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

    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五卷,宋 天息灾译。大乘经藏秘密部收。

     天息灾
    3万字4个月前
  • 一髻文殊师利童子陀罗尼念诵仪轨

    一髻文殊师利童子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失译,附真言,日本贤觉题记,尾题一髻文殊童子速成就无尽宝藏经,一一八三。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
  • 佛说阿弥陀经译注

    亦称《小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相对,简称《小经》。原典编纂于公元1世纪北印度, 贵霜王朝时期盛于犍陀罗地区。本经宣扬净土思想,颂赞阿弥陀佛与西方净土的无上庄严。认为西方极乐世界七宝严饰,有八功德水、妙色莲花、妙声众鸟众生于此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死时即可得到接引,往生该处。此经汉译仅约2000字,简明易诵,加上修行方法简单,故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是净土宗信徒每天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一字顶轮王瑜伽观行仪轨

    一字顶轮王瑜伽观行仪轨,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瑜伽密教仪轨,说瑜伽三密观行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不空
    0万字4个月前
  • 一切如来说佛顶轮王一百八名赞

    一切如来说佛顶轮王一百八名赞,一卷,宋 施护译。淳化二年(九九一)出〔祥〕。

     施护
    0万字4个月前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译注

    亦称《无量寿观经》、《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佛教经典。中国佛教净土宗所依据的三部经典之一。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畺良耶舍译。一卷。本经谓阿阇世王欲弑父夺位,把其父亲频毗娑罗王幽闭起来。阿阇世王母韦提希夫人恐丈夫饿死,偷偷送饭被发现亦被幽闭。韦提希夫人苦恼忧伤,发愿不复生于浊恶世中,愿生西方净土。于是释迦牟尼为之说阿弥陀净土之无限美妙,教其十六观法,称专心念佛可灭罪消灾,并述九品往

     佚名
    4万字4个月前
  • 于瑟抳沙毗左野陀啰尼

    于瑟抳沙毘左野陀啰尼,一卷,梵音,高丽指空译,九七九。

     指空
    0万字4个月前
  • 正行集

    正行集,一卷,元清觉述,明仁为奉旨入藏题记。

     清觉
    0万字4个月前
  •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密教仪轨经典。唐般若译。三卷。属瑜伽密教仪轨,说金刚界道场法及其供养、持念、护摩诸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般若
    3万字4个月前
  • 证道歌颂

    证道歌颂,一卷,宋法泉继颂,吴庸序,祝况后序。

     法泉
    1万字4个月前
  • 佛说无量寿经译注

    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又称《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大无量寿经》、《大经》。本经主要是介绍阿弥陀佛于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愿成就依正庄严的清净国土的事迹,宣扬净土的庄严,解说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发众生精进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国土。

     佚名
    8万字4个月前
  • 注十疑论

    注十疑论,一卷,宋澄彧注,赞宁序。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诸经要抄

    诸经要抄,一卷,首尾缺,二八一九。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一卷,北齐万天懿译,尾题尊胜菩萨陀罗尼经。

     万天懿
    1万字4个月前
  •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补录经末题记。

     地婆诃罗
    1万字4个月前
  • 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

    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一卷,唐不空译,日本净严题记,尾题摧魔菩萨破他阵敌法。

     不空
    0万字4个月前
  • 六祖坛经译注

    中国人唯一被尊 为经的佛教著作。全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 《坛经》。据佛教传统,释迦牟尼所说才是经,那么将中国人所说尊为经,就难免有 “僭越” 之嫌。六祖是禅宗第六代传人慧能。慧能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主张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这部禅宗的经典当然不可能出自慧能之手。据 《坛经·序品》称,慧能在曹溪东林寺传教,韶州刺史 (当地最高长官)韦据特意请他在城内大梵寺的法坛宣讲“以般若智慧到达

     释法海
    13万字4个月前
  • 九华山志

    佛教史志。印光重修。八卷。是在历代九华山志的基础上重修而成。系统记述了九华山的地理概貌、山川形胜、风土人情及佛教事迹等。在佛教事迹中,特别详述九华山之为地藏菩萨道场的由来。全书载有名僧传记七十八篇,始自唐代胜瑜,终于民国定朗。其中有唐代僧传十二人、五代一人、宋代七人、明代二十一人、清代三十四人、民国三人。卷五还收录了历代帝王僧俗所撰的有关九华山佛教的敕令、碑铭等,共五十一篇,又收录题咏九华山的诗

