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鹿茸之研究

    《鹿茸之研究》是日本峰下铁雄所撰的一本关于鹿茸的学术著作,刊于 1936 年,为《皇汉医学丛书》之一。全书分为五篇,依次记述鹿茸定义、品质优劣、历代本草文献载述、鹿茸药理、鹿茸应用等内容。书中对鹿茸的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如曾将东北花鹿茸按醇、醚浸出物含量及灰分含量,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其研究成果为后人深入了解鹿茸的药用价值、历史沿革以及现代应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中医药学术领域,尤其是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治疟机要

    近代医家刘裁吾著,成书于公元1912年。该书主要论述了疟疾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其治疗方法。刘裁吾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荣卫在疟疾发病中的重要性,认为荣卫是人身之化机,凡百疾病皆系焉,而疟疾尤为显著。他详细分析了荣卫的生始会合、内外出入、阴阳顺逆、道路异同、度数疾徐等方面,并探讨了疟疾与荣卫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刘裁吾
    1万字2个月前
  • 悟性穷原

    一卷,此书流传下来的版本,均署名为涵谷子,显然,这是一个道号,或者是一个化名。真实姓名不详。《悟性穷原》是一部产生于清代的内丹修炼书籍,言辞简要,说理透彻,为丹书中之上品。至于其内容,在原叙云:其中言性命双修,铅汞交媾,抱元守一,取坎填离,本天地升降之理,实氺火既济之功。所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者此也。至若先天后天关窍,条分缕晰悟性尽性原委,反复详明,扫除三干六百旁门,指归玄关金丹大道,此诚为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主要叙述「金虎凤文章真符」源出始末,以及传授佩带符箓之科仪方法。所谓「金虎风文真符」,即352枚符箓。据称该符乃太真九天父母所出,九天真王以之传授太上大道君,大道君传太微天帝君,太微传上相青童君、西城王君。至东晋兴宁三年(365),王君以之传道士许远游(许迈)。经文又称该符「皆佩天魔之隐讳,亦标百神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养老奉亲书

    亦名 《奉亲养老书》、《寿亲养老书》、《养老全书》。北宋·陈直撰,一卷。成书不晚于1085年。书分上、下两籍。上籍载录十六种老年常见病的饮食疗法,方药虽采自《太平圣惠方》、《食医心镜》等书,但颇多心得与发明下籍论述老年的形证脉候、性气嗜好、宴处起居、忌戒保护、四时摄养之法与用药诸方,多发前人所未发。全书理法一线贯穿,方药大体完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宋元养生家如周守忠 《

     陈直
    4万字2个月前
  • 还丹至药篇

    还丹至药篇,原题“悟玄子贤芝膺图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据篇首作者序文,自称名膺图,字贤芝,号悟玄子。修炼五金八石二十余载而无成,后遇至人授以秘诀,始见神功。本篇中收录其七律诗十首,述修道之辛勤,叹真诀之难得,颂还丹之神功。谓金丹以真铅真汞为本。从其丹诗看,作者当为宋人。《宋史?艺文志》着录「悟玄子《安神养性方》一卷、《箧中方》一卷」。疑即此人。

     赝图
    0万字2个月前
  •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

    至真子龙虎大丹诗,北宋道士周方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中有七律诗三十二首,咏颂龙虎大丹,其说似属内丹:卷首有天圣四年(1026)卢天序,概述丹法要旨。序云:「乾坤为鼎,天地为炉,坎离为至药之宗,铅汞作大丹之体。须凭四象,又按三才,法戊己成其真形,驾河车运为正质。发则阴阳交媾,胜则日月盘旋……水火结伏,龙虎相乘,刻漏无差,金丹成矣。」词旨颇为隐晦。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简称《玄教立成斋醮仪》。道书。此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召集道教徒把旧来的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参加编撰的有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此斋醮仪范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收入《道藏》第264册。

     朱元璋
    1万字2个月前
  • 石药尔雅

    关于丹药及其有关文献的简要索引的中药学著作。蜀州江源 (今崇州市) 人梅彪著于唐元和年间 (806年~820年)。仿 《尔雅》 体例,因以金石类药物为主要内容,故名。全书1卷,分为6篇。卷上释诸药之异名,收金石药名62种、动植物药名97种 卷下论多种丹药名称、别名、异号,收丹药名68种、别名异号24种。还收载唐以前记载有丹药的文献名称,以及多种丹药炼制法的名目。该书易查询,浅显易懂,得以流传。国

     梅彪
    1万字2个月前
  • 道书援神契

    《道书援神契》,道教典籍,元代佚名道士撰述,一卷,明代《正统道藏》收入正一部。此书之序文撰于大德九年(1305年),其书考证道教名物之源,卷首有作者自言:书中援引儒家六经为据,考证道教宫观、醮坛、钟磬、香灯、神祗、饼果(附酒)、帐幕、法服、冠裳、圭简、位牌、符简、步虚、章表、跪拜、法尺、法剑、方彩、禁祝、符文、铺灯、附体、手炉、帝钟、气诀、令牌、幡幢、云璈、祷疾、晴雨(附禳灾)、休粮、道士,以上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明道篇

