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准提三昧行法

    准提三昧行法,一卷,明受登集,清范骧序,明源序,附本呪异文。

     天溪受登
    1万字2个月前
  • 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三卷,清佚名,内题消灾延寿药师忏法。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一卷,宋净源编叙,净照题记。

     净源
    1万字2个月前
  • 依楞严究竟事忏

    依楞严究竟事忏,二卷,明禅修述并跋。

     佚名
    3万字2个月前
  • 佛母孔雀尊经科式

    佛母孔雀尊经科式,一卷,明佚名,慧日抄写回向,内题孔雀尊经科仪。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一卷,明佚名。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密教著述。元末明初夏道人集。一卷。属密教忏仪课诵类著述,说准提忏仪课诵行法。据准提经咒仪轨结合忏仪法编成。主要包括护身入坛、归命、忏悔三部分,而以归命部分为核心。所据准提经咒与唐代诸译不同,与法贤译本接近。卷首有项谦、谭贞默、道盛三人于清顺治年间所作序文三篇。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

    圆觉道场礼忏法为华严宗所创设的忏法。主要依据唐宗密所撰之《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十八卷。该本篇幅较大,称为广本。后宋淨源略为《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一卷,称为略本。此两本现均存。

     净源
    1万字2个月前
  • 华严忏仪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编礼忏仪》,又称《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西夏、元朝之交贺兰山云岩慈恩寺护法国师一行沙门慧觉依经录,42卷。系作《华严经》道场时的规范,如卷一有广修供养、称赞如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迥向等。原藏于云南鸡足山(今云南宾县西北),后于明代被发现于叶榆(今云南省大理喜洲)崇圣寺中,明崇祯十四年(1641)雕版印

     一行慧觉
    31万字2个月前
  •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佛教颂赞文。一卷,宋.智肱述。吾祖贤首国师。开宗判教。经穷一代。义绝百家。解释唐则天圣后朝。所译华严。至十九卷。大愿未终。奄然真寂。清凉始登贤首法席。传习起信等义。念学无常师。遂人询北礼。法仿南求。负笈四方。撗经三学。复趋贤首绛纱。偶师迁化。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宋净源集,通叙缘起第一 劝修利益第二 拣择根器第三 堪任入道场礼忏人。略有三类。一起行入证。二灭业成信。三熏种结缘。

     净源
    2万字2个月前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十卷,金王子成集,赵秉文序,李纯甫序,日本至道序,元朴免跋,明李克墩跋。总共分为十三门:第一,归依西方三宝,第二,决疑生信,第三,引教比证,第四,往生传录,第五,极乐庄严,第六,礼忏罪障,第七,发菩提心,第八,发愿往生,第九,求生行门,第十,总为礼佛,第十一,自庆,第十二,普皆回向,第十三,嘱累流通。其中每卷都分正文与注释部分,正文为念诵的忏本,而注释阐发礼忏的教理,“广则恐其

     王子成
    9万字2个月前
  • 西归行仪

    西归行仪,一卷,清古崑录集(原目作古昆待考),芳慧跋,维遐发愿偈。

     古昆
    1万字2个月前
  • 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

    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请佛仪,一卷,唐一行,慧觉依经录,宋普瑞补注,明木增订正,读彻参阅,正止治定,钱谦益序,毛凤苞序,佚名序(缺末页)。嘉与后目合併。

     一行
    1万字2个月前
  • 三时系念佛事

    三时系念佛事,一卷,元明本述,内题中峰国师三时系念佛事,原目录与后目皆题宋延寿述,今改著。

     中峰明本
    1万字2个月前
  • 无量寿佛赞注

    无量寿佛赞注,一卷,宋 元照撰,戒度注。大智律师所制赞词。文约义丰。旨趣宏远。唯心之道尽於此矣。尝慨吾宗二三豪杰注释流行。随言取解暗乎指归。有抑乎作者之意。深可惜焉。偶诸同道。以愚曾习山家之教。薄究斯宗。再命笺注。愚虽不敏。有异前闻。遂采经论格言。直申厥旨。庶几少悟西迈之资粮。非特沽出蓝之誉也。览者取长其理。无取长其情焉。

