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撰人不祥,约出於宋元。假托元始上帝为宝上真人说玉清紫光夫人本生故事,劝人设醮持诵《九光真经》,祈求智慧福寿。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此篇为南宋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天枢都录」及下属官员之品级、职司。全篇内容多已见于《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一书。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杜光庭
    1万字2个月前
  •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又名《金书玉字洞房上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北朝。据称乃上清紫精君、皇初紫虚君之经,上相青童君传授。内言存思北斗九星及洞房神君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易汉学

    清惠栋撰。八卷。搜集自汉至三国时期孟 喜、虞翻、京房、荀爽等人的《易》说,“采辑遗闻,钩稽考 证,使学者多略见汉儒之门径”(《四库全书总目》卷六 《经部》易类六)。汉儒治《易》多讲阴阳灾异,以卦象配 自然、人事。《经训堂丛书》本。此书大旨,乃追考汉《易》学说,掇拾其余绪,陈述其要例。全书所考,凡孟喜《易》二卷、虞翻《易》一卷、京房《易》二卷(干宝《易》附见)、郑玄《易》一卷、荀爽《易》一卷末一卷

     惠栋
    4万字2个月前
  • 养生秘旨

    养生类著作。作者不详,有贻仁堂抄本,末署名者抄于清光绪十九年。全书1册,无序,无跋、无目录,计其标题而分篇,全书共45篇。本书主要以精、气、神三者为核心,论述养生之道,从防御外感、内伤、药伤、大自然侵袭等角度介绍防病与养生的道理与方法。其中有35篇介绍气功强身却病增寿的机制、功效与具体功法,有一定实用价值。

     马齐
    1万字2个月前
  • 儒门事亲

    中医综合类著作。15卷。金张从正(约1156~1228)撰述,麻知几等补记。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人。久居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金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好学,精医术,名噪中州。兴定年间入太医院,不久告归,与麻知几、常仲明游隐水之上,发明玄妙。学宗刘完素,用药偏寒凉,主张祛邪以扶正,邪去正气自安。认为“汗、下、吐”三法可行,总括了许多的治病方法。本书成书于122

     张从正
    19万字2个月前
  • 阵纪注释

    《阵纪》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军事著作,何良臣撰,陈秉才一九八四年注释。本书对《阵纪》原文详加注释,并全部翻译成白话文,深入浅出地进行评说。《?阵纪》?是明代军事家何良臣撰写的一部兵书,?重点探讨战阵之间的纪律,?治军思想是该书的重点。?《?阵纪》?不仅深入探讨了战阵纪律的重要性,?还对如何选拔兵员、?定岗定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何良臣主张,?要打造纪律严明的军队,?首先需要在士卒的招募和选拔上下功夫

     何良臣
    15万字2个月前
  • 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

    元王鹗撰文,姚枢书丹。鹗,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史官。枢,任大司农。碑高六百二十五厘米,座高九十八厘米。碑文主要记述了纯阳真人吕洞宾所居之地——河中永乐镇乃自然形胜,土膏泉冽,草木畅茂,真乃贵人所生之地。又叙其家世及生平事迹,再叙永乐宫因何由观升为宫的修建始末。此碑记载比较详细,是研究吕洞宾的家世及其生平事迹的珍贵资料,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中统三年(1262)立石。原在芮城县永乐镇永乐宫内。一九

     王鹗
    0万字2个月前
  • 驭人经

    驭人之术向来是艰深的学问,古往今来,探讨此中秘密的人不可胜数,可领悟驭人窍要者还是不多的。学会驭人不仅是领导者的必备本领,而且是普通人走向成功的必须技能,这是人们一定要掌握的。

     兵书大全
    1万字2个月前
  • 兰雪轩诗集

    诗集,朝鲜许兰雪轩,出版于1692年。许兰雪轩,本名楚姬,别号景樊,朝鲜李朝女诗人。出身书香望族,与父许晔(草堂)、兄许筬(岳麓)、许篈(荷谷)、弟许筠(惺叟)均为当时辞章大家,“为近代闺秀第一”,“东方妇人能诗者鲜……近来颇有之,景樊天仙之才……“其诗文俱出天成,喜作《游仙诗》,语皆清冷,非烟火食之人可到也。文出崛奇,四六俱佳,《白玉楼上梁文》传於世。”27岁病逝,身後有许筠整理、朱之蕃撰小引

