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重订喉科家训

    喉科著作。4卷。清刁步忠(惠三)撰。刁质明(守愚)编辑于1918年。卷1论《内经》咽喉经义及咽喉所归脏腑。次述诊断、喉部识经、喉证虚实辨证及预后。再列咽喉外治各法,包括通关、针法、探吐等法,后列常用方药。卷2为咽喉内治辨证与方药。卷3介绍白喉治法。卷4为喉痧证治,强调喉痧先宜解表,并详言喉痧顺逆治法等。现存《三三医书》本及单行本。

     刁步忠
    3万字2个月前
  • 堪舆倒杖诀

    《堪舆倒杖诀》作者谢和卿,字觉斋,别具玉元子,有神宝经、天宝经传世。此书专言作穴之法。全书计三十六章,每章以四言绝句的韵文形式概述全章大旨。另有高山、平地、四应杂录三篇,详言水法和山法,多有精义。注解者高懋,字时勉,号望京。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高懋为四川铜梁人,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己丑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进士。任钦天挈壶正,从八品,掌漏刻孔壶,考中星昏明、击钟鼓报时。精于堪舆之学,逐一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撰人不详。盖为唐代道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此书所载道法与《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后二卷相似,但文字全异。内载各种符箓、神印、咒诀。大旨以书符念咒之术召请六丁玉女下辟精邪。消灾如愿。又载「六戊法」,其法为书写六戊神符,并用六戊神印,念咒诵名,以步罡蹑虚。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新修本草

    简称《唐本草》。本草类著作。中国古代第1部由政府组织编修并颁行的药学著作。唐代苏敬等23人编修于显庆二年至四年(657—659)。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药图》 七卷,《图经》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凡五十四卷。约七万七千字。正文为在《本草经集注》 基础上修订与增补而成。共载药八百五十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及有名未用等九类,并记各药性味、主治与用法。本书继承历代本草成就,重视民间经

     苏敬
    19万字2个月前
  •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续道藏》。本篇言诵章仪法。内载五言颂诗十首,题作「十方回旋颂」。道士斋醮时徊玄朝礼十方,歌咏此章以赞颂神灵。《上清诸真章颂》一书中收录本篇。《云笈七签》卷九六亦节录本篇。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地府十王拔度仪

    地府十王拔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超度亡灵仪法。行道者首先焚香供养大罗天三清三宝天尊,其次焚香供养地府十王,赞颂启告,祈求众神垂降大慈悲力,救度亡灵。所谓地府十王即十位地府真君,世人称之为:泰广大王、初江大王、宋帝大王、仵官大王、阎罗大王、变成大王、泰山大王、平等大王、都市大王、转轮大王。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曹仁伯医案

    又名 《曹仁伯医案论》。医案。清曹仁伯撰。一卷。仁伯有 《琉球百问》 已著录。此书初为抄本,后由裘庆元收入《三三医书》刊行。约万余字。以里居姓氏为题,载案二十五则,包括湿痰、头鸣右盛、交肠、血证、湿热痰浊、伏邪、振颤等,多为内科杂病证治。其中伏邪外感、痰证较多。每案详析病因病机,叙述立法方药,或有按语。仁伯擅治内科杂病,尤重治本,辨治灵活,深得灵素奥旨。叙案细腻,不拘于论证列方。所载数则连续复诊

     曹仁伯
    1万字2个月前
  • 伤寒九十论

    一卷。宋许叔微撰。此书为作者自述医案集结而成。书中载各种疑难之证医案九十则,每则先述病例及治疗经过,然后剖析评说。作者在理论上以张仲景学说为指导,凡脉证与张氏之说相合者,用其正法,有不尽相合者,则参证仲景他法以为变通,并且援引《素问》、《难经》之精义,融汇贯通。作者认为,其他各家脉法与仲景不尽同处,伤寒脉当以仲景为准法。此书理论联系实际,阐发伤寒理论,辨证详明,切合实用,为伤寒学不可多得之作,与

     许叔微
    3万字2个月前
  •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正一法服天师教戒矜经。撰人不详,约出朴南北期。系早期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本之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汤用彤、杨联陞、吉冈义丰均认为出自南北朝。述正一道戒律。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救生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说诵经保命延生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劝人诵经抄经,以释冤弭灾,救生保命。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厚斋易学

