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北宋陈景元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作者自序,自称幼年出家访道,老归茅山,欲诵《大洞真经》。因原经文字讹谬,「遂将前辈修习之本及茅山藏本比对隐书,辄撰音义,兼疏同异,粗解所疑」,可见此书系《上清大洞真经》之校释本。其经文首载《灭魔神慧玉清隐书内祝隐文》,然后依次列载三十九章经文。作者又摘取经文中单字或词句,注解其读音词义,或校勘其文字。是为现存《上清

     陈景元
    1万字2个月前
  • 产育宝庆集方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洑阳李师圣《得产论》二十一篇,有说无方,医学教授郭稽中为时良医,以方附诸论末,遂为完书,则稽中特因师圣所得旧本,增以新方,非所自撰。《宋史》所载,似未见陈氏说也,然稽中所增,合原论共为一卷,与此本不合。以卷首诸家考之,盖陈言撰《三因方》,尝取其方论,各评得失婺医杜荍历采其所评,附入各条之下后赵莹得《产乳备要》,增以杨子建《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太极祭炼内法

    道教灵宝派醮仪著作。三卷。宋末郑所南(思肖)编撰。成书于宋末元初。据云此法传自三国时葛玄,乃灵宝古传秘法,用以祭炼超度鬼魂。所谓“祭”就是设饮食以济鬼魂之饥渴。所谓“炼”就是给以精神上的解脱。郑氏采集诸家祭炼之法,删繁就简,编为此书。道教祭炼之法本是一些仪式与符咒。郑氏于此说明炼度之本,不在科仪,而在行法者之修持。行法者内炼存思有极高之修持,以内炼丹法为基础,以祭炼之仪式符咒为用, 乃可达到超度

     郑思肖
    4万字2个月前
  • 图经衍义本草

    本草著作。42卷。托名宋寇宗奭编撰,南宋许洪校正。其分卷及节取内容表明 《新编类要图注本草》乃此书祖本,为 《大观本草》、《本草衍义》之合编删节本。其内容较祖本又更简略,且药名不分朱墨,文图舛错甚多。今有明 《道藏》本,流传较广。

     寇宗奭
    56万字2个月前
  •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

    经名: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召遣雷神将师之符咒秘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本于《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增加天蓬、天猷、翊圣、真武四神及诸雷公等。全为咒语。其中称真武为“玄天真武”,盖宋代加封“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之简称。该经盖出自元。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易传灯

    四卷,各家书目都不见著录,唯《永乐大典》散见于各卦之中,题其官徐总干,但不著名字。“传灯”取名源于佛学。《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本仅题作者姓氏及官衔,未著其名。其书论《易》,良莠并存。《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易传灯》一书,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彝尊《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惟《永乐大典》散见于各卦之中,题其官曰徐总幹,而不著名字又载其子子东《序》,谓其父尝师事吕祖谦、唐仲友。考《宋史》,徐侨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四圣悬枢

    五卷。清黄元御撰。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分为温病解、疫病解、痘病解、疹病解和伊公问等五部分。黄氏认为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岁气所致。小儿之痘病并非为胎毒,小儿之痘即大人寒疫。如能因其将急表发散,则痘可以不出。其观点独树一帜,为宋以来所未有。黄氏认为痘病之发,一时遍及远近,轻则皆轻,重则皆重,谓之岁气,亦有一定道理。然并非无懈可击,如小儿之痘实为胎毒伏其内,岁气感其外,相触而发。黄氏

     黄元御
    5万字2个月前
  •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一卷。五代蜀杜光庭 撰。此书又名 《名山洞天福地记》、《洞天福地记》。古来修仙者,常以仙山灵岳、洞天福地作为理想仙境。杜光庭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道教仙境分作十余类,首为仙山,次为五岳,再次为十大洞天,又附以青城山又次为五镇海渎、三十六精卢、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二十四灵化等,都一一作以简述。其有关十洲三岛的记载,本于《十洲记》而略述。

     杜光庭
    1万字2个月前
  • 文艺心理学

    心理美学专著。朱光潜著。1931年前后写于法国。作者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时,用书稿作教材讲课,并作了较大修改,增写了第6、7、8、10、11章。193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本书约19万字,共分17章:美感经验的分析(一)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的分析(二)心理的距离美感经验的分析(三)物我同一美感经验分析(四)美感与生理关于美感经验的几种误解美感与联想文艺与道德(一)历史的回溯文艺与道德(二

