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黄海涛(1 / 1)

血色天都 陈九歌 3158 字 2个月前

清晨,刘洋和蒙刚二人驱车驶向天都城郊。

雾气延绵数十里,自从出了闹市区,能见度就急剧下降。蒙刚打开收音机,上面说由于雾气严重,天都至苏州段高速公路已被封锁。

两人都没说话,这个服役多年的警用桑塔纳以四十迈的速度缓慢行驶在郊区公路上。即使开了雾灯,每当对面车辆呼啸而过,蒙刚仍然有些反应不过来。

刘洋看着车窗外一片茫茫景象,脸上尽是沧桑。

“怎么又去金鸡岭?”蒙刚突然冒出的一句话打断了刘洋的思绪。

“去找找那个看林人。”

车子在雾气中缓缓右转,驶进山路。山间雾气更加浓厚,车子行驶一段后,两人不得已只能弃车步行。

那个看林人在这会儿还能待在这山里吗?蒙刚很想问刘洋。这么大的雾,而且还是冬季,他想知道看林人是怎么度过的。

在这个冬天,只有他一人的金鸡岭。

蒙刚打起手电筒走在前面,刘洋紧随,他们快步穿过一片湿湿的枯草地,费了不少工夫总算摸到一间年代久远的小屋门前。小屋坐落在山脚和开阔地中间,离山间水泥路有百十来米的样子。由于雾天缘故,两人跌跌撞撞走了近五分钟才找到这个偏僻的位置。

蒙刚敲了敲那个破旧的绿漆木门。

没反应,木门插着。

咚!咚!咚!

蒙刚又敲了三下。

“谁呀?”

门开了,一个年近六十的男人背着双手披着军绿色大棉袄站在门口。

他脸上坑坑洼洼,两鬓呈灰色,头发乱作一团,眼神颇为犀利地瞧着门前的人。小屋前的男人张大嘴巴打了一个哈欠,蒙蒙雾气里,他哈出的白色气体依然可见。

他身后的屋子漆黑一团,什么东西在一闪一闪。

“屋里说话吧。”

男人此话一出,蒙刚才意识到错了。站在他面前的男人年龄最多也就四十岁左右,甚至更小些,不知是何原因,却让他看起来如此苍老。

“您二位有什么事?”一进屋,男人马上钻回被窝,把两人晾在屋子正中。

这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屋突然装了三个人,显得格外拥挤。屋里很暗,只有一张大床、一张大桌子、一个带镜子的大立橱和一个烧得正旺的小铁炉。大桌子上摆着些零散的生活用具和一台正播着《西游记》的黑白电视;小铁炉安置在屋子正中;炉子四周凌乱地堆放着些劈好的木头;铁炉上面坐着一把水壶,正呜呜地叫,他的主人也懒得管;烟囱长长地伸向屋顶,最后转了个弯,从屋檐下的窗口伸向外面雾气弥漫的山林。

男人坐在被窝里,身后倚着大床的木头靠背,似乎因为寒冷,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大枕头。他盯着那台年代久远的小电视机,好像并未发觉屋子里多了两个人。

“我们来了解点情况。”蒙刚终于开口。

“哦。”

“您一人在这里不冷吗?”蒙刚捏了捏冻得通红的鼻子。

“有事您直接问。”

“好,你什么时候住进了这里?”

“很多年了,让我想想,”男人盯着电视机说,“得十年了吧。”

“没什么亲人?”

“死绝了。”男人淡淡答道。

“你是不是以前在这里负责看什么工程?”

“是,工程的时候有些贵重材料让我顺便看着。”

“你是看林人吧?”

“我?”男人侧过身,指着自己鼻子说道,“我就住这林子里,反正十年间也没人赶我,你说我是看林人也行,林子看我也一样。”

“呵呵,你很乐观。”蒙刚笑道,“请问事发当晚您在睡觉吗?”

“事发?”男人一手抱着枕头一手摸着后脑勺,不太情愿地说,“你是说有人扔袋子那天晚上吧,我这都快忘了,你们又来拿这事儿吓唬我啊。”

“只是还有些小疑问,请您配合一下”刘洋略带歉意,“如果顺利解决,以后我们绝不再打扰您。”

“腿长在你们身上,反正我又跑不了。”男人歪歪脖子白了一眼自己屋里的不速之客。

“呃,请问那晚……”

“啊,那晚啊,”窝在被窝里的男人打断蒙刚,双手抱着枕头说道,“那晚三四点钟,我还在睡觉,突然听到汽车嗡嗡的声音,就醒了。平时其实也常听见汽车动静,因为这离公路不远,又靠近高速路口。可这次的声响却很大,我寻思着应该不远。我醒后憋着一泡尿,就披上棉袄出去解手,冻得我直打哆嗦。我正站在屋外墙角尿着呢,不一会儿一道光从不远处闪了一下,嗡嗡的声音就过来了。然后我就想,之前的声音怕是上山的,现在定是下山了。”男人面无表情地看着两个警察,说,“不是都给你们说过了吗?”