    道家著作。1卷,元·王惟一撰,成书于元代。书中阐述:“要在至心诚意,格物致和,去人欲之私,存无理之公,自然见心中无限药材,身中无限火符,药愈探而不穷,火愈炼而不息矣。”等习炼气功的重要问题。

     王惟一
    1万字2个月前
  • 金丹就正篇

    书共3篇,其要旨在阐述成大丹必须阴阳双修的观点。认为金丹之道必资阴阳相合而成,「阴阳者,一男一女也,一离一坎也,一铅一汞也,此大丹之药物也。夫坎之真气谓之铅,离之真精谓之汞,先天之精积于我,先天之气取予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阴而内阳,于象为水为月,其于人也为女。我离也,外阳而内阴,于象为火为日,其于人也为男。故夫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同时指出男子修丹,必须得先天其一之气方成,而

     陆西星
    0万字2个月前
  • 象言破疑

    二卷。清刘一明撰。刘一明自号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史传不载栖云山座落何省,亦不记刘一明及其号,故不详其爵里平生。《丹经》万卷,堪称巨帙,然皆象言。象言者,以图象示人,不明言、不直言,取象演示。其图象或伤于特简、或虽略繁而指意难明,后人难以索解。刘一明取象若干,阐释健身冶性之学,使惝恍离迷之图象,顿成养身健体之门径。书中有七言绝句五十首说明离世、炼睡、功行、金丹、元类、识神、阳精、先天气、后天气、

     刘一明
    2万字2个月前
  • 中国制度史研究

    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视角,才能使古老的历史学焕发生机;丰富的学养和精妙的取向,才能在论述重大问题时举重若轻。本书是汉学大师杨联升先生发表于《哈佛亚洲研究杂志》上的关于中国制度史和经济史的系列论文之结集,也是杨联升先生厚积而薄发的学术结晶。全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而平易流畅的文字使本书在极具学术价值的同时,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杨联陞
    18万字2个月前
  • 晚明思想史论

    嵇文甫著,1944年出版。晚明时期可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转型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思想从宋明道学转向清代朴学,也是中西文化接触的开端。《晚明思想史论》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晚明时期思想史的专著,它重点阐述了王门诸子的道学革新运动和东林派的反狂禅运动,而佛学、西学、古学则错综交织于其间。嵇文甫先生叙述的这一幕思想史剧,内涵丰富,引人入胜,是晚明思想史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典范性

     嵇文甫
    15万字2个月前
  • 清河书画表

    一卷。明张丑撰。此表是记张丑家累世所藏书画。前有自序,称其始祖号真关处士。那时便开始收藏书画,时有黄庭坚、刘松年等人真迹,后散佚无存。其高祖出于明代书家沈度、沈粲兄弟之门,其曾祖也曾与沈周游,其祖与父都与文征明父子为姻娅之好。可见张丑之家的确渊源有自,所以他特以鉴赏而闻名于世。张丑又说他作此表时,家事已中落,书画已都卖尽,故此书是追其名以记之。表中所列,以时代为经,以世系为纬。第一格为其高祖张元

     张丑
    0万字2个月前
  • 九歌

    柔读网提供九歌小说的在线阅读,同时提供九歌小说的TXT全文阅读下载

     屈原
    0万字2个月前
  • 欧阳修词集

    北宋著名诗文大家欧阳修在词的创作上亦有极高地位,且风格与其诗文大异其趣,他的《六一词》与晚唐五代词风一脉相承,对后世词人有一定影响。本书备搜欧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六一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欧阳修
    5万字2个月前
  • 曲律

    曲学著作。明魏良辅著。最早见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吴歈萃雅》卷首,首行题《吴歈萃雅曲律》,次行题《魏良辅曲律十八条》。主要内容是就唱法提出 一些看法:一是要求唱出理趣二是要求注意字音三是提出唱法“三绝”(字正、腔纯、板正)、“五不可”(即不可高不可低等)、“五难”(即闭口难、过腔难等)。另外还论及学唱、演唱和听唱诸方而。是当时对戏曲歌唱规律和演唱方法、技巧的较全而的研究与总结。现存《魏良辅曲律》

     魏良辅
    0万字2个月前
  • 天籁集

    二卷。白朴撰。前有至元十二年(1275)西溪老人王博文子勉序,谓与白朴有三十年之旧,时会于江东。白朴言“作诗不及唐人,未可轻言诗。平生留意长短句,散失之馀,仅二百篇。愿吾子序之”。后经兵燹散失。洪武七年(1374),白朴孙白溟得之姑孰士大夫家,传写失真,字多谬误。经江阴孙大雅考订,序而归之,见洪武九年孙大雅序。清初朱彝尊编《词综》,憾未得白朴只字。康熙三十九年(1700),六安杨希洛从白朴裔孙白

     白朴
    2万字2个月前
  • 声调谱

    诗话著作。清赵执信撰。此书分前、后、续谱,故亦称《声调三谱》。有合为一卷者,或分为三卷者,亦有以前后谱为一卷、续谱为一卷者,但于内容均无大出入。唐代律体盛行之后,古诗写作便产生一个避免律调的问题。对古诗声调的注意,始于明人。如李东阳《怀麓堂诗说》云:“古诗与律不同体,必各用其体乃为合格。”后谢榛《四溟诗话》、胡应麟《诗薮》等亦有议及者。清初钱谦益、冯班、吴伟业、王士禛等人,继续探讨这一问题。据说

