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郑氏史料续辑

    本书(一○册一、二七二面七六三、二○○字)分十卷,系据「明清史料」甲编、丁编、戊编及己编将清顺治年间应付郑成功之一切官方档案辑录编次而成。就其内容言,有三分之二属于军事措施,三分之一属于招抚、禁止下海与查办「通敌谋叛」等事。全书共档案三百九十八件,按照时日排比:卷一自顺治四年迄九年十二、卷二自十年正月迄十一年十二月、卷三自十二年正月迄十三年三月、卷四自十三年四月迄八月、卷五自十三年九月迄十四年十

     佚名
    74万字4个月前
  • 清代名人轶事

    本书系绍兴人葛虚存于民国初年从众多清人笔记小说、方志、文集、书牍、奏摺、诗话中采集编纂而成,全书分学行、令节、治术、将略、文艺、怜才、吏治、先德、异征、度量、清操、科名、风趣、境遇、闺阁、杂录16类,573则,记述了清代各式名人的各种轶闻趣事,既可助谈资,又可以此了解清代社会的状况。

     葛虚存
    19万字4个月前
  • 明宪宗宝训

    明宪宗朱见深语录汇编。刘吉等编纂。弘治四年(1491)成书,与《明宪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六十三子目,前有明孝宗序。

     刘吉
    4万字4个月前
  • 开辟演义

     周游
    11万字4个月前
  • 中国通史(第四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下)》第四卷上册共分

     白寿彝
    107万字4个月前
  • 林肯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林肯》钱智修著。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 (1861—1865)。生于肯塔基州。9岁丧母,但得到继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未受过正规教育,靠刻苦自学,涉猎甚广。早年当过工人、水手、店员、邮递员和土地测量员。1836年在伊利诺斯州开业

     钱智修
    4万字4个月前
  • 新唐书纠谬[标点本]

    北宋吴缜撰。二十卷。初名《新唐书正谬》,因仅限于纠擿谬误,未为刊正,因改今名。元祐四年(1089)成书。以欧阳修《新唐书》有编著八失,因为指陈条列,计分以无为有、似实而虚、书事失实、自相违舛、年月时世差互、官爵姓名谬误等二十目。皆用本证方法,以欧史纪、表、志、传自身材料前后勘比质正,凡举出记载矛盾疏误共四百六十条。多言之有据,深中其失。自立误说,纠责失当处,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南宋绍兴八年(11

     吴缜
    8万字4个月前
  • 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

    表状笺启类书仪是敦煌写本书仪中极具特色与研究价值的一种书仪类型,具有极高的文献学,历史学,文学及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书仪是中古时代士大夫写信的范本和生活礼仪规范,所藏的文献,生动而深入地分析了敦煌宝藏的艺术特点,目光独到,分析精当。

     佚名
    9万字4个月前
  • 郑氏史料初编

    本书(一册一八八面一一二、八○○字)分三卷,由「明清史料」乙编、丁编及戊编汇辑而成。盖「明清史料」中存有台湾郑氏关系档案甚富,总计不下五百余伴。此等原始文件,为研究郑氏史事之最好资料,因名「郑氏史料」。此为「初编」,系属关于郑芝龙之史料,共收二十八件;以后分别就郑成功、郑经及其子克塽关系史料续辑,称为「续编」与「三编」。本书卷一、卷二,收录明崇祯年间二十一件档案。由卷一所收十件中,可见郑芝龙受抚

     佚名
    11万字4个月前
  • 星阁史论

    一卷,清赵青藜撰。 “星阁”是赵青藜的号。是书是作者的史论著作。共由14篇论文组成,涉及上至秦汉,下迄明代的政治、人物等。“项羽本纪书法论”论述《史记·项羽本纪》的写作意图,不在于“伸项以绌刘(邦)”,而在于“援楚以利秦”“治不复三代论”认为封建井田之不复,不应该归咎于汉文帝、汉高祖,实际上是势使之然“武侯论”认为诸葛亮为政体恤民力,卒得成功 “费祎论”认为蜀汉之亡,亡于费祎,黄皓等人不足责“唐

     赵青藜
    1万字4个月前
  • 明英宗宝训

    明英宗朱祁镇语录汇编。李贤、陈文等编纂。成化三年(1467)成书,与《明英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七十二子目,前有明宪宗序。

     李贤
    2万字4个月前
  • 东阳夜怪录

     王洙
    0万字4个月前
  • 中国通史(第三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三卷——上古时代(上、下)》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

     白寿彝
    102万字4个月前
  • 苏格拉底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苏格拉底》钱智修著。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一个雕刻师家庭,曾受过哲学教养,喜欢研讨人生处世问题。环绕在他周围的都是一些反对雅典民主政体,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小集团。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生活,而要实现

     钱智修
    4万字4个月前
  • 晋纪

    (1)西晋陆机撰。四卷。记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在曹魏当权时事迹。久佚。今有清汤球辑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2)西晋曹嘉之撰。十卷。久佚。今有清汤球辑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3)东晋干宝撰。二十卷。记述自司马懿在曹魏当权至西晋愍帝共五十三年的历史。编年体。 史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为当时佳作。久佚。今有清黄奭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汤球辑本,收入《广雅书局丛

