良好性格

个人的性格,影响自己一生。

群众的性格,影响万世族亲。

【提要】

拥有良好的性格,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人的一生成就与否和性格好坏息息相关。性格好,容易与人相处,人际关系良好,即能成就一切好事。历史上伟大人物能成功,无不是拥有良好的性格,正因具有美好的性格,才得以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所以,拥有良好性格的人,才能为人所接受,也才能拥抱群众,广利有情。

【正文】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有的人性格多愁善感,有的人性格乐善好施,有的人性格冷静理智,有的人性格坚毅刚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如果一个人不能了解自己的性格,就无法帮助自己改善弱点,并提升能力,更无法运用长处去帮助别人。所以,拥有一个好的性格,对自己、对团体,都能发挥正面的力量,都是一份重要的资产。

有一只黄蜂气恼地对另一只蜜蜂说:“奇怪,我们两个有很多共同点,同样是一对翅膀,一个圆圆的肚子,为什么别人提到你总是开心的,提到我却说我是害虫呢?”

黄蜂心有不甘,又愤愤地说:“我真不明白,我有一件天生的漂亮黄色大衣,而你却整天脏兮兮地忙里忙外,真要比起来,我到底哪一点不如你呀?”蜜蜂气定神闲地说:“黄蜂先生,你说得都对,但我想人们会喜欢我,是因为我给他们蜜吃,请问你为人类做了些什么?”

黄蜂气急地回答:“我为什么要帮人类做事,应该是人类要来捧我吧!”蜜蜂接着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就看你怎样对待别人。”

从黄蜂与蜜蜂的对话,可以了解黄蜂拥有爱比较、计较的不和谐性格,而蜜蜂却拥有乐于付出的勤勉性格。不用说,我们当然会喜欢蜜蜂的优良性格。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拥有许多美好的性格,当然也会到处受到别人的赞叹、欢迎。

有位美国记者曾采访美国金融业的教父摩根:“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犹豫地回答:“性格。”记者问:“资金与性格何者重要?”摩根说:“资金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性格。”心理学家研究也发现,不良的性格组合,是众多人在待人处世时,遭遇挫折、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健全的性格,才能受到大众的喜爱、欢迎。

【思考】

1.何谓“良好性格”?

2.为什么性格是决定成功的条件?

3.试举例说明如何在人我之间培养良好的性格。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性格,性格就是性情,性情不好,则不易被人接受。

一个有好性格的人,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且什么都“能”;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苦能乐、能早能晚、能前能后、能饿能饱、能冷能热、能荣能辱;凡事无所不能。

随缘是最好的性格,能随顺因缘不执着,则凡事易成;负责是最佳的态度,能勇于承担不推诿,则凡事顺利。

忍之为德

“忍”是一种担当,忍之为德,在于负重。

“退”是一种涵养,退之为德,在于和众。

【提要】

人生的修养,“忍”是很重要的功课。佛教将“忍”列为重要的修行法门,将“忍”分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个层次;说明一个人如果拥有“生忍”,就具足面对生活的勇气;拥有“法忍”,就具备斩除烦恼的力量;拥有“无生法忍”,则所在之处就是桃源净土,就是自由自在的世界;也唯有“忍”,才能忍辱负重,才能和众。

【正文】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忍耐,比如忍冷、忍热、忍饱、忍饿、忍累、忍苦,对于他人加之于己的很多境界也必须忍耐,比如忍耐责骂、毁谤、误会等,能具备忍耐的品德,就能少掉很多烦恼,活得自在。

历史上很多名人,因为忍耐,所以能成就一番功业。如韩信能忍耐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后来得以助汉王得天下;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也常修忍辱行。

《六度集经》记载,有一世,佛陀和阿难生为龙身,住在大海中,一个慈悲能忍,一个刚直爱玩。有一天,爱玩龙对另一龙说:“我们住在海中这么久了,每天重复过一样的生活,很无趣耶!不如我们一起到陆地上游玩,你说好不好?”另一龙说:“万一碰到陆地上的坏人,一定难以逃脱,太冒险了!”爱玩龙又回道:“不然,我们化成小蛇,如果路上没有人的话,我们就在道路上玩,如果有人出现,就赶紧躲到路旁去,这样保证很安全的啦!”于是另一龙同意了,二龙就化成小蛇,一起到陆地上四处游赏。

没想到,才刚离开大海不久,就遇到一条毒蛇。毒蛇一看是两条小蛇,起了侵害心,吐射毒液,欺负小蛇。爱玩龙化成的蛇,看到毒蛇竟然有眼不识泰山,妄想伤害它们,生气想要杀死毒蛇,立刻被慈忍蛇制止,它说:“我们是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者,对于愚昧众生所犯的错,我们理当原谅,能忍别人所不能忍耐的,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诫呀!”

刚直的小蛇,听完话后,马上对慈忍蛇生起恭敬心,也不再有反击毒蛇的心了。

慈忍蛇说:“我们还是回海里去吧!”于是一起恢复龙身离开陆地。同时,二龙显示它们的威神力,震天动地,兴云降雨,人鬼都为之惊怖。而原本吞吐着毒芯的毒蛇,看到这种状况,更是惊惶恐怖不已。

佛陀告诉诸比丘,当时想要反击毒蛇的龙是阿难,说忍耐法的龙是我本身,而毒蛇则是提婆达多。

《佛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忍的力量胜过一切刀枪拳头,所以说,忍也是一种承担、一种功德、一种智慧!