     印光
    16万字4个月前
  •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弘一大师撰,《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一书,为一部“遍探《大藏》,并及诸家撰述”,精选关于地藏菩萨的经文及语录,方便有心修行地藏法门,学习菩萨心行者,作为修学依据的参考书。此书之撰述与大师对于地藏菩萨之虔诚信仰,深心追随有密切的关系。大师在该书序文中便明白说出:“自惟剃染已来,至心归依地藏菩萨十又五载,受恩最厚。久欲辑录教迹,流传于世,赞扬圣德而报深恩,今其时矣!”换言之,地藏菩萨,或言地藏诸经,对于

     李叔同
    3万字4个月前
  • 金刚经译注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又名《金刚能断般若波罗密经》或《能断般若波罗密多》。大乘佛教经典。中译本有402年鸠摩罗什译本1卷及北魏菩提流支、南朝陈真谛、隋达磨笈多、唐玄奘、义净等人的译本。梵文本现存。还有中译藏文、满文等少数民族文本,和英、法、日等外国文字的译本。收入历代《大藏经》。一般认为本经是公元1世纪的作品,属于大乘经藏般若部中较短的一类经典,全文共5000余字,32分(段落)。用佛十大弟

     佚名
    4万字4个月前
  •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一卷,唐不空译,尾题政作正。

     不空
    0万字4个月前
  • 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

    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摩译,明沙门智旭笺要,云昉(弘一大师)校并补释。

     智旭
    2万字4个月前
  • 寒笳集

    寒笳集,又名蕅益大师警训略录,弘一法师编订。壬戌(1922)之岁,尝依《灵峰宗论》摭写警训一卷,颜曰《寒笳集》。

     智旭
    2万字4个月前
  •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法护
    0万字4个月前
  •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略称《大佛顶首楞严经》、《首楞严经》。该经运用般若手法诠释真如心性,论说修行法门,说“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圆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故流转生死,当修禅定,一破各种“颠倒”之见,通过由低至高的修行阶次,“方尽妙觉,成无上道”。这部经内容精要,理序井然,今天我们了解佛教教义,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部小型佛教百科全书。

     佚名
    13万字4个月前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五卷,圆瑛法师撰。清凉云: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用则称体而周。具此三义,故名圆觉。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故。

     圆瑛
    15万字4个月前
  • 金刚般若经义疏

    六卷。唐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条。《金刚般若罗蜜经义疏》续藏经本作四卷,题名为胡吉藏法师撰,前有序一篇。卷一为玄义,有十重,即:一序说经意,二明部傥多少,三辨开合,四明前后,五辨经宗,六辨经题,七明传译,八明验,九章段,十正释文。是为鸠摩罗什译本作义疏。其科判全经为序正说流通三分,各分二段。正说之中,释须菩提问。取论议为四问,一问发心,二问应往,三问修行,四问降伏。魔说中分三大

     吉藏
    7万字4个月前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十卷,倓虚法师撰。

     倓虚
    74万字4个月前
  • 影尘回忆录

    本书是近代中国佛教界赫赫有名有“三虚”之称的三大高僧——虚云和尚、太虚大师、倓虚大师之一的倓虚大师的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背着大师私下记录而成。书中记录了倓虚大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至于本书的命名,因倓虚大师在末了结束其谈话时会引楞严经上的话说:‘纵灭一切,见闻觉知,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大师自己亦说:‘我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记载,只是六根对六尘,在六识上留下这么些影子。现在所说,

     倓虚
    25万字4个月前
  • 现观庄严论略解

    现观庄严论略解,四卷,法尊法师译。全称《般若波罗蜜多优波提舍(教授)·现观庄严论》。藏传佛学以此为“弥勒五论”之首,各教派均极重视,而汉传未译,弥勒五法中未列此论。系略摄二万五千颂般若经之纲要。组织为三智、八事、七十义。极为简要地概括了一个凡夫循序修持以达到成佛境地之全部过程,共272颂。分为八品:(1)一切种智品(2)道智品(3)一切智品(4)一切正等现观品(5)顶现观品(6)次第现观品(7)

     法尊
    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