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丹先白后黄的变化状态。或借以言炉火修丹道而称黄白之术。李文烛则以内丹作黄白之说。他所撰《黄白镜》一书,专言丹汞之术,称土禀中央之气,色象故黄铅禀西方之气,色象故白。称黄者为药,白者为丹一药一丹,是谓

     李文烛
    1万字2个月前
  • 症因脉治

    内科著作。明秦景明撰,清秦皇士补辑。四卷。景明名昌遇,上海人。因病学医,始以儿科著称,后又精通内科。撰有《脉法领球》、《痘疹折衷》、《幼科折衷》、《大方折衷》等书。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论述各科疾病以症寻因,参以脉象,定其治法,故名。成书于崇祯十四年(1641)。秦氏认为“前贤著书,往往于外感内伤,有余不足,混叙一篇”,“每每以治虚之法,施之实症之人内伤之方,用之外感之症”。为使读者临证不惑,明辨

     秦昌遇
    16万字2个月前
  • 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经

    《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洞真玉清隐书经》中一篇,后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符咒灭魔之法。内载北帝大魔王及八方魔王隐讳、「玉清金玄百神内咒隐文」一条、「消魔智慧咒隐文」八条、「隐书金玄内文」(符文八枚)。据称道士存呼以上魔王隐讳,诵唸咒诀,佩带符文,可以制伏诸魔。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玄虚子鸣真集

    玄虚子鸣真集,元朝玄虚子撰,卷首有元宪宗元年(1251)玄虚子门徒张志明序文,可知此书出于元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书中辑录七律、七绝诗四十五首,多抒写全真道道士闲居养索之情趣,歌咏明心修性之事。如云:「人间利害般般尽,跟底浮华物物疏,兴后蒲团盘膝坐,闲来土塌展腰舒。」警诫世人看破名利荣华,斩断尘念。又唱言道禅一致,谓「禅道无为道是禅,道禅无二没枯偏」,玄虚子为金元之际全真道教徒,山西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玉音法事

    《玉音法事》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道教音乐之声乐谱集,大约问世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5年)。玉音法事,原不著撰人。内载宋真宗、徽宗所制词曲,殆为北宋末或南宋人编集。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是书为道士举行斋醮法事时歌唱赞颂之词曲范本。载有各类步虚词、奉戒颂、白鹤词、散花词、三清乐、华夏赞等等。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和卷中载赞词及其曲谱,卷下载斋醮法事及赞词。《玉音法事》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余首。每方列述主治、药物、剂量及用法,间述方剂“本事”,即有关该方的治验和辑录原委。现存日本享保二十年(1735年)向井八三郎刊中正堂训点之与《普济本事方》合刊本,内题《普济本事方及类证

     许叔微
    3万字2个月前
  • 明真破妄章颂

    题“虚靖张真君著”。虚靖即第三十代天师北宋张继先。“玄”字不避讳,疑为元人依托。七言绝句43首。述雷法。以心为玄关,述先天祖炁和真阴阳,批评其它雷法皆为妄。

     张继先
    0万字2个月前
  • 显道经

    显道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经文分三节,乃老君讲述行气断谷之术。第一节先泛论修道者面色、年龄、脏腑、精气神等生理条件,谓蓄精养气安神,可以保命延年。其次为〈素道解〉,解释入室修道行气之有关事项。谓入室修道应选择时日,先沐浴斋戒。行气时令精气出人丹田,瞑目念田。存思五脏,「气定意专」,自然气足不饥。第三节为〈绝谷食气法〉,谓安处静室,存神三丹田,漱津咽液,行六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丹溪心法

    中医综合类著作。5卷。元朱震亨(1282~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丹溪翁。义乌(今属浙江)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成为“滋阴派”代表人物。师事罗知悌,得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的理论学说。本书主要是朱氏门人整理而成,明程充校订。成书于1347年。《丹溪心法》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论”等学术思想。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

     朱震亨
    17万字2个月前
  • 丹阳真人语录

    丹阳真人语录,金朝全真道宗师马钰撰述,弟子王颐中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辑录马钰语录五十余条,皆宣扬全真教旨,倡言性命双修之内丹道。其说以清静无为为宗。谓道家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清静」。清静者,清其心源,静其炁海。学道者于十二时中常清常静,不起纤毫尘念,「但自澄心遣欲,万缘不染,神炁冲和,便是道也」。又称:「学道者无他,务在养气而已。夫心液下降,肾气上升,至于脾,元炁氙氲不

