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昙花记

    戏曲。传奇剧本。明·屠隆作。叙述木清泰遍游地狱、天堂的故事。唐宝兴王木清泰郊游时得到仙佛的指点,弃家访道。十年中,他经受了各种考验和磨难,遍游了地狱、天堂、蓬来和西方乐土。回家后不久,在昙花盛开的时节被引渡到西方乐土,他的妻子在家修炼,后来也得到超升。

     屠隆
    9万字2个月前
  • 二十四诗品

    简称诗品,中国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司空图著。将古代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分别说明其特点,并用形象化的语言描摹其境界特征。对诗文风格的分类研究,早有曹丕、陆机、刘勰等开其端,而此书区分更为细密,对文学风格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作者论诗

     司空图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黄庭经注

    明末清初的石和阳撰著,清乾隆时李明彻评阅。石和阳号嵩隐子,河南南阳人,本儒士出身,于理学颇有研究,擅长著述。 该书是一部道家养生专著,以《黄庭经》为蓝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末都有后记总结概括其大意。上卷论天人相应,以及外练筋骨、内练精气神得以长生久视之理;中卷指出人身先天根本,直论双修奥妙,包括阴阳、性命、离坎,身心一切发明,周身关,清静内观,固精养气,运通任督,进汞抽铅,伏虎降龙等要诀;

     石和阳
    2万字2个月前
  • 伤寒论阳明病释

    清·陆懋修(九芝)著,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全书共4卷。作者认为,当时病家独不闻阳明之治法,以致治阳明病本有法却至于无法可法,故释《伤寒》而独取阳明病篇,正是为了强调并彰明张仲景治阳明之法。陆氏临床上治阳明病多应手而效,不解世人何故多死于阳明病。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认识,陆氏对阳明病遂尤加留意。而有比较成熟的见解和独到体会。他说:阳明无死证,凡勘病必先能治伤寒,凡勘伤寒病必先能治伤寒,凡勘

     陆懋修
    3万字2个月前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元·不著撰人,郝近大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32开,123页。《增广和剂局方图经本草药性总论》原附刻于某些版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后,有的称为《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收载中药450余种。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10部,每部又多分上、中、下三品。内容主要介绍了每味药物的性味、君、臣、佐、使、功效主治、七情、宜忌、用法等药物理论与实践经验。本点校本是以元刻高氏

     佚名
    7万字2个月前
  • 尤氏喉科秘书

    喉科著作。清尤乘撰。一卷。乘字生洲,江苏吴县(一说无锡)人。从师于李中梓,官太医院御前侍直。归里后施济针药,医学理论造诣颇深,治验宏富,擅长针灸,求治者盈门。撰有 《食治秘方》、《勿药须知》 等,并增辑李中梓 《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 等。本书刊于康熙十四年 (1675) 。列有喉症总论、咽喉门 (七病)、口牙舌颈面腮门(十九病)、喉证治法、制药法则、用药方法,后载

     尤乘
    1万字2个月前
  • 庄列十论

    庄列十论,原题「太学教授李元卓著」。李元卓即宋人李士表。《宋史?艺文志》着录作「李士表《庄子十论》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全书包括十篇短论,即〈庄周梦蝴蝶论〉、〈庖丁解牛论〉、〈藏舟山与壑泽论〉、〈颜回坐忘论〉、〈季咸相壶子论〉、〈象罔得玄珠论〉、〈庄子游濠梁论〉、〈醉者坠车论〉、〈古之道术论〉、〈宋华子病忘论〉。此十篇论文,各自节取《庄子》和《列子》书中一段寓言故事,引申发挥,抒发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雷法议玄篇