“是说过,您隔天发现那个包,之后才报警的吧?”刘洋道。

“是啊,”男人淡淡地说,“天冷以后我就不太喜欢上山遛了。第二天白天我没出门,第三天早上天稍好,我去了。”

“我们今天也没啥大事,”刘洋说着从上衣口袋拿出一个小录音机,说,“想让您听个声音,帮我们辨别一下,当晚的车到底是哪种?”

“呃,行,”床上的男人看了看面带笑容的刘洋,说,“我试试看。”

刘洋朝男人床边走了两步,这时,男人突然从被窝里钻了出来。他坐在床边接过刘洋手里的东西,脚在地上乱踢半天,终于找到鞋子。

刘洋本以为他是出于礼貌要站起来听,没想到男人穿上鞋子之后却只是愣愣地坐在床边,把怀里的枕头往身后放,接着又向被窝里推了一下,身子前倾。

这时,刘洋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传来一阵巨大的声音,“嘭噔噔”地直响,声音杂乱。

没等刘洋发问,就听那个男人道:“不是。”

“不是?”蒙刚眉目一扬。

“肯定不是,没这么大噪声,一听这就是拖拉机。”

“拖拉机。”刘洋笑着点头。

接着播放,那是一个比较尖锐的引擎声。

男人道:“这个不像。”

“嗯,摩托车的声音,一点也不像?”刘洋说完,又按下播放按钮。

“这次应该是嘉陵轻骑吧?”男人有些兴奋,眉开眼笑地说,“这我很早以前就骑,特熟!”

“是这个吗?”蒙刚问。

男人摇了摇头。

一会儿工夫,刘洋用小录音机播放了很多种机动车的声音,这个深山老林中的男人坚决地淘汰掉几种车型,比如机动、三轮车,等等。刘洋播放到五十铃小货车,男人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也把这类车淘汰掉,男人说:“不太像。”

“我认为应该是小型车。”经过一番警民互动,男人来了兴趣,开始积极参与意见。

“嗯,”刘洋点头,“下次吧,有些我没来得及录制。”

男人点点头。

刘洋看了一眼蒙刚,又看看坐在床上的男人,道:“我们还有事,先走了,过两天录好其他车型的声音再来问问您。”

刘洋说完,向门口走了两步。

“好。”

男人见二人要离开,便马上钻回被窝,他丝毫没准备送一下两个警察。男人刚进被窝就又抱起枕头,倚在大木床靠背上。

“哦,对了。”刘洋呵呵一笑,又往床前走了两步。

男人看着刘洋,脸上露出一些厌恶的表情。他马上钻出被窝,双腿搭在床边,似乎又在忙着找鞋。

刘洋笑了笑,说:“我就是想问,您叫黄海涛吧?您在床上躺着就好,天冷,不用再挪动了,我们随手关门就是。”

黄海涛不情愿地笑,刘洋冲他摆手,和蒙刚走出小屋。接着,朝警车走去。

“我不太明白。”车辆左转,重新驶回公路,蒙刚手握方向盘说道。

刘洋微笑,没有讲话,只看了他一眼。

“有两个问题,”蒙刚减缓车速,并看了一眼反光镜,说,“一是刘队你的调查方法靠谱吗?第二个问题是,你怎么不录些小型车给他听?”

“我也不知道靠谱不靠谱,反正本大爷实在没辙,死马当活马医。这个看山人,可以说是本案目前最直接的证人,他听到过抛尸车辆的声音。我不用这么不靠谱的办法,难道你能有更好的主意?”

“不管怎么说,今天也是有点收获,总算彻底排除摩托车了,这要是挨家挨户地查,那可费事了。”

“说到摩托车,也解释了你第二个疑问,”刘洋捋着小胡子,看着窗外的雾气,说,“不怕你笑话,今天来找他,主要是想彻底排除摩托车的嫌疑。这在我心里是道坎儿,所以根本没录制其他小型车辆的引擎声,只是找出几个可以明显区分摩托车的声音。”

“嗯,摩托车确实可以排除。”蒙刚道,“这个黄海涛是不是没有看上去的那么老。”

“对,”刘洋点头:“我觉得这家伙可疑,之前他一报案我们就查过他的档案。黄海涛,良民一个。可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在山里待十年,无妻无女。”

蒙刚手握方向盘,说:“那再查?”

“是,之前还不是特别怀疑,今天一见,我才觉得这人不简单,他好像在藏什么,而且,我让他听引擎声也有别的目的。”

“什么意思?”蒙刚皱着眉头,“他藏什么?我怎么没发现?”

“回去再说吧。”刘洋看看蒙刚,“还有啊,你要能发现,那还得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