     汤球
    4万字4个月前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起自道光元年(1821)﹐迄光绪十年(1884)﹐共收六百零二人奏议。1960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内府抄本﹐精装成十二册出版。另一种称《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六十四卷。王延熙﹑王树敏辑﹐分治法﹑变法﹑时务﹑洋务﹑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十类﹐编排形式仿《皇清经世文编》。有光绪二十八年石印本。

     佚名
    23万字4个月前
  • 郑氏关系文书

    本书(一册八三面四九、八○○字)集刊三种文献:一为「郑氏关系文书」,二为「石井本宗族谱」,三为「海外异传」。所谓「郑氏关系文书」,乃为日本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市村赞次郎於清光绪二十七年夏在北京(今北平)紫禁城内阁东大库检出有关台湾郑氏之文书。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存有抄本,据以整理刊印。有「郑泰洪旭黄廷咨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文」、「钦命管理福建安辑投诚事务户部郎中贲岱等题本」及「南安县生员黄元龙密

     佚名
    4万字4个月前
  • 国史四十四讲

    《国史四十四讲》是一部由多位历史名家撰写的通史。它上起先秦,下迄清末。该书的每一个章节均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学术权威人物来撰写。比如由王国维来讲解先秦的历史,吕思勉来讲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该书的每一编都有一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总体概述,同时又有数篇专门的文章对这一时期比较有特点的、较为重要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它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王国维
    27万字4个月前
  • 明宣宗宝训

    明宣宗朱瞻基语录汇编。杨士奇等编纂。正统三年(1438)成书,与《明宣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五卷。凡七十五子目,前有明英宗序。

     杨士奇
    5万字4个月前
  • 东行初录

     马建忠
    4万字4个月前
  • 中国通史(第二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中国通史 第二卷——远古时代》,本卷是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有机组

     白寿彝
    31万字4个月前
  • 中日战辑选录

    本书不分卷,选自清东莞王炳耀(煜初)辑“中日战辑”。原书辑于光绪二十一年,汇集中、日甲午之役中外报章所刊资料,依次排比;闲亦加缀简单说明,用作提纲。全书六卷,卷题按序为“中日战机”、“中日战端”、“声罪致讨”、“祸延盛京”、“遣使议和”及“傅相议和”;而“傅相议和”卷并包括台民抗约自立、日攻台南、刘军门遁等诸网,集有忧民抗日史料。本书选其卷五“遣使议和”与卷六“傅相议和”(包括上述三纲)部分,略

     王煜初
    6万字4个月前
  • 春秋事语

    先秦帛书。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记载春秋历史的古佚书。原书无题,整理小组据内容定为《春秋事语》。存十六章,每章以句首为章名:一杀里克章,二燕大夫章,三韩魏章,四鲁文公卒章,五晋献公欲得随会章,六伯有章,七齐桓公与蔡夫人乘舟章,八晋献公欲袭虢章,九卫献公出亡章,十吴人会诸侯章,十一鲁桓公少章,十二长万宋之第士章,十三宋荆战泓水之上章,十四吴伐越章,十五鲁庄公有疾章,十六鲁桓公与文姜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
  • 读律心得

    三卷。清刘衡撰。刘衡,字蕴声,号帘舫,南丰人。清嘉庆副贡生。道光中官至开归陈许兵备道。有《为治问答》、《庸吏庸言》等。是书为作者任官州县时自《大清律例》中录出。其一卷为理讼撮要,二卷为通用拟断罪名及通用加减罪例,三卷为祥刑随笔。刘衡时为循吏,是书是刘衡为慎重刑事体恤民情所编,所以书中于笞杖徙流死之外,又摘录旧例中拧耳,跪链、压膝等刑法,有福山王氏刊本。

     刘衡
    1万字4个月前
  • 历代纪事年表

    一百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成书。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布衣袭士炯献历代年表,所载至隋而止,乃先后诏工部侍郎周清源、内阁学士王之枢重修,相续成书。该书所载史事上起帝尧元载甲辰,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共3750年,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维以正统居第一格,为全书之通例,不可限以一法者,则每代变动体例,在表首予以说明。该书网罗历代,总括始终,记录无遗而义例至密,翦裁得体而书法至明,

     佚名
    5万字4个月前
  • 明光宗实录

    明官修。八卷。记光宗在位期间史事。天启初年,以叶向高等为总裁官,与《神宗实录》同修,三年(1623)成书。后魏忠贤当国,以其党霍维华主持改修,对原稿大加涂抹。改本未及上而熹宗死,至崇祯元年(1628)始进呈。事后,霍本与叶本并存皇史宬。今之影印本为叶本。

     佚名
    6万字4个月前
  • 明仁宗宝训

    明仁宗朱高炽语录汇编。杨士奇等编纂。宣德五年(1430)成书,与《仁宗实录》同进。六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二卷。凡四十一子目,前有宣德五年明宣宗序。

     杨士奇
    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