     朱光潜
    13万字2个月前
  • 个性教育

    范寿康著,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分个性的意义、教育的目的、个性与教育的关系、个性及于教育效果的影响、个性差别的原因、正常儿的个性、异常儿的个性、个性的七大方面实验法8章。

     范寿康
    4万字2个月前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本经阴符七术》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兵书大全
    1万字2个月前
  • 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

     司马迁
    67万字2个月前
  • 御制北巡诗集

    越南阮朝第12任皇帝(倒数第二任皇帝),启定帝阮福晙撰,启定三年(1918年),启定帝巡幸北圻之诗集,总计44首。《南风》第12期汉文版第336-340页收录全文。

     阮福晙
    0万字2个月前
  • 颐庵居士集

    诗别集。南宋刘应时撰。二卷。应时字良佐,号颐庵居士,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约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与陆游、杨万里友善。此编有陆、杨二序,分上下卷,上卷收五七言古诗三十二首,下卷收七言律诗二十首,七言绝句五十首,总一百又二首。 陆游评其诗“卓然自得者何其多也”。刘诗有句云:“寂寞黄昏吊愁影,雪窗怕上短檠灯”,颇有诗味,而“睡魔正与诗魔战,窗外一声婆饼焦”,又颇涉粗犷。《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应时诗虽格

     刘应时
    0万字2个月前
  • 懋斋诗钞

    诗别集。一卷。清爱新觉罗敦敏撰。此集为残卷,署名“燕野顽民”之藏主题云:“蕴辉阁藏。自乾隆二十九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起至三十一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止,共二百四十首。其割裂不完之篇,想皆删而不留者。然草本惜只一卷,约不止此也。予有《四松堂集》,今又得此残本,故略为粘补成卷,因并识之。”可知今所见本乃是“燕野顽民”之“粘补本”,并非原本形状,故多颠倒错谬之处。作者在《

     敦敏
    2万字2个月前
  • 童蒙诗训

    诗话著作。宋吕本中撰。该书原系吕本中所撰家塾课本《童蒙训》中论诗文之语,由于多取法苏轼、黄庭坚,于朱学盛行之后,苏学受到诋毁,乃被删削,遂致散佚。后人复辑为《童蒙诗训》,《菉竹堂书目》卷四、《文渊阁书目》卷一○著录。原书久佚,不知卷数。郭绍虞《宋诗话辑佚》辑得七十五则(其中有数则,一则中又分为二则或三则)。由所辑各则来看,该书为童蒙训课之用,故不录遗闻佚事,而以论学诗为主。其论学诗,一是主张“诗

     吕本中
    1万字2个月前
  • 破阴阳八卦桃花女

    一作《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简名《桃花女》、《智赚桃花女》。杂剧 剧本。元王晔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叙周公 (一作恭)善卜阴阳,开卦铺三十年无一算差。 算李氏之子石留住及老佣彭祖必板僵身死,皆 为桃花女以解禳法救之免灾。乃设计为子增福 求娶彼为儿媳,专择凶日娶亲,算定桃花出门 必触犯日神,将身死于途。不料均为桃花算破 设法消灾,安然至周家。及入卧房,周令动乐欲 惊床上白虎星,反害死己女腊梅。又令彭

     王晔
    2万字2个月前
  • 后村长短句

    词别集。又名《后村别调》。南宋刘克庄作。克庄号后村,故名。词以爱国思想内容与豪放的艺术风格见称于时。今传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一卷明吴讷《唐宋诸贤百家词》本二卷题名《后村居士诗余》。朱孝臧据刘燕庭藏《后村大全集》刻入《彊村丛书》,五卷,附《校记》一卷,较为完善。今人钱仲联有《后村词笺注》,王国维辑有《后村别调补遗》1卷。

     刘克庄
    5万字2个月前
  • 王仲奇医案

    近代新安医学代表人物王仲奇的临床诊疗经验汇编。王仲奇(1881—1945)出身安徽歙县四世中医世家,22岁行医乡里,1923年迁居上海后以精湛医术闻名沪上,被《海上名人传》列为近代名医。其学术思想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气血调和,善从督脉、任脉等经络循行阐释病机,如将耳聋归因于“肾脏精气亏损,督脉精血不充”,诊疗时强调“酌盈济虚,辅偏救弊”的平衡理念。该书系统收录其1920—1945年间诊治的700余

