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云林神彀

    综合类著作。明龚廷贤撰。四卷。廷贤有《万病回春》已著录。是书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 。记叙内科杂病八十种,外科、五官头面病证三十六种,妇科病证九种,儿科病证十八种,每病简述病因、脉象、症状、方药及简易治法。叙述多以歌诀形式,简捷明了。所附医方颇多,其中一部分为内府秘方,较有价值。有万历十九年刻本,明古林清畏堂校梓本,清同治六年(1867) 重刊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龚廷贤
    5万字2个月前
  • 治痢南针

    罗振湘著于公元1932年。南针,即南星。南星,味辛、苦,性温,有毒。入心、肺、胃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散寒,止咳平喘。

     罗振湘
    3万字2个月前
  • 余无言医案

    近代,医案,余无言著于公元1957年。1957年,无言先生将其父奉仙公遗著《医方经验汇编》(解放前由中华书局出版)与其个人医案著作《翼经经验录》刊印合订本。

     余无言
    8万字2个月前
  • 正体类要

    伤科著作。明薛己撰。二卷。已另有《内科摘要》已著录。薛氏承家学,结合其治验撰成此书。约二万字。刊于嘉靖八年(1529)。上卷记有正骨主治大法十九条,并载扑伤、坠跌、金伤以及汤火伤医案六十五则。下卷为伤科所用方剂。薛氏善取前贤治疗经验,不拘泥于成方、成法,对骨伤科治疗有其独到见解。在诊断上强调脉证合参,辨证之虚实在治疗上则主张内外兼治,强调以调补气血,滋养肝肾为主,行气活血为次。论述简要,切于实用

     薛己
    3万字2个月前
  • 神应经

    一卷。明陈会 (生卒年不详)撰。刘瑾补辑。陈会字善同,号宏纲。精于针灸。著有《广爱书》、《全身百穴歌》等书。刘瑾字永怀,号恒庵。此书为所进御书。当在正德年前撰成。此书取 《全身百穴歌》其中部分内容,增补刘瑾治疗经验而成。书中主要记述针灸穴位和操作方法,以及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等内容。其中有歌诀、图、说。所附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以及针灸禁忌等内容,颇有可取之处。书前有宗派图,称

     陈会
    2万字2个月前
  • 勿斋先生文集

    勿斋先生文集,南宋杨至质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收录答谢书状六十八篇,皆为骈体,文辞颇清丽。作者杨至质为南宋合皂山道士,宋理宗敕赐高士,主管道教事。故与其书信往来者皆为朝官贵人、文士秀才,上至丞相皇帝。书信内容或恭贺官吏升迁,或贺处士受征召,或酬谢朝官之荐举,从中可见道士与官府相互交往情形。部分文书亦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如〈谢郡守王监薄〉一文称:「巾钵如云,政张颐而待哺;犁锄得雨,须

     杨至质
    4万字2个月前
  • 灵宝九幽长夜起尸度亡玄章

    《灵宝九幽长夜起尸度亡玄章》,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本篇编集祓死度亡之五言歌词二十六章,大抵言生不修福行善,死则受苦罹殃,必须修斋布施,方得度亡升天。是篇所集盖为黄箓斋之斋仪词章。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本草思辨录

    本草类著作。清周岩撰。四卷。岩字伯度,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清末医家,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研究,著有《六气感证要义》等。周氏认为“方之不效,由于不识证者半,由于不识药者半。识证矣而药不当,非特不效,抑且贻害”。提出“辨本草”为“医学之始基”,故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书中常用药物为主,于光绪三十年(1904)撰成此书。约十一万四千字。卷首绪论,对当时医界不重视“经典”,

     周岩
    10万字2个月前
  • 文始真经注

    一名《文始真经直解》。道教经籍。南宋牛道纯撰。9卷。前有《关尹子》传略、《文始真经直解跋引》。以月照千江、因指见月的比喻来解说不可思议、不容言说的奥秘。以妙有真空的思想注解《关尹子》,每句都注,颇为详明。

     牛道淳
    9万字2个月前
  • 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道家养生学著作。著者及撰年无考,约出于唐宋时。一卷。书分服气法、上清气秘法、上清法与补泻图四部分。《服气法》云,服气当如婴儿处母胎之中,筋骨和柔,冥心息念,则和气自至,咽之可以不饥 一日之中,又以子、寅、辰、午、申、戌六阳时服生气为妙。谓道即是气,而气为精门,气漏则精泄而神丧,故须爱气保精,乃能长生。而气者虚无,虚无即自然无为,无为则心不动,心不动则外无所求而内自安,如此则神定气和,元气自至,五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内经知要