    雷法议玄篇,南宋万宗师等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论述神霄派雷法,内载四篇论文:第一〈雷法议玄篇〉,南宋初万宗师撰。谓世传雷法之书多达数百篇,内容庞杂,行之无效。作者自称遇度师授以简捷雷法,指点要诀。认为风雨雷霆皆由诸天星宿主持,故修真之士行持雷法,当得三十六天炁之妙,知星宿运行变化之道,方能与道合真,而不在虚侈繁文。 第二〈雷法渊海正演数〉,南宋谷隐撰。论述雷法之要在于「正心诚意,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直音,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北宋以后。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书就《度人经》六十一卷本中出现的古字、难字加注读音,但不解释字义。便于读者诵读经文。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玄圃山灵(匚金)秘箓

    玄圃山灵(匚金)秘录,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晚唐天师道道书。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编首有咸通元年(860)皇甫朋序,谓「《灵金秘录》乃玄圃山神灵密奥之妙用也」。据说玄圃山又名昆仑山,山中有神宰曰虚陀帝君,又有二十四神净,分布十二州,制天下祸福。本书所载即书符念咒,召清虚陀帝君及二十四将之道法。分三卷,二十四法。「上卷八法,可以法天地、动雷霆、易乾象、祛阴霾、壅川流、合冰河、灭烈火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道德真经三解

    四卷。元邓锜(生卒年不详)撰。邓锜,元人,号玉宾子,其余事迹均不详。撰有《道德真经三解》。邓锜认为,老氏之学,以《真常》为主,道德为宾,以前各家注解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妄生异端而各家注疏,假借玄谈,不得老氏之旨。《道德真经三解》,书前有邓锜序,自称撰于大德二年(1298),略述撰此书原由及全书概况。序后依次列 《真常三百字》、《老子大传》、《大道正统》、《大道历数》等数文。邓锜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

     邓玉宾
    6万字2个月前
  • 玉管照神局

    三卷。旧题南唐宋齐邱撰。宋齐邱,字超回,后改子嵩。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曾任殿直军判官、右司员外郎、同平章事等职,李璟封为楚国公。后获罪被废,自经而死。宋齐邱生当乱世,十分喜好术数,养星相卜占之士数十人,予以厚待。此书可能即其门客所撰,而托宋齐邱之名。此书专论相法,《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为三卷。卷上为吕洞宾赋、千金赋、陈抟先生风鉴、陈抟袖里金、陈抟相歌、洞玄经杂断歌、神垕杨先生

     宋齐邱
    3万字2个月前
  • 易象正

    易学著作。明黄道周撰。十六卷,卷首目录凡例一卷。是一部以古占法解释《周易》的书。《凡例》叙述作书大旨:“凡《易》自《春秋》、《左》、《国》暨两汉名儒皆就动爻以论之,虞(翻)、王(弼)而下始就本卦正应以观攻取,只论阴阳刚柔,不分七八九六,虽《易》有刚柔杂居之交,而卦无不动玩占之理,《象正》就动爻以明之。”卷首目次一卷,“以汉人分爻直日之法,按文王之卦序,以推历代之治乱。”《明史 ·艺文志》、《经义

     黄道周
    27万字2个月前
  • 重阳立教十五论

    道教全真派著作。金王重阳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分十五节,以简要文字说明全真道立教宗旨及入门修炼准则。内容可分三类。首先论述全真道士日常修习法则,包括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等节。规定全真道士须出家住庵,奉守戒律,参究性命。施药济人,居处俭朴,择友高明。其次论述内丹修炼宗旨,包括打坐、降心、炼性、匹配五气、混性命等节。认为修道应以清静寡欲、定心住性,炼气养神为主,锻炼性

     王重阳
    0万字2个月前
  • 炮炙全书

    刊于日本元禄十五年(1702年),原题为《新增炮炙全书》。日本稻宣义(彰信)撰。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锌版影印出版。全书共4卷,共记述常用中药474种的传统炮炙技术,并按自然属性分为:草之属、谷之属、菽之属、蔬之属等17类。记述了常用中药的药性、药材质量的鉴别、炮炙的方法、药物的配伍和禁忌等。结合日本本土药材的使用情况,增加了日本所产药材的产地、采收及市售、鉴伪等内容。内容上博采群书,所收药物