     王仲奇
    2万字2个月前
  • 鸡鸣录

    方书。清王孟英(署海昌野云氏)辑于咸丰二年(1852年)。分女科、儿科、养生、虚劳等17门,每门分列诸症,按症汇辑医方。方多简便,如用生南瓜蒂研烂绢包塞鼻孔治疗黄疸,车前子研末服治暴泻不止。所附汪谢城按语,或补充方治,或阐发医理。原书有下卷,录尤氏治例、杨氏咽喉18证、蓬窗录验方,已佚。现存《珍本医书集成》本及单行本。

     王士雄
    4万字2个月前
  • 费绳甫先生医案

    医案医话类中医著作,成书于1913年。本书上卷列经络病、湿热病、吐血、脱肛、遗精等十九类病案;下卷列心悸、不寐等八类病案,另附费氏验方。本书病案均先列症状,次列处方,加以辨证分析。方中对生地、麦冬、石斛、沙参等养阴、清热、生津之品应用颇多。

     费绳甫
    3万字2个月前
  • 医贯

    医论著作。6卷。明·赵献可撰。刊于1617年(明万历45年)。明·崇祯元年重刊本,题作《医无闾子医贯》3卷。赵氏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此书分为:“玄元肤论”、“主客辨疑”、“绛雪丹书”、“先天要论”、“后天要论”等五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全书重点阐述发挥“命门”学说,赵氏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处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医贯”。赵氏认为“命门”是性命之门,为生命的根本。书

     赵献可
    8万字2个月前
  • 灵枢识

    本书系皇汉医学丛书之一,日人丹波元简著。采取选注而不自作注释的方法。在选注方面,多采用王冰、马莳、张介宾、吴昆、张志聪等家注释,考证精确,说理入微,符合经旨而有发挥者入选。对各注有分歧时,则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孰是孰非。如有未能肯定,或可并存者,则以疑似口吻,径曰“恐非”或“似是”或“可并存”,俾学者知所思考抉择,有比较好的研究态度。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史崧献出灵枢家藏旧本二十

     丹波元简
    25万字2个月前
  • 青天歌注释

    青天歌注释,题「混然子释」。混然子即元末道士王道渊。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篇首混然子序称:「夫《青天歌》者,真人丘长春之所作也。是歌演音三十二句。……前十二句乃明修性之本体。中十二句为覆命之功夫,末后八句形容性命混融,脱胎神化之妙也。」注文逐句解释歌词,发明内丹修炼之旨。其说本全真教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之旨。

     王道渊
    0万字2个月前
  • 产宝诸方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录者,《永乐大典》所载尚得七十余方,又有《十二月产图》一篇,与振孙所记并合,盖即宋时原本,又别有《序论》一首,《王月卿序》一首,文皆残阙,当亦原书之佚简也。其方于保产之法,颇为赅备,而原第为《永乐大典》所乱,已不可复考。清初四库馆中以类分排,首调经养血,次安胎,次胎中诸病,次催生,次产后,次杂病,仍为一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此篇为宋元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全篇以问答体例。由「方文」向净明道六位真师请问《净明真经》之奥义,六真逐一解答。问题涉及三五飞步、服日精月液,流金火铃、三甲六丁、飞符治病诸事,皆为净明道有关法术。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此书言招致八史,通灵感圣之法。所谓八史即八卦之神,各有名字:第一史夫字临罡、妻字柱下;第二史夫字建罡。妻字玄精;第三史夫字天罡,妻字月精;第四史夫字日源,妻字太玄。修道者清斋沐浴以祀八神,呼念八史名字,并施用八卦神符、八史通灵符,可召致八史降灵,占问吉凶休咎。能前知未兆,却灾禳祸,致富保安。此道法出自六朝上清派道书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

    经名: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吞符,消灾除病之法。附录宋绍兴甲子(1144)茅山道师传霄跋文,宣称大观三年( 1109)太上以『加句天童护命经』授道士梁悟真。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题“三茅山道者梁悟真受”。绍兴甲子(1144年)傅霄跋称大 观三年 (1109年)梁悟真从老君受该经。《云笈七签》卷122录 《真宗皇帝御制天童护命妙经序》,《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著。该书专主数术之学,但其论与先前绝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对陈抟、邵雍、程颐、朱熹之说——辨其所误。《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前二卷述河图洛书之义,不取陈抟、邵雍旧说而自创新意后八卷训解《周易》经传,大致平实,亦颇有发明。《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王氏“说《易》则力主数学,而持论与先儒迥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于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

     王申子
    5万字2个月前
  • 黄庭外景玉经注

    梁丘子注。《外景经》盖成书于魏晋,亦主述存思诸神,梁丘子注,不分章。

     白履忠
    1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