     马钰
    1万字2个月前
  • 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

    1卷。金孙不二、清沈一柄(太虚)撰。撰年不详。此书先述女子练功戒律9则次述女子起居调摄、静坐叩齿、肢体导引之法并述断经妇女之练功方法。对练功之正常效应与注意事项,亦予介绍。现存光绪三十年(1904年)《古书隐楼藏书》刊本

     孙不二
    1万字2个月前
  •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陈垣著。1941年撰于北平,刊行后不久告罄。1962年中华书局新版,1989年再次印刷发行。该书叙述宋朝南迁后,北方遗民坚持民族气节,不仕金朝,聚徒训众,自谋生活,先后创立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的历史源流与宗教内容。因这三教不属以前的道教,活动地域以河北为主,故称为“河北新道教”。全书共分四卷。卷一、卷二为“全真篇”上、下,叙述全真教的起源、教制、藏经、教史、末流等情况。卷三为“大道篇”,叙述大

     陈垣
    9万字2个月前
  • 土地与农民

    《土地与农民》是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于1925年12月30日创作的关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文章。《土地与农民》论述了农民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大意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重视,他把此文编入《农民问题丛刊》,作为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材。全书围绕中国历史上平均地权运动、中国今日农民破产的趋势、农民中最多数量困苦的阶级——自耕农与佃农、耕地农有、农民的要求及我们怎样在农村工作等五个重点问题进行

     李大钊
    1万字2个月前
  • 学射录

    二卷。清李塨撰。此书卷一为《射法》。首有一段文字述撰作之缘由,大略言射为六艺之一,昔郭子坚任桐乡,曾开雕《射法》一帙,其为序之,而辞义未尽善。某日忽有一叟至,自言学道深山,技击皆精。夜半解衣击剑,因传射法,天明而去,不知所之。录而为之注,遂有此书云云,与圯上老人授张子房兵法同出一辙,不足凭信,似为李氏杜撰。所谓“射法”,惟二条总纲,一曰“身端体直、用力和平,拈弓得法,架箭从容,前推后走,弓满式成

     李塨
    1万字2个月前
  • 论语

    柔读网提供论语小说的在线阅读,同时提供论语小说的TXT全文阅读下载

     孔子
    2万字2个月前
  • 删正二冯评阅才调集

    《删正二冯评阅才调集》是纪晓岚针对清初学者冯舒、冯班评点五代后蜀韦縠所编唐人诗《才调集》的门户之见,特对二冯之评点进行删正的作品。冯班推崇西昆,专意古学,与其兄冯舒评点《才调集》时,极力贬斥江西诗派。纪晓岚认为,江西之弊在粗俚,西昆之弊在纤俗。不善学之,同一魔道,不必论甘而忌辛。

     纪昀
    4万字2个月前
  • 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

    拟民歌集。明冯梦龙(1574—1646)撰。一卷。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是书摹拟民歌,采用《夹竹桃》调,以顶针格形式,每首末句必用《千家诗》,故名。共收录拟民歌之作一百二十三首,包括前叙、后序各一首,内容多系“郎情女意”、怀人恋旧之情歌,大都以女子口吻唱抒幽期密约,相思爱恋等,其中不乏低级庸俗之作。有明刊本,一九五九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等。

     冯梦龙
    1万字2个月前
  • 十五家词

    清孙默辑。三十七卷。是书辑刻于游广陵日,凡历十四载,四刻而成。初名《三家词》,收王士禛《衍波词》、邹祇谟《丽农词》及彭孙遹《延露词》三种,康熙三年(1664)刻,杜濬为序。康熙六年(1667)增刻曹尔堪《南溪词》、王士禄《炊闻词》及尤侗《百末词》三种,名《六家词》,孙金砺序之。次年(1668)再增刻董以宁、陈维崧、董俞、陈世祥四家词集,为《十家词》,汪懋麟为序。康熙十六年(1677),复增吴伟业

     孙默
    27万字2个月前
  • 山神庙裴度还带

    简名《裴度还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演述唐代宰相裴度的故事 结构:此剧在情节结构上主要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裴度个人的遭遇,这是主线。一条是韩琼英一家的遭遇,这是副线。这两条线被一条玉带连系在一起。韩琼英一家三口的性命系于一条玉带,玉带被裴度所拾,从而使四条人命系于一条玉带之上。裴度如果贪财不还玉带,四命皆亡,裴度还了玉带,四命皆存,这是对裴度品德的大考验。裴度毕竟是一个有

