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马一浮先生语录类编

    这是一部谈话记录,由“六艺篇”“诗学篇”“文艺篇”及“教学篇”等构成,是马一浮称性而谈的作品,既具有一定的条理性、系统性,也非常适宜片段化地欣赏,是了解一代哲人非常好的渠道路径。

     马一浮
    10万字2个月前
  • 黄石公素书

    《》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

     兵书大全
    5万字2个月前
  • 金史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记载女真族所建金朝兴亡始末的一部史书。女真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滅辽,臣服了西夏,建立了与宋南北对峙的金朝。金以今天的北京为中心,在北方统治了近一百二十年,对我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早在元世祖中统二年(一二六一),本着「国亡史作」的惯例,便已开始议修辽、金二史。宋亡,又议修辽、金、宋三史。但由於当时以

     脱脱
    116万字2个月前
  • 王昭君变文

    又称《明妃传》。唐代变文。佚名撰。敦煌写本残二卷。原题残失,此题系今人启功整理校录,据故事内容拟补。上卷开头已缺,两卷共存六千余字。其昭君出塞事迹,至唐已逾八百多年,距史差异甚大,说法各异。是篇着力写昭君入胡,郁郁寡欢,塞外景色尤动怀乡悲怨之情,单于恩爱慰藉,无济于事,终于病倒,悄然而逝。汉哀帝遣使吊祭青冢,以祭文作结。卷中叙及“八百余年,坟今上(尚)在”,断为唐人作品,约成书于代宗大历至宣宗大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天父诗

    宣传太平天国道德的诗集。刊刻于1857年,共五百首,大部分为洪秀全所作,集中反映了洪秀全的伦理思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部分内容:(一)以“正直善真”为根本原则,反对“邪曲恶假”,指出“人妖分别在邪正,邪些是妖正是人,邪些极贱正极贵,邪些该砍正该升。”(二)提出宫廷生活的道德规范,即炼正遵旨姊妹和睦虔诚欢喜炼好心肠炼好情面炼好声气不好眼毒爱人如己。(三)人的思想、行为与幸福、快乐之间关系是:思想、行

     洪秀全
    3万字2个月前
  • 孟东野诗集

    诗别集。十卷。唐孟郊撰。孟郊诗在晚唐已有结集,晚唐邵谒曾有《览孟东野集》一诗。据宋敏求记述,宋初孟集行世之本很多,但卷数不一,多寡各异。宋敏求把它统编成十四类,合成十卷,使孟集有一个较善之本,而以前的汴吴本、周安惠本、蜀之二卷本《咸池集》俱废。宋敏求本遂成为以后一切孟集的祖本。晁公武、陈振孙所著录的都是此宋编十卷本。黄丕烈曾得一北宋椠本,半页十一行,行十六字,后历经辗转,为李盛铎木樨轩所得(见《

     孟郊
    4万字2个月前
  • 孏窟词

    孏[lǎn]窟词,宋词别集。1卷。侯寘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将其编入词曲类。其他传世版本,尚有明毛氏汲古阁刊《宋名家词》本,并曾收入《四部备要》等丛书。《四库全书总目》指出:“(侯)寘为晁氏之甥,犹有元祐旧家风流余韵,故交游皆胜流,词亦婉约娴雅,无酒楼歌馆簪舄狼籍之态。虽名不甚著,而在南宋著家之中,要不能不推为作者。”侯寘存词近百首,应酬祝寿之作语多重复,是其一病但记游咏怀之作却以

     侯寘
    1万字2个月前
  • 晋陶母剪发待宾

    元杂剧剧本。“晋陶母”又作“陶贤母”或“陶母”。简名《剪发待宾》。秦简夫撰。旦本。写晋代陶侃对母亲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也以信义严格要求他发奋上进。一次来了客人,因家里贫困,无钱购物招待。陶母就剪掉自己的头发卖钱待宾,给儿子作了榜样。后来陶侃果然成名。这部戏,比较多地宣扬了封建的义夫节妇,孝子贤孙等伦理道德。

     秦简夫
    1万字2个月前
  • 东野农歌集

    诗别集。宋戴昺著。五卷。据其《自序》,乃在池州为幕僚时作。清修《四库全书》时,采得二本,一为两淮所进,题曰《戴东野诗》,一卷,附录于戴复古集后。一为浙江所进,五卷,编次稍有条理,而诗视两淮本少数篇。四库馆臣以后者为主,据前者增入诗十三首,又据《宋诗钞》增入诗二首。

     戴昺
    1万字2个月前
  • 贯唯集

    《贯唯集》一名《通意子医案》,作者号璇玑洞主通意子,不载姓名,生于公元1825年,卒年不详。行医五十年以上,师承有自。《贯唯集》共载医案247则(复诊除外),包括内、妇、儿、眼等科共32个病种,均为“业经见效者”(自序),由其门人辈笔录汇集而成。