     元照
    0万字2个月前
  • 天童寺志

    凡十卷,卷首另成一卷。清朝闻性道、德介合撰。今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天童寺为浙江鄞县天童山之名寺,为四明第一佛教圣地;自晋永康以来,海内禅宗群尊为祖庭。明嘉靖年间,杨明辑‘天童寺集’七卷,崇祯五年(1632),张客卿等纂‘天童寺志’,崇祯十四年黄毓祺重纂之。闻性道、德介乃参稽旧志,为纂新志,卷首为序、山图、寺图与凡例;下分十考:山川、建置、先觉、盛典、云踪、法要、塔像、表贻、辖丽附庄产、附

     佚名
    21万字2个月前
  • 宗门宝积录

    凡九十三卷。清代僧山晓本皙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辑录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等,所未载之宋末、元、明时代八十八位禅师之语录,仿古尊宿语录之形式,集其上堂、示众、小参、机缘、拈颂、法语等。然卍续藏仅刊载序文、凡例、目录(卷一至卷九十一由南岳怀让、青原行思、雪峰义存、玄沙师备,至觉浪道盛、为霖道霈、雪关道訚、嵩乳道密,卷九十二、卷九十三为历传祖图赞)。

     山晓本皙
    1万字2个月前
  •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四卷,宋怀深说,善清、善随等编,韩驹序、佚名序(卷三)。大鉴下第十四世,嗣长芦信。

     慈受怀深
    7万字2个月前
  • 云谷和尚语录

    云谷和尚语录,二卷,明法会说,宗敬等编,佚名跋。南岳下第三十世,嗣法舟济。

     云谷法会
    2万字2个月前
  • 吴山净端禅师语录

    吴山净端禅师语录,二卷,宋净端说,师皎重编,刘谊序、定隆序、明真可序、祖礼题记、附传及行业记、墓铭、真赞,又云安闲和尚语录。

     吴山净端
    2万字2个月前
  • 慧林宗本禅师别录

    慧林宗本禅师别录,一卷,宋宗本说,慧辨录并题记,守一题记,附录五灯会元、僧宝传、普灯录数则。大鉴下第十三世,嗣天衣怀。

     慧林宗本
    1万字2个月前
  • 法昌倚遇禅师语录

    法昌倚遇禅师语录,一卷,宋倚遇说,宗密录,徐俯序,惟清跋,语要收于续古尊宿语要二。大鉴下第十二世,嗣北禅贤。

     法昌倚遇
    2万字2个月前
  • 宗宝道独禅师语录

    宗宝道独禅师语录,六卷,明道独说并序,今释重编,函昰序,附行状、塔铭。

     宗宝道独
    6万字2个月前
  •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一卷,宋承古说,文智编,惟清序,宗杲序,附录五灯严统、石门文字禅四则,嗣法未详。

     荐福承古
    2万字2个月前
  •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

    为霖禅师旅泊庵稿,四卷,明道霈著,清太泉等录,龚锡瑗序,谢宏锺序,附禅海十珍一卷,高兆题记。

     为霖道霈
    7万字2个月前
  • 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为霖禅师昙山法会录,一卷,明道霈说,清谢大材、潘道靖、黄大同录,佚名序。

     为霖道霈
    2万字2个月前
  • 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

    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二卷,明道霈说,清太泉录,有自序(简录重出,盖不同之本耶)。或作八卷。

     为霖道霈
    8万字2个月前
  • 见如元谧禅师语录

    见如元谧禅师语录,一卷,明元谧说,道璞集,李长庚序,黄端伯序,有行实。

     见如元谧
    1万字2个月前
  • 为霖道霈禅师秉拂语录

    凡二卷。全称鼓山为霖禅师居首座寮语录。又作为霖禅师秉拂语录、为霖道霈禅师秉拂语录。明末清初曹洞宗僧为霖道霈(1615~1702)撰,太靖编录。收于《万续藏》第一二五册。本书辑录道霈住于福州鼓山时之秉拂法语、茶话、举古、佛事、偈、颂、赞等。卷末附录鹄林哀悃一卷,系悼念其师永觉元贤之文,内容包括先和尚归真记、最后语序、祭文、塔志、起龛告文、封塔告文,及日僧连山交易之跋。

     为霖道霈
    2万字2个月前