【思考】

1.试述忍耐的意义。

2.请论述忍耐的力量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3.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因忍一时之气而成就一番功业?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有力的人才会忍,有慧的人才能忍;忍是勇敢、担当,忍是负责、奉献。

不能忍饥耐贫,就会随俗流转;不能忍苦耐难,就会怨天尤人;不能忍病耐累,就会自怜自艾;不能忍讥耐谤,就难成就大器;不能忍利耐乐,就易招致祸端。

能忍一时之气,自能增长无限福德;能起一念之善,自能消弭无限罪业。

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间最高贵的情操。

负责任的人都是有为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能力再强,也是庸才。

【提要】

我们共同生活于世界的大团体中,各自扮演不同角色,承担应负的责任。一个肯负责任的人,到处受人喜爱、推崇。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谁都不愿与之共事。所以要善尽本分,承担生命的历练,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那么无论是主管或部属,必能受人敬重与欢迎。

【正文】

每个人一出生,就背负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生命本身,就是责任。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是有为者的抱负。

人既付我以责任,就应该勇敢地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只问事之当做不当做,不计成败得失;有责任感的人,不计事情的难易,必能全力以赴,完成他人的托付。责任感是人间最高贵的情操。负责任的人都是有为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能力再强,也是庸才。一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任,只要负责任、肯担当,世间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每个人因角色不同,各自有不同的责任,父母的责任就是要教育儿女,除了为儿女营造一个衣食温饱的家庭外,应该重视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性教育,尤其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更重要。

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医护人员的责任,就是医治患者身体的疾病,照顾好每一位患者;从事商业贸易工作者的责任,就是促进社会的经济繁荣;而从事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就是为人类留下珍贵的历史;从事建设工程者的责任,就是建造伟大的建筑事业。

三宝弟子的责任是弘法、护法。佛教兴亡,是每位佛子的责任。例如,参加讲经法会或度人前去闻法是“拥护”;对毁谤三宝者,挺身辩护即“保护”;支持正在受教育的僧青年即“爱护”。为佛教贡献心力、财力、人力者皆为护法。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怕没有人重视,不怕没有机会发挥,最怕自己没有负责任的勇气。一个人能承担多少责任,就能成就多少事业。有责任感的人可以克服困难,开创良机;不负责、怕承担,最后只有一败涂地、一事无成。

人生是由许多经验累积而成,在跨出第一步时,要“敢”,只要敢负责任、敢担当、敢接受、敢尝试,天下没有不能完成的事。做人处世,在名利上要淡泊,在责任上则要认真。要培养承担责任的力量,首先要从自我认识、自我训练做起,尤其不必讳言或逃避自己的短处缺点,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且加以改进,这不但是自我的责任,也是自我的承担。

【思考】

1.试述责任感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2.略述作为一个家长,应该对家庭负起什么责任。

3.简述作为一个商人,应该对社会负起什么责任。

4.生活中,你如何培养责任感?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一个人必须有自觉的使命感;有了使命感,才会有责任感,才能恪尽职责,才能勇敢担当,才能自我健全。

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莫一味地怨天尤人,在犯错时也要勇于认错,如此才能进步。

不应让而让,是不负责,应让而不让,则是恋栈;故在名利上要淡泊,在责任上要认真。

人对自己的决定要负责任,要有“一诺即一生”的信念,如此,诸事皆得成就。

尽其在我

尽其在我,虽败犹成。

侥幸而得,虽成实败。

【提要】

世间事一半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也一半。一件事情虽成功,难免仍有缺失的地方;即使失败,也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凡事以尽其在我的态度全力以赴,才是最可贵的,也是生命中最让人敬佩、赞赏的。

【正文】

人生的过程,有成有败,有得有失,切莫在得失、成败上认真计较,有的人,表面上是成功的,实际却是失败的;有一些人表相上是失败的,但他已尽心力,内心毫无亏欠、遗憾,可以说是成功的。

我们不能样样胜利,但可以事事尽力。凡事尽其在我,全力以赴之后,纵然事情未能如愿圆满成功,也应该了无牵挂,虽败犹荣。

成功绝非偶然,但也有少数人的成功是侥幸获得,因为得来容易,不知珍惜,很快地就又失去美好的一切,到头来一场空,徒叹奈何。

清朝大臣左宗棠是围棋高手,一次出征途中,见一茅庐悬挂“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额。好奇入内,与主人连弈三盘,对方皆输。临走时左宗棠对主人说:“你‘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额可以卸下了。”过后,左宗棠从前线班师回朝,又路经茅舍,看到“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额仍在,甚为不悦。入内再与主人对弈,三盘皆输。问其故。主人回答:“上回您有任务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锐气,故而手下留情,如今您已得胜归来,我当然全力以赴,当仁不让!”

世间没有绝对的胜者与负者,胜者未必是胜,负者也未必是负。楚汉之争,汉高祖是胜者,楚霸王是败者,但是汉朝的子孙,残杀斗争,令人唏嘘。古今多少豪杰,都是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但是身后都落得凄凉衰败,又怎么能说是胜利者呢?

所以,我们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历史上有多少失败的英雄,如岳飞、文天祥,他们忠心爱国、舍身取义,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实是真正的成功。而秦桧一时好像成功了,却遗臭万年。

成功与失败,不是外在赋予的虚浮名位,是凡事勠力之后,于人于己都能问心无愧。

【思考】

1.何以说“尽其在我,虽败犹成”?

2.为什么世间没有绝对的胜者与负者?

3.读完本文,你有何省思或启示?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凡事尽心参与,成功不必在我;凡事俯仰无愧,失败无须挂怀。

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待人,不以利益为急,而以欢喜为上。

在这个世间上,给人欢喜、给人信心,都是“当然的”。只有抱定这种决心,我们才能不计得失,无视荣辱,尽其在我,为所当为,一切皆“当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