     稻生宣义
    4万字2个月前
  • 天道与人文

    竺可桢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一位卓越的大学教育家,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最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

     竺可桢
    11万字2个月前
  • 大杂烩

    近代唐鲁孙著。“现在杨花滚滚,在内地又是吃肥蚶时候了。回想当年在上海几家酒店赌老酒吃醉蚶情景,历历如在目前,可是屈指算来,已经是半世纪以前的事了。”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本书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散文集萃,是集掌故、饮食于一体之“大杂烩”。

     唐鲁孙
    10万字2个月前
  • 金石林时地考

    二卷。明赵均编撰。赵均,字灵均,吴县 (今属江苏省)人。其父赵宦光曾编《说文长笺》,并对篆隶书法颇有研究。赵均继承家学,也喜欢搜集金石,并进行考证。本书是取《东观余论》、《宣和书谱》、《金石略》、《墨池编》、《集古录》、《隶释》、《金石总要》、《箓竹堂碑目》、王世贞《金石跋》等各家书目所载,以及明代陆续发现的金石,按照陈思《宝刻丛编》的体例,依明代区划,并分别时代,加以编撰。其中有些考证,订正了

     赵均
    1万字2个月前
  • 管子

    《》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传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现在版本的《管子》是在西汉时由刘向编定的,原有八十六篇,现只有七十六篇,内容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轻重》十六篇。

     诸子百家
    44万字2个月前
  • 钱仲联讲论清诗

    钱仲联是著名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其在清诗方面的造诣尤其深厚,他晚年所主持编撰的《清诗纪事》已成经典,至今在此领域几乎无有能与其相比肩者。这是一本名家讲解清诗的书稿。书稿为钱仲联当年在苏州大学带博士生时的讲课稿,由其弟子魏中林整理而成。书稿共有八章,因钱对清诗造诣深厚,所有诗句早已烂熟于心,所以,授课时,并无教本,从清初至晚清,一路讲下来;无论溯源流、揭伏藏、发隐微、论析评说,

     钱仲联
    10万字2个月前
  • 非诗辨妄

    诗经学专著。一卷。南宋周孚撰。北宋时,郑樵作《诗辨妄》,辨《诗序》及毛、郑之非,周孚因作此书,责难郑樵,其自序云:“……自汉以来,六经之纲维具矣,学者世相传守之,虽圣人起,未易废也,而郑子乃欲尽废之,此予之所以不得已而有言也。故撮其害理之甚者见于予书。”可见作书之旨,实为卫道而非学术之争。书中所举凡四十二事,大多缺乏正确理由和事实根据。如驳郑樵“设若有子夏所传之序,因何齐、鲁间先出,学者却不传,

     周孚
    1万字2个月前
  • 江西诗派小序

    诗话著作。宋刘克庄撰。该书一卷,十九则。前十八则分别论述被吕本中列入《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山谷(黄庭坚)、后山(陈师道)、韩子苍(驹)、徐师川(俯)、潘邠老(大临)、三洪(朋、刍、炎)、夏均父(倪)、二谢(逸、薖)、二林(敏修、敏功)、晁叔用(冲之),汪信民(革)、李商老(彭)、三僧(饶节、祖可、善权)、高子勉(荷)、江子之(端本)、李希声錞)、杨信祖(符)等二十三人加吕紫微(本中)共二十四人诗。

