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塨撰。7卷。作者认为“易为人事而作”,其立论力斥“异端隐怪之说群窜圣经”。自谓“今但求自然,不事强造,且即象玩义,非谓象解必合圣心,不可更移”。此书大抵以观象为主,亦兼用互体,多采李鼎祚《周易集解》、毛奇龄《仲氏易图书原舛编》、胡渭《易图明辨》之说。立论淳实,不涉支离恍惚之谈。收入《四库全书》、《颜李丛书》。
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系作者遗稿整理而成。是以社会史会通近代史的代表作,第一次把社会史的内容与近代通史研究融汇一起,着眼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在重大政治事件和外来侵略、东西文化碰撞冲击下的轨迹、变异与回应,既复原重大事件如宗族、行会、人口、移民、帮会、习俗等内容之外,又把这些内容与经济结构、文化学术、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等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还原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成
《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系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续道藏》。又《云笈七签》卷三一亦收录此经。本篇言存思身神之法。经文宣称人之结胎成形生神,皆由太微天帝君主之,身体上中下三部各有八景共二十四神镇守。上部八景即脑神、发神、皮肤神、目神、项髓神、膂神、鼻神、舌神。中部八景即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胆神、左肾神、右肾神。下部八景即胃神、穷肠神、大小肠抻、胴神、胸膈神
以无极大道、无上正真道、无为太平清约大道并列为三道,与 《三天内解经》中的无为大道、清约大道、佛道等三道有联系,吉 冈义丰《太平经と佛教》据此认为该经出自六朝极末。敦煌遗经 《灵真戒拔除生死济苦经》与本经部分相当,石井昌子称该经为 《道藏》中所见灵宝经(见《敦煌と中国道教》)。天尊述七道之法, 劝人斋戒、礼拜、诵七道名字咒、供养道士,称可除罪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