     佚名
    5万字2个月前
  • 吴氏医方汇编

    方书。1卷。清吴杞 (杖仙)辑。乾隆九年(1744年)成书。吴氏汇录历代治疗疮疡良方。首为总论,收十二经络部位歌、十二经络引经药歌、十二经所属五行歌、五善、七恶、收功万全歌、秘传口诀、饮食戒忌、阴证收口论、视证要诀等。以下分百会疽、顶门痈、额疽、鬓疽等82症录方。又按托里、清解、发散、攻里、补养、通用分类,汇录疮疡用方,并述治疗疮疡器械、淋洗法、针法及外敷通用方等。现存乾隆九年 (1744年)稿

     吴杖仙
    10万字2个月前
  • 麻疹备要方论

    儿科著作。清吴亦鼎辑。一卷。亦鼎字砚丞,安徽歙县人。辑有《神灸经纶》。本书简要地介绍了麻疹之病原、脉症、各种兼症、治疗禁忌及备用诸方。是书曾与《原瘄要论》合刊有 《中国医学大成》本。

     吴亦鼎
    1万字2个月前
  • 医经溯洄集

    医论。元末明初王履撰。一卷。履字安道,昆山 (今属江苏)人。官泰府良医正。学医于朱丹溪,尽得其传。著有《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均不传。是书撰成于洪武元年(1368)。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贯彻源流之义,故名。内有论著二十一篇,包括对《内经》、《伤寒论》等医著研究心得,对温病与伤寒辨析,对临床若干问题研讨及对李东垣学说探讨等。其中 “亢则害,承乃制论”,在《素问·六微旨大论》基础上

     王履
    3万字2个月前
  • 凌临灵方

    医案。清凌奂撰。一卷。奂有《本草害利》 已著录。此为凌氏之遗著,由其徒沈仲圭等整理刊行。全书约二万三千字。包括风温夹食、时瘄、喉痹、腹痛、血淋、哮喘等时病、杂病之医案约百二十则。病症简述,病机分析透彻,后有按语,有助于领会和掌握其治疗要点。对临床运用有一定启示。有 《三三医书》 本。

     凌奂
    2万字2个月前
  • 胎息秘要歌诀

    道家气功著作。作者及写作时代不详,或为唐代作品,一卷。歌诀凡九首,依次为:闭气、布气、六气、调液、饮食所宜、饮食杂忌、休粮、慎守、九载功变,或五言,或七言。末附静坐咽津法短文一篇。内容大体与《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相近。载《道藏》第五百七十册、明·高濂《遵生八笺》卷九《延年却病笺上》、周履靖 《赤凤髓》卷一。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巢氏诸病源候论

    五十卷,隋·巢元方等奉诏撰。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旧唐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贤撰,皆不言巢氏书。《宋史·艺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又无吴氏书,惟《新唐书·艺文志》二书并载,书名卷数并同,疑当时本属官书。元方与景,一为监修,一为编撰,故或题景名,或题元方名,观晁公武《读书志》,称隋·巢元方等撰,足证旧本所列,不止一名,《隋志》

     巢元方
    24万字2个月前
  •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

    题“两峰周德大嗣传”。其部分内容见于《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述存思头中九宫诸神之法及雌四宫真一内神宝名玉诀。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天师及其弟子说佩带北斗诸星神符,除病益算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向天师真人述北斗神符,遣六甲将军为人益算,济度众人。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经名: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撰人不详。二经同卷。底本出处:《正统遣藏》洞神部本文类。玄天上帝说父母恩。后有玄帝报恩圣号,提到真武大帝八十二化,又有赵宜真跋。赵宜真元末明初人,该经当出自明。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易例

    二卷。清惠栋撰。惠氏《周易述》目录中曾列有《易微言》等七书,除《易微言》附刊于卷末,其余并有录无书。此书即其七书之第三种。乾隆间于潮阳刊版单行。此书最后一条说: “《坤·文言》述坤云妇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盖坤于乾有妇道、妻道、臣道,独不云有子道,子道属六子也。圣人《易》例之分明如是。”由是发现《易》有条例可录,故取名《易例》。列例九十,其中有题而无文者十三。专为考究汉儒《易》说之主要观点及概念

     惠栋
    3万字2个月前
  • 灵枢悬解

    医经著作。九卷。清黄元御(坤载)撰成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遵经据典,主张“理必《内经》”,认为“《灵枢》乃《素问》之原,凡刺法、腧穴、经络、脏象,皆自《灵枢》发之,而错乱舛互亦与《素问》相同”,故提出错简观点,因而“正其错乱,发其幽杳”。本书将通行本《灵枢》81篇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注释,于中确

