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秘密要术法

    秘密要术法,一卷,唐不空译,日本传领亲玄题记,隆源题记。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权现金色迦那婆底九目天法

    权现金色迦那婆底九目天法,一卷,唐菩提留支译,日本心惠题记。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坐禅箴

    全一篇。宋代宏智正觉撰。说坐禅之要。九十八字,以巧妙地组合隔句对,自‘默照禅’之立场训诫禅者,为无数坐禅仪、坐禅铭或坐禅箴中之最著者。本篇收录于宏智禅师广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卷八或宏智禅师语录卷六。本书之类书,有杭州五云志逢之坐禅箴(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所收)、长芦宗赜之坐禅仪(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所收)、佛心本才之坐禅仪(缁门警训卷一所收)、佛眼清远之坐禅铭(缁门警训卷二所收)等。

     宏智正觉
    0万字2个月前
  • 七俱胝准提陀罗尼念诵仪轨

    七俱胝准提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唐不空译,日本觉永题记,尾题七俱胝佛母念诵仪轨。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阿迦陀密一印千类千转三使者成就经法

    阿迦陀密一印千类千转三使者成就经法,一卷,唐不空译,日本辨真题记。第二册重出名深沙大将仪轨。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佛说大如意宝珠轮牛王守护神咒经

    佛说大如意宝珠轮牛王守护神呪经,一卷,唐不空译,日本赖心题记,佚名题记。(王一作玉)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五大牛玉雨宝陀罗尼仪轨

    五大牛玉雨宝陀罗尼仪轨,一卷,唐縳日罗枳惹曩译,日本赖心题记。(玉一作王)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佛说如意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一卷, 唐 菩提留支译,佛说如意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菩提留支三藏奉 诏译。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马鸣菩萨成就悉地念诵

    马鸣菩萨成就悉地念诵,一卷,“吉备大臣持来”,唐不空译,日本佚名题记,慈顺题记。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呪经,一卷,曹魏菩提流支译,日本知足撰真伪决疑。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作世水宅心陀罗尼

    作世水宅心陀罗尼,一卷,失译。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始终心要

    全一卷。唐朝荆溪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一○○册。内容阐论天台宗之教义要旨,如三谛(真谛、俗谛、中谛)、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等。谓三谛乃天然自存之性德,众生若于三谛产生迷执,必生起三惑;其对治之法,可依三观而破除三惑,破除三惑以成就三智,复依三智而证得三德。其文甚短,然虽仅寥寥数语,亦足以窥知天台圆

     湛然
    0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一卷,唐 澄观述,华严经疏注。

     澄观
    0万字2个月前
  • 漩澓偈

    《漩澓偈》又名《漩洑頌》或《法界颂》,杜顺作。十四句,目的在于阐明法界观的精髓。惟劲分十一段予以逐句阐释,每段分颂,最后有结颂。 惟劲 , 五代禅僧。长溪(治今福建霞浦)人。节操精苦,破衲拥身,号头陀,师事雪峰义存,依住执侍、深入玄奥,博学能文,出居南岳衡山般舟道场,楚王奏赐紫衣,署号“宝闻大师”

     杜顺
    0万字2个月前
  •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亦称《瑜伽一字顶轮王真言观行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观行仪轨》、《一字顶轮王瑜伽究竟仪则》等。密教仪轨经典。唐天宝十二年(753)不空译,田良立笔受。一卷。属持明密教佛顶部仪轨,说金刚佛顶瑜伽现行法,参入瑜伽密教观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大明重刊三藏圣教目录

    即南藏目录分十七科﹕一般若部、二宝积部、三大集部、四华严部、五涅盘部、六五大部外重译经、七单译经、八小乘阿含部、九小乘单译经、十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十一西土圣贤撰集、十二大乘律、十三小乘律、十四大乘论、十五小乘论、十六续入藏诸论、十七此方撰述。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

    四卷,明温李贽简要,华严经注疏书。此经则天证圣年。三藏实叉难陀奉诏译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序曰。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是人迷四忍。轮回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铁围。延促沙劫。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

     李贽
    7万字2个月前
  • 楞伽经纂

    《楞伽经纂》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宋杨彦国纂,分七十一章,卷第一,一切佛语心品第一,指明真相分第一 ,了妄明真分第二 ,澄识明心分第三 ,超乘证幻分第四 ,有无俱遣分第五 ,渐净即顿分第六 ,离二种声闻分第七 ,常不思议差别分第八 ,生死涅槃差别分第九 ,一切法不生差别分第十 ,五无间种性差别分第十一 ,一阐提差别分第十二 ,三自性差别分第十三 ,观二无我分第十四 ,离建立诽谤分第十五 ,随类