     许兰雪轩
    1万字2个月前
  • 菊庄词

    清词别集。徐釚撰。1卷,收词110阕。徐釚的词,格调华秀而趋于苍老沉着,声调谐合而不戾于古。“便娟芊丽,已轶花间草堂而上,称贵轻婉而戒浮腻”(丁澎序),如[蝶恋花]《客中感春》、[卜算子]《春恨》等。也有少数感慨豪宕之作,如[望海潮]《登吴山绝顶》、[念奴娇]《题陈其年乌丝词》等。其词用意幽细,造语雅当,多咏怀唱和之作,“艳而不流于靡曼,澹而不入于枯寂”(王嗣槐序),甚为后人称颂。徐釚词与纳兰性

     徐釚
    2万字2个月前
  • 玉山纪游

    一卷。元顾瑛(1310—1369)纪游唱和之作,明袁华厘定成帙。顾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集中所游,自昆山以外,有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亦有远在数百里以外者,总题曰“玉山”。游者以顾瑛为主,并非一人游非一地,而往来聚会悉归“玉山堂”。每游必有诗,每诗必有小序,以志岁月。与顾瑛游者,除袁华之外,有会稽杨维桢,遂昌郑元裕,吴兴郯韶、沈明远,南康于立

     袁华
    2万字2个月前
  • 苏诗补注

    苏轼诗集注本。五十卷。又名《补注东坡编年诗》、《东坡先生诗补注》。清查慎行注。查氏先是不满于题名王十朋纂辑之《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曾为之驳正瑕亹,积久渐成卷帙。后读宋荦新刻之《施注苏诗》,因复补辑旧闻,而成是书。查氏勘验原书,参照他本,补录宋荦所删之处,以存旧貌。又采撷众书,增其未收之作,详其未详之处,正其纪事与郡县山川名称之讹。有先后错乱及将他人之诗混入苏集者,均细加考订,一一标出,全书按写

     查慎行
    67万字2个月前
  • 死生交范张鸡黍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范张鸡黍》。宫天挺著。末本。元杂剧作家大名(开州)的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 情节:死生交范张鸡黍 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 范式跋涉千里赴张劭家登堂拜母,张家以鸡黍相待。约定来年张劭去山阳范式家,同样以鸡黍相待。不料,张劭不久即病故。托梦与范式,并告知他的死讯和下葬日期。范式千里迢迢,赶至张家,为张劭主丧下

     宫天挺
    2万字2个月前
  • 风筝误

    传奇。清李渔撰。二卷,三十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乃十种之一。约清初成书。为李渔之代表作,名噪一时。剧演书生韩世勋,父母早亡,依父友戚补臣,与其子友先同窗。戚生请韩生画风筝,韩画毕题诗于筝,戚生筝线断落于詹宅,为貌美多才的淑娟拾得。淑娟和诗于上,韩见而欣喜,与之约会,貌丑的爱娟赴会,韩惊走。后韩中状元。爱娟以韩为戚,欲嫁之,竟与丑貌陋才之戚生成对韩以爱娟为淑娟,不欲娶,反与倾城才女淑娟

     李渔
    6万字2个月前
  • 王氏医案三编

    医案。清王士雄撰,徐亚枝辑。三卷。士雄有 《温热经纬》 已著录。亚枝继《王氏医案》及《王氏医案续编》之后,续采自咸丰元年至四年王氏临证验案,仍仿编年体例编辑成帙,于咸丰四年 (1854) 刊行。收载王氏诊治各科病证治案凡一百四十则。其中亦有连续复诊详案,有利于了解辨证施治全过程,研究其学术思想。有咸丰四年刻本,《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 本。

     王士雄
    5万字2个月前
  • 傅青主验方秘方

    方书。《傅山医学研究丛书》之一。山西省晋祠文物保管所、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编。据傅山墨迹及民间流传,搜集傅山所制内、妇、外科验方、秘方19首,每方前加按语说明来源,后加注解阐释方义。有1964年内部排印本。

     傅山
    1万字2个月前
  • 伤寒医鉴

    又名《刘河间伤寒医鉴》,伤寒著作。一卷。金·马宗素撰。马宗素平阳 (今山西临汾) 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南阳活人书》。书中每条之论,先引朱氏之原文,后引刘完素之语,以辨是非。书中首载伤寒医鉴,又论述脉证、六经传授、汗下、阳厥极深、燥湿发黄、不得眠、呕吐、湿热下痢、霍乱、好用