    五十二卷,宋冯椅著。冯椅字厚斋,此书为其《易》学著作汇集,故名。《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冯氏此书,旧本散佚,唯《永乐大典》尚存其文,《四库全书》馆臣据以录出,并依《自序》所云,厘为《辑注》四卷、《辑传》三十卷、《外传》十八卷,凡五十二卷,合称《厚斋易学》。宋《中兴艺文志》:“宁宗时,冯椅为《易辑注》、《辑传》、《外传》,犹以程迥、朱熹未及尽正孔传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又。以《隋·经籍志》

     冯椅
    17万字2个月前
  • 三元参赞延寿书

    养生学著作。五卷。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集于1291年。作者自谓:宋咸淳四年(1268年)在杭州受官道人之教,始知人的年寿应有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共180岁。在此启发之下乃撰集此书。作者认为养生之要宜节欲,主张欲不可绝,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喜怒悲思忧恐皆应有所适度,不可过而伤之。起居顺应四时天地之气变化。饮食当五味调和,不可偏食。

     李鹏飞
    4万字2个月前
  • 冰鉴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一部真正的智慧经典,不仅可以跨越他所属的领域,而且可以跨越时空!

     曾国藩
    1万字2个月前
  • 唐五代两宋词简史

    郑振铎著,在本书中,作者从汉唐的乐府词开始,研究词学的发展。以中晚唐词、五代词、敦煌卷子中所见词和变文、北宋词、南宋词为脉络,梳理了词作为文学形式的产生、发展、极盛乃至终形成固定体例的过程。每讲一个时代,作者都会引用大量词作,以形象细致的语言阐明各时期词风的不同,以及词在当时取得了怎样的新发展,又有何发展机缘,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简史。

     郑振铎
    12万字2个月前
  •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为刘叔申先生晚年讲稿,由罗常培先生笔记。此书析论精微,每发一义,启示无穷。内容除总论外,重要的篇章有:论各家文章与经史子之关系、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等。

     刘师培
    3万字2个月前
  • 有木诗八首

    《有木诗八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这八首诗均为咏物诗。诗表面写的是植物,实际写的是人。八首依次写了柳树、樱桃、橘树、梨、野葛、柽、凌霄、丹桂八种植物。通过这八种植物作者对某些人进行揭露贬斥或肯定赞扬。而且,作者在这里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且是针对当时社会的。这八首诗咏物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极富内涵。

     白居易
    0万字2个月前
  • 长江集

    十卷。唐贾岛撰。贾岛,字阆仙,又一字浪仙,号碣石山人,范阳 (河北涿县)人。早年屡次应考进士不第,遂削发为僧,法名无本。据何光远《鉴戒录》载,贾岛在长安曾为韩愈赏识,授以文法,并令其还俗。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被任命为遂州长江县主簿,因而人称“贾长江”。贾岛是中唐时期与孟郊并称的苦吟诗人,苏东坡还用“郊寒岛瘦”四字来概括他们的作品,一直被后人沿用。与韩愈、姚合、王建、张籍、雍陶等均有交往。著

     贾岛
    3万字2个月前
  • 南岳倡酬集

    一卷。《附录》一卷。宋朱熹、张栻、林用中撰。朱熹事迹见《晦庵集》条。林用中字择之,号东屏,福建古田人。尝从朱子游。此集作于乾道二年 (1166)十一月。此集前有张栻序,称“来往湖湘二纪,梦寐衡岳之胜。乾道三年 (1167)秋,新安朱元晦来访予湘水之上,偕为此游。”布朱子诗题中亦称栻为张湖南。可能栻当时官于衡湘间,故有此称。而《宋史》本传止载栻孝宗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后知江陵府,安抚本路,不言其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白云樵唱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闽县(今福建闽侯)人,生卒年不详。王恭自称皆山樵者,为“闽中十子”之一。成祖初,以儒士被荐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旋投牒归。著有《白云樵唱集》、《凤台清啸》、《草泽狂歌》。王恭没后,其诗湮晦不传。成化十九年(1483),南京户部尚书黄稿搜王恭遗稿,始得此集于吏部郎中黄汝明家。黄汝明编次分为前后二集。卷首有永乐三年(1405)林环旧序。序中所列次第

     王恭
    7万字2个月前
  •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本剧简名《百花亭》。四折一楔子,末本。情节出南宋黄可道《风流王焕贺怜怜》戏文及宋话本《洛京王焕》。剧写汴梁书生王焕多才多艺、能文能武,人称“风流王焕”。清明春游,与上厅行首贺怜怜相遇于百花亭,各有眷心。经人撮合,遂往贺家游宴,与怜怜约为夫妻。半载囊空。会西延边将高邈来洛办军需,欲娶怜怜为妾,鸨母遂逐焕,嫁怜怜于高。怜怜暗与焕私会,赠以路资,劝往西延立功。焕投经略种师道,以军功授西凉节度使。高因娶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粤词雅