     佚名
    9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行愿品疏

    华严经行愿品疏,十卷,唐澄观述并序,宋圆证补全,日本澄贤题记,宋溥濬、溉濯等刊刻题记,内题贞元新译华严经疏。按此释四十华严。

     澄观
    26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疏注

    华严经疏注百二十卷,唐澄观述。宋净源录疏注经。缺卷二十一至七十又九十一至一百。

     澄观
    50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

    华严经文义要决问答,四卷,新罗表员集,外题华严经文义要决。

     佚名
    6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谈玄抉择

    六卷,但初卷不传。又名《华严经玄谈决择记》,入藏于日本《卍字新纂续藏经》“中国撰述·华严部疏”第八册,是鲜演在合并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一至三和《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至十五的基础上所作的阐释和讲疏。《华严经玄谈决择》卷二跋语有“高丽国大兴王寺寿昌二年(丙子)岁奉宣雕造”、“大宋国崇吴古寺宣和五年(癸卯)岁释安仁传写”、卷四记“大宋咸淳第七(辛未)岁春中月下七日于宋朝湖州思溪法宝禅寺

     鲜演
    15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网目贯摄

    华严经网目贯摄,一卷,清永光录集。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绍兴重雕大藏音

    绍兴重雕大藏音,三卷,前有柳豫序。宋精严寺释处观集,略如字汇,共一百七十四部。

     佚名
    13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一卷,清永光录。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一切经音义

    凡二十五卷。又作大唐众经音义、玄应音义。唐代玄应撰。现收于中华大藏经第一辑第三十册。本书所录,自华严经至顺正理论,共四五八部,以梵语音译,凡难解之字句、名相均加注解,为佛教现存音义书中之最古者,其解释之正确,颇为历代学者所宗。玄应于贞观末年奉敕造本书,以避讳故,署名多作‘元应’。与道宣、道世为同时代之人。大唐内典录卷五作众经音义十五卷,法苑珠林卷一○○作大唐众经音义二十卷。本书所录,自华严经,至

     玄应
    40万字2个月前
  • 大方广圆觉经大疏

    凡三卷(或十二卷)。略称圆觉经大疏。唐代宗密述。今收于卍续藏第十四册。随文解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初揭出‘归命妙色身’等五言十六句之归敬颂,次将圆觉经分为:教起因缘、藏乘分摄、权实对辩、分齐幽深、所被机宜、能诠体性、宗趣通别、修证阶差、叙昔翻传、别解文义等十门,并解说其文义。撰者宗密系由圆觉经而得悟者,故平生特别推重此经。除本疏之外,另有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十八卷、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

     圭峰宗密
    14万字2个月前
  •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

    凡十三卷(或二十六卷)。唐代宗密(780~841)撰。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大疏钞、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圆觉大钞。收于卍续藏第十四、第十五册。宗密于长庆三年(823)着成圆觉经大疏三卷,其后复撰本书加以详释。书中屡屡引用儒、道二教之典籍,论释广博,非仅限于佛教,故全书体裁已近于佛教百科辞典。本书与宗密之另二著作‘禅源诸诠集都序’、‘禅门师资承袭图’,并为研究禅宗史之重要文献。

     圭峰宗密
    48万字2个月前
  • 圆觉经略疏钞

    圆觉经略疏之钞十二卷,唐宗密于大疏略出,宋思齐序,明范必用刊行跋,首卷内题大方广圆觉经略钞。圆觉经略疏,二卷。唐代宗密撰。又作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圆觉经略疏注、圆觉略疏、大方广圆觉经略疏注。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宗密曾作圆觉经大疏及圆觉经大疏钞,然因二书博引旁证,过于广泛,令人不易受持,乃节略其精要而作‘略疏’。又宗密另著有圆觉经略疏科,以科判本书;并作圆觉经略疏钞,以注释本书。

     圭峰宗密
    21万字2个月前
  • 瑜伽师地论义演

    佛典注疏。唐贞元十七年(801)清素述。四十卷,现存二十二卷。是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的注释书。设六门:叙起论因、彰说论意、明论宗体、藏乘所摄、辨总别题、依文别择。其中前五门及第六门中略释十七地名义的部分,是依最胜子等的《瑜伽师地论释》而作的进一步注释。见载于《金藏》。

     清素
    56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