    医经类著作。明李中梓(1588—1655)撰。二卷。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上海)人。博学多闻,后因多病及其子被庸医误治,究心医学,对《内经》、《伤寒论》的理论有较深研究。医术高超,颇负盛名。在学术上受李东垣、薛立斋、张介宾等人影响较大,主张脾肾并重,强调阳气的重要性,治疗上擅长温补。一生著述较多。根据《内经》、《伤寒论》理论,参阅诸家著述,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撰有《医宗必读》、《士材三书》

     李中梓
    7万字2个月前
  • 酒色财气四调

    酒色财气四调 寄调如梦令

     刘一明
    0万字2个月前
  • 证治要诀

    综合性医书。又名《秘传证治要诀》。十二卷。明 ·戴元礼撰。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集《内经》、《难经》直至宋元的医学文献并诸家学术经验,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科、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全书分十二门,分别为: 诸中、诸伤、诸气、诸血、诸痛、诸嗽、寒热、大小腑、虚损、拾遗、疮毒、妇人。每门之下,又分诸证。每证先述病因,再论病源。

     戴思恭
    6万字2个月前
  • 校勘学释例

    中国近代史学方法著作,陈垣著。原名《元典章校补释例》,1932年发表于《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1934年收入《励耘书屋丛刻》。1959年出版时改今名。陈氏用元本和诸本校补沈刻《元典章》,发现一万二千余错误,在此基础上,总结校勘的经验和方法,撰成此书。它所总结的校勘经验和方法不仅对《元典章》适用,而且对元代诸书和其他诸史都有参考价值,具有方法上的一般性和普遍适用性。全书分行款误例、通常字

     陈垣
    7万字2个月前
  • 新方言

    训诂书。近人章炳麟撰。11卷,前有自序,后有刘光汉(师培)、黄侃二序。全书搜集方俗异语800多条,均按类编排,计《释词》第一、《释言》第二、《释亲属》第三、《释形体》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天》第七、《释地》第八、《释植物》第九、《释动物》第十,共10类,类各1卷, 第十一卷是《音表》。作者学问博大精深,对古今音尤有深入研究,故能从声音、训诂以通古今之变,能从时地出发,说明词语的错

     章太炎
    9万字2个月前
  • 体撰录

    一卷,收录章太炎校核古算法的著作,1933年被收入《章氏丛书续编》。

     章太炎
    1万字2个月前
  • 李清照诗词全集

    柔读网提供李清照诗词全集小说的在线阅读,同时提供李清照诗词全集小说的TXT全文阅读下载

     李清照
    0万字2个月前
  • 老虎桥杂诗

    本书根据谷林抄本《老虎桥杂诗》整理出版,为该本的首次面世。主要收录了作者1946-1949年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期间所在的部分诗作,同时,在附录中收集了在此以前所作的《苦茶庵打油诗》及《补遗》等,几乎囊括了作者所写的全部旧体诗,体现了周氏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

     周作人
    4万字2个月前
  • 度曲须知

    昆曲声乐论著。明沈宠绥撰。有明崇祯十二年(1639)原刻本,现今通行的是1959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集排印本。全书三十六章,首章《曲运隆衰》论述了南北曲声腔的源流、沿革及兴衰。最后两章《律曲前言》和《亨屯曲遇》分别节引了魏良辅和王骥德的部分曲论。其余多为解说南北曲歌唱中念字的格律与技巧,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别总结了出字、收音和反切字音等方法。同时还编成各种口诀,如《四声宜忌总诀》、

     沈宠绥
    1万字2个月前
  • 道诗精华录

    道教诗集选编。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温太真玉镜台

    简名《玉镜台》。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据《世说新语·假谲》“温公娶妇”增饰而成。写晋翰林学士温峤拜望从姑,见姑女刘倩英年轻姿美,十分钟情。适姑延峤教倩英习琴、字,行拜师礼。峤借弹琴练字之便,挑逗倩英,遭女斥责。姑又托峤为女觅婿,峤暗存自婚意,诡称有一翰林学士,才学、文章、年龄、相貌与己相侔,得姑应允后,又取玉镜台与姑为定物。后官媒至,姑始知镜台乃峤物。成婚之日,倩英以老夫少妻故,拒不