     关汉卿
    2万字2个月前
  • 龙须沟

    《龙须沟》是由老舍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其中包含4个章节,总字数3.18万,快来免费阅读这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老舍
    5万字2个月前
  • 载酒园诗话

    诗话。清人贺裳撰。三卷。裳字黄公,丹阳(今属江苏)人。康熙初诸生。生卒年未详。著有《红牙词》,并有《史折》等历史著作。此编约十五万字,为清人诗话中之巨制。今本分为“卷一”(附补遗)、《载酒园诗话又编》(评唐诗)和《载酒园诗话》(评宋诗)3部分。书前有署为“通家教下弟眭修季”的序文。卷1分“诗不论理”、“用事”、“考证”等小题讨论诗理、评论诗话“又编”以后则以大量的篇幅评点唐、宋诗人。正编一卷,又

     贺裳
    12万字2个月前
  • 长沙正经证汇

    清代日本田中荣信编著的一部伤寒金匮类中医著作,不分卷,刊行于日本宽政三年(1791年) 。该书收载于《皇汉医学丛书》中,将《伤寒论》中方证相对的原文,依据病证而分门别类,方便查阅某证用某方。现有日本宽政三年温故堂抚松亭刻本,并见于《皇汉医学丛书》《三三医书》。

     佚名
    4万字2个月前
  • 痘科辨要

    痘科专著。10卷。日本池田独美 (瑞仙)撰。约刊于文政四年 (1821年)。全书重点阐述辨痘之法(包括面部望诊、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痘疹形状及各种症候) 及其方治兼辨女子出疹及麻疹诸证用方等内容。现有日文化八年 (1811年)刻本、《皇汉医学丛书》本及单行本。1959年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重印本。

     佚名
    12万字2个月前
  • 黄石公素书注

    宋张商英注。商英序称《素书》为秦黄石公之书,《四库提要》以为商英伪撰并注。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商英注涉虚无而归黄老。

     张商英
    1万字2个月前
  • 证治心传

    医论。明袁班辑。一卷。班字体庵,秦邮(今江苏高邮)人。博览医书,精通脉诊,人称江北名医。辑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结合个人心得体会而撰,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共载医论十六篇。首论证治总纲,指出临证不可因循守旧和固执己见,强调辨证施治,指出温补之弊。次论治病须明阴阳虚实,必审四时用药,辨证订方必先审四诊,用药宜精审等,论述了临证辨证施治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次叙胃为生化之源、中风肿胀辨、虚劳说、

     袁班
    2万字2个月前
  •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

    《上清高上龟山玄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载真文、符箓数种,言书符伏魔之法。其内容文字大致与《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第二卷相同,但真文、符图稍有差异。盖系同一经典之不同版本。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太玄金锁流珠引

    原题唐李淳风注并序。然唐宋公私书目皆无着录,疑为宋元道士之作。原书二十九卷,并序文一卷,合共三十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据该书〈序〉称,其书本名《金箓行法》,后改「金箓」为「金锁」。金锁之意,为「锁魂炼魄,求生去死」,亦为「坚身如金,留神系锁」。「流珠」本指北斗九星,在此则喻「修行步纲(罡)」、「流转随珠」。据现代学者考证,该书大约出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但也有学者因诸家目录罕见著录之,故怀

     李淳风
    17万字2个月前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礼赞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礼赞,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内载智慧礼赞八首,末附科仪。全篇赞颂盖系从早期上清、灵宝经中辑出。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本经逢原

    四卷。清张璐撰。张氏认为《神农本草经》虽为我国较早的药物学专书,但所载药物并不多,且有些在临床中并非常用,有的已失传,故以 《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广引众说,加以发明,兼及诸家治法,编成此书。部分编次依从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水、乔木、灌木、寓木、苞木、服器、虫、龙虫、鱼、介、禽、兽、人等三

     张璐
    20万字2个月前
  • 道德真经颂

    道教经籍。题“茅山蒋融庵撰”。分81章,以七言诗颂解《道德经》,但不引原文。其注完全脱开了《道德经》辞句。劝人无心,不著名相,超然物外修大道。作者为茅山道士,全书以诗歌唱颂形式注解《老子》。经总序颂云:“紫雾光中信息通,聊将黄叶玩儿童。若拘语句明宗旨,辜负当年白发翁。”认为要理解《老子》的主旨,不在于字句的训诂,而在于靠直觉去“悟”。又第一章颂云:“绵绵密密绝胚胎,动着尘埃拨不开。今日为君通一线

     蒋融庵
    0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