     马宗素
    1万字2个月前
  • 医学读书记

    又名《尤氏医学读书记》。医话。清尤怡撰。三卷,续记一卷。怡有《伤寒贯珠集》已著录。本书初刻于嘉庆十九年(1814)。阐述运气、气血、寒热、脏腑等基础理论脾气外绝、劳风、结阳结阴、胃脘痛等数十种病证的辨证施治,桂枝汤、麻黄汤、大小青龙汤等二十余种方剂和方论。凡八十六条,约二万余言。其中通一子杂论辨、喻氏春温论辨、轲氏《伤寒论翼辨》等篇,辨析明确,多有独到见解。论《灵》、《素》不同、《素问》传写之误

     尤怡
    3万字2个月前
  • 脉确

    诊法著作。清黄碄撰。一卷。碄字韫兮,石阳 (属今江西) 人。有感于时医论脉不确乃作,故名。约刊于乾隆十一年(1746)。首论脉原、脉名、脉类、寸关尺脏腑部位、诊法、平脉、病脉、死脉等问题,继以歌诀形式论述二十六种脉象及其主病。皆以 《内经》有关论述为主,兼取《脉经》及后世医家论述作为补充,内容简要。有宗圣要旨本,抄本 (王文藻据乾隆十一年程崟校梓本精抄)。

     黄韫兮
    2万字2个月前
  •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忏文称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讲说道法、大放光明,普照十方,度脱地狱罪人皆超生人道,又太上告诫众生:凡造业犯罪之人,死后皆入地狱受苦。若能一心恳祷,归依上真,忏悔罪业,即可拔罪解脱。书中列举四十六位泰清境天尊真人名号及忏悔文式。本篇与《太上玉清谢罪登真宝忏》、《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原当为同一组忏文。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玉清胎元内养真经

    玉清胎元内养真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问。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原题:「玉清宝神元台真君下传」。经文乃元始上帝对太上老君进述。内称:下土之人外为酒色所贼,内为思虑所萦,因而精虚气衰,残其本寿,沦为下鬼。上帝授道君胎元之道,其道「以外玄牝合内玄牝,以外真神补内真气,聚集天之珍宝,养我胎之元精,使神生于胎,气恋于神。心君潜御,气息调匀,万神敬礼,群魔束形」。修行此道,当先学定心。「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此篇为南宋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天枢院各级官员之品级、职掌及诠叙方法。全篇内容多已见于《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一书。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篇内叙道士为人醮祭五帝,断除疫鬼之仪。谓凡人家遭逢天灾厄难,家口瘿疔,皆因宅合前后五帝神祗不卫于人,以及疫鬼作祟所致。可择良日准备法物,请道士醮祭五帝。醮祭之法,有入坛解秽、发炉、宣咒、上香酒茶、吟赞等仪式。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三皇内文遗秘

    三皇内文遗秘,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唐宋道士采集六朝时《三皇经》、《太上黄神越章》、《抱朴子内篇》等书改编而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卷首有紫微道人所撰序文。正文分上中下三章,分别为天地人三皇内文,其文多为咒语。谓依法受持念诵,或书写佩带,或埋地下,或焚烧吞服,可以落死保生,入山辟恶兽邪精,召神护佑,招财治病等等。正文之后有《太清黄神越章秘印》,系早期天师道杀鬼治瘟之神印符咒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易璇玑

    南宋吴沆撰。三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凡论《易》之文二十七篇,每九篇为一卷。《自序》称:上卷明天理之自然,中卷讲人事之修,下卷备注疏之失。每卷九篇, 杂论 《易》义,计有法天、通六子、贵 中、初上定位、六九定名、天地变卦、 论变有四、有象、求彖、明位、明君道、 明君子、论养、论刑、论伐、辨圣、辨 内外、辨吉凶、通卦、通象、通爻、通 辞、通证、释卦、释系、存互体、广演 等二十七论。是书以观彖为主

     吴沆
    1万字2个月前
  • 素女经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言“房中”之术。中国自古即讲求房术,《汉书·艺文志》列此类著述入“方技略”班固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又云:“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此说足以代表汉儒对房中术的认识与重视。所谓“素女”,据高诱称,是“黄帝时方术之女”而《素女经》之见于载籍,最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名《三因极一病论粹》,现在通行书名为《宋志》所载,简称《三因论》。以病因分类的综合性医书。原书6卷,今通行本为18卷,约23万字。陈言撰于淳熙元年(1174)。陈言,字年择,南宋医学家,浙江青田人。本书今存南宋刻配元麻沙复刻本、元刻本、清《四库全》本等多种。1957、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次铅印。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本书卷一~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

     陈言
    22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