     赵执信
    2万字2个月前
  • 词综偶评

    清代词话著作。1卷。许昂霄撰。此书原附于查初白诗评之后,唐圭璋单独抽出,收入《词话丛编》。据许昂霄门人张载华识跋记载,他早年曾就学许昂霄,许昂霄在授课之暇渐次评点了朱彝尊的《词综》,凡词中抒写情怀,描摹景物,精妙耐思的地方,以及音韵格律、章法立意、字句出处等等,无不指示详明,以便后学。本书就是辑录许昂霄的这些见解而编成的。全书不录原词,只标词调或摘引佳句,然后进行点评。其词学观点明显地受浙派影响

     许昂霄
    2万字2个月前
  • 蔡宽夫诗话

    诗论专著。卷数不详。宋蔡宽夫撰。成书年代不详。蔡宽夫,生卒年不详。宋代有二,一名居厚,字宽夫,进士及第,累官至吏部员外郎,一名启,字宽夫,历任检点试卷官、太学博士侍郎。《诗话》撰者是谁,待考。清人朱绪曾《开有益斋读书志》断为蔡启著,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考》则定为蔡居厚著。原书已佚,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中辑出87则,编入《宋诗话辑佚》。《蔡宽夫诗话》今存八十七条,多品评诗人诗作,兼及遗闻轶事

     蔡居厚
    3万字2个月前
  • 中国药物学大纲

    该书是《皇汉医学丛书》中的一种,于 1936 年由香港陈存仁先生编撰刊行。它又名《袖珍本草隽》,是一卷本的药物学著作。书中对一些中药进行了介绍,比如在介绍苦参时,伊豫平住提到 “‘苦识’‘苦骨’以形与味名。‘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以叶如槐而名。‘白茎’‘芩茎’‘绿白’‘陵郎’‘虎麻’皆以似色而名乎”。作为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中国药物学大纲》在中医药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佚名
    9万字2个月前
  • 秘传大麻疯方

    方书。清佚名撰,蒋抡元校订。一卷。约二万字左右。首载三十六种大麻疯症神效方,继详论疠风病症、辨验方法、禁治法、不治症及各种治疗方法:如静养、食疗、洗浴、汗、泻等。后有药性简汇及药品炮制和预防麻疯方黑虎丹。对麻疯病之辨证、立法、处方及预防论述较详,皆为经验所得,所用药物除蛇、蝎一类以毒攻毒外,多用大枫子,据病症不同而份量稍殊。为后世治疗麻疯病提供了宝贵经验。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佚名
    3万字2个月前
  • 黄帝阴符经译注

    简称《阴符经》。道教重要经典。旧题黄帝撰,道教传说由骊山老母传与唐李筌,一说为筌托黄帝之名而作,也有人断其为战国末期作品。其书多谈道家修养,间亦涉及丹术,并有部分纵横、兵家言。它根据阴阳五行奇正变化, 阐明“天人合发,万变定基”的道理,主张对客观世界冷静观察,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谓其要旨是:“以知机为运用,以食时为先天,守三要为隄防,见五贼为观执,所以观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洞真高上玉清隐书经

    《洞真玉清隐书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无上秘要》卷四七引「洞真玉清隐书四卷八诀」;《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高上灭魔洞景金玄玉清隐书四卷」,当即此书。原书有四卷八篇,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但《正统道藏》本分作四种经书,即《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一卷(三篇),《上清高上灭魔玉帝神慧玉清隐书》一卷(三篇),《上清高上灭魔洞景金元玉清隐书经》一卷,《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时病论

    《时病论》系外感病著作。8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因专论春夏秋冬不同时令所见外感病,故名书为《时病论》。雷氏认为古来论时病的医书很少,而一年之中,杂病少而时病多,若不精研时病,临症未免茫然无据。主张“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知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何时而变,决何时而解,随时斟酌”,故撰此书。全书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

     雷丰
    9万字2个月前
  • 古文龙虎上经注

    古文龙虎上经注,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宋元间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亦为《古文龙虎经》注本,将经文分作二十六章,随文注解而较少发挥。大抵假《参同契》阴阳五行、卦爻变化之说解释原经,申述内丹修炼之旨。原书末附录〈读龙虎经〉一篇,乃作者读书笔记,摘出原经中若干词句略加诠释。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纸舟先生全真直指

    纸舟先生全真直指,题「嗣全真正宗金月岩编,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称述纸舟先生所传心印,言内丹。其说大略以全性本真为宗,谓全真之学直究玄宗,乃单明向上大道,「若人以心印空,觉悟本真,则真自全,金丹之道具而大要之基立矣」。又谓炼丹过程为。「七返七真」,即形神相顾,入道初真;形神相伴,名曰得真;形神相入,名曰守真;形神相抱,名曰全真;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形神相舍,名曰

     金月岩
    0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