     黄元御
    15万字2个月前
  • 推背图

    相传唐贞观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撰。一卷。清潘永因《宋稗类钞》作李淳风撰。《宋史·艺文志》著录,但无撰人。凡六十图象,以卦分系之。每象之下有谶语,并附有“颂曰”诗四句,预言兴亡变乱之事,预言后世治乱兴废之事,至六十图,袁推李背而止,故名。传本不一,词意隐晦难明。宋太祖时诏禁谶书,以此图流传已久,命取旧本,混乱其次序而杂书之。后世流传更随意附益,不足为据。收入《宋史·艺文志·五行类》,一卷。

     李淳风
    0万字2个月前
  • 文学通论

    钱基博著,选编历代文论,自三国以至民国。《国学必读》是钱基博1923年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时为普及国学常识而编选的一部教科书,既考虑了读者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各个朝代的文章,选文精审。他认为文学“可通国学之邮”,故而以文学为上卷。《骈文通义》是钱基博对骈文的综合研究评点著作,分《原文》《骈散》《流变》《典型》《漫话》五篇。今以类相从,附于《文学通论》之后。

     钱基博
    18万字2个月前
  • 北山酒经译注

    三卷。宋朱翼中撰。朱翼中,自号大隐翁。生卒年不详。隐居湖上,因其医术高明,朝廷起为博士。因书苏东坡诗获罪,被贬达州。著有《北山酒经》。是书首卷为总论,主要论述酒对人的利弊。古人制酒为礼天地祭鬼神,历代饮酒名士皆借以逃世。最后总论酒的制法及其优劣。中卷先总论酒曲的原料及制法,分叙顿递祠祭曲以下十多种酒曲的原料及制法。下卷主要记叙各种酒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是书《宋史·艺文志》作一卷,为传刻之误。《说郛

     朱肱
    6万字2个月前
  • 素书

    《》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书中语言高度精炼,字字珠玑,句句名言。书中对人性把握精准独到,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点恰到好处。参透书中道理,肯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兵书大全
    1万字2个月前
  • 周书

    公元六世纪二十年代,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大起义,瓦解了统治中国北部的北魏(公元三九六至五三四)封建王朝。在这场激烈的阶级搏斗中,地主阶级纷纷组织反动武装,共同镇压起义军,同时又互相争霸。最后在北方形成东魏(公元五三四至五五○)和西魏(公元五三五至五五六)两个封建割据政权,与割据江淮以南的梁(公元五○二至五五七)政权三分鼎立。后来,东魏改齐(公元五五○至五七七),西魏改周(公元五五七至五八一)后人称

     令狐德棻
    33万字2个月前
  • 虚斋乐府

    二卷。词别集。宋赵以夫著。以夫号虚斋,因以名集。陶湘《涉园续刻宋金元明本词》有黄丕烈士礼居旧藏《虚斋乐府》上下两卷,词六十七首。前有淳祐九年(1249)赵以夫自序。序谓:“唐以诗鸣者千馀家,词自《花间集》外不多见,而慢词尤不多。我朝太平盛时,柳耆卿、周美成羡为新谱,诸家又增益之,腔调备矣。后之倚其声者,语工则音未必谐,音谐则语未必工,斯其难也。余平时不敢强辑,友朋间相勉属和,随辄弃去。奚子偶于故

     赵以夫
    1万字2个月前
  • 原道救世歌

    洪秀全著。约一千一百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洪氏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领袖、太平天国天王。广东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入塾“熟读经史”。后作乡村塾师。因屡试不中,萌发反清思想。又受基督教教士所编《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7月创立拜上帝会,宣传组织农民。1851年在花县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攻下南京,定为都城,改名天京。1863年天京被困

     洪秀全
    0万字2个月前
  • 蒙隐集

    宋诗别集。2卷。陈棣著。陈棣生当南北宋之间,其父陈汝锡曾有诗为黄庭坚所赏识,而陈棣之诗却不同于江西诗派。其诗多写山林风物,风格清幽。《四库全书总目》评述说:“棣诗乃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盖其足迹游历,不过数郡,无名山大川以豁荡心胸,所与唱和者,不过同官丞簿数十人,相与怨老嗟卑,又鲜耆宿硕儒以开拓学识,其诗边幅稍狭,比兴稍浅,固势使之然。然统各体而观之,虽乏鸿篇,实殊伪体。大都平易近情,

     陈棣
    2万字2个月前
  • 松邻遗词

    民国吴昌绶撰,词集,录自《清代诗文集汇编·782册·松邻遗集》。

     吴昌绶
    1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