     刘克庄
    0万字2个月前
  • 无盦词

    詹安泰《无盦词》词序的内容,大致可分为记事、写景、抒情、怀人、忧国、论学六类,其中以记事类为最多。词序的文笔清新雅洁,风格感慨凄郁,常常流露出诚挚的感情色彩。

     詹安泰
    2万字2个月前
  • ?梅香骗翰林风月

    元杂剧剧本。简名《?梅香》或《翰林风月》。郑光祖撰。旦本。谓唐时晋公裴度征淮西时被困,被白参军舍命相救。白参军临终前嘱裴照顾少子白敏中。裴为感恩,将女儿小蛮许字白敏中。裴死后,敏中持信物往探裴夫人,意欲完婚。裴夫人让小蛮与敏中兄妹相称,绝口不及婚事,敏中由是相思成疾。小蛮侍女樊素号称“?梅香”,从中撮合,2人得以于月下相会。不料被裴夫人撞见,将白敏中训斥一顿。敏中感到羞愧,进京赴考,一举而得状元

     郑光祖
    2万字2个月前
  • 彩毫记

    屠隆撰。《曲品》著录。全记共42出,演李白事。约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后。据《唐书》本传敷演。剧写:故相国孙女许湘娥,下嫁诗人李白,湘娥家于扬州有巨产数十万,多年不曾经理,遂托白前往整治。途经江陵,遇顶上真人司马永祯点化,言白异日当遇明主,列职清华。白至扬州后,众人求其帮助,数十万金荡然散磬。白去扬州后,湘娥前往庐山访道,遇女真李腾空,湘娥拜为仙师,空命以暂回家乡,允以日后再来。

     屠隆
    5万字2个月前
  • 诗品

    钟嵘著。字仲伟。颍川长社人。生于齐梁时代。该书又名《诗评》。以评名是论作家优劣,以品称是定作家品第。后《诗品》成为定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全书由正文和序文两部分组成。《序》是全书总论,论述了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写作的看法以及对当时诗风的批评。正文分三品论评自两汉至齐梁诗人,每品一卷。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共计一百二十二人。 “略以时代为先后”,对各家逐一

     钟嵘
    1万字2个月前
  • 医賸

    日本丹波元简著,系编者于日本天明八年(1788)时笔记,刊行于日本宽政七年(1795)。三卷附录一卷,上卷载神农尝药、先天后天、三阴三阳等四十四条;中卷载病分左右、草子、吹霎、病从口鼻入等八十二条;下卷载紫色、鹘突、药用后窍等三十六条。附录有募原考、铜人图经考、屠苏考、梅雨考、冬虫夏草考、吸毒石考六条。现存日本宽政七年聿修堂刻本、日本文化六年(1809)东都青云堂刻本等,另见《聿修堂医书》《皇汉

     丹波元简
    6万字2个月前
  • 伤寒用药研究

    又名《伤寒药品体用》。日本医家川越正淑著。全书分上、下两卷,共约16万字。上卷论理,下卷说药,所及药物为《伤寒论》所用药物70味。作者认为,以往凡说药品,唯驱广远,而不知约,论其主治亦多弥纷。因而指出,“药品不可不约以疗其疾病,主治不可不统以取其要。此余之所著《伤寒用药研究》也。”本书简明扼要,较切实用。此书在中国初版于1936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印行,为《皇汉医学丛书》之一。

     川越正淑
    2万字2个月前
  • 老子变化经[敦煌本]

    道教经典。s2295。一卷。约成书于东汉末。首残尾全。抄于隋大业八年(612)。存九十五行。经文言老子在历代名称法相之变化,宣扬老子神异变化之说,类似东汉边韶《老子铭》。《正统道藏》未收。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友渔斋医话

    医话著作。清黄凯钧撰。八卷。凯钧另有《药笼小品》已著录。“友渔斋”为黄氏室名。本书以医话形式,记述了黄氏医疗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包括《一览延龄》一卷,《橘旁杂论》二卷,《上池涓滴》 一卷,《肘后偶钞》二卷,《证治指要》一卷,《药笼小品》 一卷。内容涉及养生、历代医书大意、五脏病证、用药及个人医案等。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有嘉庆十七年(1812) 刊本,《中国医学大成》 本。

     黄凯钧
    10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