    词论著作。近代潘飞声著。一卷。专论历代广东词人词作,以清人为主,论词尚典雅。作者以粤人身份,记集粤人之词及有关之事,凡二十六则。因作者拟辑录岭南六家词,即崔与之(菊坡)、刘镇(叔安)、李昴英(文溪)、赵必(秋晓)、陈纪(景元)、葛长庚(如晦),故此书所记多六家之事,间或录其词,尤以葛长庚为多。此书初见龙沐勋所编《词学季刊》,有《词学季刊》本和《词话丛编》本。

     潘飞声
    1万字2个月前
  • 增删喉科心法

    喉科学著作。清刘序鹓纂辑,潘诚增订,首刊于道光二十七年 (1847),后屡有刊刻。是书不分卷,含临症要诀、阳症喉痹、缠喉风、紧喉风、哑瘴喉风等32篇,附医案。辨论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简明允当。为喉科著作之佳篇。

     刘序鹓
    2万字2个月前
  • 峦头心法图诀

    《峦头心法图诀》这部由清代风水大师蔡麟士创作的古籍,成书于清咸丰四年,由广州儒雅堂发兑,西园书屋藏板。《峦头心法图诀》深入阐述了他对地势、水流以及各种微妙元素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实体的见解和经验,力求能够让使用者在实际操作中,精确合理地调整环境因素,从而达到最佳的气场控制效果。

     蔡麟士
    2万字2个月前
  •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及明初正一道天师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等人,应为明代正一道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伏魔杀鬼之法。内载杀鬼神将吏兵名额,太上北极神符、太上大杀鬼符,北极酆都六宫名及神咒、北极杀鬼印等。据称佩带以上符箓神印,诵咒念名,可摧灭精邪,摄伏魔蜮,除恶治病,「代天行化,助国济民」。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先哲医话

    《先哲医话》二卷,描述了后藤艮山、北山友松、和田东郭、荻野台州、华冈青洲、永富独啸庵、惠美宁固、福鸪慎独轩、田中适所、福井枫亭、高阶枳园、多纪桂山、多纪茝庭十三位汉医的医学贡献。张斯桂(时日本国首任副使)序,黄公度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况书中至理名言,多发明《内》《难》经 旨之处。

     浅田宗伯
    7万字2个月前
  • 太上洞玄灵宝五显灵观华光本行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显灵观华光本行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唐宋道士所撰。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称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中为众真演说善恶因缘,有三天境内「灵观大圣华光五大天师」誓愿救度众生。天尊于是遣金童玉女敕召灵观五大天师,分身降世,伏魔归道,济生度死。据称此灵观五大天师禀五星五炁之精,毓五方五灵之秀,可以显十种化身,降世救度群生。世人称呼其名号,念诵灵观咒,即现形虚感。天尊复称若有世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离明瑞象灯仪

    离明瑞象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或明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供奉离明宫司火之神。谓信徒若能燃灯供奉,礼赞启告,念诵咒语灯偈,可免于火灾。书中所列火神有:南丹纪寿天尊、南方火德星君、赤皇上真道君、执法延寿真君、火祖燧人帝君、祝融辅炎真官等六位。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病机气宜保命集

    三卷。金张元素撰。又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医经类著作。张元素,字洁古,易州 (今属河北)人。八岁应童子试,二十七岁应进士试,因犯庙讳落第,乃去而学医,遂精通医术。为易水学派开山,因抒医学所得,便撰成此书。此书初罕传播,金末杨威得其本刊行,而题为河间刘完素所著。明初宁王权重刊,又伪撰刘完素序文词调于卷首。所以一说认为此书为刘完素撰。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得已纠误,定为出于元素之手。张氏医术造诣

     张元素
    6万字2个月前
  • 伤寒贯珠集

    伤寒类著作。清尤怡撰。八卷。怡字在泾,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长洲(江苏吴县)人。幼年家甚贫,工诗词,后从游于名医马元仪,博览群书,晚年学益深造,治病多效,名著当代。撰有《金匮要略心典》、《医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等。本书成于雍正七年(1729)。约十万余字。卷一卷二为太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卷三卷四为阳明证,分证治法、明辨法、杂病法卷五为少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刺法

     尤怡
    1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老君经律

    太上老君经律。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慕集早期天师道戒律四种(缺二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三十九(简称七签本)。前田繁树《六朝时期干吉传的演变》认为本律出自南陈之时。述几种老子戒律。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