     关汉卿
    1万字2个月前
  • 秦氏三兄弟

    《秦氏三兄弟》是由老舍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其中包含5个章节,总字数4.22万,快来免费阅读这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老舍
    7万字2个月前
  • 艇斋诗话

    诗话。宋曾季貍撰。一卷。季貍字裘父,自号艇斋。其曾祖父为曾巩之弟。有诗学,朱熹颇敬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渊阁书目》、《读书敏求记》著录皆无卷数。有《说郛》本、《艺海珠尘》本、《琳琅秘室丛书》本、《丛书集成》本,丁福保搜得明钞本收入《历代诗话续编》,为最善本。本书成于南宋前期。作者曾师事吕本中,因此书中多记叙江西派诸人的遗闻轶事和见解主张,为研究江西诗派提供了一些值得重

     曾季貍
    2万字2个月前
  • 景岳全书发挥

    4卷。原题清·叶桂(天士) 撰 (一作姚球撰)。刊于道光二十四甲辰(1844)。作者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是不同学派的辩论之作。卷一:包括传忠录和脉神章。 卷二、卷三:涵盖伤寒典、杂证谟和妇人规。 卷四:包含小儿则、麻诊诠、外科钤、本草证、新方八阵及古方八阵。本书现存最早为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刊本。另有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吴氏醉六堂据眉寿堂原来的刊行本。1917

     叶桂
    17万字2个月前
  • 肝病证治概要

    刘渡舟、程昭寰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32开,213页。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述了肝病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问题。中篇论述了肝病的分类,肝病的辨证和临床的经验。下篇附《西溪书屋夜话录》评讲一文,以作为学习王氏治肝方法的参考。且论及胆腑理论和临床用药等相关问题,前后互阅,可相得益彰。书中对每一种病证详述了症状、治法、方药、方义,并附有多种案例和按语。

     刘渡舟
    13万字2个月前
  • 针灸甲乙经校注

    分为:原文、校勘、注释、按语。收选文献丰富翔实,校勘精审,注释明晰,按语精当,体现了古今研究成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和影响非常大,被中医界视为必读经典之作。全书文献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现代中医文献理论研究成果。《针灸甲乙经校注》训诂解难,校勘严谨,探微索奥,注释精当,所述按语,彰显大家功底,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皇甫谧
    129万字2个月前
  • 诊宗三昧

    脉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诊宗三昧》。1卷,共12篇。清·张璐(石顽)著,由其子张登整理编纂而成。成书于1689年(康熙28年)。张璐认为人身有病,莫不见之于脉。此书以论述脉理为主,首先阐明脉学宗旨,以下分别列述医学、色脉、脉位、脉象、经络、师传、口问、逆顺、异脉、妇人、婴儿共十二篇。其中“医学篇”,对金元四大家以及《脉经》、《紫虚脉诀》、《诊家枢要》、《濒湖脉学》、《诊家正眼》等前人脉学著作,均

     张璐
    4万字2个月前
  • 神农本草经疏

    三十卷。明缪希雍撰。又名 《本草经疏》。缪氏医术精湛,对本草研究尤为精深。他以 《神农本草经》 为经,以《名医别录》为纬,历三十余载,撰成此书。此书目录编次悉依宋代《大观证类本草》,部分混杂者,为之补正。刊于天启五年 (1625)。其取名缪氏曾称 “本草出自神农,譬之五经,增补别录,譬诸注疏,故名。”此书分本草为十部,卷一至卷二为续序例上、下。续序例上对药之性味、主治、七方十剂、五脏苦欲补泻等作

     缪希雍
    31万字2个月前
  • 太玄真一本际妙经

    简称《本际经》。据唐释玄嶷《甄正论》云:「《本际》五卷,乃是隋道士刘进喜造,道士李仲卿续成十卷」。现《正统道藏》本仅残存此经第二卷〈咐嘱品〉,收入太平部。另据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着录,敦煌遗书中有唐代《本际经》抄本一百零二件。经整理校勘,基本可恢复原书十卷旧貌。此经是隋唐道教重要论著。经文乃元始天尊与法解、妙行、天真皇人、正一真人等仙真相互问答,宣讲道教义理及教法。每说一段后,附录偈文一首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内载六甲玉女上宫歌章六首,皆为五言韵语,乃道教科仪唱颂之词。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